
对“伦理槟榔”NTR的浅谈——快感构造、性焦虑、精神内核及其他
NTR(“寝取られ”,指“被他人强占配偶、对象或被别人戴绿帽的行为“),普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网络流行词,词语本身的出现时间并不长,活跃为全网皆知的“模因“时间便更短了,可NTR如雷贯耳的大名却让初入次元文化乃至于仅仅接触互联网亚文化的人的对它退避三舍。但对于一些阅历已“久经沙场”、心理承受能力已“百炼成钢”、鉴赏能力已“炉火纯青”的专业人士来说,NTR元素是一罐神奇的“魔法味素”。在不同场景、不同色彩、的作品里,掺入NTR元素确实能使对应受众感到一种强烈的背德快感。但与此同时,对NTR元素有意见甚至有极大反感的人群(根据反感程度从一般人划分到“纯爱战神”)所即时表达出来的是一种反感,内化为:厌恶、恐惧、愤怒等消极情绪,外化为:逃离、痛斥、嘲讽、指责等行为。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既为NTR元素对不同类型受众影响结果的最好诠释。
因为这种爱者视之如杜康且成瘾,恨者视之如粪土且反抗的现象。我以“伦理槟榔”一词,作为对NTR元素的戏谑性称呼。当然,这是我瞎起的名字,如果不喜欢的话,“XX香烟”、“XX酒”都可以形容这种个体类或非全体类的具有成瘾性、戒断性、有害性、麻醉性、环境搅扰性的存在。
而这五种性质、在人们对NTR元素的产品消费实践(或作品鉴赏实践)中均有迹可循。
其中成瘾性、戒断性、麻醉性与该文章所探讨的快感构造有联系,将会在下文进行分析。
一、??? ACGN的四种经典载体与NTR元素
我所了解的关于含有NTR元素的载体主要是四种:动画、漫画、游戏、小说。即ACGN缩写所代表的四种载体。其实这是废话,因为亚次元文化圈最出彩的就是这四种载体,所以说不是所谓招黑,基本上所有创作元素的主战场都是在这四种载体当中。
NTR在这四种载体当中最活跃的的是漫画和游戏,在这里先把另外两个说明了。
与NTR有关的动画其实也是很活跃的,因为漫画很活跃,有红字本就会有里番,所以说有漫改这个东西了,动画本身的内核实际上是与漫画没有什么大的改动。再加上是有成人内容的作品,肤浅是必要的,深度是次要的,它由漫画到动画的转型第一重点绝不是剧情,而是视觉与听觉。研究动漫与漫画两个载体间表达效果的不同不是我们文章的中心,便也没有深究的必要。
小说是更加难以评定的,我本人是没有的足够的鉴赏能力,最多在文章中举一两个例子而已。
本身小说在ACGN当中就是偏向于轻小,以青春为主基调的“年轻文学”,与主文学实际上没有明显的界限,再加上近年来亚文化与文化交融的趋势愈演愈烈,这个界限便更加模糊。
而且有很多比较棘手的问题,例如先有小说内容,后有NTR说法(《源氏物语》);再比如,追求性描写“合法化”是当代部分名小说家的“诉求”之一,然后混乱的两性关系恰好是小说描写的重点。
总的来说就是,小说的表达内容是比前三个载体的要广泛很多的。(可能是因为小说的岁数最大倚老卖老吧)
与之而来的就是它的美感界定、内涵思想、伦理道德观是比前三个先锋很多的,甚至不能以当下的思想所理解。我在这篇文章中所携带的依旧是现阶段普通都市人思想,所以不加上小说细分析。
漫画(同人本子)与游戏(美少女游戏、视觉小说 学院恋爱冒险游戏)是NTR元素作威作福的黄金地段,也是引发“纯爱”与“牛头人”争端的高烈度地区。两种载体不同的是浏览(游玩)方式、时间、以及交互性的强弱。相同的是人物塑造与基本剧情结构。
二、??? 苦主、女主、黄毛
主要人物分为三个:苦主、女主、黄毛(泽永泰介)
苦主的原意是人命案中被害人的家属,在NTR语境中是被NTR的存在,既NTR故事中与女主原先配对的男性角色。
女主不用多加阐述,她是整个作品当中的争议点与冲突原爆点,也是整部作品当中戏份最多的角色(经典模式下,女主应当是自我独白次数最多的角色)
黄毛便是剧情里最终居上的后来者,这个角色的人数是不定的,但是一般情况下以首次出场的黄毛作为描写重点。
NTR的故事情节一般是比较烂俗:A(苦主) B(女主)C(黄毛),AB必须是有既定配对关系,或互有好感的一对。(AB双方的感情好坏与否完全取决于作者的想法以及他对环境的构造的设计中,并非是绝对的如胶似漆,譬如在一个学习蔚然成风的严格高中学府中,两个学生是相伴20年的老夫老妻一定不是什么好设计,但AB间的感情也是必定要有足够的甜度兜底的,绝不能下跌到配偶好感度线以下。)
可能AC是好兄弟,可能BC是前男女友,可能B仅仅就是做了个地铁,可能B就在家里呆着。(B在家中坐,C从天上来)
由于该类作品本身主旨在于表现场景而并非表达内涵,所以说如何让正常向剧情顺理成章的变动到NTR环节,成了那些创作者的首要重点,至于A与B的关系为何好,他们二人为何会走在一起,这并不是重点。(如果一个作品前期10小时时间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后20小时搞NTR,这种作品要么是被人骂死,要么就自称为“青春疼痛文学”,然后被人骂死)
NTR作品的高潮并不是女主的首次受辱,而是最终的变心。而在初次受辱与变心的过程当中,就是由女主的个人独白,苦主与女主之间的日常对话,以及黄毛对女主得寸进尺的攻势交错排列的。
也就是NTR故事的进度条,其实就是与女主的背叛程度相同步的,而NTR受众普遍的快感便就是在这个部分产生并逐步扩大的。
三、??? ?快感逻辑①——自恋与自虐的融合
长久以来,NTR作品的不伦性成为了它为人所诟病的最大问题。
举个例子,如果我是NTR作者,我一定会在前期刻意的去突出一个物品(更多是装饰品),这个物品是苦主与女主恋爱关系的一个象征,同时也是这一对佳人的过去美好情感寄予的物质载体。 当我们在剧情前期正扬(突出描写)过这个物品以后,在后续NTR桥段中,我们可以进行大肆的负扬,比如让女主再被侵犯的同时还要正面对着她与苦主曾经的的合照说调情话(露啊嘿颜)。(我本来是想用扬与抑来形容的,思考了一下还是用正负来形容吧)
看完上一段描述之后,你会发现,NTR作者和刀子作者实际上同一创作思路,无论是纯爱或撒糖,实际上的目的均为后来的铺垫。
但是刀子还好说,因为刀子往往与生老病死有关,这是人在生理上的局限性,也就是刀子的合理性。
而NTR的合理性来源于女主的矜持度不高、或者说黄毛活大器好,这是在强调人的心理之脆弱,如果苦主知道了真相还继续与女主相好,缅怀与之前的美好时光动弹不得,就演化成了舔狗文学,姑且显示出了人在心理上的局限性。
NTR作品最大的悖论即是它的快感原理,或者说是快感逻辑。
在一个非常理想且稳定的恋爱关系中,四周是一圈奶白色的花纹,空中漂浮着受阳光照射,彩金色的泡泡,每张相片都是粉红色的滤镜。两个人相濡以沫:“再过十年,我们还是过着今天”
然后然后
————你的女票把你绿了。
快感在哪里? 爽感在哪里?
简直是逼着人去摸高压电。
通常情况下,普遍的思想认为苦主视角是主视角,是最容易配观看者带入自身位置的视角。同时也就是观看者将要摄取快感的位置。
但是在我们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得知,快感的积累在故事的前期已经铺垫了基础,而且在NTR元素剧情下,前期的甜蜜感是绝对没有后期的背德感大的。而通过这种对比的手法,来加强受众的快感是NTR作品的创作法则之一。那么在带入之后,观看者的“我”理应感受到苦主的被背叛以及无助的痛苦,为何会转化为极大的快感?
普遍的观点即为个体代入法:
观看者在观赏NTR作品的过程当中,将会逐步的与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愈来愈深的情绪连接,在这种连接过程中、随着观看者体质的不同,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对于主体角色——“我”认识的失焦。同时会出现自己“扮演”作品中角色的想法,达成现实时间中的“我”与作品世界中的人物认识模糊的现象。
也就是我们所通常说的代入。
而根据上文所说苦主是主视角,因此最易代入的也是苦主。
而当观看者代入了苦主之后,他将以一种脱离了现实的思想下,去获得超脱当代普世伦理的体验。
而这种感觉实际上是一种,自己给予自己的负罪感与瞩目感、聚焦感,既自虐感与自恋感的融合。
受众去看含有NTR元素的作品,去主动感受与理解被NTR的体验。将自己代入到苦主的角色当中,通过这种行为获得了痛苦的情感与体验,却又因这种行为是不合常理的,而感到了一种受人瞩目的,与其他人相比特立独行的自恋感。
这是通过自虐心理与自恋信赖来解释的原因。
而我本人则认为这种想法有失偏颇,主要是这种想法过于带有“Freudianism”(味太冲了)
我认为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种轻度”精神失常”,即带有强迫性质的情感宣泄。这种行为与其说是宣泄,更不如说是一种索取。一种强烈自我压力后的。
四、??? 快感逻辑②——非个体代入与割裂欣赏观
在我看来,我们可以用第二种观点来解答这个快感问题。
我们为何始终的认为,观看者只能代入苦主一个角色。
仅仅凭借一个主视角的设计么。
将自己代入角色是一种能力,这个能力对于从事演艺工作的人群来说非常重要(演员 声优等)但是依旧有大量的人缺乏这种能力,较为夸张的类比就是情绪淡漠症(Apathy)。
无论是在电影的观赏或游戏的游玩中,可以接受到所有的相关信息,也能够理解主人公的做法。
但是绝对不会出现将“我”与主人公这个关系里的主客关系混淆。(恐怖游戏中的jumpscare不算,因为时常有人用玩家被恐怖暴力场景吓到为说法,尝试混淆游戏代入感与角色代入感之间的关系)
这与“共情心理”“同理心”无关,仅仅是在阅读、浏览、游玩这种单向活动时不会混淆主客关系。
非个体代入指是,不将自己完全代入到任何一个角色,而对于主视角的苦主,仅仅抱以“摄像头”的态度,以社会视角来观察整个剧情的发展。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这种观看方式的心理特征。但我也打了单引号来表现出与原含意的些许不同。不可能是完全的不在乎,否则就不会具有对于剧情的理解,以及快感的产生。
这是一种趋利避害,以本体快乐为基础的行为模式,也是一种将“我—自我”而非“我—苦主”投射进故事的模式。
当在剧情前期,苦主与女主lovelove的时候,观看者将会体验到,或确切的说是欣赏到一场理想型恋爱,即平淡幸福恩恩爱爱。而并非那时黄毛的求而不得。
而在女主最后对黄毛投怀送抱的时候,观看者体验到的是一对新情侣的“鱼水之欢”,而非男主所体验到的“青青草原”。
举不恰当的例子,《威尼斯商人》看到最终审判前,谁会知道会不会切下心头肉。
《梁祝》只看那二人同窗三载,谁又知道是个悲剧结尾。
同理,在看NTR类作品中,前半段用看琼瑶言情的心情去欣赏,而后半段则完全以看里番的心情去纵欲,这种快感的来源可谓是功利且无情的,我姑且将其成为“割裂主义欣赏法”
五、??? ——浅谈NTR剧情与人物构造的伦理性
有趣的是,在不同的NTR作品之间,苦主与女主的关系、性格都有很高相似性,男主木讷呆板。有责任且善解人意。(老实人的tag基本上都齐了)女主则是类似于大和抚子的形象,温柔,美丽,少语,恬静。这两个人的爱情关系,是静态的画,是樱花树下的手牵手,而不是动态的。因为相关的观念深入人心,所有人(以恋爱经验较少或没有的人)都向往这这样的关系。
这是NTR剧情的重点,NTR与戴绿帽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NTR是破梦者,而戴绿帽无非是存在于现实世界的一种苦逼现象而已。
按照NTR作者的发力思路,我们上文所描写的男女关系,是非常稳定的,平静如水,淡泊如云的,如同白开水般的滋味。
再进一步说,这就是乏善可陈的,穷极无聊的。
“苦主与女主两个不应该动起来,甚至不应该活着,应该变成一幅画”
与其说这是一种人人皆向往的恋爱关系,倒不如说是一幅僵死的空想的无特性的理想。
因为这种场景,是普遍性的恋爱概念,是恋爱的凝滞,是脱单者所追求的图腾。因此要用这种手法来进行警示。
——————到此为止
这里这么说我觉得过于抬高NTR了,本质上很难说,但是实质上它却竟然带有一定的反叛性质。而这种反叛的实践手法就犹如把西门庆带到了大观园一样,用最赤条条的繁衍的性,去毁灭所有的耍趣的情。
但是我这么说不是在夸赞NTR,因为他的手法“高超”到了下作的地步。
正统的NTR有两大特点:
①??? 、其所毁灭的恋爱关系是完美的恋爱关系,也是理想型恋爱关系。
②??? 、力比多是比世间万物都更具有征服力的。
这也是我们为何始终难以释怀之原因。
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直至今日都有对于其三观批判的言论,对于Rose到底是勇敢的求自由先锋,还是自私的不贞千金;Jake到底是救赎露丝灵魂的善良人,还是蛙吃鹅肉的穷小子。据我了解,自我祖辈(既50年代生人)开始,接触过这个影片的人都会有自己的评判。
但是无论如何当你看到有人说《泰》是NTR,那你大可不必理他的词库匮乏与思维简单,这是在给这部伟大作品撒污水。
NTR是不会歌颂爱情与自由的伟大,相反,它是与其势同水火的。
我们不论该作品在上世纪20年代年女性意识初步觉醒这方面的编剧用心,单纯说Rose与Carl二人之间的性格不合、品味不同,也足以为后续的剧情发展打下情感基础。就更别提Carl与Rose母之间,新兴工厂主与没落旧贵族的阶级联姻交易了。
观众们是知道这两个人关系不好的,本身就会带有一种“姨母笑”的态度去期望女主有一个好的归宿,能找到一个称心的情郎。这是符合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情感伦理的。
举反例就是《神雕侠侣》中小龙女在被欧阳锋点穴后被尹志平玷污的事情,我一直觉得查老先生写这一段是“可以,但没必要” 。
而这一段就带有了强烈但不完全的NTR风格:
①??? 、你侬我侬的姑侄理想恋爱关系阻挡不了被道士玷污的事实 ②、无论如何,在当时场景中,小龙女或杨过的武功都落败于尹的力比多。
要是经此一事,小龙女逐渐情随事迁就是正统NTR了。
尹志平的行为是破梦的,是摧毁性的。这也是为何这一段饱受争议(喂屎)的原因。
所以我们据此可以说NTR是一种极为扁平的手法,好听一点叫做戏剧工具。你无法判断它伦理性的多少,因为它根本就没有伦理性,它是御都合主义(广义),他的伦理性是百分百为他的剧情性铺路的。
可以看到,这种故意毁灭美丽故事的立意实际上带有一定现代犬儒主义的得不到美就败坏的负面想法,同时又有点周先生名言“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形而上使用感。
当然也可以说是一种批判僵化爱情模式的先锋手法,但是在这两方面之间,到底哪个方面是吸引了如此多的受众去接触这类作品,且让他们获得快感的,便也不得而知了。
六、??? ?“厄菲阿尔特“精神——假诗学
在知乎上《NTR的美感及其他》一文最后,讲NTR是在感情关系上突破律法约束的酒神式狂欢。其的精神内核类似于奥尔弗斯教的“狄俄尼索斯”(即酒神)精神。
我个人觉得这种说法有失水准。
第一、虽同为悲剧,但酒神精神之悲剧表现的为类似于先天注定的宿命论悲剧,即无法反抗,无法脱离的悲剧。而非这种因“人”而起之悲剧。
第二、强力意志所要战胜的,是终极绝望与痛苦,类似于叔本华思想所表达的“悲观主义”的悲剧,是万物终难逃一死、难免一败的悲剧。而这些正是强力意志所要战胜的。所以说“超人”是极为强大的人,不能让强力意志去解决自己没有脱单看别人恩恩爱爱自己心里憋屈这种问题。
第三、NTR所强调的重点从未是所谓律法约束,而是道德准则,律法约束可以看中央12普法栏目剧。
与其说狄俄尼索斯,还不如说“厄菲阿尔特”,即那位在温泉关战役前向薛西斯一世投诚的的先天斯巴达残疾人。
他想投身于希波战争,目的可能有很多:对家乡的热爱(存疑)、对国王的忠诚(存疑)、但终有两个是必然的有的目的:一是对于斯巴达尚武风气的践行渴望、二是对于自身残缺的焦虑缓解。
而他在被拒绝后,则义无反顾的投奔敌营,拜倒在薛西斯的脚下,指出了那条放牛小路,最终导致斯巴达勇士的牺牲。
出于好玩,我将他称之为“厄菲阿尔特”精神,即NTR的精神内核——毁梦
在想要获得或追求一个社会里的普遍理想性愿望,且这个愿望的结果也已不单单是物理上的享乐,而是被社会氛围掺入了约定俗成之“美德”、人格独立之“阶段”等要素,作为一种评定人在该社会当中地位或发展状况的计量尺度。
这在一开始的追求阶段中,因某些原因在应获得时节未能获得应有之体验、之收获、之满足感,反而被排挤时。(这都是社会经验、教条主义的锅)
从而另辟蹊径,以怀疑的想法与反抗的态度,去通过“绝对的力量”的方式,对于原先的梦、即普世之理想,进行毁灭凌辱性打击。
使厄菲阿尔特感到快乐的并非是斯巴达国王的战死、也并非是投诚给给予他的名利。
实际上是自己对原有大众化理想的反叛与毁灭,他通过借助“绝对的力量”——薛西斯的大军,在一次战斗中,碾碎了以武为本的斯巴达军队。随之而来的,其实是原有美好理想的破碎与瓦解,以及自己在这场针对原有理想的末日浩劫后存活下来的侥幸感与征服感。
我们在这里能够瞥见些许NTR的气息,不过与厄菲阿尔特不同的是,在我们研究NTR的艺术性运作时、不要忘记了NTR创作者同时会有 以惊人剧情展开 来获得噱头的商业性目的。
七、??? NTR与性焦虑的缓解与激发
通过上文的一系列分析,我们分析了NTR元素的快感构造,即分析了它的运作原理。分析了它在伦理情感上的欠缺,从而得出了它商业性的本质。分析了其在精神内核方面可能来源,以残疾卖国者——厄菲阿尔特的故事予以说明。
但同时NTR的出现与现社会的性焦虑问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甚至说NTR与性焦虑的强相互作用,在过去一个时间段内有着高效的运作。
如次元文化的不断进步(妥协)
举《俺妹》到《埃罗芒阿》的改变为例:桐乃生气了会以跑路做威胁,甚至跑路;而和泉纱雾作为有社恐问题且无生活自理能力的少女,只能躲进房中生闷气,直至与和泉正宗和解。
这里举了一个同傲娇tag、同女主地位、同一作者创作
但是却不同人物性格设定的例子,想必一看就能明白。
日漫的创作者(伏见司),已经因广大受众不断增加的性焦虑而开始让步了,即弱化女主的社会能力,甚至是加以社会能力缺失的设计,从而减轻观众们,因性焦虑增加从而导致的对于作品剧情走向的不安感。
与其类似的还有如《点兔》废萌番的崛起,通过减少男性角色的数量(甚至把糟老头子变成安哥拉肉兔),从而减轻潜在竞争所引起的性焦虑。(幻想乡这么吸引人,其实男性少,或者说是有能力的男性少也是这个原因。)
而NTR对于性焦虑的缓解,则是比这些都要简单粗暴,且相比而言更为“下作“。NTR通过毁梦的方式降低了原有引起性焦虑的理想恋爱的价值,或者说是激起了人们对于原有理想恋爱存在的怀疑。在这个角度上,如郭敬明电影的作品让人不想谈学生恋爱,爱情保卫战、非诚勿扰等电视婚恋节目宣传恐婚思想其实大同小异。
既“我原先追求的东西,并没有那么好,甚至追求到了,日子会更烂。”
在这种角度上,的确能够起到假性缓解性焦虑的作用,这也正是我在文章开头所说的“伦理槟榔”的麻醉性。
但权衡利弊,NTR作品在性焦虑激发的角度上却起到了更大,更加剧烈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我们不好说性焦虑的激发是好事坏,但是NTR所激发的性焦虑连带问题,却是的的确确具有消极意义的。
在前文所说的有害性,环境搅扰性,成瘾性,都由此出现。
首先从普世伦理角度上说(实际上是老生常谈),受种种心理及生理问题束缚,NTR是难以出现在现实世界中的。但是我们一要注意到不同人对于艺术作品能否代入现实的判断能力,二要主要到不同人对于艺术作品内容的依附能力,如果对于NTR作品的理解出现偏差,出现了病态的“厌女”、“恐女”、“恐男”、“厌男”等心理。或者是对于现实之所有两性关系都抱以NTR角度来解释,这是一种会影响个人魅力的,乃至会引起个人社会性受损的后患。
而在性焦虑问题上,因存在“恋爱经验较少或没有”的大量人员群体,这些人员是否能够全部自觉的了解到自己快感的来源,是一个很大的存疑问题,若是仅仅以对原理想美梦的摧毁作为一种无意识的快感来源,如上文“麻醉”一词所表达的,可能会因为剂量过大,而彻底对两性关系产生巨大恐惧,从而不再想这类事,既为假性缓解性焦虑,还得看后一个阶段的心理是否能正确引导至真·性焦虑缓解。
而更有可能的是,剂量较小,在保持原有对恋爱冲动的同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恐惧,从而加剧了性焦虑。
在另一方面,因NTR作品本身的剧本性,需要对于苦主人设进行刻意的压抑,而对黄毛则多半给予“现充”的人设,加以如“性功能强大”、“人际交往能力强”等设计
这在刺激人们当下的无能同时,可能也会使人回想起过去的惨痛求爱经历,进一步刺激。
也暗示了后来的所谓恋爱“命运”。
在一定程度上使观看者获得了一种对恋爱关系的错误认知:从“唯爱主义”转化到“唯性主义”或“拜金主义”。NTR扁平化的设计,可能会引诱人因对爱情的误解转向对性的误解乃至对物质的误解。这在一方面夸大了人们在心理中自我构想的“情敌”的能力与威胁度,反映了人们对自身的自卑,加剧了性焦虑。
而苦主老实人就悲催的人物设定,在当今网络上已经完全成为气候。乃至于对当今网络社会价值观的导向出现了动摇与紊乱作用,当然这不是NTR一家背锅,而是各个类似的元素与现实事件之间的融合发酵引起的。
再说的细一点,可能黄毛的一些行为,如:穿着时髦、粗通音律等人设,会引起部分读者对文化实体、文化成果、甚至是对现实文化秩序的不满乃至于仇视,转变到了仇富、仇高学历等现象。
以及类似于睹物思人的反面教材也是由此而生——标签化(性别偏见 刻板印象)
前些年在网上流行的顺口溜“渣男锡纸烫、渣女大波浪、绿茶公主切”也是类似的现象。当然我们不能够否认这些外貌tag多发于自身道德准则有问题的人身上。从而导致了这一现象,如同纹身之争一般,这里不再展开。
NTR的快乐是短暂且飘忽不定的,可是无论我们前文分析的哪一种:自恋与自虐或割裂欣赏观,都是建立于自己的痛苦,或者说是建立在自己的损失之上的。然后在快感的大潮渐渐褪去后,绵长且持久的痛苦会缠绕在观者的心中,且这种痛苦因为涉及了诸如:心理学 诗学 伦理学太多方面,而使人难以脱逃。
而NTR的成瘾性与戒断性则通过他与现实类似存在的双打
即“现实性与妄想性的融合”——正中阿宅的软肋:现实恋爱与异性交往的贫乏。使得阿宅无法自觉的反思与批判,更难说从中脱身。而上文所说的一切快感触发,也都是以“能NTR受众”的观赏作为前提,一个不是NTR接受者的人,当他不具备理解NTR快感的条件时,他除了能感受到恶心,还能感受到什么呢?如同看着槟榔上瘾者将咀嚼过的槟榔渣吐在地上,印上一滩粉红一般令人倒胃。
八、??? 其他
作为当下时代与社会问题的产物,以及一种类别,NTR将会继续在诸多载体上继续存在。但是我个人推断,经由现在社会思想的再度逐渐变化,NTR可能会过去它的黄金时期,迎来属于它的落幕。可能到那时人们在看NTR的感受,就如同当下我们看80年代的人们看泳装一样觉得大惊小怪。但也有可能通过大家对于恋爱及性的观念逐步的科学与理性,NTR这种恋爱焦虑、性焦虑时代的弄潮儿可能就失去了它赖以兴风作浪的土壤,正式步入了NTR的黄昏。
这是我在东方作品内容之外所写的第一遍关于亚文化的浅谈文章,文笔较差,还是怀着用几个不同角度的态度去分析这个东西的,对于男性被女性NTR的问题,主要我觉得这个不能算NTR,所以也没有去写,以后来兴趣可能会专门写一篇短文来分析吧。
如果有问题的话,欢迎纠错与批评,也欢迎交流。我本人是没有什么明显站位的,但我至少不是“能NTR者”。
如果有什么其他亚文化现象希望我去写,可以和我说,我试着去写,就这样。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
- 韵府群玉
- 老年临终关怀护理集锦9篇
- 如何评价剧场版动画《和谐(harmony/ハーモニー)》原作:伊藤计划 ?
- 智人战胜尼人的决定性因素 是神灵崇拜与艺术品 在3万7千年前智人击败了远比自己强
- 沈阳参考消息(2017年1月11日)
- 密集架区密集架书库图书馆负一楼期刊阅览区中外文期刊图书馆一楼图书借阅区(A-H
- 费维光:脾胃病17方
- 土耳其身为伊斯兰国家,为什么允许“风俗产业”合法化?
- 高中教师教学反思
- 三观尽毁!90后公务员出轨50岁女上司,聊天言语暧昧,妻子怒举报
- 22应用心理学考研347 首师360有调剂院校吗?
- 铃木凉美女士,你仍期待同时收获怜爱与尊敬吗?
- 团建别墅 | 确认过眼神,是能疯一起的人!Boss,今年年会我们泡私家温
- 《归来》观后感
- 翻译伦理的重要性和译者荣辱观建设研究
-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国医大师名单!在北京看中医该找谁,这下全知道!
- 这些年爱过的同人文(BG)
- 荷兰深陷风俗业?日本都要甘拜下风,为何能稳坐世界顶尖位置!
- 戴安娜25年前私密录像首次解密:自述性生活,全英国都被炸懵逼了
- 原创上官婉儿为什么必须死,她做的这件事太无耻,李隆基忍无可忍
- 「医药速读社」Paxlovid临床失败 礼来斥巨资引进Kv1.3抑制剂
- 她是韩国性感女神,靠出演“三级片”走红,今41岁韵味不减当年!
- 电影市场有望点燃 好莱坞大片排队上映
- 评荐《传染病(Conta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