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播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3-07-09
手机版

  5视觉传播理论

  视觉传播概论

  一、视觉研究历史

  1、中国学者沙连香将信息分为三类:物理信息、生物信息、社会信息;传播学主要研究对象是社会信息;

  2、视觉信息分为三类:

  1)眼睛从现实世界和现实场景中直接获取的;(人内传播)

  2)通过媒介间接转述的图像化的视觉信息;

  3)大脑存在的虚构的视觉信息;

  3、图像定义

  米歇尔定义“图像是形象得以出现的具体的再现的客体”;图像是对人类视觉信息的体外化记录,从而实现视觉信息的记录、保存和传播;

  4、美国传播学家哈特对传播媒介分为三类:示现的媒介系统、再现的媒介系统(照片)、机器的媒介系统;

  5、图像的三种生成方式:

  1)手工:人类亲手创造;不可能大规模复制,传播渠道受限,但是有本雅明称为“灵光”

  (即作品中的画笔触感,有一种创作者在场的感觉)

  2)机械复制:生成速度快,对现实精确再现,大量复制;

  3)合成的图像:将想象画面和真实的现实结合起来;

  6、视觉传播三次转折:

  ①复制技术对视觉传播的影响:再现事物更真实和完美;摄影技术对科学知识文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把人们带入了一个更直接、更真切、更形象化的世界,它不仅是一种创作视觉信息的表现手法同时也是一种精确复制的载体。另一方面,由于复制技术带来的图像无休止的繁殖,消解了原本存在与图像观看过程中严肃与执着。凭借印刷术与摄影技术,画像在大众传播的应用缓缓拉开序幕。

  ②媒介从静到动:电影的诞生。观看者接触到的图像更为丰富,但读图速度更快,导致对图像阅读草率;

  ③数字时代虚拟的视觉景观:随着数字技术的使用成本降低,工作效率提高,易用性增强,最终引发了影像领域的数字化革命,图像充斥着整个社会。在“后摄影时代”,影像已不依赖客观实体存在,大量虚构的并非来自现实的影像充斥着我们的媒介。图像真实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已经断裂。

  【景观社会】法国居伊徳波,认为我们生存的整个世界已经通过视觉机器被编码成图像;在它看来,“整个的生活都表现为一种巨大的器官积聚,曾经直接存在则的所有一切,现在都变成了纯粹的表征。这个表征到底就是图像”。今天图像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物质性力量,如同经济政治性力量。当代视觉文化不再是被看做‘反应’和沟通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它也在创造这个世界。

  居伊·德波认为:虚拟与现实界限模糊,甚至真实的世界反过来会受到虚拟现实的影响。新媒体不仅是一种传播工具,新媒体数字艺术不再是世界艺术品的数字翻版或模拟,人们不能把数字照片等同于洗印照片、数字照片的任意开合,艺术生产和消费者身份相互交织、水乳交融、难以分辨;

上一篇:雷锋精神1000字作文
下一篇:老铁扎心了2把西施惹怒怎么过关 为什么他没给自己老婆看好不孕症呐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