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拉观察日记-阿戈尔:大地、深海与“黑森林”
注意:本篇专栏为2022年明日方舟三周年《愚人号》剧情与设定相关,请酌情阅读
所有内容均为作者一家之言,欢迎纠错和讨论,但禁止恶意谩骂
一词来源于古北欧语的“?gir”,即“埃吉尔”——北欧神话中的深海之神
虽说被归类为神,但他并非阿萨或华纳神族的一员。关于这位存在的来历非常模糊:埃吉尔是佛恩尤特(Fornjotr)之子,他的两个兄弟分别是罗吉和卡里——这三兄弟分别代表了、和
和其他神祇相比,埃吉尔作为“神”有两个重要的区别:
拥有这个名字的国度也具有类似的性质:、以及由此产生的
深藏于海平面之下的国度,阿戈尔人永恒的故乡
泰拉国家的国徽都能体现他们最具特色的元素,在之前的伊比利亚篇已经有分析过
阿戈尔的徽记目前可以辨识出两个重要的元素:
阿戈尔国徽的主体是三角形,底部由交错纵向排列的黑色线段构成
这个结构最有可能暗示的就是阿戈尔的海底都市,在“愚人号”剧情的结尾,艾丽妮在水中看到过这样的一座城市
”象征的就是隔绝海水的穹顶,而三角底部的黑色条状物可能是建筑物,这个抽象化不难理解
三角形被认为是最基础也最难以破坏的结构之一,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中被赋予“稳定”的含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象征了阿戈尔人的傲慢:——但实际上三角本身就有被赋予“文明”的意义。
不然怎么解释分散于世界各地的文明都不约而同地将三角应用到他们的重要成就中,以至于上天的飞船都得带个三角好显示咱们是有点东西的高等文明?
位于国徽最中央的是一枚十字星
十字星图案在现实中的起源有两种,南十字星和北十字星(天鹅座)
按照布雷奥甘登陆伊比利亚来看,阿戈尔应该位于泰拉大陆的南边,那么这里的十字星应该对应的就是南十字星——只有在南半球才能看到的,指引正南方向的星辰
在没有工具辅助导航的时代,星辰是最方便可靠的导航信标:北半球的人们习惯用北极星,南半球就使用南十字星。
至于阿戈尔的原型国家,翻遍世界文献记载,也只能找到一个对应
,亦被称为的传说,本质上属于“史前文明”传说的一个部分:据说大海中央曾有一个超级牛逼的史前国度,在一场巨大灾难中一夜之间沉入了大海,导致古往今来无数有志青年、中年以及老年立誓要把这个传说中的国度发掘出来
而这个坑了无数人的说法以及“Atlantis”这个名字都得归咎于大名鼎鼎的柏拉图同志
这位仁兄在晚年写作的两本对话录:《克里特阿斯》和《提迈奥斯》中提到了这个国家
当然这个故事虚构的可能性比较大,柏拉图把故事背景设定在他那个时代的9000年之前差不多中国商朝的时候,神棍遍地走的年代至于他为啥写出这种故事来,比较合理的说法是当时雅典社会风气不好,老前辈写点寓言故事讽刺讽刺时事,顺便委婉地提醒一下年轻人好自为之
而按照寓言故事的习惯,大西国最后是完蛋了的。但后世的科幻小说家们在创作的时候把它从坟堆里拉了出来,编出了的故事
阿戈尔借用了“海中文明”的这个概念,但实际的国家设定和体制架构和原典还是有很大出入的
毕竟柏拉图把亚特兰蒂斯设定成君主制国家,没法凸显阿戈尔人睥睨地上两足生物们的逼格
考虑到编故事的人和写故事的人的时代背景,
阿戈尔并不是一个高度统一的集权制国家,而是由城邦组成的相对比较松散的“联盟”。这种政治体制可能和发达的科学技术以及辽阔的疆域有关
因为“集权制”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而建立统一的指挥中心,另一方面就是防止因分裂导致无法有效应对外界的威胁。但阿戈尔所处的环境和持有的技术不需要担心这两个问题
因此和陆上诸国不同,阿戈尔没有君主,而是由各位执政官领导国家的运转
执政官,古希腊时代称之为“archon”,希腊语原意是“领导人”,是议会选举产生出的综合性官职:平时是政治家、打仗时是统帅、判案时是法官;并且这一职位没有退休的说法要干就得干到死为止
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执政官叫作“consul”,实际就是国家的两位元首,权力大得惊人,毫不夸张地说:;不过也不是没有其他办法,这种执政官只有一年任期,到期就得换人
当然也有可能被人直接捅死
阿戈尔的执政官分两种:技术执政官和科学执政官
简单来说就是一类负责搞理论研究,另一类负责搞实践,按照可露希尔的说法是:科学家+工程师。非要打比方的话,大概类似于谢尔顿+莱纳德+霍华德
拉杰因为没有天文学可以研究而显得格格不入
而阿戈尔的社会制度,根据归溟幽灵鲨和歌蕾蒂娅的档案显示,基本符合大众心目中完美社会的模板:生产力、机械化程度极高、个人理想能得到充分贯彻、基础教育和大众思想觉悟的水平普遍比较高、艺术和科学并重...
虽然“理想社会”的构想几乎贯穿人类文明史,但现在这种社会制度可以说是相当先进了,离近代稍微远一点都不能做到以上的几点,更不用说古希腊时代的政体
不信去翻翻二队长的档案
比方说布雷奥甘的经历显然有在影射执政官专权的现象,而二队长刺激的原生家庭经历貌似有点未来社会性开放那味儿?
由阿戈尔技术执政官发起,从普通阿戈尔市民中征召志愿者
通过先进的生物技术将海嗣基因接入阿戈尔人体内,创造出超人的改造战士
歌蕾蒂娅的生物原型从帽子的形状和名字可以判断是
Gladiia的词源为拉丁语“gladius”,指的是,而剑鱼的拉丁学名就是Xiphias gladius
剑鱼被认为是游速最快的鱼类,1967年苏联《自然》杂志刊登剑鱼游速高达
歌蕾蒂娅的武器是模仿了剑鱼的吻部,长而锐利的剑吻除了可以在告诉游动时降低阻力,同时也是剑鱼用于攻击和狩猎的器官。伦敦博物馆保留的一块船底板显示剑鱼在最高时速下可以轻易刺穿50厘米厚的木板——但这已经属于必杀技了,平时这把“剑”只是用来劈砍而已
歌蕾蒂娅的帽子上同样出现了剑吻,同时还模仿了剑鱼的背鳍
大多数鱼类无法进入深层海域,而剑鱼独特的肌肉和脂肪组织足以为大脑和眼部供应温暖的血液,最深可以潜入800米的深海
“Specter”同“Spectre”都是“幽灵,幽魂”的意思
而归溟幽灵鲨的代号增加了Unchained,直译就是的意思,暗示了幽灵鲨的精神状态得到恢复,但这种“痊愈”是由海嗣意志强行排斥高浓度源石的后果,人格回归的代价是踏入深海的领域,即
幽灵鲨的原型非常难以判断,不仅因为她并没有特定的动物原型,也因为辨识鲨总目生物最重要的头部和体型很难从立绘上看出来
关于幽灵鲨原型及设定相关的内容,瓦莱塔学会的GalladeC老师已经做了非常深入的解读,详细的各位自己去看就是,这里不多赘述了
按照帽子判断深海猎人原型的方法,在异格鲨鲨身上似乎行得通,她的帽子形状在某种意义上确实可以视作是鲨鱼张口时的样子
归溟幽灵鲨的精二立绘中至少出现了三种鲨鱼,已经在立绘中标注了编号
由希腊语“Helico”螺旋状的,以及“Prion”锯子组成,明显是在指幽灵鲨的武器圆锯
这是一种早已灭绝的鱼类,生存于二叠纪至三叠纪,也就是至少2亿年前。目前学界对于这种古鲨鱼的研究还没有定论,最难解决的就是它圆锯状的牙齿——没有哪种生物具有类似的构造。
实际上就连图里的这个样子也只是众多模拟图中看起来比较牛逼的一个因为其他的实在太丑了,考虑到鲨鱼作为软骨鱼类很难留下完整的骨架进行研究,它到底长什么样还是个谜
另外,立绘中的旋齿鲨长有三对眼睛,在鲨鱼身上是不太可能出现的,大概是海嗣基因带来的变异...
而真正的巨口鲨其实长这样
这两种长相完全不同的鲨鱼会被搞错,多半是图片搜索引擎的问题,因为它们恰好是世界上仅存的三种滤食鲨鱼中的两个顾名思义就是没有咀嚼类的牙齿,只能靠大量吸入海水再过滤来进食。
乌尔比安
自从三周年开服以来就人气飙升,同时不断被迫害的三队长,逐渐形成了外冷内憨的奇怪形象
乌尔比安的名字应该来自古罗马法学家(Domitius Ulpianus),古罗马五大法学家中的老幺。首创“公法”与“私法”体系俗称双标,鼓励保护奴隶主利益,对资产阶级法律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至于这个名字到底在暗示什么。之前我们说过,阿戈尔有两种执政官,但在剧情中歌蕾蒂娅没说乌尔比安到底是管技术还是管研究的
先说结论:从现有的线索来看乌尔比安比较有可能是
至于乌尔比安的动物原型,剧情没有说,那么可以先试着从其他地方推论一下
深海猎人的战斗方式和他们的原型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歌蕾蒂娅的高速劈砍、幽灵鲨的电锯,都显示出她们原型的特色
除了武器的选择外,斯卡蒂和乌尔比安的战斗风格几乎一致:——反映出的共性就是,这或许暗示他们的原型都是以力量著称
回到最明显的线索——帽子:乌尔比安的帽子上有着均匀的竖状条纹
海洋中只有一类生物会有这样的特点
而在这些庞然大物中,也只有一类会有条纹状的特征——
这种构造被称为,须鲸在古挪威语中被称为罗夸尔鲸,rorqual 的意思就是
须鲸是没有牙齿的鲸类,它的进食方式和先前提到的姥鲨类似:张开大口,将海量的水吸入自己的口腔中,在这一过程中,鲸须会将水中的食物过滤出来
但鲸类的身躯之庞大远非鲨鱼可比,它需要更有效率的进食才能维持足够的食物供应——这就是喉沟的作用:,完全舒展后能达到原有皮肤面积的5-6倍,一次吸入30立方米的海水
而乌尔比安更确切的原型应该是须鲸科的,也称大翅鲸,是世界第六大的鲸科动物
——座头鲸的学名
属名中的Mega来自希腊语μ?γα?,“巨大”之意想想宝可梦的mega进化就懂了,而ptera是拉丁语后缀“翅膀”的意思,
这一点或许对应乌尔比安长长的黑色斗篷,以及身后灰色的翅膀装飘带
而novaeangliae由拉丁语中的novus+anglia组成,指的是美国的新英格兰地区,第一份关于座头鲸的科学报告就是在这里作出的
须鲸科的动物普遍都非常温顺,毕竟以它们的体型,是不可能有动物能威胁到成年鲸的。这种温和性可能也和乌尔比安的性格有对应:不像歌蕾蒂娅那般傲慢;在迎战审判官时占据绝对优势却主动撤退
但对付幼年鲸对于一些动物还是办得到的,加上生态圈的关系,由此诞生了那张著名的梗图
斯卡蒂
最后一位,不用多说了吧,精二立绘的原型已经很明显了,是海豚科唯一的虎鲸属生物
帽子上的白斑显然是在neta虎鲸眼部后方的椭圆形白色斑块,同时虎鲸的背鳍也非常明显
而Skadi的名字来自北欧神话中的同名女巨人,冰雪女神斯卡蒂硕博连读的都懂。神话中她的第一任丈夫是海神尼约德,第二任丈夫是冬神乌勒尔,具体情况可以参考前几期专栏
深海猎人和海嗣的设定都有在一定程度上neta了克苏鲁神话,这点在二周年的时候已经显露得非常明显了:的剧情几乎是完全照搬了洛老的名作“印斯茅斯的阴影”
但深海剧情并非直接引用了克苏鲁神话,而是从另一部同样借鉴其元素的作品上吸收灵感
有些人应该想到了,那就是FromSoftware公司开发的著名“魂类游戏”——
美术设计上的特点是非常明显的,除了用于凸显原型的帽子外,深海猎人的服装设计几乎都参考了血源中的维多利亚风格:高领风衣、马裤、长靴
没办法,不然人偶的设定就得跟傀儡师重合了
至于亲爱的三队长的原型,你们大概也能猜到了
和同级别的女同胞关系不清不楚
以及
甚至连最后吃瘪都TM一摸一样
月光大剑和劳伦斯毁灭者
《血源诅咒》的主要势力就是“猎人”Hunter,主要活动地区是亚楠
亚楠被兽化病困扰,被感染的人会化作疯狂的野兽,猎人就是负责最后处决他们的人
而兽化病的根源是
亚楠人使用上位种族古神?的血液来进行治疗,本质是向高等眷族进化
但进化需要肉体和精神同步,而大多数人做不到这一点,因此被扭曲成了怪物
猎人在猎杀怪物时不可避免地吸收血液,经验丰富的老猎人身上会不断汇集各种类型的血
而当猎人不能再承受血液带来的精神负担,他们就变成了野兽
深海猎人的设定正是参考了这一点
而“印斯茅斯镇”同样被借鉴到了《血源》中
但那就要牵涉到接下来的另一个故事了
曾经在一座小渔村上,到来过一位伟大的上位者
那是一位来自大海的母神,因重伤濒死搁浅在海岸上
村民们将她奉为神明,建立起崇拜的教会
并从神明身上得到了,成为了流淌着神赐之血的仆从
直到有一天,一群亵渎的外乡人踏入了这个封闭的村庄
开始肆无忌惮地猎杀那些被“祝福”的村民,并和母神的亲子展开战斗
他们自称是...
以上就是《血源诅咒》中“渔村”的背景设定
宫崎英高及制作组在制作这一部分内容时很明显借鉴了“印斯茅斯的阴影”
就是发生在伊比利亚的一系列和海嗣有关事件的本质概括
那么现在,我们就要深入探究海嗣的原型,以及它的本质了
根据浊心斯卡蒂档案以及两期深海活动剧情内容,海嗣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这种特性一般只有单细胞和其他一些低等生物才会具备,像人类这样的大型动物身上的大多数细胞早已失去了多能性,只有少数细胞,比方说干细胞依然保有一部分的多能性以及全能性
stem cell,其中stem的意思是“茎干”或者,所指的就是干细胞巨大的分化潜力,从理论上来说干细胞具有无限的自我更新能力,从生物整体的层面来说,这意味着“永生”
“覆潮之下”中歌蕾蒂娅被海嗣从胸口开了一个大洞却没有死亡,甚至只需要几分钟就能恢复战斗能力——这就是多能性细胞的一种体现:通过细胞的高速分裂和分化,在维持生命的同时快速修补缺损的肢体
但多能性细胞的能力也是有局限的,依然有一些细胞超出了它的分化范畴。比方说如果大脑和中枢神经被破坏,即使是多能性细胞也救不回来——理论上只有更高级的全能性细胞能做到这种事,它能从细胞生长为一个完整的个体,人类婴儿就是从全能性干细胞发育而成
另外,多能性细胞虽然有着很强的潜力,但它对特定任务的处理能力就不那么乐观了,这就是为什么高等生物大多数细胞都没有这个能力
而细胞的高速分裂为另一项重要的能力奠定了基础
什么是进化?
从微观层面来说,当新细胞产生时,它需要从旧有细胞身上复制出基因序列。这个过程大部分时候是完全正常的
但偶尔基因复制会出现差错。基本上类似你抄作业时不小心写错字了,或者把字词的顺序抄错了——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错误都会以一顿臭骂收场,
当然,能反馈到性状上的基因变异毕竟是一种稀有现象,实现普及化必须依赖自然选择
大概类似于老师觉得你写得好,然后号召其他人向你学习?
而所谓的“进化”,就是在经过自然筛选后幸存的,被认为是的变异
在生物存在的绝大多数时间里,这种筛选是极为缓慢的,不会出现说一个种族中的绝大多数都死光了的情况,只是由新型个体不断取代死去的老个体的位置,最后占据新的主导地位
因为“进化”需要变异+自然选择的双重认证,在生物学上目前都认为个体的进化是一种被动的现象,只有放在种族的层面才会出现“主动进化”这种说法
但海嗣进化能力的可怕之处其一,就在于它进化违背了目前为止所有生物的基本定律:
更可怕的是,那些生物各个体的体细胞都在持续变异,巧妙避开致死与劣化,这是否会令您惊讶?中性理论对它们来说就像个玩笑,遗传变成了个体发展地基的一部分,亲代子代原本的传递意义被击碎......
——浊心斯卡蒂档案
这就导致了原本只会出现在整体上的“主动进化”出现在了个体身上,而经过个体检验的进化方向又会反馈到集体身上——要打比方的话,将生物演化看作是摸黑探路,其他种族都只能边走边摸索,碰头了就得回到前一个岔路口再来,
至于“中性理论”:因为变异本身是不稳定的,好的会活下来,坏的会死掉,整体上就抵消了;如果只有好没有坏,那就会导致这个物种的规模和优势无限膨胀,掠夺掉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
更可怕的地方在于,根据红蒂的档案,海嗣其实可以实现“——它通过对外界的认知,自发地决定生理上需要什么样的功能,然后就真的可以长出对应的器官
这种基因突变和模仿功能的有机结合,最有可能的来源就是海嗣的原型之一——
修格斯是克苏鲁神话中最骇人的存在之一。它们是名为“古老者”的外星超级种族创造出的,看起来就像一大团不断在分裂重组的黑色肿泡,表面有无数不断变化的绿色眼睛
。根据主人的指示,修格斯的各种细胞可以在瞬间重组模仿各种器官或者工具
最初的修格斯是完全的,它们被命令建造了宏伟的水下城市供主人居住;当然这个弱点很快被进化能力补完了,陆地和空气不再能阻挡它们的前进
进化出智力的修格斯非常狡猾,。就和所有动物一样,修格斯个体间的相互捕食和杀戮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也是为什么我并未将其作为海嗣的完全原型
恐鱼个体被封闭在狭小而缺乏营养的空间中时,它们的细胞会停止凋亡,进而自主改变形态。正常的腐败过程不会发生,身体组织迅速地“退化”,恐鱼转变成一团肌肉纤维,且尚能进行完整的呼吸作用。
迅速保存了自己的营养价值并活着,又在个体意义上死去。
和高速的自我进化相对,海嗣具有类似“主动退化”的能力。低等的恐鱼会主动执行这一过程,以将营养和能量奉献给比自己更高等的同类
根据生物学的研究,自然生物链内的能量转化效率其实是很低的。
越往上走,这种情况就越严重,而总的效率计算下来大概也就10%-20%左右
但在这件事情上,海嗣可能又一次实现了“反物质超车”:记得剧情里那个深海教徒不?他直接将死去海嗣的肢体插入身体,而这个过程用的词是
动物是没有这种功能的,而在植物界有个名词专门形容类似的事情:
能被分进“动物”这栏的几乎都有内置免疫系统,针对的是一切不属于本体的物质。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人体自带的杀毒软件,不过这软件有个小小的问题:较真过头了
在这一项上,海嗣又一次打破了常规:阿方索在半边身体被海嗣同化的情况下维持了60年。这种情况目前还没法用现代科学来解释,比较有可能是海嗣细胞自身就具有拆解重构其他物种DNA来同化其存在的功能,——有研究表面免疫系统可以在某些层面上被大脑神经控制,但具体细节尚且不明
但在那之前,关于海嗣有一个问题其实到目前都没有讲清楚:海嗣到底算是什么?
剧情中歌蕾蒂娅也说过,海嗣是对那些进化到一定程度的个体的称呼,而那些低等的存在则被称为“恐鱼”
如果说在盐风城我们还能将海嗣作为一种动物来看待,那么在目睹格兰法洛出现的“溟痕”之后,这种想法就未免有些可笑了
因为无论是之前提到的“嫁接”式的同化,还是“溟痕”这种极度类似菌类的存在,都暗示它们并不能被单纯地划分为动物或者植物
在“愚人号”的剧情中,有个我很在意的地方
先知说过,在海洋的某个部分,发光的生命已经充斥了整个海域,它们即是整体,它们为所有同胞塑造生命的摇篮
,在现实中能对应的只有发光藻类植物或者微生物,这类生物发出的光来自细胞内拟脂蛋白的收缩或者内分泌物质,而它们对于生态圈的意义是为更高等的同类提供服务——将矿物质等成分转化为可供动物直接利用的营养
如果你还不能领会这背后的可怕之处,那不妨这样说吧:
被我们称为的存在,它既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更不仅是二者的融合。
它真正的身份是,是完全独立于现有生物之外的存在
它们进行的不是单纯的捕食,而是实实在在地将原有的生态破坏再重构为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
对它们的称呼只有一个,也只能有一个
而与人类不同的是,这些敌人有着统一的指挥和调度
这就要牵涉到另一个重要问题——
之前在讲“进化”时我说过,海嗣进化是朝最有利于当前形式的方向进化,但这个方向必须在它的认知之内,而目前来看这个方向是:
深海教会中曾质疑“首言者”进化出人类语言的必要性,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这个功能是用来跟斯卡蒂交流用的——但如果实际上是反过来呢?如果语言才是进化的副产物呢?
而模仿需要的不仅是视觉,最重要的是;进化之树上也从来没有谁比谁高等的说法,,而模仿外形不过是附带,你看这次的屠谕者即使不需要人形也能说话
这可能说明海嗣的模仿和进化并非100%的有效和准确,它在吸收其他形态生命的可取之处时不可避免地会吸纳一些“无用”的东西
比方说吞噬阿玛雅后进化的屠谕者,它明显具有黎博利的特征:翅膀,以及阿玛雅衣服上的金色带状装饰;这对于整个进化流程是不必要的,而且并不意外在之后的进化里会被淘汰
这样的状况和实际控制海嗣的东西有关——
但这些生物不一样,每个个体在整个种群之中都是平等的,每个个体对它们所有其他个体来说,“同等重要”。
“蜂巢意志”(Hive mind)是凯文.凯利在1994年的《失控》中提出的概念,它化用蜂群的生存模式,本质上是一种高度集体主义的社会形式
集体主义的定义就不用多说了吧,大家应该都明白;而蜂巢社会属于其中最极端的那种:它绝对否认个体的差异和意义,仅以整体的立场看待一切
所以这里的其实是有问题的:人类在看待单独个体时看到的是它的意识、思维、个性等等能定义其独特存在的东西;而海嗣理论上是看不到这些的,它们眼中的“同等重要”指的不是个体本身,而是个体的是同等重要
这里我不得不插一个题外话,关于深海教会的人到底是本着什么脑子才会朝海嗣投诚
之前我在微博上看到一篇文字,认为阿玛雅加入海嗣教会的初衷是出于艺术家的“孤独感”:
翻译家研究的不仅是人类的思想,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人类最大的艺术成就之一,而所有领域的艺术家在某些层面上是共通的,比方说追求认同与理解
在剧情里阿玛雅这样说过:
生命从来不是无序的
这个说法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话只说了一半,也就是我接下来要花点时间解释的:为什么这个看法是错误的
某位教过我文学的老师曾经说过,看过很多书的人切忌一点:
这是一切艺术必须要有的东西:
在艺术里,一切东西都是有意义的,是为特定目的服务的产物,而这个目的由创作者设定
但现实很大程度上是无意义的:你能说早上打破了杯子,下午就一定会发生什么吗?
生命有意义吗?对于个人来说或许有吧,但对于其他事物来说可就未必了:没有生命的星球会停止运转吗?没有生命的宇宙会有什么很大的差别吗?
只有有意义的东西才能被认为是按照特定的顺序和规则排列出来的
其次,绝对的集体主义里是不存在“艺术”这种东西的,这就是为什么现实生活也绝对不可能会存在“绝对的集体主义”
因为“艺术”的前提是“创造”,而创造行为本身就是个体意志的体现;一个否定个体价值的社会是不可能有创造的,从来没有哪个发明家或者艺术家是完完全全为了他人而行动
好吧,让我们回到正题
之前我说过修格斯不能作为海嗣的单一原型,原因就在于它是有独立意识的生物
而由蜂巢意识控制的、具有高度进化能力的天灾级存在另有其人
在前一期我已经稍微提了一嘴了,来自《战锤40K》的“大吞噬者”
Ishar-mla——伊莎玛拉
这是当初深海猎人们猎杀的那位“神”的名字,而它至今依然存活在斯卡蒂的体内
你们神是不是都有什么大病?乌萨斯的那个也是
这个名字最有可能对应的是“Ishmael”,即《圣经》中的以实玛利
以实玛利在《古兰经》中被认为是阿拉伯穆斯林的祖先,而在上篇伊比利亚时我们说过,伊比利亚半岛长期以来都是和穆斯林国家交战的前线。取这个名字就是在影射这段历史,“以实玛利”本身指的就是
但事情没这么简单:《圣经》和《古兰经》对以实玛利的定位很不一样。基督教将以实玛利设定为一个次要人物,而伊斯兰教认为以实玛利的出走是上帝的旨意,因为他将要建立起一个全新的民族——阿拉伯民族
基督教认为,以实玛利和以撒这对异母兄弟分别代表了“肉”与;以撒是从上帝的意愿中诞生的,也就是,而以实玛利是因为人的欲望诞生的,即“血气之子”
而人的欲望之一就是“生存”,这也就点出了海嗣的特质之一——
我在
我们遭受的苦永在
我们渴望的生永在
这是Ishar-mla落入深渊前留下的最后一道“神谕”,它借此活在斯卡蒂的躯壳中,而之前的神谕已经印刻在子民们的本能里
当乌尔比安落入海嗣巢穴时,他看到了“神殿”,并感应到那深处复数的“祂”存在,它们呼唤着同一个名字——
Ishar-mla真的是海嗣的神吗?这就要回到文章开头的定义了:我们如何界定“神”?
我比较倾向于Ishar-mla并非真正的神,或者说祂并不“完整”
《圣经》中说神是无处不在的,“三位一体”中的三个看似不同的个体其实都是祂,这不是说神有了分身,而更类似“侧面”的概念:,对于海嗣来说这种共性应该就是“存续”或者“进化”
海嗣的历史比阿戈尔更长,并且其历史被“逆转”了
玛雅人的神话中有“五个太阳纪”的说法,认为先前存在过5个强盛的文明,最终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灭亡,其中因“大陆沉没”而毁灭的文明被很多人认为与亚特兰蒂斯有关。
我们已经知道海嗣的进化在前期是依托于对外界对象的模仿,在没有模仿对象的情况下,海嗣集群就不能再往前;而如果加上极端的外部条件,那么将会急速退化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存在只是加速了进化,而进化本身是不变的;所以也有可能祂们的产生是对上一次毁灭的定向进化
海嗣的部分差不多就只能推论这么多了
那么还有最后一点内容,也是本次剧情容易被忽略的一块
从第一年开始就不断出现在各种地方,身份成谜的乐队四人组
在本次剧情中终于揭露其存在乃是泰拉最大的谜团之一
在久远的岁月中,人们用不同的称呼来形容它们:神、“崛起之物”
关于这类存在,在年初的“将进酒”中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比文明本身更古老的强大实体、拥有匹敌天灾的破坏力;岁兽碎片、耶拉岡德、“黑锁白钥”中封印的神明...这些不能被解释的存在都是它们的一员
但这四位和之前的那些有所不同,她们更年轻、更好奇,更重要的是:
严格来说,,但根据其身处的地域环境,多多少少有一些神话生物的元素在里面
比如炎国的岁,其本体应该就是以中国龙为基础,分裂出的十二碎片则各自糅合了一些其他幻想种的元素:年(睚眦)、夕(蜃龙)、令(夔);而耶拉岡德则有糅合北欧的耶梦加得和藏区的迦楼罗
那么根据这个规律,AUS成员们的原型应当也有参考传说中的海怪
乐队的主唱,根据其竖状的瞳孔以及排除法,应该对应饰牌左二的蛇状生物
Aya的本体应该参考了古欧洲关于大海蛇的传说,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北欧神话中的巨蟒耶梦加得本质上也属于这种海怪
贝斯手,四人中最年长的一位,根据排除法应该对应饰牌中的第三个
根据插图的提示,可能有“重瞳”的特点,但依旧不能确定原型,推测可能是以魔鬼鱼为蓝本的海怪
键盘手,在四人组中最年轻,根据瞳孔形状可以确定对应饰牌的第一位
这种横条状的瞳孔只可能是章鱼或者鱿鱼等头足类生物具备,因为是幻想种,所以饰牌上只画了六条腿也没什么问题,本体应该参考了世界各地关于巨型章鱼的传说,比如希腊神话的克拉肯和北海巨妖
鼓手,根据吻部特点和排除法推测对应饰牌最后一位
这种非常有特点的裂口可能参考了邓氏鱼——一种生活在泥盆纪的顶级海洋掠食动物,特点是头骨外骨骼化,以及取代了牙齿的锋利头甲缀片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凭它们的外形来试图以常理进行判断,因此没有道理认为诞生自海洋的巨兽就不能在陆地上生存
事实上,剧情里已经提到
相较于已经长期没有接触海洋的凯尔希,Aya的这句话更有可信度:某些外力迫使巨兽们不得不离开海洋,即使它们中的一些原本就诞生在那里
目前已经实锤迫使巨兽离开的力量就是不断扩张的海嗣。在格兰法洛,低等的恐鱼们对四位成员产生了“恐惧”的反应——这可不太寻常
海嗣几乎不可能对个体产生敌意,因为它有限的感知都被集群意识掌控:集体是不可能对个体产生敌意的——大象怎么可能会对蚂蚁产生敌意呢?巨大的存在或许连我们的存在都难以察觉
所以“恐惧”实际上反映的并不仅仅是“力量”,更重要的是“”,或者说“层次”
关于巨兽和海嗣的来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揭开,那么我在这里就不负责任地推测一下
根据目前已有的信息和暗示,我认为巨兽和海嗣分别是大地和海洋意志的化身。这种化身的概念类似之前Ishar-mla,是一种“侧面”
很多人会觉得“日落即逝”四人组的本体象征的是海洋,但在剧情中,描述Frost,这里的岩层只可能是指海底,本质上依然属于大地
泰拉的海洋与陆地之间的关系绝对谈不上“和谐”,但在人类看来是一样的
这句话你可以这样理解:当抬头仰望时,你能用肉眼分辨出两座摩天楼哪座更高吗?
而实际情况甚至还不如这句话中的描述,泰拉世界的大多数人根本没有意识到有更高的存在,只有少数人从蛛丝马迹中窥见了骇人的真相
海洋就像培养皿,养育并呵护阿戈尔的纯洁,这是阿戈尔与陆地绝缘,不受天灾源石侵袭的原因。但如果文明才是附着于某些巨物上的霉菌呢?
在之前谈论阿玛雅的时候已经说过,生命乃至文明的意义,从绝对客观的角度来说不过是人类的妄自菲薄——泰拉文明发展到现今依然对这片大地知之甚少,而他们的挣扎在大地眼中不过是汪洋中投入一粒石子溅起的小水花
歌蕾蒂娅说“溟痕”是,但相对于海洋和大地真正的碰撞来说,这恐怕已经算是温和的了:,在巨浪接触陆地的一瞬间产生的力量永久性地改变了伊比利亚的海岸线,将那座宏伟的港都重重地砸入深渊之中
如果巨兽代表了大地,而海嗣代表了海洋,那么包括这句话在内的很多事情都能得到一定层面上的解释
Aya在剧情中提到过,在她看来这些留在海中的“同类”已经不能算是同类了
如果按照现在的理论,海嗣和巨兽在本质上互斥,那么这些存在的下场乐观估计是陷入沉睡,而我更倾向于悲观的那种:
同理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巨兽化身、碎片以及深海猎人都不能使用源石技艺:,本质相同而形式不同;因此源石不会对巨兽产生负面影响,而巨兽也不能支配源石和其衍生出的法术能量
但对于深海来说,,彼此不能同化,只能排斥;幽灵鲨的反应从一定层面上支持这种假设,海嗣基因和源石溶液在同一环境下激烈交锋,最终产生的局面只有一方压倒另一方
恐鱼恐惧着乐队成员们,因为其本质就是大地意志的一部分,是和海洋意志并驾齐驱的存在,也只有这样规模的东西才能激发出类似“感情”的东西
最后的最后,再来试着解释一下另一种存在吧:
根据卡门的说法,长生者是以各种手段延续了寿命的“人”,但这个说法或许并不完全正确
“不死的黑蛇”的愿望是“乌萨斯的延续”;“剧团长”欣赏着“人类的悲喜剧”
已知的两位长生者,不管它们的观念多么扭曲,本质依然是以“人”作为核心的
这或许暗示了,长生者的存在也依托于人类的某个“侧面”
“国家的存亡”、“感情的激荡”
以及“探索、求知的欲望”
在这茫茫黑暗的森林中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
- 韵府群玉
- 老年临终关怀护理集锦9篇
- 如何评价剧场版动画《和谐(harmony/ハーモニー)》原作:伊藤计划 ?
- 智人战胜尼人的决定性因素 是神灵崇拜与艺术品 在3万7千年前智人击败了远比自己强
- 沈阳参考消息(2017年1月11日)
- 密集架区密集架书库图书馆负一楼期刊阅览区中外文期刊图书馆一楼图书借阅区(A-H
- 费维光:脾胃病17方
- 土耳其身为伊斯兰国家,为什么允许“风俗产业”合法化?
- 高中教师教学反思
- 三观尽毁!90后公务员出轨50岁女上司,聊天言语暧昧,妻子怒举报
- 22应用心理学考研347 首师360有调剂院校吗?
- 铃木凉美女士,你仍期待同时收获怜爱与尊敬吗?
- 团建别墅 | 确认过眼神,是能疯一起的人!Boss,今年年会我们泡私家温
- 《归来》观后感
- 翻译伦理的重要性和译者荣辱观建设研究
-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国医大师名单!在北京看中医该找谁,这下全知道!
- 这些年爱过的同人文(BG)
- 荷兰深陷风俗业?日本都要甘拜下风,为何能稳坐世界顶尖位置!
- 戴安娜25年前私密录像首次解密:自述性生活,全英国都被炸懵逼了
- 原创上官婉儿为什么必须死,她做的这件事太无耻,李隆基忍无可忍
- 「医药速读社」Paxlovid临床失败 礼来斥巨资引进Kv1.3抑制剂
- 她是韩国性感女神,靠出演“三级片”走红,今41岁韵味不减当年!
- 电影市场有望点燃 好莱坞大片排队上映
- 评荐《传染病(Conta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