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头白发的赵本山现身篮球场,他或许为他的不可一世付出代价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3-05-21
手机版

  若不是把自己包裹的里三层外三层,大家还以为本山大叔想要与民同乐呢。

  整场比赛,赵本山都没能起身,估计是害怕被大家认出来。

  好不容易熬到比赛结束离开时,有网友发现本山大叔的身体大不如前。

  

  之前在现身自己女儿球球的直播间时,红光满面精神焕发。

  还能面带微笑的和大家打招呼,唠闲话。

  

  如今下个楼梯都需要身旁的助理小心搀扶,让人感慨不已。

  英雄迟暮,“真让人心酸啊。”

  

  现如今的赵本山俨然成为了人生赢家。

  儿子大牛总算摘掉了“二世祖”标签,在如火如荼的开展自己的减肥事业。

  女儿球球则兜兜转转找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组建了幸福的小家。

  

  回望赵本山前半生曲折离奇的坎坷经历,让人不得不连连惊叹其强大。

  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孤儿,变成家喻户晓的小品王。

  赵本山的一生,堪称传奇。

  

  自古英雄出炼狱,向来富贵入凡尘

  赵本山曾在某颁奖典礼上打趣自己:

  “我过去一直属狗,前两年媳妇给我算命,说我其实是属鸡的。”

  “回家问了几个老人核实,才确定我真是属鸡的。”

  

  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有些不可思议,一个人怎么会连自己多大了都不知道?

  但在赵本山身上,却是一个可怜又真实的事实。

  

  在他6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没多久,父亲借口外出打工,一去不回。

  被抛弃了的赵本山成了彻头彻尾的孤儿,只能吃百家饭长大。

  万幸他的瞎子二叔心善,把赵本山接了过来,还传授给他二胡技能。

  

  那时候的东北,虽说是“棒打狍子瓢舀鱼”,可赵本山过的实在太苦了。

  通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堂堂一米七五的小伙子,瘦的活像一只蚂蚱。

  那时赵本山就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有出息。

  

  就这样一直到了25岁那年,凭借一出《摔三弦》,赵本山在辽北大地混出了名气。

  他模仿的瞎子惟妙惟肖,博得“东北第一瞎”的美名。

  当时姜昆来东北采风,听当地人说起赵本山的美名,决定会一会这个非主流的民间艺人。

  

  当赵本山得知面前的男人是北京过来的专家后,隐约察觉到这似乎是改变自己宿命的机会。

  使出吃奶的力气,拿出了自己的三大绝活——装瞎、扮丑、反串。

  姜昆看过之后,把赵本山推荐到了春晚的舞台。

  

  关于春晚,后来赵本山还讲过一个小故事。

  他听说上春晚得找人送礼,就带了十二瓶茅台进京,结果谁也不认识,没送出去。

  在北京待了十二天,十二瓶全进了自己的肚子。

  

  到了1990年,赵本山终于如愿以偿的登上了春晚,凭借小品《相亲》,一夜之间火遍全国。

  都说男人有钱就变坏,成名之后的赵本山犯了抛妻弃子的错误。

  

  中年男人三大喜:升官发财换妻

  1991年,红到发紫的赵本山看着自己的发妻葛淑珍,咋看咋不顺眼。

  他也是个爽快人,直接挑明了说:

  “咱俩离婚吧,财产归你,我净身出户。”

  

  随后赵本山将名下25万存款和刚买的夏利小汽车以及东北老家的三室一厅,统统留给了葛淑珍。

  当时的赵本山初生牛犊不怕虎,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从头再来的勇气。

  后来事实也证明,他的确做到了。

  

  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

  就在赵本山离婚的那一年,辽宁文艺团的国家二级演员高秀敏辞职并和丈夫离婚。

  搬到自己的御用剧作人何庆魁的家里,过起了同居生活。

  

  命运的齿轮开始旋转,将几个不同的人生主线逐渐串联。

  1994年,凭借着小品《密码》,高秀敏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那时的赵本山已经找到了固定搭档范伟,两个人默契十足,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

  当何庆魁找上门来表示希望合作时,三人一拍即合。

  

  那天起,称霸春晚7年的铁三角诞生了。

  他们定下君子之约,何庆魁负责幕后的剧本撰写,赵本山三人则分管舞台表演。

  1998年,铁三角携最新作品《拜年》在春晚向全国人民拜年。

  

  这个节目不仅一炮打响了铁三角的名声,还获得了当年语言类节目二等奖。

  2001年的《卖拐》,他们则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直接拿下了央视春晚一等奖。

  其中那句“没病走两步”,戳中当时无数人的笑点。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司马迁很早就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铁三角合作可不是吃干饭的,大家都是来挣钱的。

  

  赵本山穷日子过怕了,一有钱都想全装自己兜里。

  每次通告结束,该坐地分钱, 赵本山就摆自己大哥的谱。

  一个人拿走七成的收入,剩下的三成让高秀敏和樊魏路两个人分。

  

  泥人还有三分火性,更何况你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

  某一次高秀敏和范伟去走穴,拿到了三万块钱两人直接一人一半。

  这事怎么看都没毛病,谁让赵本山没表演呢,可这让赵本山心里开始不乐意了。

  

  2003年,高秀敏老家的领导给她打去电话:

  “秀敏啊,你能不能和赵本山一块回来一趟,给咱们老家做做宣传,报酬好说,县里拨了20万。”

  

  高秀敏二话不说,直接同意了,还信誓旦旦的拍着胸脯保证:

  “以我跟赵大哥的交情,他都不能收这个钱,顶多就是走走过场。”

  结果演出结束之后,赵本山拿了20万就走人,让高秀敏觉脸上多少有些挂不住。

  

  这件事让两人的隔阂越来越大,直到《送水工》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2004年,铁三角带来的作品是小品《送水工》,正在排练时高秀敏接到朋友电话。

  让高秀敏回通化救个急,高秀敏笃定节目组不会检查,就溜回去了。

  

  无巧不成书的是,高秀敏前脚刚走,后脚检查组就来了。

  赵本山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怎么都寻不见高秀敏人。

  

  最终高秀敏还是在检查组临走之前赶了回来,这让赵本山暴怒不已。

  当着检查组的面指责高秀敏“不负责任”。

  

  高秀敏当时不知道赵本山其实是在保护她,当即也像点燃了的火药桶似的:

  “我就这样的人,你爱用不用,不用拉到。”

  这让赵本山感觉自己一腔心血喂了狗,当年演完《送水工》后,和高秀敏老死不相往来。

  

  直到高秀敏突发心脏病身亡,赵本山才最终放弃了成见,跑到葬礼祭奠。

  当时赵本山扶着棺材失声痛哭:“妹儿啊,哥来晚了。”

  只是人都走了,说这些未免有些太迟了。

  

  君为袖手旁观客,我亦逢场作戏人

  自从和高秀敏决裂后,铁三角名存实亡。

  赵本山的合作对象变成了范伟,而范伟则两头都好,跟两个人都有合作。

  只是赵本山不检讨自己和高秀敏闹崩的原因,依旧我行我素。

  

  那年赵本山带着范伟走穴演出,一连演了七天,挣了40万。

  赵本山只分给范伟7000,剩下全装进自己的腰包。

  这让范伟内心多少有点不好受,但还是默默咽了下这口气。

  

  在赵本山看来,机会是自己找的,如果不是自己,范伟连7000都挣不到。

  正是凭借自己的门路,才让大家挣到了钱,自己理所当然的就该拿大头。

  

  后来范伟借口儿子读书,需要全家一块去北京陪读,终止了与赵本山的合作。

  这让赵本山感觉自己受到了背叛,当着媒体的面控诉范伟:

  “人家现在腕儿大了,电话都不接了。”

  

  范伟后来还专门解释,自己当时在拍戏,需要找感觉,就把手机关了。

  这个借口的真假暂且不论,但至少,赵本山没信。

  

  就这样,两个人从曾经亲密无间的搭档,也变成了形同陌路的生人。

  一直到2020年拍摄《刘老根》,二人才冰释前嫌,重归旧好。

  

  细数铁三角的现状,高秀敏天人两隔,范伟也凭借自己的努力,拿下了影帝。

  唯独赵本山混的最好,这么多年下来,打下了一个硕大的商业帝国。

  

  钱乃一良药,有张胆明目之效

  从儿时赵本山就深刻知道钱的重要性。

  小时候他甚至因为没衣服不得不穿姐姐淘汰的裤子。

  

  现如今成名有钱之后,自然是要把童年缺失的东西找补回来。

  2月1日徒弟们前往三亚给他拜年时,就有眼尖的网友认出了赵本山的马甲价格不菲。

  

  画面里赵本山虽然一头银发,但仍旧精神焕发。

  身上的那件马甲,打完折还要惊人的2000多元。

  

  然而这只是赵本山财富中九牛一毛身上的毛尖尖。

  早在2003年,赵本上就成立的自己的公司——本山传媒。

  后来更是涉足煤炭、物流等暴利行业。

  

  2006年,赵本上在沈阳创办影视基地,2008年荣登福布斯富豪榜。

  那时候北京房价才多少钱,赵本山就已经有了2000万身家。

  

  那一年,赵本山和前妻葛淑珍的女儿赵玉芳出嫁,赵本山直接拿出300万的嫁妆。

  2009年,更是花了两个亿,买下私人飞机本山号,成为内娱首个有飞机的明星。

  

  或许是觉得两个亿花起来不算什么大钱,又跑到海南岛,花13亿买了800亩地。

  在海南又建了一个本山传媒的影视基地。

  

  那时的赵本山,财大气粗都是往小了说了。

  除了奢华的像宫殿一般的豪宅,名下还有无数豪车。

  

  除了定制版的售价高达500多万的路虎皇家一号外,还有一台定制版劳斯莱斯幻影。

  都说好马配好鞍,赵本山还为其配了一块五连号。

  

  赵本上这样奢华的生活,背后离不开庞大的本山传媒帝国。

  根据曾在本山传媒工作过的一位编剧透露,每天啥也不干,本山传媒都能挣60万。

  

  然而这么有钱的赵本山并非永远像个铁公鸡一般一毛不拔。

  他深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

  雅安地震时,捐款200万;青爱工程捐助2000万;西藏地震,700万演出费悉数捐出。

  

  疫情刚开始,更是以集体的名义,向武汉捐助1000万。

  这么些年下来,赵本山用实际行动打了那些喊着死后裸捐人的脸。

  

  赵本山也用自己的财富与影响,成为跺一跺脚东北颤三颤的人物。

  以至于坊间传言:“过了山海关,有事找本山”“跟着本山哥,有房又有车”。

  

  纵观赵本山的一生,可以说尝尽的酸甜苦辣。

  也历经磨难,成就了一番事业。

  

  现如今虽然年事已高,但余威犹存。

  结语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赵本山的一生,堪称传奇。

  只是盛年不再来,终于垂垂老矣。

  江山代有才人出,希望天公降人才。

上一篇:关于他的故事只讲了一半
下一篇:原创《山海经之上古密约》:宋祖儿吴磊主演、王俊凯加盟,质量如何?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