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刚:两次提名金鸡奖,是国家一级导演,无奈55岁有神演技却不火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3-05-07
手机版

  电视剧《龙城》中,大龄演员与青春疼痛题材的违和感引发了群嘲。

  

  其中为众矢之的的就是绝对的女主角马伊琍了,饰演其父亲郑岩的焦刚才比她大8岁。

  

  不过,除了年龄饱受诟病之外,演员的演技那还是没得说的。

  作为一个备受低估的实力派演员,焦刚就把一个无能狂怒的拧巴父亲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他家暴,跟妻子几十年如一日地争吵、干架,他甚至还不肯承认自己的女儿为己所出。

  很难承认郑岩是一个好父亲,好丈夫。

  

  只是人都是复杂的,看似劣迹斑斑的郑岩背后的原动力却是爱,对妻子、对女儿,似乎他都是有爱的,甚至还很深刻。

  

  

  但是这份爱,却在自己的无能中,在自己的逃避下,渐渐趋向了畸形。

  

  

  演员焦刚把这股子拧巴与爱恨交织拿捏得很到位。

  

  作为一名两次提名金鸡奖最佳男配角的实力派演员,他被大众忽略已久了。

  《爱情而已》的梁树;

  

  《去有风的地方》里的谢四平;

  

  《对手》里的火传鲁;

  

  《叛逆者》里的王志;

  

  《亲爱的麻洋街》里的易胜利;

  

  《摩天大楼》里的颜永原;

  

  《非常目击》里的谢希伟;

  

  《青盲》里的刘明义;

  

  《大秦帝国之纵横》里的陈轸;

  

  《李春天的春天》里的李继伟;

  

  《黄金时代》里的黄源;

  

  《青春派》里的居然爸爸;

  

  《万箭穿心》里的马学武;

  

  《立春》里的胡老师;

  

  无论是多么小的角色,焦刚都能靠演技

  在观众心里夺得一席之地,而且一如既往,这是他值得大火的资本。

  

  但那只是他“如夏花般绚烂”人生的冰山一角,对曾作为大学老师,后来还是国家一级导演的焦刚来说,演戏充其量只是他的一份副业罢了。

  

  18岁,来自山东滨州的一个小伙子考上了山东师范大学音乐系。

  他是主修钢琴的焦刚。

  

  按部就班的,一毕业之后,他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在山东滨州教育学院当一名大学老师。

  这段日子持续了6年。

  

  焦刚的身份是音乐老师,但其实在他以前,学校甚至连艺术系都没有。

  他一个人几乎就成了一个系,一共教14节课,每周得上54节课,钢琴、乐理、即兴伴奏、音乐欣赏、舞蹈等都得他“亲力亲为”。

  “过劳”的焦刚每天都累得筋疲力尽,但他快活得很,因为这是他内心喜欢的。

  

  “人仅仅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提升成长内驱动力的加速器。

  热爱是焦刚能够全面开花的源动力。

  

  很快,他就感觉到了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拘泥于一方讲堂的局限性,焦刚渴望能大展拳脚的更广阔的天地。

  他来到了北京深造,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导演专业。

  

  要知道,那之前,焦刚根本就没听过中央戏剧学院。

  当时,中戏在招一个班,需要的是能歌善舞之人,他的中学音乐老师跟他说了这件事。

  焦刚问他:

  “中央戏剧学院是干什么的?”

  

  这是老师的一位学生跟他提起的,他也不懂:

  “我也不知道,听说巩俐和姜文是那个学校出来的。”

  焦刚一听,觉得可行,稀里糊涂地就去北京“漂”着了。

  

  1995年,他27岁,跟孙红雷、侯岩松等一起成了全国第一届音乐剧班的学员。

  那会儿,音乐剧在中国是一个很“空白”的存在,焦刚对此自然知之甚少。

  但是在第一次看到关于音乐剧的演出舞台之后,他就立马深陷于其中了。

  

  “当时我从一个小的城市考到北京来的时候,是音乐剧这样一个东西打动了我,那个时候我还并没有想过自己可以拍影视,只是音乐剧这个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

  多年之后,焦刚依然记得他当时那股子“热血沸腾”的兴奋感。

  

  这跟他擅长的钢琴完全是两码事儿,而舞蹈是他对此“蠢蠢欲动”的契机。

  钢琴之外,焦刚其实一直对舞蹈“情有独钟”。

  所以,在中戏第一次接受芭蕾舞老师的正规教学的时候,他激动得热泪盈眶。

  

  当大学老师那会儿,他就很痴迷于练舞,因为是自学,所以他下的是苦功夫和笨功夫。

  先看电视自己学,然后再自己编舞,最后在教学中巩固,在这套小循环中,焦刚夯实了自己的舞蹈基础。

  水到渠成的,于中戏学习音乐剧,焦刚的热爱有了发挥空间。

  

  作为音乐剧首批学习成员,他们班每一个人都很热血沸腾,觉得音乐剧将从他们开始就张开翅膀飞翔了。

  

  但是,他们高估了音乐剧在中国的市场。

  焦刚留校了1年,准备音乐剧团的筹建工作。

  

  且不说筹建工作的前景黯淡,他连吃穿都成了问题。

  600块的工资,全部都砸到房租上了,为了“吃饱穿暖”,在文化报的犄角旮旯处,焦刚找到了一份去艺术学校给人代课的兼职。

  结果兼职找到了,音乐剧剧团的建设却因为资金链断裂而面临永久性搁浅了。

  

  中国音乐剧的生长土壤实在过于贫瘠,焦刚前往了日本。

  在学校背书下,他被引荐到日本的四季青剧团。

  

  作为一名没有任何语言基础的外国人,焦刚能做的只能是通过比赛保证自己的表现,获得长期薪水,才能从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想变成人的猫》他连着演了230场,每天艰苦的训练是少不了的。

  下班后,天很黑,灯光下水果摊的那个500日元的苹果是焦刚希望的寄托:

  “当时一个苹果要人民币35元,我们就想什么时候能靠苹果吃饱,我们就成了。”

  他花了4年时间在日本立稳了脚跟,在经验沉淀中,他有了质的飞跃,也有了回国发展的资本。

  

  回国之后,焦刚成了中国国家话剧院的一员,但他依旧心心念念着想让音乐剧在中国真正落地生根。

  碰壁很多次,无奈很多次,他渐渐意识到这根本就是个飞蛾扑火的过程。

  孤掌难鸣,这不是光凭热情就可以做到的事。

  

  焦刚也发誓说过“我不做了”,但他还是没办法放弃,他还是爱音乐剧。

  多次探索中,他找到了一条良径。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或许能发展出中国的音乐剧。”

  仔细想想,那确实是一个好平台。

  

  受众是儿童也是大人,孩子们更喜欢载歌载舞的戏,音乐剧在中国儿艺是有发展土壤的。

  抱着“曲线救国”的信念,焦刚成了中国儿艺的一名儿童剧导演。

  儿童剧成了推广舞台剧、音乐剧的起点。

  

  焦刚导演的《小王子》《皮皮-长袜子》《十二个月》《卖火柴的小女孩》《报童》等作品不仅让他荣获了中国话剧金狮奖优秀导演奖和中国文化部直属剧团优秀剧目展演优秀导演奖,还奠定了其中国儿艺国家一级导演的地位。

  

  与此同时,他还是一名优秀的形体设计和编舞能手。

  《立春》里,焦刚的几段舞蹈,包括扇子舞和大刀舞都是他自己编的。

  

  可以说,演员只是他十分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但这个小部分确实是大家认识到焦刚的一个大窗口。

  真正的实力派是能够横扫电影和电视剧荧屏的。

  

  就比如焦刚。

  电影《立春》里,他饰演的心高志远、怀才不遇、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的芭蕾舞老师胡金泉让人热血澎湃又唏嘘不已。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下,监狱里高傲的一舞将旺盛而又脆弱的生命力点缀得悲情又励志。

  

  在媒体见面会上,姜文难掩欣赏,当面表达了对他的敬意。

  电影《万箭穿心》里,他饰演的是被强势妻子逼到绝路的马学武。

  

  他唯唯诺诺、斯斯文文,也窝囊至极,出轨后的他不堪其扰最终走上了绝路。

  

  这两个电影角色都为焦刚夺得了金鸡奖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电视剧《摩天大楼》里,他饰演的颜永原称得上是反派的极致了。

  

  这个侮辱、威胁、勒索家人、作恶多端的家暴男,不仅让人深恶痛绝,恨得牙痒痒,也让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栗。

  

  

  

  与他对戏的倪虹洁都忍不住代入到本人:

  “你好恐怖啊!”

  

  

  这个长期被观众忽视的男演员虽然怀揣着好演技但一直都很不红。

  焦刚的初心一直是“为中国音乐剧留下一些火种”。

  “表演只是我的副业,我的主业是一名导演。”

  

  别人是从舞台剧中得到滋养反哺到影视剧中去,而焦刚则正好相反。

  无论他横跨了多少“工种”,不管导演,还是演员,他的落脚点都是“音乐剧”。

  

  焦刚希望的是,自己能有一个王国,里面全都是他创造的角色,有渣男、好人、警察,也可以是一根草,一棵树......

  

  老了就坐在摇椅上慢慢聊。

  聊什么呢?聊他的王国。

  ——原创不易,敬请点赞关注——

上一篇:原创鬼谷子为什么说“善于言辞,讲究分寸”是成人世界重要的交流方式
下一篇:“不可一世”的张艺谋,终于为自己的“风流成性”付出了代价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