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了这6张图,你就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3-04-03
手机版

  以下文章来源于妈妈抱团 ,作者妈妈抱团

   妈妈抱团.

  妈妈的辛苦和幸福,我们都懂。妈妈们的成长交流平台。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翻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教育好孩子,就是为人父母最神圣的使命。

  作者 | 可乐妈

  来源 | 妈妈抱团(ID:mmbaotuan)

  《人民日报》曾刊文,提出家长有五个层次:

  第一层次,舍得给孩子花钱;

  第二层次,舍得为孩子花时间;

  第三层次,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

  第四层次,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

  第五层次,父母尽已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

  养育孩子,其实就是一场自我疗愈和成长,也是和孩子的双向奔赴。

  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某一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

  当父母做对了,孩子的路自然就不会错。

  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呢?

  今天分享给大家6张来自法国插画师@Marion Fayolle的哲理图,愿你能读有所获,成为高层次的父母。

  孩子是一面镜子

  照出了父母的样子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实验:静止脸实验。

  实验一开始,妈妈微笑着与孩子互动,孩子也表现得很开心。

  然而,过了一会儿,当妈妈面无表情时,孩子立刻发现了不对劲,开始想方设法引起妈妈的注意。

  面对毫无反应的妈妈,孩子表现出了焦躁、不安,不一会儿就崩溃大哭了起来。

  父母透过孩子的脸庞,看到的其实是自己的样子。

  在一个可爱、勇敢、自信的孩子背后,站着的一定是情绪稳定、乐观幸福的父母;

  而在一个叛逆、懦弱、自卑的孩子身后,站着的则是暴躁、忧郁,随时都可能情绪失控的父母。

  漫画家蔡志忠曾在一次采访中坦言,自己的耀眼成绩,都离不开情绪平和的父母。

  今时今日,他依旧忘不了:

  当年,自己无比忐忑地向父亲提出想要放弃学业,专注漫画时,父亲没有暴跳如雷,而是温和地鼓励他:

  “想好了吗?想好了就去做。”

  也不会忘记,每当他受挫时,母亲无论再忙碌,也会放下手头的事,耐心倾听他的烦恼。

  父母的脸色,就是孩子世界的颜色。

  所以,情绪稳定是为人父母一生都要努力的功课,也是能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和爱。

  每一个孩子生来都是天才

  99%的天赋却被父母扼杀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有人问上帝:

  “世界上那么多孩子,为什么能获得成功和幸福的却寥寥无几?”

  上帝回答道:“因为很多孩子头上的犄角都被剪掉了。”

  这人又问:“什么是犄角啊?”

  上帝告诉他:

  “犄角就是孩子的特质。

  有些孩子的犄角被呵护得闪闪发亮,而有些孩子的犄角却被修剪得平平整整,这就是父母与父母的区别。”

  还记得电视剧《小舍得》中的子悠吗?

  他喜欢昆虫,梦想能成为一名生物学家。

  但妈妈一见到他把蜗牛、蚂蚁带回家,就气不打一处来,批评儿子一天到晚摆弄“那些恶心兮兮的东西”;

  他爱好足球,每周五都要和小伙伴们踢比赛。

  可在妈妈眼中,爱好是要为补课让步的,足球不过是“浪费时间的东西”。

  也因为妈妈粗暴的干预,原本有无限可能的子悠变得越来越沉默,越来越平庸,最终,跌入抑郁症的黑洞。

  可事实上,就像比尔·盖茨说的:

  “父母唯一应该为孩子做的事情,就是找到孩子的热情所在,鼓励他们全力以赴去追求,并发挥得淋漓尽致。”

  相比鸡娃,父母更应该做的是看见孩子的特质,守护他身上独一无二的天赋。

  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

  只有父母日积月累的雕刻

  《清华学霸教子经》一书中写道:

  “父母要明白,孩子小时候缺乏自制力,不主动是常态,主动才是非常态。”

  没有哪个孩子生来就自律,所有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一对认真负责的父母。

  华人妈妈于巾帼,育有两个孩子。

  大女儿萧宇琪从小自觉听话,以优异的成绩被哈佛大学提前录取,后来,更是成了全美最年轻的亚裔女性CEO。

  然而,小儿子萧宇阳却与姐姐截然相反。

  他调皮、懒散,做事三分钟热度。

  和大多数孩子一样,他从小不把聪明用在正道上,一门心思想偷懒、玩耍。

  练琴时,更是想方设法跟妈妈“斗法”:要么找借口说学校功课多,没时间练;要么坐在钢琴前胡乱弹,试图蒙混过关。

  妈妈没有生气,更没有妥协。

  在她看来,指望孩子自觉,是最无力的教育。

  面对儿子的招数,她一一化解:

  利用儿子贪吃的特点,“引诱”他有效率地做好功课;在儿子借口偷懒时,顺着儿子的说辞回击道:“那你今天一定也没有时间看动画片了”……

  就这样,儿子渐渐改掉了身上的坏毛病,并和姐姐一样提前被哈佛录取。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虽然不是所有孩子都必须成为学霸,但剔除孩子身上的拖延、懒散、不自觉。

  培养他们专注、认真、持之以恒的品质,却能让每个孩子都受用一生。

  被圈养的孩子

  永远也学不会飞翔

  教育学上有个“鱼缸法则”:

  说的是,几条小鱼被养在一个鱼缸里。

  多年来,水温适宜、环境优美,每天都有人按时投喂,但奇怪的是,这几条小鱼却始终不过三寸。

  人们一度认为,这些鱼的品种就是这样。

  直到有一天,鱼缸被打破了,小鱼被放到了院子里的池塘中。

  没想到,短短几个月,这些小鱼竟然长到了一尺。

  其实,养孩子也是如此:

  父母的保护就像鱼缸,而被圈养的孩子就像是小鱼,始终难以成长。

  《奇葩说》中,有一期的议题是:如果你可以为你的孩子一键定制完美人生,你会选择按下按钮吗?

  在场的很多父母都选择了按下,但黄志忠却一针见血地指出:

  “什么才是一个人真正的完美?

  那就是在人生的时时刻刻,永远都尽可能的保有最多的选择权。”

  诗人于戈曾说:

  “你什么都可以给孩子,唯独对生活的经历,喜怒哀乐、成功挫折,你无法给孩子。”

  温室里养不出参天大树,庭院里练不出千里马。

  想要养出有出息的孩子,父母唯有学会放手,将选择和成长的权利一并交到孩子手上。

  毕竟,性格和灵魂的独立,才是一个孩子行走世间,最大的实力。

  父母的眼界

  决定了孩子所能到达的边界

  《战国策》里有句名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一个家庭最可怕的不是没钱,而是父母眼界短浅。

  自媒体人@水清曾带过两个女学生,她们俩当初都很喜欢绘画,但成绩中等,在中考前颇为选择而苦恼。

  一个女孩的爸爸认为学画费时间,短期内也挣不到太多钱。

  于是,给女儿报了一所职高,准备让女儿毕业后去朋友的公司里做一份简单但稳定的文职工作。

  另一位爸爸虽然家里经济也不宽裕,但他觉得孩子喜欢的,就一定会认真去做,而认真去做的事,绝不会差。

  所以,第二位爸爸决定尊重女儿的选择,给女儿报了普高里的美术特长生班。

  后来,这个女生也真的考上了中国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还得了一个国际上的大奖。

  毕业后的几年,女生过得的确比较辛苦,但却凭借着一腔热血从美术老师,到自己开培训机构,收入也翻了好几倍。

  而读职高的女生,多年来一直过着无趣、死板的生活,工资也没有丝毫增加。

  知名出版人路金波曾建议父母:

  不要给你的孩子只塑造一个世俗的、眼下的、渺小的世界,要从小给他看星空、海洋、恐龙、神话、圣贤。

  决定一个孩子最终走到哪里的,往往在于父母的眼睛能够看到多远的前方。

  做父母,把眼光放长远,孩子的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远。

  父母是原件

  孩子是复印件

  清华大学有个因高颜值而走红全网的学霸,他叫陈逸贤。

  读高三时,他登顶全国中小学生英语演讲比赛高中组第一名,并代表中国出征伦敦;

  大学期间,他曾与50多个国家冠军同台演讲,最终收获全球六强的荣誉;

  师从的林潮教授甚至夸赞陈逸贤,是近十年来自己教过的最优秀的清北学生。

  而他的优秀,始终离不开父母的以身作则。

  上中学时,有家长问班主任:“孩子老是玩手机该怎么办?”

  班主任便邀请陈逸贤的爸爸来班里分享经验。

  没想到,陈逸贤的爸爸当即从口袋里拿出了一部老人机,说:“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必须做到,否则是不公平的,也有失公允。”

  在场的家长先是惊讶,然后是由衷的佩服。

  是啊。

  如果父母都控制不住自己,一回家就打游戏、刷抖音,又凭什么要求孩子不玩呢?

  很多时候,孩子身上的毛病,病根其实在父母身上。

  如果父母懂得自律、克制,工作和生活都井然有序,孩子自然也会学习模仿,变得自强努力,卓尔不群。

  父母阳光明媚了,孩子才会星光灿烂;父母都萎靡不振,孩子也只能颓废迷茫。

  所以,想要让孩子积极阳光,自己首先要不断向上,不断成长,朝卓越靠拢。

  久而久之,孩子看在眼里,想不优秀,想不出众都难了。

  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

  “人生就是一路降妖除魔修成正果的过程,而好的父母,就是孩子的活菩萨,能帮着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成就一番事业。”

  再好的老师,都比不过父母的言传身教。

  再好的学校,都比不上用心负责的父母。

  所谓教育,不过就是先自教,而后教人;先自管,而后管子。

  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执着地栽培自己,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尽己所能去照亮孩子。

  点亮“在看”,从今天起,让我们一起和孩子比肩前行,步履不停,成长不歇。

  宠粉福利来啦

  每天推送的任意一篇文章精选留言点赞排名(点赞数量需超过30)第一的读者,即可获得折叠晴雨伞(如上图示意)。

  领奖规则:

  1.中奖人需同时满足关注“湖北e家庭”微信公众号;留言72小时内点赞数超过30;留言点赞数排名第一。

  2.集赞统计截至发文到72小时,届时小编将回复您具体领奖方式。

  3.每月每人限领一次,数量有限,快来参与哦~

  THE END

  本文来源:妈妈抱团(ID: mmbaotuan),妈妈的辛苦和幸福,我们都懂;妈妈们的成长交流平台,欢迎关注。

  本文属于政务公益宣传,对于文字或者图片有异议的,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读懂了这6张图,你就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阅读原文

上一篇:故事:丈夫欺骗妻子卷钱跑路,无奈妻子看错人,独自承受牢狱之灾
下一篇:原创历史上的今天-3月26日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