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十亿的《长津湖之水门桥》,如何拍成的?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31
手机版

  1905电影网专稿 首日票房6.6亿,观影人次1742万,累计打破数十项纪录,总票房突破10亿。

  无疑是2022年春节档最火爆的超级大片。

  

  继57.75亿勇夺影史票房冠军后,原班人马回归,七连猛虎重新集结,再度奉献了一部战争史诗和视听盛宴。

  

  如何为七连每一名战士都画上圆满的句号?如何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如何调动全球近百家公司通力合作?

   

  听导演与监制揭秘《长津湖之水门桥》幕后。

   

  “从《长津湖》到《水门桥》”

   

  剧本打磨五年,筹备时间超两年,台前幕后工作人员共计1.2万人,三个导演历时6个月拍摄,总票房57.8亿登顶,《长津湖》从制作到上映就是不断刷新中国影史纪录的过程。

   

  《水门桥》电影的主体部分在首次拍摄中就已基本完成。《长津湖》上映后,主创团队通过复盘总结,结合观众的反馈,决定进行两个月的补充拍摄。

  

  补拍的内容一方面是七连开赴水门桥的前因,将两部剧情更紧密地衔接起来;另一方面是完善每一个人物,形成两部之间的细节呼应。

   

  “补拍不是拍一整块戏,而是故事这里缺什么,那里需要呼应,根据这些进行拍摄,这让整个故事更加完整,情感更加充沛。”黄建新解释道。

  

  总制片人曾透露, “三炸水门桥”部分主要由徐克导演拍摄完成,但《长津湖》全片是、徐克、三个导演通力合作的结果。未来也有望推出两部联映的精装纪念版,总时长达到5小时40分钟,更充分地展现导演的创作意图。

   

  “武戏文拍”

  “第七穿插连应到一百五十七人,实到一人。”伍万里在影片结尾的这句台词,让不少人瞬间泪目。

   

  从上一部中雷公的慷慨赴死到这一部里七连战士的视死如归,两部《长津湖》也让这群“最可爱的人”走进了观众心中。

  

  “在动作里能看见‘人’,在战争里注重人物一直是导演坚持的”黄建新说。

   

  “常常这种激烈的战争场面会看不见人,但导演始终追着人拍,在这个过程中表现他们的勇敢、智慧、情谊和关怀,构成了一个非常充实的情感基础,去影响观众,用我的说法就是‘武戏文拍’。”

  

  徐克也表示,战争动作和人物是分不开的。他对演员的首要要求就是真实,“不能有太戏剧化、太舞台化的演法,要在生活里面找出这个人物的特点,找到他感动人的地方。这是这部电影一直遵守的方向和风格。”

   

  于冬曾在发布会上说:“《长津湖》不止三个导演,也是导演、也是导演。”他们会结合自己过往的战争片拍摄经验,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

   

  演员的付出程度也令徐克印象深刻,“他们不断在反思,无时无刻不在跟我们交流对人物的感想和看法,剧情也常常会因为他们有所改动。”

  

  与演员一样,徐克在片场也进入了一种忘我的状态,亲自在雪地上摸爬滚打、示范动作。

  “我必须要有演员的感受。演员付出的比我多很多,我那么一点点的付出很值得,也会让我觉得这场仗是我跟他们一起打的!”

   

  

  众多人物中,吴京和饰演的伍家兄弟无疑是最重要的线索。

  从一开始那个打水漂的“野孩子”到《长津湖》的初入战场再到《水门桥》的重任在肩,从懵懂、恐惧到成长为一名有勇有谋的志愿军战士,万里这个角色画出了一条完整的人物弧线。

  

  “两位演员都很胜任,通过自己的微妙表演打动观众,那个哥哥捏弟弟脸,弟弟眼睛看着哥哥湿润的那个镜头,很多人都说‘破防’了,这就是人物的细节”黄建新说,“正因为有这些细节,观众才开始疼惜这些战士,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珍贵。”

   

  徐克则认为,透过两兄弟和七连战士,向观众传递的信息是至关重要的,“万里最后说七连的战士都是他的哥哥,这种人与人之间相互付出的精神是现代社会所缺少的。他们也向观众传递着一种信息: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困难之下,都有不可低估的力量。”

  “最复杂的一场仗”

  “真听真看真感受,是真的冷!”幕后特辑中,吴京一句话道出了演员在片场的真实感受。

   

  影片的主要戏份都在冬天夜晚实景拍摄,零下三十多度的气温带来的直接体感格外真实,还有各种鼓风机、造雪机轮番上阵,还原当时酷寒战场的恶劣条件。

  

  也在采访中对我们回忆,拍摄中有大量动作戏,衣服被汗水湿透了,在候场的过程中又会冻住。人造雪中有一些塑料的成分,进到眼睛里既不能闭又不能睁,非常难受,但这些都是为了还原志愿军战士遇到的真实情况。

   

  不仅是寒冬和风雪,精益求精的导演徐克坚持爆炸戏也要尽可能实拍。李晨就在特辑中调侃:“烟熏妆都是真实的,化妆化不出这种效果。”

  

  在徐克看来,这些“坚持”都是非常必要的,“怎样让观众体验到战争的真实感,感受到寒冷、困难和恐惧,要下很多功夫…无论现场拍摄还是后期,都要抓住一种‘恐惧感’,无论风雪、爆炸,还是美军的飞机、坦克,都是恐惧的元素,让观众真正感受到战争是什么样的,更明白和平的重要性。”

   

  与第一部相比,《水门桥》的火力更猛,特效场面更多更密集,也给后期制作提出了更大挑战。

  

  监制黄建新透露,共有世界各国近百家公司为《水门桥》提供后期支持,“如果没有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基础,这个电影拍不下来。”

   

  “7000人如何调动,三个导演直接如何配合衔接,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动用全世界这么多资源,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创作经历,摸索到中国特有的经验,再通过一次次复盘,让中国电影工业化能够良性地推进。”

  相识30余年,从2008年的开始正式合作,徐克与黄建新是默契无间的伙伴,更是无话不谈的知己。

   

  黄建新用“无话不谈”、“无限信任”形容两人的关系。

   

  徐克更感慨地说:“建新是天意给我的安排,让我有人可以交心谈话。电影需要交心,不交心就失去了诚意和真诚感。”

上一篇:鸿门宴的由来?
下一篇:贞儿公主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