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韩国电影《老手》?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31
手机版

  好看的一B

  今年到现在为止看过的最好的

  比夏洛特等高出太多 比暗杀好看 比复仇2好看

  看的酣畅淋漓 恨不能饮酒

  我不会写影评 写点感想

  有剧透

  主角猛的一B 感觉会有续集

  反派那刘亚仁吧 靠这片绝对拿奖 一点不含糊

  配角都是各种出彩 那偷车小混混拎着钱逃跑时乐死了 局长大叔给给他递水

  主角媳妇来警察局闹得时候戏分满满 看旁边配角反应

  局长和miss奉假装浇花 探员鞠躬递饮料 说明不是第一次来了

  反派的做派倒是让我想起韩娱偷拍事件 呵呵

  给反派二号夹菜也是细节

  第一次不追究责任不打反派打他 第二次给人夹菜让他进监狱顶罪

  最秒的是还透露反派二的父亲也是在这做事 临死还托付社长把这孩子当儿子对待

  真是待人如狗 想起开篇反派给小孩食物的同时也给了狗一块 前后呼应

  这做派讽刺的好 我说这片子资源这么快出来了 明显国内上映不了

  片子好在哪 高潮不断

  注意高潮不断这四个字 近几年的片子也就布达佩斯大饭店能做到这点

  我都怀疑这一波说这片子不好的人是怎么看的

  你们是看爱情公寓长大的么

  刚看完。先就说一点,其他的明天再补:片尾街头,在无数韩影中一向牛X的不行不行的马东锡大叔客串出场时,把我给激动的,以为这回又变成暴打富二代了。实在没想到居然什么都没做,失望,看来是导演和影迷开了个玩笑,也可以看出大叔一贯扮演牛X人物的属性在韩国本国也是深入人心,才会有这个桥段。

  至于电影,其实所说故事不新鲜,但还是很好看的。非常完整顺畅的商业电影,节奏极佳。塑造了一个极品富二代形象,演员表现的也非常不错,黄政民还是一贯水准,刘海镇的演技确是愈发出色,真好。再有就是记住了刘亚仁,虽稍稍有些发力过猛,但整体绝对好评。

  《老手》是2015年韩国电影市场最卖座的电影,压制了大牌云集的《暗杀》,也超过了《复仇者联盟2》、《碟中谍5》、《侏罗纪世界》等好莱坞大制作。仅此一点,电影便值得一看。

  客观说,算是惊喜欠奉的水准之作。

  从现在的韩国片中,会偶尔会发现已经消失的90年代港片的灵魂。

  那种故事简单,却潇洒帅气,把性格与幽默融入精巧夸张的动作设计中,以及为了展现张力而构建的非常纯粹的善与恶,癫狂,过火,又不至于破坏赏味。

  《老手》里黄政民所饰演的警察,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成龙的陈家驹,粗鲁暴躁,热血正直,偏偏还一根筋。也正因为一根筋,才扯出了整个故事,把一个波澜不惊的意外状况,搅成了惊涛骇浪的大事件。导演柳承莞本身是港片爱好者,作品一直受香港电影影响,同时又兼具了韩国制作的精工细作,因此观赏性颇高,在商业上也屡有佳绩。可柳承莞的电影总又会让人觉得精彩之外差点什么,比如剧情循于套路,角色性格鲜明但缺乏质感,习惯于展示类型,追求工整,而在新意和深度上欠奉,少有让人再三咀嚼回味的内容。此前《柏林》把战场搬到欧洲,国际谍战得似模似样,最后也未能超脱一部枪战动作片的格局。这次导演回归本土,把视角放在一个普通警察之上,将一起看似平常的意外,层层抽丝剥茧,还原为一桩牵扯大财团继承人丑闻的犯罪事件,中间夹杂着黑金操纵、贫富对立、体制腐败等社会性话题,又将对抗强权融入了破案主线之中,拔高了主题,又有煽情搞笑动作追车演技与颜值,完成度高,质量上乘。所以最后电影可以动员1300万名观众,成为韩国电影市场2015年最卖座电影。

  《老手》有目前韩国最具影响力的中生代演员黄政民(2015年基本就是“黄政民年”),忠武路新生代翘楚刘亚仁,以及永远可以在各类韩国电影里看见的吴达洙、柳海真这样的黄金配角们,这些演员的出色演技基本上撑起了整部电影,也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电影在剧情上的单薄。无论黄政民热血冲动的警察,刘亚仁性格乖戾的富二代,还是那些大咧咧又细节丰富的“广搜队”同事,就连只跑了个龙套的盗车集团首领,以及俄罗斯黑帮大佬,也被塑造得无比生动有趣。难得的是,电影在推进严肃主线时,同样不缺乏喜剧元素,既有动作设计上的搞笑,也有台词与角色刻画上的幽默,张弛有度,让电影始终保持着良好的节奏感。

  电影在制作上完全是考虑面向最广泛群体,在暴力尺度上收敛,也没有在叙事上另辟蹊径,尽可能让观众们看得清楚明白,直截了当。所以最后取得票房成功也就毫不意外。非要说缺点,就像之前说的,电影预设立场太强,人物的行事逻辑明显是遵循着套路而去,一切尽在意料之内,多数角色也就显得有些单薄。比如刘亚仁所演的反派富二代,完全为残暴而残暴,成日都是一副作死模样,形象倒是鲜明,但也难免浮夸刻板,对比同一年他在《思悼》中层次丰富的精彩表现,只能说导演并没有用好这个有颜有演技的演员。当然《老手》在剧情上也谈不上大的瑕疵,只是过于工整,终归少了点惊喜。

  在韩国,民族主义与对抗强权的永远都是最容易获取观众青睐,实现票房大卖的选材,《老手》商业上的成功也让人联想起宋康昊的《辩护人》。同样是与腐朽体制作战,一个基于真实,一个完全架空,法庭的唇枪舌战与街市上的追逐打斗,完全不同的外壳下,却包裹着如此相似的内核。在题材迭出、类型百花齐放的韩国电影中,真正可以抓住本土观众内心的,恐怕永远只得那么几个点而已。

  《老手》是2015年韩国电影票房冠军,最终票房达到1000亿韩元。正义警探由黄政民主演,反派是一个富二代,由刘亚仁出演。两人的表演,没的说。

  讲的仍然是现代电影屡见不鲜的大集团群体性作恶,而屌丝警察一根筋办案,最后将反派绳之以法的故事。

  但这并不意味着影片有多出色,《老手》的问题是风格上的失调。

  漫长的中间段落太一本正经又啰啰嗦嗦,冲淡了前面苦心营造的那种混不吝。后面又涉嫌过于煽情,影片明显是三种风格粗暴焊接后的产品。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太俗套。

  但凡看过几部香港黄金时代的警匪电影,或者对新韩国电影有一点点了解的,《老手》所得意的转折,都一一落在了窠臼之中。

  2.

  影片好看的是前20分钟和后20分钟。

  前面20分钟其实只是一个引言,在黄政民和刘亚仁对峙发生之前,对黄政民及其团队做一个简介性质的渲染。

  这段渲染,深得传统香港电影的精髓,以警察抓走私犯的形式呈现,全程高能。

  黄政民和女警假扮一对有染的阔老板和女秘书,整个过程又骚又贱。只不过买车只是表演开始,真正的表演是在国际走私集团进场之后。

  更确切地说,是走私团伙将卖出的车又偷回来改装时,打开后备箱,黄政民跳将出来,急三火四地找厕所。

  身经百战的国际走私犯们,看着这一幕,面面相觑,然后操家伙,开打。

  这种风格在大规模抓捕行动中,获得全方位展现。

  黄政民追敌,想抄个近路,却卡在两个集装箱中间,眼睁睁地看着刚刚还如丧家之犬一样逃窜的对手,返过身来挑衅,他只能徒劳地一把一把地去抓对方的衣领。

  一个警察在追击,另一个警察想帮忙,抡起韩式大踹,飞身踹过去,正赶上对手将将跑过,他一头撞到集装箱上,晕倒,绊倒了后面的同伴。

  一哥们拎着包一路狂奔,组长开车跟在旁边,还贴心地递给他一瓶水,哥们喝了几口,剩下的水浇在头上,继续跑。

  我特别喜欢这种正与邪比例适当的混杂,正派身上一点点满不在乎,或者是反派身上一点点原则性,都令人物本身焕发出几何级的魅力。

  就像刘亚仁饰演的反派,在邪恶与张狂之间,漏出一点妾生的挫败感,让人知道人物身上有故事性,这个故事性后面还藏着深不可测的源头。

  3.

  最后20分钟,黄政民驾着警用摩托追赶驾着奔驰逃窜的刘亚仁。在一条类似于步行街的商业区,如疯狗一样横冲直撞的刘亚仁,不得不停下来,推开基本废弃的车门,和警察来一场正面对决。

  在此刻,导演柳承莞生出更为庞大的野心,他不要正与邪只是通过再激烈也仍然有些简单的肉搏,结束这场漫长的追捕。

  当黄政民抬头看到无处不在的摄像头时,先向刘亚仁发出米兰达警告,“你有权保持沉默”之前,说的是,“赵泰晤,我现在以违反麻药管理条例、违反成人特别法、违法儿童青少年保护法、饮酒超速驾车、公共设施损害、公共执法妨碍、殴打且杀人未遂、教唆警察杀人等罪行,对你实施紧急批捕。”

  接下来,基本上是刘亚仁对黄政民的单方面殴打。

  这一段拍摄得非常韩国,观看时有疼痛感。但和香港电影里,从窗户到茶几各种撞碎的逻辑不同,在这里是撞不碎。

  尤其是黄政民被扔到消防栓反弹,效果比撞碎更为惊人。

  一系列殴打后,黄政民站直了身体,对刘亚仁说,“你殴打警察,这里全都拍了下来”,然后,上前,反击。

  但很快就被骑在身下,继续暴揍。

  导演的深意一方面是放在刘亚仁一次次胖揍警察上,但更大的深意放在了各个门店门口的摄像头和围观者每人一部的手机上。

  人民习惯了观看之后,失去了行动的勇气。所谓“围观改变韩国”,只是一厢情愿。

  3.

  影片中有一幕,是大集团向黄政民的老婆施压。送她一个名牌包,里面装满了美金。

  黄政民还在办公室里耀武扬威时,老婆出现,劈头盖脸一顿痛骂。黄政民提高嗓门,想挽回点颜面时,他在片中只出现了三次的老婆,说出了全片最令人动容的一句话。

  “不要活得没有脸面。你知道丢人的是什么吗,看到名牌包和钱的时候,我竟然有一点犹豫。”

  《老手》不是一部有多深刻的电影,甚至刻意营造的幽默和生猛,一直在冲淡影片背后那点沉重的东西。

  令我颤抖的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元素。

  “商业兴起于先商时期的商国,形成初期是以物换物的方式进行的社会活动,后来发展为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

  换句话说,“商业,是一种有组织地提供顾客所需的商品和服务行为”。其最终目的是获取利润的最大值。

  片中,黄政民对涉嫌收了黑钱的同僚说,“我们是没有钱,不是没有尊严”。这句话也可以解释为,在当代社会,钱和尊严是一样重要的东西。

  我们知道,人类社会走到今天靠的是对规则的遵守。那种不约而同去要遵守的,我们称之为道德,那种需要强制手段去遵守的,我们称之为法律。

  但在此之外,在人类的商业活动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时期之后,另一种心照不宣的法规在商业活动中生成。

  企业大到一定程度,产品普及到一定程度,在这个企业和产品周围会形成一个新的文明体系。

  就像《老手》中提到的那个大集团,他们有自己的法务部门,但这个法务部门其实是在现有法律基础上,重新建立一套有利于己方的秩序。他们有自己的宣传部门,任务是对现有事实进行加工、提取,重新锤炼出新的事实。

  这个新的文明, 用释放出恶的方式,利用人性的恶,以达到获取更多利润的目的。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文明,是拦截恶的释放,最终规范人性的恶。

  大集团凌驾于法律之上,重新设置了一个新的圈层。在这个圈层里,形成一种新的秩序、新的守则,大规模群体犯罪就这么来的。

  影片中,当警察想进入会所搜查时,比警察更多的保安出面拦截,警察如一点水汇入了海洋。

  法律体系和资本体系构成了当今社会的两种文明,前者带有强制性而后者则具有煽动性,一个摆放在桌面之上,一个运行在桌面之下。

  在一个相对的时间和空间之内,人性趋于前者而厌恶后者。

  4.

  总有一天,以钱为逻辑的法律会替换以善恶为逻辑的法律体系,用一种潜移默化的、温暖的,不被人注意的方式。

  比如“借吧”“花吧”这些鼓励超前消费的商业模式,他们提供贷款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困境,而是为了让人提前享受。

  越来越多的游戏,以刺激人的暴力欲为盈利手段。他们对暴力倾向的安抚,也不是向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转移,而是隐患无穷的鼓励、释放。

  越来越多的造星运动 ,不是提供一种追求美的方式,而是要人跪倒在美的裙下。鼓励年轻人维护美的方法是为她骂人、为她花钱。

  一些商业模式在破坏正常的人际关系,人类几千年来建立起的精神纽带,正在断裂。

  而那些别有用心的大托拉斯,把这种碎裂的关系起名叫“宅文化”。

  一些商业模式在毁坏人类简单的生态平衡,他们正把钱换算为这个社会的基本守则,正用统一替换丰富。这个社会不是越来越有活力,而是越来越衰竭、僵化。

  而当黄政民这些少数人去试图制止时,你们只会围观、拍照。【本文源自 公众号是阿郎看电影】

  《老手》一部行云流水的韩国 商业犯罪影片,紧张有趣,中规中矩。

  作为一部酣畅淋漓力透纸背的一部电影佳作,片中对于权钱勾结的社会批判也满含深意。

  既然有高薪养廉的底气,就要有薄皮实操的魄力。

  如果有钱最好与人为善,如果有权最好以史为鉴。

上一篇:《售命》电影解说文案
下一篇:《绝命派对/恐怖邀请函》迅雷下载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