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巨人,大结局分析。——用最宏大的故事讲最朴素的主题。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31
手机版

  1尤弥尔

  父母双亡,无亲无故,被初代王抓为奴隶且割掉舌头。

  因为打开了猪围栏而被猎杀,意外邂逅怪诞虫成为始祖巨人。

  死后,被初代王分食给他们的孩子,以这种方式将巨人之力传承(怪诞虫分裂繁殖)

  尤弥尔是渴望得到爱的,但她的命运注定是爱而不得。

  初代王和尤弥尔和艾伦三笠是一组对称。

  不过其中还有更多深意。

  尤弥尔爱着初代王,可初代王将其当做道具,作为扩张维持统治而利用的妻子。

  三笠爱着艾伦,一路上无时无刻保护着他,但艾伦从未正面回应过她的感情。

  2未来选择

  需要事先理解几个设定

  【1】三笠拥有改变世界线能力

  或者说看到时间线而选择她所期望的时间线更为准确,全篇并未交代如何获得的,只有线索(如回忆中三笠无疤痕,三笠头痛,外传故事中另一条的故事线,结局前看到的私奔线),这确实是作者自己的问题。

  【2】始祖的能力

  源自于尤弥尔的能力,即创造无垢巨人——用道路中的沙子。

  控制无垢巨人。

  修改艾尔迪亚人的记忆。

  道路的能力。

  【3】艾伦,进击巨人的能力

  看到继承者的记忆(过去与未来)

  影响继承者的记忆

  艾伦个人:为了自由和生存的疯子

  【4】世界局势

  在马来的联合下,世界的国家准备一起攻击帕岛,消灭“恶魔”。

  一、

  三笠对未来的影响比较bug,但实际上她只是想找到一条艾伦没有死亡的时间线,也就是he,由于艾伦对“自由”的执念,无一例外都死去了。她束缚在了自己对拯救艾伦的爱上。

  在结局时看到了时间线的记忆,最后释然这是艾伦自己选择的结局,平静将其杀死。

  二、

  尤弥尔,尤弥尔是故事中隐藏最深的,因为本质上艾伦的始祖是冒牌货,所有始祖的能力都要经过尤弥尔,就连吉克,在解除不战契约后,也无法命令她。

  尤弥尔实际上一直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未来,她诅咒了自己的子孙,所有获得九大巨人的继承者寿命只有十三年。

  无垢巨人会自发的吃掉普通人。

  而在吉克逃离兵长追杀时,她又命令了一只无垢巨人修复了吉克身体。

  艾伦也说过“冥冥中是你引导我来的这里的吧。”

  *关于戴拿

  这个解读其实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艾伦做的,一种是尤弥尔做的。

  尤弥尔的目的很纯粹,她想从自己单方面对初代王的爱中解脱出来,所以她赋予自己子孙苦难的目的,只是想找个相近的例子。

  而她就是三笠,拥有轮回能力(2000年的时光),相似的苦难,爱着艾伦却未被承认。

  所以控制戴拿这个无垢,给原本幸福的家庭沉重打击从情理上是说的通的。

  同时也将艾伦塑造成了被“自由”执着的疯子,也加深了他和三笠的隔阂。

  艾伦弑母会有几个无法解释的bug,所以我个人不推崇。

  艾伦发誓驱逐岛外人获得“自由”的导火索是母亲被吃。所以根本无法确定因果关系,即是先发生母亲的事故,还是先发生艾伦利用始祖之力让过去戴拿放弃吃掉小贝。

  如果艾伦拥有操控过去无垢巨人的能力,实际上,只要在过去发动地鸣,就能达成自己想要的结果。

  所以更像是艾伦和始祖同步,以第一人称看到了尤弥尔的作为。

  虽然不排除谏山创根本不去考虑设定而胡乱画了这一幕,因此我更认同前者观点,因为杀死艾伦画面站在最后的尤弥尔就是为了看三笠最后的结局。

  而为什么要帮助地鸣发动(救活吉克,听从艾伦的意志),在尤弥尔的立场上,只是为了让三笠和艾伦站在对立面,好观察三笠的选择罢了。

  可以很明显的知道,尤弥尔的立场与目的。

  即和自己相似苦难,爱而不得之人,结局是否会被爱所束缚,能否解脱。

  而艾伦在最后都没向三笠表白,从这点上和初代王是一致的。

  三、

  艾伦同时具备疯子和拯救者两样属性。

  即心里想实现所谓“自由”,而发动地鸣毁灭虐杀所有非帕岛人类,毁灭几乎全世界文明。

  又想作为一个人与104期的家人们幸福生活。而后者也成了前者的原因之一。

  但实际上前者是一种疯狂的生存执念,而后者却是人性,是矛盾的两个特质。

  所以对他而言地鸣是势在必行的,而作为进巨的持有者,他最后知道阻止并杀掉自己的结局对104期的家人们是最好的,于是刻意留下了百分之20。

  因为结局104期同时完成了幸福活下去,从巨人诅咒中解脱,人性与道德的遵守。并且还是世界的英雄。

  四、

  世界局势已经确定,帕岛与世界的关系就是你死我活,所以共同影响了艾伦与三笠对结局的选择。

  3巨人主题

  -1繁殖的自由

  或者写作生存的自由更好理解。剧中大多数人物做的,就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生存。而做出的事,在正常道德观下,是罪恶深重的,但却是自己立场上必须要做的。

  从艾伦小时候,到调查兵团付出巨大代价夺还西干希那,可以说描绘内容都为了生存的自由。

  但实际上是个伪命题。

  因为作为人类,这种自由永远不会终结。就算帕岛消灭了马来,消灭了世界,最后帕岛内部也会因为各种生存利益窝里斗。

  而留下了无法发动战争的百分之20的人口,结局也是十分讽刺的,帕岛反而更加加紧军备,继续追逐着缥缈的生存的自由。

  这种无限制的执著,反而如同诅咒一般,通过艾伦一生行径演绎出来。

  而吉克显然是虚无主义者,认为只要人死绝了,自然没有纠纷。

  兄弟俩可以说各代表了生存的两个极端答案。

  而这个东西,才是真正意义上困住帕岛的墙,结局处虽然墙无了,但帕岛之上,人的心灵之墙依旧牢固。

  它映射了在如今和平为主流价值观下暗流涌动的军国主义,帕岛之于日本,确实有很大相似度。

  -2爱的主题

  其实更多是关于“理解”方面的,结局三笠,其实更多理解了艾伦的选择,真正的从对艾伦的“爱”中解脱出来,释然了一切。

  而这种释然的理解,才是真正能称作爱的东西。

  谏山创实际上,用很大笔墨描写了这种三笠单方面的付出,但艾伦记得吗,记得,他喜欢三笠吗,喜欢。可碍于多重原因,他从未向我们的女主角表白。

  这种不通过理解,而是单方面的认为付出等于爱,付出爱能回报爱的行为,是被作者否定的。

  因为尤弥尔就做了2000年的傻事,三笠也在无限的轮回中体验了无数绝望场面。

  致2000年后的你,实际上是致2000年后的三笠。

  只是巧妙的创作下,我们误以为是尤弥尔因为不自由,而下意识的认定对应的是艾伦罢了。

  回到大环境下,世界上心地善良的人不也有许许多多吗,希斯特利亚明知道巨人诅咒的绝望(子杀父母),愿意主动和陌生人结婚生孩子阻止艾伦地鸣。

  萨沙的父亲看见杀女仇人,不也是选择了原谅。

  格里沙看见了未来记忆,也是想和希斯特利亚的姐姐(城墙之王)好好交谈,作为医生他并不愿意吃掉王室。

  归回到阿尔敏说的,如果人和人之间好好交流的话,一定能相互理解的。

  而这种爱,才是超越如同枷锁一样繁殖的诅咒,迎来人类真正的自由。

  -3大爱与世界

  那些原本相互杀戮的人,如今像家人一样在一起,前往帕岛“传播自己的故事”

  但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无法从生存之墙中解脱出来。

  墙外人被岛上的恶魔几乎毁灭了一切,害怕着已经消失的巨人之力,成了新的帕岛。

  他们紧锣密鼓的加强自己的战斗力,为了从莫须有的敌人中获得生存的权利,即便面对的是曾经是同胞的联合国和平大使。

  他们成了新的马来。

  世界的故事只是轮回,周而复始。

  死去的艾伦化作飞鸟,为三笠围上头巾后,终于飞向了墙的外面。

  生前的牢笼,原来只是虚影。

上一篇:弗兰克《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 读牛奶可乐经济学有感(精选3篇)
下一篇:《我,月老,不干了!》宋子瞻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