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证先锋5》中,余星柏的不作为,才是韦建邦冤,湛庭死的关键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3-02-12
手机版

  接上文

  其六,现场是否被还原?

  这个问题,是重启这个案子后的关键。

  在第二次搜证后,发现了那条书签带和年报上血迹后,湛庭提了一句:我不知道现场会被还原。

  这句话,暴露了整个法证部门的不专业。

  犯罪现场,是会说话的。

  我们在看过无数的刑侦剧后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不论凶手将凶案现场还原的有多好,总会留下蛛丝马迹在里边。

  杀了人,慌张之下,要将现场还原,就容易有疏漏。

  

  就算是个惯犯,杀人后一点儿也不慌张,要将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空间,完完全全复原,都是无稽之谈。

  所以,问题也就回到了小兮提的第一个疑点上。

  假设韦建邦是真凶,他是用什么勒死徐淑娟的?

  是用自己的领带?

  皮带?

  还是就地取材?

  如果是用的他身上现成的皮带或者领带勒的,那皮带的勒痕跟领带的勒痕就不一样,这一点,在第三部中那位心理医生弟弟死亡的相关调查中,就出现过类似的分析。

  

  而这件凶物,他们要找到并不会很难。

  如果,是在屋子里就地取材,那么他是不是得先在屋里找到合适凶器后才能行凶?

  在这个过程中,对方不反抗吗?

  一旦反抗挣扎,现场势必会被破坏,韦建邦在并不够熟悉现场的情况下,是怎么做到还原现场的?

  做不到,那现场是不是就能查得出来是被动过手脚?

  一旦这些东西他们都注意到了,还有重启调查时的那些幺蛾子吗?

  

  其七,案子相关人员的人际关系不查吗?

  在最新的一轮反转中,经过余星柏的核实,张世熙是在一开始的证物上就动了手脚。

  从而导致他们的调查线索,限定在了韦建邦身上。

  那么,问题来了。

  在张世熙出逃后,就没人想过去调查半年前,他是怎么和凶手联系的?

  没人去调查,他的人际关系?

  同样的道理,在一开始调查韦建邦的时候,就不调查他的通讯记录?

  他的人际关系?

  正如前边的珠宝遗失后,小兮提到的,韦建邦要销赃,肯定就得联系人,他们的追查方向里面,剧中并没有任何一幕提到了这个。

  这难道不是他们办案过程中的错漏?

  

  其八、犯罪嫌疑人坚称自己无罪被忽略

  韦建邦坚称自己没有杀人。

  当然,自己说是一回事,法证部和警察要做的,是找到线索,去验证韦建邦这句话的真假,而是在没有任何实际证据的前提下,给他定了罪。

  在他们的调查中,正如小兮前文所说的种种疑点,没有人能给出答案。

  人证,没有的。

  物证,也没有的。

  韦建邦的嫌疑,是最大的。

  安保、佣人、监控视频、包括他脸上的伤,全都属于间接证据,只能证明他与受害者发生过争执,只能证明他是后边离开的,却没法直接证明他是真凶。

  

  但是,他还是被告了。

  被判刑了。

  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将一个人定了罪。

  这就跟蒙古很多年前的一个冤案类似。

  那人明明是报案人,却被当作犯罪人,并在不久后被执行枪决。

  可现在不是当年,现在的侦查手段比多年前高明多了。

  案子的疑点,比当年的多了。

  虽然小兮不懂香港的法律,但仍记得前面的‘法证’系列中,曾有律师提过一个很重要的条陈:疑点利益归于被告。

  这一点,小兮也特地去查了一下TVB中,关于这个条陈的解释(看下图)。

  

  所以,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他们是怎么做到直接给韦建邦定罪的?

  这么草率的吗?

  其九、这是最离谱的一点

  男公关杀人案在半年后,因为种种蛛丝马迹的现身,而重启了调查。

  正常来讲,既然要重启调查,那对证物进行重新的检测,化验,核查,重新到现场取证,搜查,这些都应该重新过一遍。

  但剧中没有。

  剧中只对别墅重新进行了调查。

  然后查到了一系列张世熙提前安排的种种物证。

  比如,年报。

  比如,血迹。

  

  却没有对早前搜证到的证物,进行再次的测定和化验。

  虽然我们知道,这是为了让湛庭承受所有的舆论,是给张世熙逃跑,给余星柏重新调查的剧情争取时间。

  但这里边的不合理之处,实在明显。

  我们在学习心理学的时候都知道,病人资料的可靠性需要反复验证。

  一旦对不上,就需要重新测定,重新开展会谈。

  他们呢?

  对待一个生命的流逝,安排的这么草率真的合适吗?

  重启调查,难道不应该将所有调查重启一遍?

  正是因为他们没有这么做。

  所以,真凶仍在逃,帮凶张世熙也跑了。

  湛庭背负一身的骂名死了。

  余星柏终于成长,知道要亲力亲为了。

  

  03、韦建邦入狱,湛庭自杀

  用网友的话说,湛庭是整个法证部里,唯一还坚持在法证第一线的人。

  他是唯一认真对待生命,对待工作,对生命有敬畏之心的人。

  然而,他死了。

  这么轻易的下线,本身就跟他对待生命的态度相违背的。

  按说,湛庭这样的人设,应该是那种特别珍惜生命,爱护自己的人啊。

  就算他焦虑,他吃药,那也只是生病了。

  一个常年面对尸体,对生命有强烈敬畏之心的人,怎么可能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

  可是,他自杀了。

  

  不是想办法弥补自己的过错,不是为无辜的韦建邦一家做点什么,更不是放假调整,而是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他的死,是直接推动了余星柏上线的原因。

  在湛庭死之前,余星柏的工作态度,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来形容完全不为过。

  警察井皓然多次提到余星柏的工作态度问题。

  一开始出场,他跟湛庭的初始对话里,就有这么一段:“你老大呢,又没来啊……次次都不在,这么神秘的吗……那谁给死者机会?”

  后来,半夜里,余星柏去村屋查看平安钟的时候,井皓然说:“余星柏高级化验师,最近经常失踪哦,还想着要不要开档案找你呢……那你还来,怕手下做错事,来这里补救啊?”

  11集的时候,在新的案发现场,井皓然再次挖苦余星柏:“少见哦,亲自上场?”

  

  井皓然的每一次挖苦,都是对余星柏不负责任的一次控诉。

  而余星柏在湛庭死之前,始终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问题,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说得好听是给湛庭他们成长的机会。

  说的难听,那就是他对生命对工作没有一个尊重的,严谨的态度。

  作为一名高级化验师,他的工作经验,他的工作能力,本该是支持着他带着整队人走在最前面,冲在最前面的那位。

  但他的日常,却是坐在办公室里休闲喝茶,吃面撩妹冒冒险。

  在播出的剧集中,他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动作是什么?

  是正在放假!

  是的,总是在放假。

  那法证部要他来干什么?

  当吉祥物吗?

  还别说,黄宗泽就是剧方在这部剧中的招牌,吉祥物一样的存在。

  

  别说没看到后面,别太早下定论。

  高级化验师这个身份设定的前提,是他已经经过了足够的成长,已经经历过足够的命案的磋磨和学习。

  就那些,还不够他成长的?

  还需要用湛庭的性命?用韦建邦的一家的前程?

  韦建邦被冤入狱,才有了后续的蝴蝶效应。

  虽然我们对于韦建邦妻子四个月前孕相很明显,四个月后还没生这一点觉得离谱。

  但并不妨碍一个人被冤后,他和他的家人身心受创的那些事实的认定。

  韦建邦入狱后,他的事业被毁,是事实。

  他的妻子怀着二胎,一边要照顾孩子,一边要维持生计,有可能长期劳累过度,是事实。

  他的孩子在学校里,被嘲笑是杀人犯的儿子,身心受创,也是事实。

  舆论将所有的过错,推到了湛庭身上。

  明明是整个司法部门的问题,他一个人承受了全部。

  用整个部门的错,成全余星柏一个人。

  就,挺过分的。

  

  结尾

  回到小兮一开始的问题:为何小兮说,在看过反转后,用离谱来形容韦建邦的案子太温柔了?

  看过前文的相信大家都明白原因了。

  因为,男公关韦建邦案,是赔上了韦建邦的家庭,害了一名法证,引发了全网舆论,将整个司法置于被质疑,被批判的境地,才换来一位高级化验师,也就是男主角余星柏的悔悟和成长。

  这代价是不是太大,也太过分了?

  余星柏在这个案子中,几乎处于冷眼旁观的处境和态度中,他作为一名法证部门的领导者,在这整个过程中,无辜么?

  不,他不无辜!

  韦建邦一家冤吗?

  冤!

  但湛庭,更冤!

  

上一篇:《权力的游戏》前传《龙之家族》上线,一度挤崩 HBO Max
下一篇:亲戚叫法指南,快过年了,你懂得!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