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弹飞关键细节分析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31
手机版

  作为最爱的一部电影,很早以前就开始计划来写这篇文章。前半段是对细节的解读,后半段是对故事的大致讲解。

  这里的解析包含了一些小彩蛋,和一些细节的解读。有几个关键点的地方和目前网上的解读差别较大,所以这里我结合时间线来对关键问题进行分析,有什么问题可以一起在评论区讨论。(标注的时间是未删减版的时间以方便佐证)

  1.05.20-05.40 ??指针是40s-60s张牧之吓马邦德读秒正好这个时间相同。

  2.13.25-14.27 ?牧之和县长夫人有没有睡觉这事,其实是没有睡的,这主要从删减片段能看出来,包括后面牧之醉酒后也没有再去的原因。

  3.25.30 ?黄四郎提醒花姐不要变成小凤仙,就是提醒她不要叛变。

  4.41.04 ?提分钱本来37开,牧之提55开,黄四郎就怒目而视,44.19 ?追回的烟土那么多,黄四郎却主动提出55开,因为黄四郎明白这些货都是他自己假冒张麻子抢的,所以必然追不回来,也坚定了杀牧之的决心。

  5.关于宝石的去向问题,牧之→师爷捡到→牧之取回→牧之赠与师爷妻儿→假麻子

  6.师爷的性格:胆小懦弱,谎话连篇,嗜钱如命。但是他对亲人的感情是排在第一的。夫人被杀后,是师爷唯一一次拿起枪,对准了黄四郎,只是后面发现张牧之有死伤更少的计划来抓住黄四郎,才放下了枪。

  7.01.01.59 ?老二老三给花姐发钱时被抓住,为后面加伏笔,01.03.08黄四郎指派黄家人抢钱时没有带面具,但是已经指出怀疑是县长一伙人去发钱的01.1 1.48花姐献给黄四郎的盒子里到底是什么,猜测有目前以下几种:一钻石、二首饰、三面具、四银子。我更倾向于第三种,面具。原因是黄四郎的说话可以看出他认为花姐的银子是麻匪发的,所以花姐不可能再给他银子;钻石也更不可能了,因为钻石被牧之给了山西来的母子,如果是钻石又怎么会回到花姐手里到黄四郎接着又在山西母子身上劫到呢;最后剩下了首饰和面具,首先01.14.40黄四郎向下面人布置任务时带的就是三饼面具,但是上次布置任务是没有带,这里就很有可能就是花姐给的,其次黄四郎一群人带着枪去妓院,明显是有备而来,不可能仅仅用点首饰就打发走了,因为黄四郎每次出现都是具有目的性的,从这点来分析,如果黄四郎这次的目的仅仅是取一次的嫖资那也未免太低级了。而这里黄四郎来的真正目的是通过抓住老二老三白嫖,所以看看能收获什么关键讯息,通过威胁花姐,成功得到了三饼这一重要信息。黄四郎走后,花姐说的两句最关键的话“黄四郎不用得罪,他想让谁死,谁就要死”“你们既然想挣钱,为什么还要到处发钱”这两句话的杀伤力巨大,第一句点名了黄四郎的危险性,为第二句做铺垫,第二句直击要害,本来老三就不满发钱这回事,现在花姐把这种不满点出来,剩下就是交心的聊天了。从这里花姐成功的拉拢了老三。这里的拉拢不是指代表黄四郎的拉拢,而是她自己。通过老三的教学,花姐混入了牧之的团队。01.28.00花姐投诚。注意看老三的神情,如果花姐是真心加入,牧之同意花姐加入老三应该高兴,但是这时候他的神情依旧很紧张,紧张的让人不明所以,所以结合前后来看,他是已经加入了花姐。注意!我说的是加入花姐,而不是加入黄四郎但是我认为不要把花姐当成某一派的人,而是要把她当成一个站在中间的人,谁赢了,她就倒向谁,而这里她成功的拉到了老三。如果有了这个认识,也就不难理解最后花姐和老三为什么追假的黄四郎追了三天,因为一夜的枪响引回来的是花姐和老三,第二轮的枪响让百姓以为他们打败了黄四郎。

  8.01.06.00 这里师爷妻儿,我认为是真。首先来看为什么师爷这么疯狂吐槽,最后一句话是钱肯定挣不着了,也就是看到妻儿就想走了,但是毕竟自己是被绑架的,直接走说不过去,就找了个理由。其次,很多人说妻儿是黄四郎的人或者是师爷请人假扮的,我认为不是,原因很简单,如果是黄四郎的人不会不认识钻石,如果是师爷请人假扮的,那后面师爷看到这母子俩死了反应不会这么大。

  9.01.16.24 这里一群四饼对峙,有人说可以通过帽子上的羽毛来判断是哪边的,但是仔细看前面双方的着装,都有带羽毛和不带羽毛的。所以这个不作为判断依据。

  10.01.15.50 师爷第一次与黄四郎接触。黄四郎要师爷说的三句话,我认为是:县长的真实身份?胡万去哪了?钻石在哪里?这里师爷在打太极,但是后面听到牧之一伙人全死后,一声惊雷,代表了师爷的内心。接着黄四郎带着师爷来看尸体,这里黄四郎说了句“看看说不定是你的恩人啊”我翻遍了前面,没有发现师爷在黄四郎面前喊过牧之恩人,也是就是说这是师爷刚刚交代的内容。但是从后面剧情看,这里交代的还是用来拖时间的假话。01.22.00这里牧之对师爷说我不是你恩人,黄四郎才是。这里是牧之听到黄四郎说出恩人这个词,以为师爷把自己卖了,但是实际上还没有。包括鸿门宴后牧之也怀疑一次师爷,那时师爷也没有叛变,后面黄四郎发现真假县长,才是真正叛变的时候,牧之却没有怀疑了。

  11.01.19.50黄四郎说的惊喜为什么牧之非要师爷翻译,因为惊喜可能有很多种可能,所以牧之借势通过师爷之口来把惊喜变现。同时拉回师爷。

  12.01.21.39老二是谁出卖的,这里一定是师爷出卖的,因为牧之在向老二交代任务时,其他人都站的很远,只有师爷在旁边偷听,所以也只有可能是师爷出卖的老二。

  13.01.30.00至于花姐为什么看眼胸口就能认出来是不是黄四郎,考虑下花姐的职业,这个答案也就很清晰了。

  14.01.32.32这里牧之和黄四郎动手,有人说老三故意拿枪指牧之,来作为老三叛变的证据。这点我不同意,因为,老三掏枪的时候看的是外面,所以他不清楚自己指的是谁,看到时,师爷已经把牧之踢开了。让老三的枪口重新对住了黄四郎,这也造成了本来黄四郎必赢的局面变的扑朔迷离。所以黄四郎说师爷不懂事。

  15.01.34.30这里黄四郎正式开出筹码来拉拢师爷。也就是最后师爷说兜里有5张委任状,2张自己的(鹅城、康城),3张黄四郎给的。同时师爷也给出了自己的信息,也就是出卖了老二行踪和告诉了黄四郎牧之就是张麻子。这里从黄四郎前后两个镜头就可以看出,一开始还不确定身份,但是经历过这件后,就直接称呼牧之为张麻子了。

  16.01.44.30师爷说有两件事骗了牧之。这个两件事说法比较多。但是我认为这两件事是指:1.师爷告诉黄四郎牧之就是张麻子。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这需要我们来看第二件事。2.就是指出卖老二这件事。很多人通过师爷说的“那谁你还记得吗”来推断第二件事的主要人物一定是出场次数少且牧之印象不深的角色,有人说是花姐,认为花姐出场不多牧之印象不深,而且背叛了张牧之,也有人说是山西母子。我认为这两个都不是。先说花姐,支持是花姐两点理由都不符合。首先牧之喜欢花姐,走之前又特地和花姐交代了看管替身的重要事情,不可能印象不深。其次,花姐背叛的事情师爷是不知道的,而且花姐背叛和师爷又有什么关系?师爷是在说自己骗了牧之什么,而不是别人。再说为什么不是山西母子,首先“那谁”是指一个人而不是两个人,再说师爷就是因为知道山西母子被杀才跑的,牧之不可能印象不深。所以师爷说的“那谁你还记得吗”不是牧之印象不深,而是印象太深,让师爷不敢说出口。推断下来这也只能是老二了。排除了这两个推断,再加上没有发现其他师爷背叛牧之的行为,也间接佐证了第一件事。

  17.老三想做老大的心理在57.00老三带九饼时已经显露出来。在01.00.00确定怎么瓜分银子的时候,基本都是牧之和老三来做主要对话,师爷负责吐槽等等。这也为后面老三能带着兄弟们走埋下伏笔。

  18.最后牧之发钱,黄四郎收钱,来激出百姓对黄四郎的怒,牧之再发枪,让百姓的怒有了能发泄的资本。但是后面发现百姓是谁赢了帮谁,所以设计了一场以假乱真的好戏。

  这部电影故事层面姜文自己总结就是牧之的三个阶段:人对物的、人对人的、人对心的,这三个阶段同时也把电影划分成了三个阶段。

  首先是人对物的阶段,一伙人抢劫了县长的火车抓到了假扮汤师爷的县长,了解到当县长其实是个挣钱的活,就准备顶替县长去鹅城当县长,到了鹅城才发现,鹅城最有权势的不是县长而是鹅城一霸黄四郎。

  在与师爷的一番交谈中,也点明了张牧之的第一个阶段,这时的张牧之只想带着兄弟刮一些豪绅的钱,同时也点出了张牧之的人物性格。既然想挣豪绅的钱,就需要打破一些不合理的事情,而这里就是让小六子清理掉冤鼓上的藤蔓(说白了就是巧立名目,只是对象从百姓变成了豪绅)。这件事也是张牧之和黄四郎的第一次对抗,这次对抗,一方面是用这件事来博得百姓的好感,另一方面也是挑战黄四郎的权威。而黄四郎这边将计就计,你用保护卖凉粉的标榜公平来拉拢民心,我也用卖凉粉的来将你的军,(同样是拿枪威胁,因为对象不同,而产生了完全不同的结果)这里也成功的骗得小六子自己破腹而死。胡万回去报信这段也挺逗的,老六死的时候直接就交代了,亮明了黄四郎指使的。后来在小六子葬礼上张牧之表明了自己的心意,要把黄四郎连根拔掉,这里也从人对物的 转到 人对人的 第二阶段上去了。

  第二阶段张牧之收到鸿门宴请柬,汤师爷的意思是坐下来和黄四郎联手捞钱,牧之表面同意,实际上用暗号通知兄弟们借机刺杀黄四郎。

  在鸿门宴的饭桌上,话题也分成了三个阶段,分别用三个狗腿子的死来作为划分。第一阶段,张牧之提出自己只想挣富人的钱,你黄四郎最有钱,黄四郎表示最有钱的实际上是张麻子,这时候杀死了第一个狗腿子,接着黄四郎表示自己的货十回有八回让张麻子劫走了,但是质疑张牧之的能力,张牧之吹动暗号,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这时杀了第二个狗腿子,最后双方达成一致,杀了第三个狗腿子。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点,当双方谈判僵持的时候,画面是固定的,但是开始交涉继续时,画面又开始动起来。其次,一开始张麻子说乡绅的钱对半开时,黄四郎是怒目答应的,结果分张麻子这笔多得多的钱时,却主动提出对半开。(当黄四郎确定张牧之是真心要剿匪时,也就下了杀心)。接下来张牧之在独白说清楚了为什么不和黄四郎开战,是为了保住剩下兄弟们的性命。

  晚上,黄四郎就派假死的胡万去刺杀县长取回钻石,由于张牧之和师爷睡在一起,导致刺杀失败,但是夫人却被杀死了,(这里可以看出来师爷是非常喜欢夫人的,因为夫人的死,不仅主动暴露了自己的身份,还在黄四郎来的时候主动拿起枪想杀了黄四郎,这也是师爷本剧唯一一次拿枪。)

  张牧之看着闻讯赶来的黄四郎将计就计,号及全城的乡绅来参加夫人的葬礼。在葬礼上绑架了黄四郎和两大家族的头领,限时3天索要赎金,只是黄四郎来参加葬礼的只是个替身。这次绑架虽然一桌赎金到手,但是却没有勒索到黄四郎的钱。张牧之决定扮成麻匪把钱散给百姓,也是想用散财这个行为打破麻匪抢劫百姓的传闻,但是这个计划却被黄四郎给“透”了。第二天张牧之继续派人去发钱,黄四郎准备利用这个机会干掉县长一伙人,可是却被张牧之给反套路了,利用双方火拼这件事,把麻匪身份嫁祸到死去的胡万头上,逼着黄四郎拿出180万给他们出城剿匪。

  花姐这时找到张牧之想要加入他们,张牧之让她看管黄四郎的替身。黄四郎找到假麻子,让他带着地雷炸死出城剿匪的县长一伙,同时黄四郎也发现了张牧之不是真正的县长,在耍耍他们之后也依然出钱让他们出城剿匪。牧之在出城剿匪后果然遭到了假麻子一伙的袭击,而且发现先前派出去的老二也已经遇害,牧之一行人依靠暗号和枪法,以少胜多消灭了对方,并抓住了假麻子,假麻子交代了类似的剿匪行动已经有五次之多,他们也杀死了五任出城剿匪的县长。师爷这时候带着银子去赎自己的儿子,但是不料途中被地雷炸死。这时故事也就进入了第三阶段人对心的。

  第三阶段张牧之从第一阶段的抢钱到只想抢黄四郎的钱,到现在把他所有的钱全散给百姓,他遵从自己的内心又回到了鹅城,鼓动百姓扯大旗,三天之内要杀了黄四郎,这三天也分成了三个小阶段。

  第一天牧之把钱全都散给了百姓,黄四郎派出马车把钱全都收了回来,第二天又把枪全都散给了百姓,黄四郎再派车来收的时,在牧之枪声的引导下,百姓开枪打死了黄四郎的马。这时牧之他们在广场上喊了七遍,鼓动所有百姓一起冲向了黄四郎的碉楼,结果他们到了碉楼才发现,跟来的只有50只鹅,这里牧之才明白,老百姓谁赢了才会跟谁。第二天早上老三也把失踪的花姐和替身找了回来,他们把枪里所有的子弹都射向了铁门,然后扛起替身,假装捉到真的黄四郎凯旋而归,在广场上牧之处决了黄四郎的替身,大刀一挥在武举人的带领下带着百姓去黄四郎的碉楼里哄抢财物,最后随着一声轰响,二人的对抗也拉下了帷幕。

  想说一下自己的看法:张牧之和他剩下的的兄弟们,矛盾到底在哪?当时每个人理想都是:过上好日子。只不过一部分人的理想是所有人都过好,而另外一部分是要自己过上好日子。这两种思想也代表了两种阶级,电影最后很多人说在暗示阶级之间的斗争,但是这本质上是两种思想上的对立,就像他们曾经的代表,这种思想上的对立,依旧存在,也必将长期存在。最后也用师爷的一段话来做结束:

  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走四方。麻匪任何时候都要剿,不剿不行。你们想想,你带着老婆,出了城,吃着火锅,还唱着歌,突然就让麻匪劫了!!所以没有麻匪的日子才是好日子!!!

上一篇:白鹿原大结局是什么,大结局,人物最终结局
下一篇:河北:抓获2.76万名嫌疑人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