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最好看的纪录片,叶嘉莹,康震,方文山等都在其中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3-01-27
手机版

  中国古代文化中,上至孔子,下至五四,出现的诗词才人,笔墨骚客,数不胜数。

  有上下求索,孤苦郁愤的屈原;有“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有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的杜甫;有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

  这些人给人的感觉总是忧郁的、苦闷的、不安的、孤苦的……读他们的诗词文章很难感觉到轻松自在,豪气万丈……当然豪气万丈,轻松自在的文章自然是有的,李白上青天揽明月,是豪气,王维独居终南山,是幽静闲适。

  这像是两群人,一群人太过苦闷,深知人间疾苦,一群人太过萧散,好像是人间仙人。其中,有一人,把这天上人间,都结合一身,这人就是苏轼。可以羽化而登仙,也可以“倚杖听江声”“起舞弄清影”。

  在他的身上,我们很多时候看到的是充满世俗生活的烟火气息,他没有一味求仙拜道,以或长生,而是更多地看到他面对生活时的豁达与真实。

  央视出品,必是精品。这句话是一点没错的。这次的大型人文纪录片《苏东坡》就是央视为了纪念苏东坡980年的诞辰。

  苏东坡是宋代文学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典范,他的诗词书画文均是精品,流传已近千年。

  苏东坡不仅在国内备受喜爱,在国外也是备受推崇,享誉世界也。他是法国《世界报》唯一一位入选的“千年人物”的中国人。苏轼的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国外经久不衰,他的在食谱上的发明——东坡肉,也远渡重洋,流行世界。

  此《纪录片》努力还原苏东坡的生命历程,从考取功名,到三次贬黜,全方位展示其生命情感历程的嬗变,从文学,艺术,审美,情感多个角度进行再次演绎,以展现他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文明的影响。

  要对苏东坡进行全方位的解读,自然少不了学界的学术研究者。完整的纪录片中,出现了来自四川大学、河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佛大学、台湾等优秀学者。

  其中当以叶嘉莹先生为中国学者的代表,叶嘉莹是现今为数不多可以称之为先生的学者,前后一共捐赠了3000余万元用于中国传统的研究,据说,那是毕生积蓄。

  现今96岁的她,依然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我国的翻译泰斗,许渊冲先生一样,受人敬仰。

  还有备受关注的康震老师,也是纪录片中一个熟悉的面孔。康震老师自从《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就火得不要不要的,这让他似乎有了一副明星面孔,可是他还是唐宋文学的研究专家。

  还要提到的一位就是,周杰伦的黄金搭档,方文山。方文山,虽是小学都没毕业,但写得一手好词。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是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

  “无关风月,你题序等一回”

  这些烟雨朦胧,充满古典气味的歌词,带着质感,尽是唐宋词的影子。他自己曾经也说,自己写词也不是随意乱写,也是要翻阅古书,查阅文献的。

  一个很鲜明的例子就是“天青色等烟雨”这一句,天青色是暴雨骤雨即将到来时候的景色,等来的也只会是骤雨,不会等到“烟雨”。可是烟雨很美,也就没改了。

  可见方文山,对于写词的严谨,和学者做研究的严谨都同样让人敬佩。

  前文说,央视出品,必是精品是有道理的,不光是学者云集,央视爸爸也很用心。

  此次纪录片有三万分钟的拍摄素材,拍摄了15个月,历程十万余公里,足迹遍布美国,日本,中国的黄冈,眉山,杭州,海南……多个地方。

  真是“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举报/反馈

上一篇:《潜龙夺宝》今日上映 怪咖侦探地宫探险
下一篇:钓鱼网站成网络最大安全威胁 网购木马全年活跃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