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影评人看《流浪地球》:学了美国科幻电影的很多精华和毛病,但保有自身的个性
来源:机核
作者:塔莎-罗宾森
在我们当下的这个时代,商业大片的制作模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生变化。美国制片商急于将耗资2亿美元制作的商业大片打入利润丰厚的中国市场,他们日益努力寻求中国合作伙伴,在中国实地取景,并在美国电影中加入讨好中国观众口味的角色和情节,甚至加入“中国特供”的额外片段。
但与此同时,中国和其他国家也在向工业化大片模式靠拢,制作完全不需要美国合作伙伴参与的本土巨片。
就在美国电影试图在海外市场赚到钞票之际,外国大片也来到了美国。人称中国第一部科幻动作巨片的《流浪地球》,上周末悄悄登上北美AMC院线的大银幕。
这部影片展示了中国电影制作的新一面——侧重于未来奇观的科幻片,而不是中国影坛常见的古装历史大片。与此同时,《流浪地球》感觉像是对美国电影史上人们熟知的几个时代的回顾。虽然这部电影的演员是中国人,故事背景和基调也是中国式的,但科幻电影的资深粉丝将会在银幕上看到很多该片从其他影片中学习的东西——其中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这部电影改编自《三体》作者刘慈欣的短篇小说,讲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太阳变得不稳定,在一百年之内,它将膨胀并吞噬地球。在300年之内,整个太阳系将消失。地球各国政府团结一致,共同面对这个问题,并想出了一个新颖的解决方案——他们用1万架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巨型发动机推动地球,让它从轨道上冲出来,飞向距离地球4.2光年的新家园。他们的想法是利用木星的引力来为地球的旅行加速,但是由于地球发动机系统的故障,这颗行星陷入了木星的引力中,并逐渐被拉向毁灭。一群拼命努力的工作人员不得不紧急启动发动机,以纠正地球的航向。
行动在两个空间分别进行。在极度寒冷的地球表面,以天才自居的刘启和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韩朵朵在离家出走之后就卷入了救援行动。韩朵朵对见到地表很感兴趣——现在大多数人类被迫生活在拥挤的地下城市,而地表仅供施工人员使用。但刘启对他的宇航员父亲刘培强和祖父怀有更深的怨恨。
当刘启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的父亲搬到了一个新建的国际空间站,作为一个向导和探路者,这个空间站的设计目的是要走在地球的前面。现在已经长大成人的刘淇觉得父亲抛弃了自己,想要独立创业。
与此同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空间站上,在危机爆发时,刘培强还有一天就将完成长达17年的执勤任务并返回地球与家人团聚。 该站的人工智能MOSS坚持让空间站人员进入休眠以节省能源,但刘培强意识到MOSS私下里另有见不得人的盘算,他和一名俄罗斯宇航员开始反抗它。
美国观众可能对空间站这边的整条线索感到非常熟悉,当电脑以冷酷的语调告诉一个绝望的宇航员,它可以不服从他的命令——即使人类危在旦夕,因为它有自己的使命和意志时,美国观众的既视感一定非常强烈。MOSS甚至看起来有点像《2001:太空漫游》中的哈尔9000,它被描绘成一个摇摇晃晃的仪表盘上的一盏红灯,就像一只不眨眼睛、判断能力强的红眼。不过,刘培强的太空冒险也有不少类似于阿方索·卡隆(Alfonso Cuaron) 2013年奥斯卡获奖影片《地心引力》(Gravity)中的画面:宇航员一边在太空中翻滚时,一边试图在一片太空垃圾中找到方向,以便在一个危险的移动空间站上找到一个支撑点。
与此同时,地球方面的任务与2003年的平庸科幻惊险片《地心抢险记》相似:关于一支试图钻进地心的队伍如何试图让地心恢复旋转。 刘启兄妹俩在途中遇到了一些独特的盟友,包括混血儿中国——澳大利亚人蒂姆(由网红麦克隋饰演),但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角色的人物刻画跟任何一部美国动作片一样平淡无奇,尽管其中很多人物在旅途中丧生,由于个性刻画平平,导致观众心如止水,感受不到失落。
《流浪地球》可以被指出的任何缺陷——浮华而缺乏实质内容的动作场面,明显的尬煽情,在任何既定时刻都非得把观众的感情引向既定方向的配乐——都是以往好莱坞大片中常见的缺陷。然而,这部电影真正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它对宏大景象的追求。
导演郭帆赋予这部电影一种令人惊讶的庄严感,尤其是在流浪的地球在宇宙中漫游的场景中,地球为微小的蓝色喷流所包围,在太空中留下诡异的轨迹——在一些场景中,人们站在地球表面,凝视着木星的恶毒之美,大红斑旋转的颜色在他们的头盔上的倒影中清晰可见。
无论情节的推进有多少既视感,这种对电影特效的艺术功能的关注,以及对纯粹美感的关注,都让《流浪地球》令人难忘。并不是每一个电脑特效镜头在美学上都是完美无缺的——比如一辆汽车穿过冰封的上海的追逐戏就做的不那么逼真。但一切与木星有关的特效镜头,从太空中俯瞰地球的特效镜头,以及与空间站相关的特效镜头,都做的相当漂亮。整体而言这是一部特效镜头做得蛮华丽的特效电影,其令人生畏的宇宙远景镜头在IMAX银幕上显得非常壮观。
虽然影片出现了令人眼熟的灾难和逃生场面——确有《后天》和《2012》既视感。郭帆仍然努力让情节保持紧凑并快速推进。《流浪地球》的情节非常紧张,但是剪辑有些混乱,有时,特别在大家都穿着防护服的地面场景,容易让人忘记各个角色的位置。
人们很容易就会发现,比起任何一个个人角色,郭帆更关心集体救援计划——这种价值观可能更适合中国观众,而不是美国观众,因为美国观众正在寻找一位值得支持的杰出英雄。
但影片最大的优势是在安静的时刻,郭帆会花时间仔细展现木星的引力,木星对地球大气层的引力逐渐加强的过程,或者刘启抬头凝望的让他的家园显得渺小的巨大气体行星。通过这些寒意逼人的镜头,电影唤起了我们对黄金时代经典科幻片的古老传统的记忆,比如1951年的《当世界毁灭时》(When Worlds Collide)和1956年的《禁忌星球》(Forbidden Planet)等史诗级经典。这些间隙虽然是短暂的,但它们是对追逐镜头和破坏场面的有效调剂。
《流浪地球》的搞笑段落有时显得挺傻,有人拿蒂姆的血统开涮,有人拿刘启驾驶经验不足、傲慢自大开玩笑,也有人拿一本长得不可思议的技术手册开玩笑,因为在紧急情况下,没有人有时间去消化这本手册。有时,笑点设计得甚至有点尬,比如莫斯在回应刘培强的多次反抗时,用一种消极进取的口吻说:“违反者会立即停止与地球的联系吗?”“但郭帆也适时将剧情拉回严肃的时刻,并强调要在全球范围内考虑这个问题,而不是只关注那些把地球潜在的毁灭与自己的个人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绝望的奋斗者。”
如果说俄罗斯太空大片《礼炮七号》给了美国观众一个检视美国电影与俄罗斯同类电影之间的文化差异的绝佳机会,《流浪地球》(the Wandering Earth)就像是一个生动的例证,展示了中美价值观之间的异同。郭帆的电影充满了美国观众熟悉的画面和时刻,也展现了价值观中两国共通的一面:对家庭的忠实、对高贵的牺牲精神的尊重。但它也高度重视全球集体行动,强调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强调集体意志高于个人意志。
这些东西对美国观众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可能会把《流浪地球》看作是过去科幻电影的最佳混搭之作,只不过主角是一些不太熟悉的面孔。但随着中国进入动作大片市场,看到中国如何将自己独特的声音和人才带入全球市场,将仍然是一件令人着迷的事情。
《流浪地球》给人的感觉就像美国电影制作人正在制作的那种项目——平易近人、注重刺激,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举世通用的,目的是让任何观众都能轻松接受。但它有足够的个性,足以让我们看到更多基于不同民族文化内涵的大片的未来。一旦每个国家都成为国际跨界者,最强烈的吸引力可能来自最具特色的基于母国文化底蕴的个人愿景。
上一篇:原创国庆太无聊?这5部科幻电影,你的节日影迷必看
下一篇:台湾”宅男女神“ 郭雪芙邀您走进陕北古窑——院线电影《古窑迷踪》2019最后惊悚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
- 韵府群玉
- 老年临终关怀护理集锦9篇
- 如何评价剧场版动画《和谐(harmony/ハーモニー)》原作:伊藤计划 ?
- 智人战胜尼人的决定性因素 是神灵崇拜与艺术品 在3万7千年前智人击败了远比自己强
- 沈阳参考消息(2017年1月11日)
- 密集架区密集架书库图书馆负一楼期刊阅览区中外文期刊图书馆一楼图书借阅区(A-H
- 费维光:脾胃病17方
- 土耳其身为伊斯兰国家,为什么允许“风俗产业”合法化?
- 高中教师教学反思
- 三观尽毁!90后公务员出轨50岁女上司,聊天言语暧昧,妻子怒举报
- 22应用心理学考研347 首师360有调剂院校吗?
- 铃木凉美女士,你仍期待同时收获怜爱与尊敬吗?
- 团建别墅 | 确认过眼神,是能疯一起的人!Boss,今年年会我们泡私家温
- 《归来》观后感
- 翻译伦理的重要性和译者荣辱观建设研究
-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国医大师名单!在北京看中医该找谁,这下全知道!
- 这些年爱过的同人文(BG)
- 荷兰深陷风俗业?日本都要甘拜下风,为何能稳坐世界顶尖位置!
- 戴安娜25年前私密录像首次解密:自述性生活,全英国都被炸懵逼了
- 原创上官婉儿为什么必须死,她做的这件事太无耻,李隆基忍无可忍
- 「医药速读社」Paxlovid临床失败 礼来斥巨资引进Kv1.3抑制剂
- 她是韩国性感女神,靠出演“三级片”走红,今41岁韵味不减当年!
- 电影市场有望点燃 好莱坞大片排队上映
- 评荐《传染病(Conta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