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秘密访客》影评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30
手机版

  由一个意外案件引发的多维度社会思考,可以看出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很多,但是通过镜头表现出来却有些支离破碎。

  第一个层面在我看来讨论的是家庭。影片从头至尾在讨论这个主题。以汪先生的视角,从他一再想要抗争但却不得不服从的强大财团原生家庭,到他自己与晓雪组建的扭曲的重组+借腹生子的家庭,再到后来这个全员毫无血缘关系的所谓的家庭。影片似乎是想讨论家庭压抑他,困囿他,最终扭曲他的过程。

  而从于困樵的角度,即便是置身于地下室,从不被当作真正的家庭成员,只有吃晚饭才被允许上桌同食,而且每个家庭成员都想要逃离的所谓家庭,对他而言却是他渴望永远栖身的地方。他不愿出去,在我看来并非出于对法律制裁的畏惧(这个也是影片逻辑上的硬伤,后面会具体分析)更多是出于对这个家庭,哪怕是虚假的家庭氛围的卑微的依恋。

  另外就是两个孩子在结尾处的关照,算是另一种心灵依偎吧,最后点了一下家庭这个主题,虽然有点仓促、更有点牵强,总算聊胜于无。

  第二个层面聚焦在“原谅”与“释怀”。这个家庭之中形成一个3v2的局面。就是作为受害者家属的汪先生、汪太太,和楚瞳,与被惩罚对象楚祺和于困樵。在这个关系里,楚瞳的行为和动机其实是比较合理的,她对于困樵的恨并不强烈,毕竟她的弟弟(真正的楚祺与他并无血缘关系)所以她也是最早原谅于困樵的人。她实际上是一直在帮助他实现自我救赎,带他出去,让他逃离,是想帮助他解脱他对自己的精神囚禁。

  而汪太太的怀孕也是她想要释怀,原谅的表现。她的挣扎不在于对于困樵的惩罚,而是源于汪先生对她的精神和物质控制。

  最无法释怀的其实是汪先生。他是最执着于这个虚假家庭的人,因为既没有原谅于困樵,也没有原谅楚祺(领养的那个孩子)。

  另一个无法原谅和释怀的人,是于困樵,他的失忆既是被动的,剧情需要的失忆,也是逃避心理愧疚的主动选择。他无法原谅自己的过错。因此故事结尾汪先生说只要他自己敢于出去自首就会知道自己无罪,就可以获得自由,实际上是一个bug。也是故事逻辑立不住的最大问题。因为其实在两个演员家长出现时,就已经说出了这个结论,于困樵当时害怕的也并不是法律的制裁,而是学生家长的其他报复手段。

  而当他全部想起来之后,他依然不愿离开,这里或许就有了赎罪和依恋的成分。

  至于楚祺(被收养的孩子),我并不认为这个角色是坏种。单纯从孩子的角度讲,他处在心智不成熟的阶段,想要逃避责任以及将怨恨转移都是可以理解的行为。故事中楚祺对于困樵的不友好,实际上是对自己错误行为的不认同和逃避。并不是像隐秘的角落里张朝阳的那种具有原始驱动力的刻意选择。而他想要努力成为汪先生的好儿子,并讨好楚瞳的行为也说明了他并不是完全的坏。

  总体说来这部电影,全员演技在线真的值得称道。但是剧情上的硬伤是演技也无法弥补的。强行圆逻辑的编排略显刻意。为了惊悚而制造大段落的暗黑画面和逼仄空间压迫感,更凸显了叙事手法的力不从心。

  几个莫名其妙的冲突点真的有些没有必要,也有点无法自圆其说:

  1、楚瞳根本从最开始就知道汪先生和汪太太是假扮夫妻,为什么在车上还说汪太太是“出轨”,这不是很奇怪吗?

  2、汪太太就算不知道楚祺是汪先生和Roy的孩子,也没有必要那么激动。毕竟她来这里也不是真的因为爱上了汪先生。说得什么鬼啊什么的也很没来由。

  3、路路到底是不是在车上死的。如果是,于困樵记忆中听证会上的路路又是哪儿来的?是借尸还魂吗?如果不是,那汪太太的孩子就没死啊,没死她来掺和什么呢?后面出庭等一些列剧情就不对了。

  如果是想表现几个人之间存在信息差,那一定要通过镜头语言或者情节清晰地表现出来,不然剧情经不起推敲。悬疑不是要让观众从始至终一头雾水,没有合理的逻辑支撑,没有酣畅淋漓的抽丝剥茧揭开谜题,前面所有的精心铺垫不就都成了故弄玄虚了嘛。

上一篇:陪你很久很久经典语录
下一篇:河北杀人色魔,3年残害24名漂亮女子,养被害人女儿准备卖钱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