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映的这部灾难片,是今年最好的美国电影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3-01-17
手机版

  根据美国“格拉尼特山高手”消防队英勇事迹改编的电影《勇往直前》正于国内热映。

  中外媒体对该片赞不绝口:“重磅催泪弹”、“牺牲精神令人动容”,这些词在各大电影网站评论区中高频率出现。

  影片中平民英雄们身上的七情六欲极为真实,因此,面对浩劫时,他们的勇往直前,显得弥足珍贵。

  这正是我们今天的枪手黄嘉龄眼中,影片最令人动容之处。

  《勇往直前》的前提是你得够专业,否则就是添乱

  文|黄嘉龄

  作者简介:《电影世界》杂志执行主编,业余影评人。一直在坚持做电影杂志的老炮儿,在《电影世界》编辑部坐了14年,还在坐。影评人里最愿意下厨做菜的老饕餮,能做一手销魂的番茄炒蛋,还在做。坚定的“第二场酒”组织者,口头禅“我干了你随意”,还在酢。

  “仅仅能够存活下来我就很高兴了”

  “这活还真不是一般人就能干的”

  “让我们感到离英雄更近了一步”

  从不同款《勇往直前》海报上相同的宣传语“真实火灾改编,年度高分佳作”上,似乎可以依照经验判断出这将会是一部主旋律式的灾难片。

  昨天上映的这部灾难片,是今年最好的美国电影

  一定会有各种山火扑面而来的震撼视效,当然更多是会刻画这群英雄是如何各显神威在火场中穿梭扑火,然后是结尾大段抒情,被营救出火海的群众如何感谢英雄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如何号召大家向英雄学习,甚至州长和总统也在公开场合赞扬并缅怀英雄(现实里,时任该州女州长布鲁尔说这是她会记住的黑暗的一天,并下令降半旗致哀)。毕竟,这些元素桥段才是一部主旋律的标配。

  相信无论你我看过这部影片之后,都会发现,宣传语“真实火灾改编,年度高分佳作”还是略显单薄,连常规的火海镜头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处理得都很克制,另外这还真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主旋律式影片,甚至会觉得相对于火海的高热和反衬出人性的冷暖来说,“主旋律”这个名词就有些冷冰冰。

  昨天上映的这部灾难片,是今年最好的美国电影

  《勇往直前》剧照,火海中的勇士们。

  首先,影片《勇往直前》的确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2013年6月28日,美国亚利桑那州中部亚尔内山发生多处森林火灾,来势凶猛的林火迅速蔓延威胁到当地一个城镇,由20名精英消防队员组成的“格拉尼特山高手”消防队赶到后随即展开扑救行动。6月30日,被强风吹起的大火突然扑向“格拉尼特山高手”,他们拼命想冲出火场,在脱险无效之后,只能躲到专业的防火袋避难,不过当这场恶火被扑灭的时候,除了一名出去联络的队员幸免于难,其余19名消防员英勇殉职,这是美国自9·11以来最惨重的消防员损失事件。

  昨天上映的这部灾难片,是今年最好的美国电影

  “格拉尼特山高手”消防队成员们,他们全部英勇殉职。

  导演约瑟夫·科辛斯基根据记者肖恩·弗林在《GQ》杂志发表的关于这群平均年龄只有22岁消防员的文章,改编拍摄出《勇往直前》。

  片中有大量消防员平常训练的镜头,俯卧撑、负重跑山、烧隔离带等,除了常规的用来表现群戏中的互动交流和个体的性格刻画,更多是相对真实地还原了这些普通人是如何被训练成专业的消防队员,换句话说,“这活还真不是一般人就能干的”。在队长马什的魔鬼式训练下,这支20人的消防队终于迈入全美精英野外消防队阵营,据说全美当时的精英野外消防队队员总共才200余名,可见其职业要求之高。

  据同是精英野外消防队员之一凯莱·迪克曼回忆,当时每天训练生活是这样开始的,上午要完成60个引体向上,240个俯卧撑和360个仰卧起坐,还要花费一下午割绳子和挥舞十多斤的消防器械,每天训练时间是雷打不变的16小时。如此魔鬼式训练,换来的并不是所谓“时刻准备着”豪言壮语,最后迪克曼只有一句朴素实在的感想,“仅仅能够存活下来我就很高兴了”,美国消防员伤亡比例为800:1,足见职业风险高到令普通人胆寒。

  《勇往直前》剧照,消防员们正经历魔鬼训练。

  片子结尾,这样一群千里挑一的精英消防员们,即使很专业地烧出隔离带也挖出防火坑并藏身于专业的防火毯下,除了一句“就像平常训练一样做了,我们会挺过去的”的彼此鼓励或者安慰之外,没有去煽情表现他们如何不屈与烈火搏斗和相互救助守望,镜头一转,火灾后山林现场,19名队员都魂归防火毯下。配合镇中体育馆等候最后信息时消防队员家属的焦虑和泪眼甚至是牢骚发泄,这两组简练的蒙太奇镜头达到的“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震撼与悲恸,足矣。

  这里又得再多介绍一下美国职业消防员的福利待遇,才能够解答片中隐含的一大疑问,“如此高危职业,为何如此令人向往?”

  在美国,职业消防员是一份高风险的高薪职业。2014年数据统计表示,美国消防员的平均工资为年薪5-6万美元,而其他同等学历人群的平均年收入为2-3万美元,消防员入行五年后的工资可以达到年薪8-9万美元,相当于企业经理的收入。并且美国消防员可以享受十分优厚的福利待遇,例如健康保险、带薪休假、养老抚恤金以及交税减免。不仅消防员本人可以享受这些福利,其配偶以及孩子也可以享受同等福利。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消防员系统是等级制度的,入行越久,参与的作战越多,等级越高,相应的薪资和福利也越好。

  除了在薪资和福利上的优厚待遇以外,消防员受到的民众和媒体的推崇和敬仰,也是这一职业高回报的另一方面。消防员在舆论媒体上,是“英勇”、“无私”、“奉献”的代名词。

  在旧金山2008年4月9日举行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的火炬手中,一位亲身经历过“9·11”事件的退休消防员里克·多兰奋力跑上343步,这个数字其实为的是代表并纪念在“9·11”事件中牺牲的343名消防员。而2012年收视率和口碑都爆棚的美国电视剧《芝加哥烈焰》,讲述的就是芝加哥消防员的生活故事,关于这部美剧的众多评论显示,美国民众喜爱它的主要原因就是“让我们感到离英雄更近了一步”。

  昨天上映的这部灾难片,是今年最好的美国电影

  美剧《芝加哥烈焰》剧照。

  再说回“年度高分佳作”《勇往直前》。

  “值得让你期待的超现实主义电影!”——纽约《村声》评;“一部直抵内心的重磅催泪电影”——《芝加哥太阳时报》评……各种赞美很多,用词精准到位。

  影片确实催泪,但它不是用兄弟情深和救灾场景来进行廉价式的煽情,它完全是在用各种生活细节来还原一群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在娓娓道来中,通过最后灾难的悲恸悲壮悲惨对比,意识到“活着就是最大的赞美”这一朴素真理。

  队长是个工作狂,他的妻子对他的工作除了尽量理解,也不断升级抱怨;有的队员是瘾君子,入队其实就是因为自己走投无路,加上为刚降生女儿赚奶粉钱;有被女友劈腿后去投奔队友的失意潦倒沙发客;有穿珍贵限量版球鞋的肌肉男。就算男主角最后都想换工作去做普通城市做消防员,无非也是想要个更稳重更没有危险的职业。

  这群最后时刻成为英雄的人,都是凡人,都接地气儿的活着,而消防员,只不过是一个职业,是一个叙事的连接载体,如果换做是钢铁厂工人或者出租车司机,影片其实一样在情感建立上立得住。

  昨天上映的这部灾难片,是今年最好的美国电影

  是英雄,也是凡人。

  片中借助队长的视角,多次闪回出现的“浴火巨熊在林中火海奔跑”的镜头,也算是给这部写实为主的现实主义影片,额外增加了一些超现实魔幻主义的色彩,不是用来炫技,确实是情感堆积到位后的一种超验般升华,奔跑的火熊,确实有一种悲壮的质感。

  这部电影除了在情感上打动你之外,还在告诉或者警告你现实里的火灾凶险,这可不像是观众在每部片子上映之前看到的公益消防短片那样,不恋财物、捂住口鼻、远离电梯、弯腰前行……那样就能逃离的火灾现场,实在是太理想了。

  如同《勇往直前》所悲壮展示的,或者像是权威生存指南《怀斯曼生存手册》对山火中逃生的指导中充满“万一、只能、快跑、坚定信念”所预示的那样:山火凶猛,能跑最好,逃生无门,挖坑自埋,别忘祈祷……专业消防队员的“逆行”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尊敬,但我们遇到山火或其他灾难,能够做到冷静快跑并祈祷,就是尊重生命,就是不给家人添堵,不给国家添乱。

上一篇:科幻片《星际迷航:暗黑无界》打暑期档头阵
下一篇:紧张绝望!刺激爽爆!盘点最好玩的PC生存类游戏(下)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