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圈的“小偷家族”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3-01-17
手机版

  原标题:电影圈的“小偷家族”

  

  银幕上小偷的历史几乎和影史一样长。

  从影史早期的《巴格达的贼》到今年擒获金棕榈的《小偷家族》,从飞天遁地的神偷到只求一饭的小偷小摸,古往今来,无数导演对准小偷,谱写了许多形形色色的故事。

  小偷的尊严

  偷,是占有不该属于自己的。偷不同于抢,后者讲究暴力夺取,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天高皇帝远,你不给也得给。而前者以技巧取胜。无论是神通广大的飞天大盗,还是街头摸人的“三只手”,偷务必不能惊动事主和警察,最高境界是神不知鬼不觉。

  小偷若是失手,被抓事小,手艺不精事大。影片《文雀》的高潮大戏,任达华和卢海鹏在雨中交手,几番过招,卢海鹏饰演的传奇神偷不小心划伤任达华。他举着带血的刀片,慨叹:“划伤了人,还做什么文雀?”,于是放下刀片,坦然认输。小偷也有职业尊严,看不起抢劫犯。

  

  ▲《文雀》,2008

  杜琪峰爱拍偷片。《文雀》是一首献给香港的浪漫恋曲,杜 Sir 把主角定为一群中环的小偷,任达华穿戴整齐讲究,自己缝补衣裳,每日准时在早茶店上工,就像每日在中环上班的白领。

  

  ▲《文雀》剧照

  《暗战》里的小偷,格局要大很多。刘德华饰演一位江洋大盗,才华横溢,和刘青云饰演的警察斗智斗勇,也亦敌亦友。

  刘德华一生为人诟病演技,这个神偷演得却是光芒万丈,举手投足魅力尽显,因为身患绝症的关系,还带一丝命运的悲情。演员难得遇到适合自己的好角色,刘德华向来非正面角色不接,生平最好的表演却给了《暗战》的小偷。

  

  ▲《暗战》,1999

  在《天下无贼》里,刘德华还饰演了另外一位小偷,为保护王宝强饰演的傻根,竟付出了生命。故事发生在小偷横行的铁路上,葛优饰演的小偷集团老大,偷窃技巧神乎其技,还颇有现代公司的管理才华。而看过这部电影的,无不记住这句经典台词:“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天下无贼》,2004

  小偷也风光

  人人心底都藏着一个白日梦,叫作“不劳而获”,小偷就敢于把白日梦付诸实践。

  《小偷日记》是文豪让·热内生平最得意之作。他在这部著作里毫无掩饰地表明,当一个小偷可以多么愉快,心胸可以多么壮阔:

  “我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

  望着满天星斗仰天长叹,

  当年亚历山大和恺撒不也望空兴叹过?

  虽然我现在只是一个爱偷懒的小偷,

  我也横跨了一个欧洲,

  情节之离奇完全可媲美伟大的征服者。”

  

  ▲《小偷日记》, 1949年

  就连希区柯克最后的杰作《艳贼》,也是一部小偷片:蒂比·海德莉演一位嗜偷如命的女窃贼,经常改头换面找一些低级文职工作,瞅准机会偷窃现金,然后逃之夭夭。

  《艳贼》票房不佳,因为观众既没受到惊吓(希区柯克是悬疑的代名词),也没看到神乎其技的偷计。他以偷窃癖为切入点,大肆搞其最爱的精神分析。

  

  

  ▲《艳贼》剧照

  60年代是好莱坞偷盗片的黄金时代,涌现出一大批经典偷盗电影,譬如歌王弗兰克·辛纳屈主演的《十一罗汉》、绅士大盗《汤玛斯克劳事件》以及炫耀车技的《意大利任务》。

  偷窃虽然可耻,但好莱坞抓住人人都爱不劳而获的心理,给主角加上一层盗亦有道、劫富济贫的光环,让小偷也能登大雅之堂。一时之间,原本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小偷,在银幕上摇身一变,成为潇洒倜傥、运筹帷幄的偶像。

  

  ▲《意大利任务》, 1969年《汤玛斯克劳事件》, 1968年

  小偷终究是小偷

  小偷电影通常采取双主角模式,一警一匪,正邪对立,双方斗智斗勇、你来我往,戏才热闹好看。

  汤姆·汉克斯在《猫鼠游戏》里饰演屡屡棋差一招的警察,又在《老妇杀手》里扮一位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笨贼。警、匪都演得活灵活现,其戏路之宽可见一斑。

  

  ▲《猫鼠游戏》,2002

  

  ▲《老妇杀手》,2004

  跳出好莱坞经典偷盗片模式,一不留神,电影就是经典。罗马报纸上登一则只有两行字的新闻:一个失业工人和他的孩子一起在罗马街头奔波24小时,寻找他们丢失的自行车,结果一无所获。导演德·西卡深受启发,找了几名业余演员,根据这两行字拍了一部电影,就是伟大的《偷自行车的人》。

  

  ▲《偷自行车的人》,1948年

  电影界公认的头号知识分子罗伯特·布列松拍过一部《扒手》,马丁·拉撒尔(Martin Lassalle)出演这位来头不小的小偷,传说原型来自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

  布列松的扒手深受尼采和存在主义的影响,认为偷窃不是犯罪,而是一门艺术,一场激动人心的冒险之旅,是手指、脚步、身体和欲望的芭蕾。

  

  ▲《扒手》海报

  贾樟柯的处女作《小武》,王宏伟饰演一位惯偷,戴黑框眼镜、穿大两号的西装,手插裤袋,眼神混不吝,身上混合着知识分子和县城二流子的孤独感。正是抓住了这种奇特的孤独感,贾樟柯才被法国人誉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在东方的接班”。

  

  欧美综艺

  ▲ 《小武》,1997年

  从德·西卡到贾樟柯,从好莱坞到杜琪峰,银幕上再风光,小偷归根结底还是小偷,干见不得光的工作,做社会的边缘人。

  人生就像一部电影,有人演警察,有人演小偷,但总要有人演小偷。

  近年来,因为移动支付的普及,人们出门不带钱包,而且无时不刻都盯着手机,小偷这个延续千年的“职业”愈发艰难了。假如小偷不复存在,有关小偷的电影也会逐渐消失。为是枝裕和赢得金棕榈大奖的《小偷家族》会不会是最后一部小偷电影?

  [ 感谢今日作者 ]

  NOWNESS现在

  ID_NOWNESS_OFFICIAL

  、

  责任编辑:

上一篇:以“春秋战国”为背景的五部电视剧,你看过多少部?
下一篇:李静睿受邀拍摄网易文创专题纪录片,以坚定姿态诠释女性作家的“她力量”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