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热播历史剧里最荒唐可笑的常识错误、穿帮镜头。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3-01-15
手机版

  在当今电视荧屏上,历史剧几乎占了半壁江山,原因很简单,因为历史剧制作很‘’容易‘’。编剧往往不尊重史书,过度发挥,甚至天马行空。

  所以,我们看历史剧的时候,往往会发现那些编剧经常犯“常识性”的错误。

  比如,反映秦始皇时代的电视剧,有人在坟前烧纸钱;

  唐朝宫廷剧,武则天的厅堂上高挂着宋人卢梅坡的名联: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清朝宫廷剧中的王公大臣下围棋时用拇指和食指执棋(应用中指和食指夹棋);

  

  下面我们梳理一下几部著名电视剧里的经典搞笑穿帮镜头。

  镜头一 葛优版电影《赵氏孤儿》中,葛优饰演的奸臣屠岸贾,和另一个人在哧溜哧溜吃面条,看得观众直流口水。

  

  然而,据专家考证,其他片面条是汉朝以后才传入中国的,汉朝以前,汉族人把面条称为“胡虏之食”,汉族人统统不吃面条,并且很鄙视吃面条的西域人,中东人。

  

  也就是说,《赵氏孤儿》把中国汉族吃面条的历史人为往前提早500年之久。

  镜头二 《秦时明月》里面,用来喝酒的青铜器都是锈迹斑斑。

  可能编剧看过出土文物,里面的青铜器都是生着青绿色的铜锈,于是认为古人用的青铜器也是生锈的。

  

  用这样的酒具伺候大王,后果很严重!

  这编剧也是脑子进水了,青铜器生锈是因为长期埋在地下的结果,古人怎么可能用生锈的酒杯?事实上,上层贵族用的酒具非常讲究,青铜器酒杯也是光滑明亮,闪着土黄色的金光。

  

  古人用的酒具应该这样才好吧

  想想看,有那个下人胆敢用生锈的酒具给主人倒酒,那可能是活腻歪了,至少会马上丢了饭碗。

  镜头三 《康熙王朝》里,斯琴高娃饰演的孝庄太后屡屡自称‘’我孝庄"。

  估计要是地下有知,棺材里的康熙一定会骂死编剧:你丫的,我活着时尚且没有孝庄的谥号,你奶奶难道会前算五百年,后推八百载?

  事实上,孝庄这一谥号,绝对不可能在她活着时享用,在康熙朝也没有,直到雍正、乾隆时才加的谥,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

  

  同样的笑话还出现在明珠身上。

  “纳兰明珠”是名字,这厮姓“叶赫那拉”。《康熙大帝》那个电视剧里,竟然被人称呼为“明相”,那导演痴呆是怎么着?有从名字(不是姓)中间拎出一个字来称呼别人的吗?倘若如此,三国里面大家可以叫刘备"备皇叔"了。

  索额图叫明珠名相,明珠便叫索额图索像,半斤八两,愚蠢的不是他们,而是编剧。

  镜头四 看过《美人天下》之类的剧集,你应该知道编剧的无知到了什么程度。佛教是东汉时才传入中国的,但编剧不去好好学习,就胡乱把佛教时间推移到西汉,那是严重的历史常识认知错误。

  其实,在此之前的中华大地,人们祭祀的不是佛祖道祖,而是天和地。

  镜头五 各种朝代的历史剧中,在宣读皇帝圣旨时,开头一句总会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实际上,只有明清两代奉天指的是尊奉天命,承运指的是继承“五德”(金木水火土)的运行。所以“奉天承运”意为君权神授,君权是上天赐予的。

  

  这里必须说明一点,圣旨开头为八个字,圣旨开头“奉天承运皇帝”六字是连续的,其余的两个字,根据圣旨的内容和诏告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分别为诏曰,制曰和敕曰。

  “诏曰”是诏告天下的意思,凡重大政事须告知天下臣民的,均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制曰”是皇帝表达皇恩、宣示百官时使用的,“制曰”只为宣示百官之用,并不下达于普通百姓。

  “敕曰”有告诫的意思,皇帝在给官员加官进爵时均会使用敕曰,意为告诫官员要勤于政务,勿贪图享乐,要忠于朝廷,勿结党私营,危害朝廷。

  还有一点,宣读诏书的,除非特殊情况,一般都是王公大臣,哪有动不动就是一脸虚胖的太监宣读圣旨的。须知除了唐朝后期和明朝,阉人一般是不得干预朝政的。

  七、银子,许多历史戏都滥用了银两这玩意儿,其实在普通民间,老百姓还是以铜钱为主,不同朝代有不同的铜钱以及计算方式,普通老百姓哪来那么多银子?

  

  

  说完了这些,推荐几部比较靠谱的历史剧,贞观之治,东周列国志,大秦帝国,走向共和,大明王朝。

  这几部历史正剧,基本上比较尊重历史,看完了能够长些见识。

上一篇:好看搞笑综艺排行榜前十名
下一篇:最值得期待的电视剧--《中国往事》等怀旧剧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