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总局:明年卫视每天须播30分钟以上国产纪录片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3-01-14
手机版

  记者了解到,国外观众看到的中国纪录片,大多都经过了“改编”和“包装”。例如12集的《故宫》输出到欧美之后被剪辑成两集,原本为5集的《外滩》、《春晚》,输出海外后也都被剪得只剩1集,而这些调整都很必要。《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介绍,在剪辑以外国观众为对象的纪录片时,央视纪录频道有一个规定:先请频道的外国顾问看,凡是他们看不懂的地方一律剪掉。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节目代理部国际部副主任王欣说:“前些年,我们的一些纪录片对于海外观众来讲确实看不懂。”罗明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国产纪录片应更多地强调中华文化的世界性和生命力,善于用国际化的表达,来讲好中国故事。在选题策划阶段就应当明确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位,“过去有什么故事就说什么故事,现在要逐步转变为,国内外观众和市场需要什么故事,我们便说什么故事,以此增强国产纪录片的国际市场适应性。”

  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国际培训项目之一“纪录片诊所——DOCROADS纪录片国际培训作品分享会”就对症下药,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国际纪录片行业对专业人员的需求。

  此前的14天,来自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和广东省各电视台的20名制作人分成两个团队,围绕同一个主题拍摄出两部截然不同的作品。分享会上,来自欧盟各国的7位大师担任导师,对两部作品作出了评价。导师约恩说:“短短14天,两组完全陌生的人组成团队,针对同一个主题进行创作,是非常不平凡的。”中国纪录片若想走出国门、与国际合作,就必须与来自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专业人员进行合作。因此,他认为这次合作意义非凡、影响深远。(记者 贺林平)

上一篇:末日危机不存在 今年十大科学突破让人类更进步
下一篇: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文字通讯作品《见字如面23年》赏析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