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1942》中没讲的那些事,《洪水与饥荒》一书中来讲一讲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3-01-13
手机版

  著名导演冯小刚所执导的电影鲜有不是票房收益与质量口碑双丰收的,但电影《一九四二》却是个例外。虽说据统计票房大约是36400万人民币,但实际上这部影片细算下来所亏损却还是有有9000万。

  为什么这部电影不够卖座?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多数人还是不愿意花钱让自己看一些不痛快的事情的。

  1942— 1943 年,严重的灾难袭击了河南,一场极其严重的饥荒在该省被引发。据说当时约有200 万人死于这场饥荒。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场灾难?冯小刚的电影中没有交代,在很多历史书籍中对于这场饥荒的讲述也往往是一笔带过。可是每一场灾难都不是无缘无故而来的,这其中必有一个缘由。当饥荒席卷而来之时,追根溯源,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场灾难?

  冯小刚没有告诉观众的那些内容,美国历史学者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教授穆盛博会来告诉你。他将用《洪水与饥荒》这一整本书的内容来阐述有关于这场人间悲剧的前因后果。

  穆盛博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历史研究者。一般来说对于历史上所发生的事情的研究,大多数历史学者会从人物抉择与事态发展的角度来分析,而他却采用了一种很独特的思路来探寻了一场饥荒发生的前因后果,那就是生态学。

  在此之前还真是不记得有哪位历史学者会从这个角度切入来分析战争、社会、环境之间彼此的关联,这让这本书读起倒是颇有一种别开生面的感觉。

  不过也不要误会《洪水与饥荒》是一部科普类的书籍,作者研究方向是近代中国环境史不假,但他毕竟是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毕业,所以对于这主流类历史的讲述与分析还是拿捏的很有分寸的。

  除了生态学,书中涉及的历史史料内容还是有很多的。作者通过细细细的探寻与讲述,深入的分析与佐证,力图向读者证明社会、环境、生态、战争,这些看似是分属不同类别的因素,在实际中却是彼此相互影响的。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便是没有即刻地显现出来所造成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慢慢地显露出来。

  现如今距离1942年已经过去了几十年的光阴,当现在的我们拿起此书看到作者用详实的史料和精彩的论述来回顾那场大饥荒之时,不由得会去思考过曾经的那场灾难或许是可以避免的。

  说到这里又不由地想起了这几天闹得沸沸扬扬的某国决定排泄某废水的事情。这看似好像只是一件影响生态环境的事情,但是其实所牵动的绝不可能只有这一点。每一个所做出的的决定都会使得有太多的未知在前方等待着我们。如果某国真的一意孤行下去,不知道未来会不会有人去写下一本名为《海水与灾荒》的生态历史书籍。

  当然,前提条件得是人类不会因为某国愚蠢而又不负责任的决定而从这个蓝色的星球上消失掉。

  汗青堂丛书071·洪水与饥荒 : 1938至1950年河南黄泛区的战争与生态京东月销量1000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68购买举报/反馈

上一篇:兰州年轻人追捧“真人版”游戏拒绝冷漠
下一篇:文化类综艺节目火爆:文化回归 依赖娱乐就糟了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