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2016年动画电影《哆啦A梦:新大雄的日本诞生》?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30
手机版

  《大雄的日本诞生》这部作品,原来在我的记忆中是排在《铁人兵团》、《魔界大冒险》、《海底鬼岩城》之后,属于自己心中哆啦A梦大长篇的第二梯队,与《宇宙开拓史》、《宇宙小战争》、《动物行星》、《梦幻三剑士》等并列。本作也是大长篇由80年代相对硬派的SF风格向90年代更偏向童话的风格转变中的过渡作品,而我其实一直更喜欢80年代,特别是4-8卷那几部的风格。

  这次的新剧场版动画,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对《日本诞生》的印象,确实是一次相当成功的改编。影片在日本获得哆啦A梦2D剧场版历史上最高的票房收入,首次突破40亿日元,在我看来片子的水准是完全配得上这个历史纪录的。

  《新日本诞生》影片前导部分大致忠实于原作,并在一些细节上做的很不错。剧情本体和原作一样,是一场因大雄五人组集体离家出走而引发的远古大冒险。这是典型的藤子?F?不二雄式的故事:小孩子赌气离家出走这类平凡人生活中所遭遇的事情,一转身便与“一个国家的诞生”、“维护真实历史的走向”等惊天动地的大事联系在了一起。这种从日常到非日常的突变,就是藤子老师所谓「すこし?不思議」SF作品的一大魅力,也是我喜爱哆啦A梦大长篇系列的原因之一。其中,影片前半如“种田派”一般的拓荒过程,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段落。在大自然中亲手打造这样一个属于自己和小伙伴的,能享受美景与美食的原野乐园,曾是儿时第一次看过这部漫画后的梦想。新剧场版让我重温了有关这些梦想的美好回忆。而后半部分的原创剧情,恰好改变了《日本诞生》原作较为令人不满意的一点——时光巡逻队机械降神式的乱入,突然拯救了陷入绝境的主角,读者还没有回过神来故事就结束了。新版的改动消除了这种虎头蛇尾感,更好地表现了主角们在面对黑暗时的努力、呐喊与抗争,决战部分的剧情十分有张力。因此,尽管关键剧情和原作相比有一定出入,却没有像之前几部翻拍的剧场版那样引起一些争议。

  另外监督自身风格的发挥也是影片的一大亮点。有人说八锹新之介是原惠一的追随者,我觉得大概没有错。除开分镜演出方面一些可能需要比较专业眼光才能分析的内容(这不是我有能力细加评论的),影片中突出表现了大雄将自己创造的三只空想动物视为孩子,比较深入地刻画了他们之间类似亲情的情感,并与片中对大雄和母亲之间的互动有更多描写相呼应(夜谈场景等)。这种重视和突出家庭亲情的描写确实与原惠一的风格一致。从《超能力魔美》到《百日红》,原惠一在家庭关系这个主题上的表达是30年如一日的坚持,八锹新之介在这方面应该受到了比较深的影响。

  在影片于日本上映期间的一些采访中,八锹监督表示自己最为重视的是“对人的描写”,这也是“F先生原作的魅力”。这个看法也和他所尊敬的原惠一,以及原惠一的老师芝山努所坚持的理念是相通的。他还表示,2014年自己监督的第一部剧场版《新大魔境》,因为小时候没有看过旧版,所以是以一种非常客观的态度来制作的,尽量还原原作、没有做出大的改动。而这次的《日本诞生》,则是童年对他影响很深的一部作品,所以他带着很强烈的感情来制作这部剧场版,希望尽力打造出自己理想中的电影。我认为他的成功改编,可以说基本实现了这个愿望。

  最后,不得不提到的是,影片最大的彩蛋——时光巡逻队员们。与漫画原作不同,新剧场版中的时光巡逻队长换成了一位帅气的女性。她叫莉姆,是藤子老师另一部作品《T.P时光特警》第1-2卷的女主角。莉姆拥有藤子系女主角少见的一头长发,在作品中像姐姐一样扮演着男主角并平凡时光巡逻队员生涯的领路人,成熟而又充满活力。无论是与男主角的青梅竹马,还是与后来取代她成为第3-5卷女主角的安川弓子相比,我都觉得莉姆更有魅力。

  《T.P时光特警》第3卷第2话,男主角并平凡由预备队员升格为正式队员,并被解除了与莉姆的搭档关系。这位热情而又体贴的姐姐只能依依不舍地向男主告别,从此两人再也没有见面。这是藤子老师笔下最感人的分别场景之一,对读者来说也留下了一个很大的遗憾。(《T.P时光特警》在藤子老师去世前的很多年里一直处于“连载休止”的状态,并没有正式完结,藤子老师由于健康原因始终无法实现重启连载的计划。)这次新日本诞生意外地加了莉姆的彩蛋,让她在中途退场37年后再次登场。虽然只是很短的客串,但她以时光巡逻队长的身份回归,手下有一名很像是当年的男主角阿凡的队员,实在是个令人感动的惊喜。

  今年是2016年,正是《T.P时光特警》原作中莉姆生活的时代。她在这一年出发去了阿凡的时代,开启了《T.P时光特警》的整个故事。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要在今年剧场版里加这个彩蛋的原因吧。虽然可能很多朋友对T.P时光特警这作品并不了解,莉姆在新日本诞生中的戏份也很短,但还是希望大家在影片中看到这位队长姐姐登场的时候,能想到她并不只是一个普通的龙套人物。

  

  你们可能觉得这是一部童年回忆向电影,催泪向电影或者炒冷饭向电影,甚至是一份受人冷落的冷饭。但在我看来,这是一部认真的科教片。

  让我们先从一个没什么人注意的细节开始:原版中大雄一行人碰上了被时间乱流吸到现代日本的原始人古古儿,并且哆啦A梦通过时光波动的观测发现他原本居住在7万年前现在中国安徽和县的位置。

  但在新剧场版中,古古儿原住地的位置被修改为北纬25度,东经111度,也就是今日湖南道县的位置。

  为什么是道县?因为那是7万年前最有可能有智人生存的地方。

  过去根据DNA测序的结果认为现代人是在约7万年前离开非洲,5-6万年前到达西南亚,然后在约3万年前来到东亚。

  根据线粒体DNA绘制的当代人类早期分化地图:

  那么按照这理论的话在哆啦A梦他们回到的7万年前的世界里,中国虽然有人,但还属于直立人,外貌大概更倾向于这样子:

  藤子·F·不二雄将古古儿一族设在和县,也是因为在1980~81年在和县发现了晚期直立人化石(漫画绘于88~89年,和县人在那时候也算是新成果)。也就是说原作中本就默认古古儿其实是直立人,只是做了艺术处理让他长得跟现代人一样减少违和感。

  但在东宝制作新剧场版时出现了变数。

  2011年在阿联酋发现的证据表明可能早在10到12.5万年前就有智人到达西亚:

  Humans May Have Left Africa Earlier Than Thought2010年以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就和相关单位合作在道县福岩洞发掘出来的47枚牙齿从形态特征上无疑属于晚期智人,而测年表明这些牙齿的主人居住年代为距今8~12万年前,也就是说在8~12万年前中国南方就已经出现了具有现代形态的人类,智人从非洲迁出的时间可能比之前预想的都要早——或者说智人可能是先后分成数批从非洲迁出的。

  在福岩洞发现的47枚牙齿化石

  于是为了符合历史,东宝将新剧场版中古古儿的家园设在了道县——值得注意的是道县的研究成果是直到去年10月才于《自然》上公布的,那就是说出品方甚至是在影片制作过程中获悉新消息后才修改的这一设定,足见他们态度之严谨。

  更恐怖的是,在哆啦A梦一行人来到古古儿的家乡时,背景里的地貌即是与道县实际地理相符的喀斯特峰林地貌:

  而当大雄一行人到达古古儿家乡后发现古古儿一族又被黑暗族掳走,哆啦A梦利用道具“寻人手杖”发现他的族人在北方,于是他们一路往北寻找,一路上环境逐渐过渡到张家界砂岩地貌,而现实里张家界确实也在道县以北(图里不明显,电影里就很接近了):

  还有一段,是古古儿与大雄聊天时谈到某次他们全村一同前往南方狩猎,经过一段漫长的旅程……

  回忆起这次旅程时,画面中的背景则变为了广东北部有分布的丹霞地貌:

  单从电影的角度来说,《新·大雄的日本诞生》未必有多优秀,更多是对旧作缺陷的补完,但就凭他们对背景的认真考究,不给及格分以上都说不过去。

  当然,这毕竟不是什么BBC科学片,错漏之处依然为数不少,我们也不能用太高的标准要求它。比如原作中关于海平面的一个错误就被保留了下来:

  哆啦A梦解释因为在冰川期海平面较低,日本和中国陆路相连,因此不用担心几只神兽飞累了掉到海里。

  这话在原理上没错,当时确实处于冰河期,海平面也较现代低,但在7万年前大概只是比现代低了80米,还远不足以让中国与日本相连:

  *软件是Elevation Earth

  又是5万年过去,在约2万年前世界进入了末次盛冰期,海平面再降低40-50米,到达中更新世以后的最低点。此时的海陆状况就跟漫画所表现的完全一致了:

  看到标题《大雄的日本诞生》我们可能就发现了,藤子·F·不二雄要说的是古古儿一族在事件结束后移居日本并成为了日本的先祖。其实要展示这样的剧情,可能一开始就把舞台放在两万年前而非七万年前会更好,不知是否他当初搞错了资料。只是即便这样,这个假设成立的概率也相当低——真实的历史当中,日本的早期居民实则是来自东南亚的绳文人,然后是到公元前300年左右开始从朝鲜半岛迁入的弥生人与绳文人相融合,形成了今日的日本民族。脑洞一下,被强行迁居到日本的古古儿一族,应该是在不久后便因为无法适应环境而绝灭,大雄等人以为古古儿是他的祖先不过是一厢情愿……

  刚看完,第一次在电影院刷到这一版的op……在大雄喊过“哆啦a梦”之后镜头拉高出op的瞬间就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总的来说绝对是胜过原番的一部重制,细节诚意十足,具体的好处上面的答主都提到了。

  我说两个这几年一直追番的人可能会get到的梗吧。

  1.当他们骑着宠物准备出发的时候,哆啦a梦说“米娜准备好了么”,我差点就以为他要接着说“let's dance”然后跳起一段奇怪的翻车鱼舞蹈了……语调一毛一样啊摔!

  2.为什么没有“乌塔卡乌塔卡乌玛乌玛,乌塔卡乌塔卡乌玛乌玛,一拉~”的羞耻舞蹈!为什么!这一年在片尾跳了那么多次,居然正片里并未出现?你还我那群小萝莉!

  最后,啥时候重制我心中的大长篇巅峰《大雄与白金迷宫》啊?

  震撼。

  在最后哆啦A梦用一支石枪破坏了大反派巨尊比能分解所有机械的未来道具,并且戳破了这个时间犯罪者的面具。

  “伪造的历史永远都不可能击败真正的历史!”

  震撼,真的震撼。

  哆啦A梦一直都用这种浅显易懂的故事在像观众讲述着知识和三观,包括承认日本的来源是中国,世界人类的来源是非洲。

  也许真的有一天,人类能发明出时光机。那一天所有王侯将相,史书宦官,甚至是有心文人编造的历史,都会不攻自破,所有不知腐鼠成滋味 猜意鹓雏竟未休的行为都会收到一记响亮的耳光。

  历史面前无立场

  我最初接触《哆啦A梦》是从漫画开始,

  那时它还叫做《机器猫》。

  不论是面对爸妈、老师的批评,

  还是积压了一个长假的作业,

  或是与同学、朋友间的摩擦,

  只要投入到《哆啦A梦》的世界,

  这些都会淡然退却。

  而尚未待少时爸妈咬牙切齿地撕毁漫画痛斥的,

  “沉迷于这个,你就废了”的状况发生,

  如今我自己就已难再代入情境。

  明明配音、画面、剧情都比曾经大幅进步,

  但看着银幕上接连不断的神奇道具,

  听着身边孩子们的开怀大笑,

  我能清明地看见曾经心中的理想乡,

  却再也找不到隐去的路。

  果然是时光荏苒,

  阿蒙、小叮当、机器猫、哆啦A梦、蓝胖子,

  它守着一代又一代的童心从未改变,

  但我已经变成了小时候自己不喜欢的样子……

  但至少还有一点,

  是让我觉得安慰的地方,

  我不会像曾经的家长那样无理粗暴,

  如果我有孩子,

  我会放心地把它交给《哆啦A梦》——

  1

  它有纯真的童心

  《哆啦A梦:新·大雄的日本诞生》的故事,

  是从几个主角共同的一场离家出走开始的。

  不论是剧场还是TV,

  “离家出走”几乎是《哆啦A梦》系列,

  大部分故事的起点。

  这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家长们的担心。

  但是让我们看看他们离家出走的理由——

  大雄是因为考试零分;

  胖虎是因为要帮家里送货、锄草;

  小夫是因为被逼迫学习汉语、法语;

  静香则是被逼练习钢琴;

  而万能的哆啦A梦,

  是因为爸爸代养了它最害怕的啮齿动物。

  这一系列的简单的原因,

  与大人们想要逃离惶然的生活,

  却又不知所踪的迷茫不同,

  它们想要的只是无忧无虑,

  这多么符合孩子单纯的心性。

  大人们在用自己已蒙尘的心揣度小孩,

  认为孩子也应当老气横秋地中庸隐忍。

  而大雄一干众离家出走后,

  并未沉迷于不良嗜好,

  而是在史前无人的日本,

  有序的建立属于自己的世界,

  一个没有压迫、纷争,

  充满无限惊奇、美好待其探索的世界。

  相信世界的美好,

  对世界葆有好奇,

  这又是多么朴素、纯良的童心。

  无需大人们多言,

  随着成长,

  孩子们自会知道,

  哆啦A梦不存在于现实,

  改变世界要靠自己的努力。

  甚至以现在小孩的智力,

  恐怕他们在甫一接触这动画时,

  便已对此了然于心。

  与大人们唯一不同的一点是,

  他们还愿意相信这样纯粹的冒险故事——

  “我没有竹蜻蜓、任意门、航时机,

  来探索世界、预见未来、改变过去,

  我只是片刻进入到这心想事成的美好国度,

  来圆满梦想。”

  这样的童心不好吗?

  只这对此关照的一点,

  如果我有孩子,

  我定会放心地把它交给《哆啦A梦》。

  2

  它教会孩子独立

  哆啦A梦装有无数来自于未来,

  奇妙先进的道具的四次元袋,

  是多少人小时候的梦寐以求,

  我还清楚的记得考试前,

  我希望能有记忆面包,

  只要往书上一摁吃下肚,

  书上的内容就铭记于心;

  好吃的东西只剩最后一口,

  我希望能有分裂药水,

  只要往食品上滴一滴,

  它就能细胞式的无限分裂;

  当眼巴巴地望着别人吃了什么美味

  (原谅小杀姐姐天生的吃货属性吧),

  我希望能有分享口香糖,

  只要我和吃东西的人各一半嚼一嚼,

  就能尝到他吃的东西的味道……

  但这又让大人们产生了,

  关于孩子能否独立自主的担忧。

  大雄每每遇到困难,

  的确会第一时间哭闹着找哆啦A梦帮忙,

  哆啦A梦也总是会拿出解决问题的法宝,

  但动画里从未说过,

  可以倚靠道具万事了。

  动画一直在向孩子们灌输,

  道具是帮助生活变好的手段,

  但完全依赖于它们,

  则会让事情变得一团糟。

  而《哆啦A梦:新·大雄的日本诞生》中,

  当面对携有23世纪科技的大反派,

  来自22世纪的哆啦A梦的道具无能为力时,

  最终将之战胜的,

  是石器时代原始人类的工具与坚毅。

  不能投机取巧,

  让世界变好,

  只有靠自己的努力。

  对于动画这样的理念的传达,

  有什么可不放心的呢?

  另外,

  这部剧场版中有一个道具,

  叫做“停止时间闹钟”。

  只要一摁,

  除了持有闹钟,

  或闹钟碰到的人,

  世界上所有的时间都会停止。

  这是多么imba的黑科技,

  我在观影时突然想到,

  有这牛B的道具,

  我就发啦!!!

  可是转念便忆起小时候看它上一版动画时,

  我并未作此观想,

  甚至并未觉得它和其它道具有甚区别。

  所以,只能说……

  童心与便利的工具皆无害,

  下作的是长大以后的人。

  有这种对独立意识的灌输培养,

  如果我有孩子,

  我定会放心地把它交给哆啦A梦。

  3

  它倡导爱与和平

  记得小时候,

  有一阵子兴起了对日漫的道德批判,

  称其为“日本用来销磨中国少年意志的文化毒品”,

  《哆啦A梦》成为了其中的典型。

  对此,

  且不说哆啦A梦在日本的受欢迎程度——

  单就这部剧场版来看,

  想要离家出走的少年,

  发现土地都已有主,

  于是提出了这样的想法——

  “不觉得荒唐吗?

  土地早在有人之前就有了,

  可是人们却自作主张的,

  各自把它们占为己有,

  是谁赋予的他们这样的权力呢?”

  看似不切实际的天真,

  但这种对人类物欲、

  竭泽而渔式的发展的思考,

  难道不应当是启发孩子去打量的问题吗?

  给其播下对此思考的种子,

  难道不比直接让孩子打小开始争夺、占有更好吗?

  看似简单的《哆啦A梦》,

  对孩子积极正面的世界观的塑造还不止于此。

  这部动画中,

  就大雄一干众在七万年前的日本,

  要赶往中国的情节展开了讨论——

  “因为冰川期河水结冰,

  所以海水体积大幅度减小,

  海平面下降,

  日本和中国的大陆就连起来了。

  日本人的祖先,

  就是这么从中国大陆迁徙而来。

  最初的时候,

  人类的祖先发源自非洲,

  就是这样迁移至世界的各个角落定居下来。”

  配合着这段台词,

  画面上是一棵满是童稚风格的树,

  镜头由枝繁叶茂的树冠慢慢移至粗壮的树干、

  扎实的树根,

  厚密的树叶在明媚的阳光中舞动,

  诉说着天下本一家的理念。

  这种对爱与和平的宣扬的视点,

  已经比那些打打闹闹、唱唱跳跳的动画,

  高出了不知多少个层级。

  所以,

  如果我有孩子,

  我更会放心地把它交给哆啦A梦。

  尽管我们终将长大,

  尽管现实总是无情,

  尽管这个世界充满了不堪,

  但这些都不属于孩子。

  孩子的世界就应当是充满想象的,

  应当是无忧无虑的,

  应当是相信善良美好的。

  可能如今以我们被尘世浸染的心,

  再看《哆啦A梦》时,

  已难拾当年的兴奋激动,

  但至少我们并未将之忘却,

  我会相信今后的孩子,

  能被那个世界感召,

  更好的成长,

  因为我曾从中感受过美好。

  这是儿童动画能给孩子们,

  给世界带来的最好的影响。

  如果我有孩子,

  我会放心地把它交给哆啦A梦。

上一篇:还记得86版《西游记》的女儿国国王吗?他俩有情况?
下一篇:你是我们要找的那15.89%车主吗?赶紧看看你的手机!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