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荒?不如看看我给你的经典电影清单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3-01-11
手机版

  曾经有很多人误以为,在一百多年的电影史里面,值得称道的只有那些最“经典”的影片,剩下的,都不足挂齿。

  但其实,电影史里多的是大家不知道的好电影,一些被大众误以为是“昏昏欲睡”的老电影,更是节奏炸裂,极其精彩。

  譬如探讨人性,让人重新认识了真相和谎言的日本电影《罗生门》;

  

  以及把蒙太奇用到出神入化,吊足了所有观众胃口的苏联电影《战舰波将金号》;

  

  还有把父子温情刻画得极其“克制”的意大利电影《偷自行车的人》......

  

  这些电影在当时横空出世,有的成了教科书级的“鼻祖”,有的奠定了导演本人在电影史上的地位,有的则成了后世许多电影的灵感源泉、乃至翻拍模板。

  

  观众影评

  过去的好电影岂止是多?当我们把视角放大、再放大的时候,你会发现经典影片中的每一个镜头,仍然值得我们推敲。

  比如1899年的老片《隧道里的吻》,开创了“幻影移动”的新时代,它的运镜效果,仿佛幽灵在空中飞舞,充满了魔幻感。1985年的经典电影《浩劫》,就是用这个镜头,把火车运送犹太人到毒气室的全过程烙印在了全球观众的心中:

  

  幻影移动的镜头,渲染出了一步步走向死亡、无法后退的窒息氛围

  再比如影史上最伟大的导演之一,格里菲斯,他在代表作《一个国家的诞生》里面,用一种“异想天开”的镜头剪切方式,打造了“最后一分钟营救”的传奇,从此被电影人奉为圭臬,在后世无数影片当中不断出现:

  

  这些经典影片不但散落在一百二十余年的历史长河里,还分布在世界各国的角落里,搜集起来十分困难。只有从电影史的角度出发,才能将它们一一串联起来。

  然而,电影史的魅力,可不是靠经典影片“堆”出来的——

  你还会在电影史里看到希区柯克、德西卡、黑泽明等电影大师的心路历程:

  

  还能看到前面所说的那些经典镜头,逐步诞生、完善的全过程:

  

  《惊魂记》

  以及一百多年来的社会变迁:

  

  第一部公开放映的电影《火车进站》,把当时的观众都吓得离开了座位

  甚至,在权威的电影学者眼里,那些时代的大众心理、集体潜意识,也能在电影史里看到,比如经典电影《罗生门》,可能只有战后的日本才能出这个电影,晚十年早十年都不会有;

  又比如《广岛之恋》,在光影间折射出的迷茫,也是那一代法国人心底的真实感受。

  曾有人说,“一直搞不懂蒙太奇是什么,即便我每天都浸淫在大量的蒙太奇中”,这也是许多影迷的“盲区”所在,现在没有几个人不看电影,但是真的能说出电影背后的经典代表、发展历程、乃至敏锐地察觉到拍摄手法的,仍是极少数。

  这个镜头的魅力究竟在哪里;这部电影为何能被评价为优秀、经典;为什么我们在观影时,会不由自主地被牵动情绪呢?这些问题,如果不回头看电影史,事实是大多数人连察觉都不会察觉到。

  接下来就是这百年以来的十大电影运动或时期:

  1、默片时代

  无声电影时期作为电影艺术的“童真年代”,似乎必然与“稚嫩”、“粗陋”等词汇联系起来,大多数人印象中的默片,更是与夸张、生硬这样的评价语分不开了。

  但实际上,我们现在知道的很多电影语言,大都在无声电影时期就已经建立了,今天的很多电影创作也仍在不断从中汲取灵感。

  

  《月球旅行记》| 卓别林 | 基顿

  来自中国电影资料馆的研究员李迅,将会为我们深度揭秘无声电影时期这个伟大的开端。

  2、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看懂了这场运动,那些“高深莫测”的艺术片,对你来说都不会再是难事了。

  1920年代发生于欧洲的这场运动,汇聚的全是精英级别的艺术家。你听说过的现代派的艺术家们,诸如超现实主义、抽象派、表现主义等等,都将目光投注到电影上,开始尽己所能地探讨、挖掘电影视觉表现的潜?。

  与此同时,苏联的蒙太奇学派发现,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接才是决定画面意义的关键因素,《战舰波将金号》的“敖德萨阶梯”段落由此成为蒙太奇剪辑的教科书。

  

  《一条安达鲁狗》|《大都会》|《战舰波将金号》

  在这一讲,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洋(大旗虎皮),将为我们讲解欧洲先锋派和苏联蒙太奇学派,介绍这些艺术家探索电影语言的一系列大胆实验。

  3、经典好莱坞时期

  相比其他艺术形式,电影的创作可谓是最昂贵的,因此电影的兴盛依赖从生产到消费整个产业链条的支持。

  1930年代,进入好莱坞大片厂的黄金时期,八大制片厂几乎垄断了整个电影业。在这一时期,制片人一手遮天,电影明星们风光无两,声音的引入让电影的呈现有了更多可能。

  

  《卡萨布兰卡》|《雨中曲》|《公民凯恩》

  这一讲,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郝建将带我们走近经典好莱坞时期,为我们剖析爱情片、歌舞片、西部片、强盗片等经典类型片吸引人的秘密,以及其中不可错过的经典之作。

  4、英国纪录电影运动

  1924年,一位英国青年前往美国求学,求学期间他开始研究媒介对于大众的教育作用。他认为,好莱坞故事片缺乏对当下社会的严肃思考,而苏联电影则力图在思想上影响观众。在《太阳报》发表的影评中,他第一次在英语世界使用了“纪录片”这个词,并将其定义为“对现实世界的创造性解释”。这位青年后来成为英国纪录电影运动的领军人约翰·格里尔逊。

  

  在这一讲,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梁君健,将为我们讲述这场对纪录片产生巨大影响的英国纪录电影运动。

  5、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1942年到1960年,世界电影舞台上出现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带着“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的美学口号出场,虽然电影作品数量不多,票房惨败,这场运动却对世界电影影响深远,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电影美学。

  

  《偷自行车的人》|《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战火》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现实”还是一个特别宏大的概念,它既是真实生活,也是我们的内心情感和思想的外化。这一讲中,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潘若简将为我们讲述,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中,何为电影创作的“新”,何为更广阔意义上的“现实”。

  6、法国新浪潮

  迷茫、痛苦、对未来一无所知......如果你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那么法国的新浪潮运动,将会为你带来极大的共鸣。

  法国电影界在1959年到1960年期间,发行的《四百击》《精疲力尽》等几部影片,引发了“新浪潮”的最初冲击。这些影片背后的新锐导演,以一己之力反抗常规的电影工业,奉行个人化的“作者策略”,影响极其深远。

  

  《四百击》|《精疲力尽》|《广岛之恋》

  在这一讲,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教授徐枫带我们追溯这场具有世界影响的电影运动,深入解构“新浪潮”。

  7、新德国电影运动

  1962年,26位来自慕尼黑的德国青年导演,在第八届奥伯豪森国际短片电影节如是宣布,就此拉开了新德国电影运动的序幕,这是世界电影史上最引人注目的篇章之一,从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期间,涌现出了多位突破传统,极具个人特色的著名导演。

  

  文德斯 | 法斯宾德 | 施隆多夫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教授王宜文,将在这一讲中对他们逐一介绍,同时他也会带领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策源地的德国,它的电影该如何表现历史?

  8、新好莱坞时期

  到了1960年代末,美国好莱坞商业片制作衰退,法国新浪潮带来了全新的电影美学,加上电视抢走一大批观众,大制片厂陷入了二战以来的最低谷。

  与此同时,美国国内社会喧闹不安,青年人反主流、反传统情绪高涨,新一代导演开始崭露头角,以《毕业生》、《邦妮与克莱德》为代表的影片开始再次吸引年轻观众。这些电影人继承了传统好莱坞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又借鉴了欧洲艺术电影的表现形式,饱含着对当时社会的反省,使类型电影重新焕发生机。

  

  《毕业生》|《邦妮与克莱德》|《飞越疯人院》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杜庆春,将在这一讲带我们走近生机勃勃的新好莱坞时期。

  9、战后的日本电影

  战后的日本电影,连续在威尼斯、柏林和戛纳国际电影节上斩获大奖,使得日本电影第一次登上国际影坛的舞台,在1950年代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事实上,从50年代末到整个60年代,战后日本电影在电视及社会变革的冲击下开始停滞,甚至出现颓势,但在世界电影新浪潮的影响下出现了一批新导演,这些导演对新的类型片的探索使日本电影获得了重要的国际性影响。

  

  黑泽明 | 小津安二郎 | 大岛渚

  在这一讲中,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员李一鸣将带我们体验这一时期的日本电影美学。

  10、新世纪的韩国电影

  在即将步入新世纪的时候,韩国电影一枝独秀,在东方崛起。

  虽然好莱坞电影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仍然强势占据着韩国电影市场,但1999年,一部韩式大片的出现,成为韩国电影异军突起的拐点。这部影片就是《生死谍变》,它以六百四十多万的观影人次打破了《泰坦尼克号》之前创下的历史纪录。

  

  《生死谍变》|《杀人回忆》|《老男孩》

  此后,一系列韩国本土大片和大导演奔涌而现,缔造了韩国电影票房和艺术两相崛起的神话。在这一讲中,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范小青将会为我们深度剖析,这顿丰盛的“韩式电影大餐”究竟是如何烹制而成的。

  电影史虽然只有短短百年,但其中的丰富灿烂远远超过观众的想象。这次,我们邀请到国内电影史研究领域最权威的学者,相信有他们的专业导览,大家将不再错过百年影史沿途最精彩的风景,从此不再“假装看过”。接下来,欢迎进入我们的《电影正传》。

上一篇:好看的tvb电视剧(好看的TVB电视剧最好是老点的,不是大家都知道的)
下一篇:本土小制作满载正能量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