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高分纪录片捕捉惊奇画面 动物:再也不相信人类了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3-01-08
手机版

  来源:灼见 ID:penetratingview

  转载已获授权

  传统的纪录片,

  基本由摄影师潜伏拍摄动物,

  然而这样并不是最佳的拍摄方式,

  聪敏的动物常常会察觉到异样,

  给拍摄增加了不少难度。

  而BBC早自2000年起,

  就尝试在摄像机上做文章。

  他们让摄像机化身“卧底”(Spycam),

  伪装成动物或者花花草草,

  埋伏在动物中间,

  去拍下那些难以捕捉的景象。

  ∞ 01 ∞

  这些卧底表现如何?

  2000年,BBC拍摄《狮:兽穴中的窥探》,

  把摄像机伪装成一块长着植物的石头。

  旋转,跳跃,闭着眼,

  哦不,眼睛还是要睁开的,

  总之,可以说是一块很灵动的石头了...

  

  2003年,在《象:兽群中的窥探》中,

  他们把摄像机伪装成一坨大象的粪便,

  (是真的有涂上便便哦...)

  大家感受一下:

  

  此情此景...大象的内心应该很复杂

  为啥非得这么重口味?

  原来,由于大象体重惊人,

  很多异类间谍的下场都不太好,

  比如这只乌龟间谍...

  

  2007年,《大迁徙:角马群里的间谍》,

  更是间谍大出动,

  水里的河马、空中的蜻蜓,

  甚至在河边的头骨,都可能是隐藏的镜头。

  (动物os:我果然生在一个假大自然里)

  

  这些卧底不负众望,

  记录下了诸多前所未有的罕见画面。

  2012年,《卧底企鹅帮》开播。

  纪录片导演John Downer和他的团队

  把50台摄像机伪装成岩石、鸟蛋,

  甚至是企鹅。

  

  这部纪录片好评如潮,

  被网友戏称为“企鹅版”《爸爸去哪儿》。

  2014年,《卧底海豚帮》上线,

  这次摄像头除了上天,

  还要完成下水的高难度动作。

  卧底相机被扮成了海豚、海龟,还有鹦鹉螺...

  

  2015年底,《雪仔:一只企鹅的故事》

  作为年底压轴纪录片上映,

  一只名叫“雪仔”的企鹅每天穿梭在企鹅群里,

  但实际上它也是个“间谍”。

  

  ∞ 02 ∞

  关于BBC的间谍故事当然不止这些,

  在BBC的2017开年巨作,

  纪录片《荒野间谍(Spy in the Wild)》中,

  BBC呈现了更多的“间谍”故事。

  片子由金牌大师John Downer和其团队操刀,

  是“动物卧底”系列的又一次里程碑式力作。

  在豆瓣评分高达9.5分!

  

  看完这部神作,

  网友都惊呆了:

  “偷拍只服BBC!”

  “人类满满的套路...”

  “简直是动物版《无间道》,萌到炸裂!”

  据悉,

  《荒野间谍》一共用了34个"间谍摄像头"进行拍摄,

  它们不仅可以模仿动物的行为,

  还能与动物们进行互动。

  如间谍狗可以摇尾巴向其他狗示好,

  小猴子能让成年动物照顾它们,

  每一个都栩栩如生,

  从外表到气味,都足以让动物信服。

  

  为了完成纪录片,

  机组人员的行走距离超过了20万公里,

  到过21个国家的31个地方,

  花了3年时间,拍摄日整整超过800天。

  团队精心剪辑,

  观众所看到的每1个小时时长的节目

  都是从1250小时的镜头中提取的。

  

  ∞ 03 ∞

  在这部纪录片里,

  最让人感动的莫过于这一段了:

  这只呆萌的猴子,

  被制片人Matthew Gordon安插在

  一个有120只猴子的猴群中。

  

  它的右眼藏着一个4K高清摄像头,

  全身是塑料头骨和金属四肢骨架,

  在毛茸茸的皮肤包裹下,

  “间谍猴”全副武装却又样子逼真。

  

  刚开始猴群对这个陌生来客还心怀戒备,

  但经过一个多月的朝夕相处,

  猴子们终于打消疑虑,

  间谍小猴彻底融入猴群。

  

  “间谍猴”不仅成功地打入内部,

  还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团宠”!

  猴妈妈争相照顾。

  

  悲剧突然发生了!

  间谍小猴从树干上掉落,

  然后直挺挺地,一动不动…

  

  一只母猴焦急地抱起小猴,

  低下头,

  仿佛在向大家宣布间谍猴的死讯。

  

  

  猴子们都以为它死了,

  大家围上去,

  仿佛在进行着全体的哀悼仪式。

  

  甚至有一只猴妈妈抱紧了身边的小猴,

  仿佛生怕自己的孩子也会遭遇不测,

  突然离开自己。

  

  间谍小猴用它右眼的4k摄像机,

  拍下了这些画面。

  

  

  制片人回忆:

  当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之前猴群一直声音嘈杂,

  发现小猴子“死”了以后,它们全部静默了,

  “这可能是动物卧底系列拍摄到的

  最接近人类悲伤的画面了”。

  

  ∞ 04 ∞

  对于这些间谍来说,

  凶险才是更频繁的日常。

  被偷食...

  

  

  这么明目张胆真的好么...

  打群架...

  

  没怕的

  抛头颅...

  

  场面有点尴尬

  直至死亡...

  

  化身头骨的我,将自己的演技书写成了永恒

  在面对庞大、强壮、破坏力很强的大象时,

  BBC派出了经验丰富的白鹭间谍。

  白鹭是大象最熟悉的鸟类,

  在BBC纪录片团队三年的拍摄中,

  它从未受伤。

  (想想开头那只被踩碎的乌龟)

  

  白鹭唯一一次被攻击,

  是一头母象朝它丢了一大坨泥巴…

  

  和它组CP的是王牌特工---粪便间谍。

  

  粪便摄像机,

  是由一堆大象粪便堆成的,

  散发着大象所熟悉的味道。

  (对,就是原汁原味的配方。)

  4k高清摄像机,带变焦功能,

  能拍下象群的一举一动……

  

  它能和白鹭一起完成任务,

  主要是因为大象一般不会主动踩踏自己的粪便。

  (想想也是)

  

  ∞ 05 ∞

  这些动物摄像机

  在欧洲历经9个月的制作和测试才出场,

  造价非常昂贵。

  

  伟大的BBC纪录片团队,

  汇集了有趣又专业的模型制作专家、

  手工艺师、机械专家、电子技术专家、摄影师…

  

  他们耗尽心力,

  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个闻所未闻的世界。

  

  如果没有他们,

  我们可能就无法看到

  土拨鼠接吻:

  

  水獭“胸口碎大石”:

  

  小象碰瓷:

  

  印度猕猴被同伴从十多米高台上一脚踹下:

  

  如果没有他们,我们恐怕还不知道,

  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和我们一样,

  努力过着自己的生活。

  

  很多观众都随着纪录片里的故事,

  或悲伤或开心,

  在审视它们的同时,

  其实我们也能从它们身上看到自己的映射。

  

  我们同样需要生存在一个大家庭,

  处于复杂的环境,

  被环绕在各种玄妙的角色中。

  多少都有点感同身受。

  

  制作人在被问起,

  为什么要拍摄这样一部纪录片时,

  他表示——

  希望能通过展示动物世界独特的一面,

  让人们再次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动物们和我们一样,

  体验并珍惜着友情、爱情、亲情。

  这可能才是这部神作的最深的意义了吧。

  —THE END—

  来源:灼见 ID:penetratingview 作者:筱茧;公众号:筱茧(ID:nimenkuailai),转载已获授权 。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上一篇:古装电影《秦末无刀》最新阵容,李易峰靳东白百何上演秦末乱世烽烟!
下一篇:《中国老故事》:打造适合中国儿童民间故事读本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