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二战苏德战争,为何苏联军工落后却能后来居上?打赢靠人不是物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3-01-07
手机版

  原标题:二战苏德战争,为何苏联军工落后却能后来居上?打赢靠人不是物

  有人提问,二战时期谁是美苏之下的第三强国?回答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地看,单就当时经济和军事对比来讲,除美英外,苏德之间不相上下各有利弊,只不过苏德战争打响时,德国有占领区的资源,总体实力要略胜一筹。

  01德国略胜苏联,源于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英法绥靖政策的掩护,德国暗中崛起。这里面有个很简单的算法,一战和二战,德国都是始作俑者,如果没有点实力,它也没有那么大的勇气折腾。所以,本身德国的基础就比较牢靠,加上老工业和技术的底子,相比苏联的农业大国,德国发动战争的武器装备肯定要强于苏联。

  但是,德国之所以能发动二战,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英法绥靖政策帮了大忙。由于一战后英法强加给德国一些附带条件,除了压缩军事力量外,关键的是要德国支付高额战争赔款,但英法也是给了德国一些优惠条件,比如给予一定的贷款和政策倾斜,从而让德国在支付赔款的同时也发展了自身的工业。

  当然,1933年第三帝国上台后,遏制了经济后退迅速结束了经济大萧条的危机,这是他们赢得民众支持和发动二战的基础,客观上讲,如果没有英法的掩护,德国是不会在那么短时间内重整军备和对外进行扩张的。

  第二,发动战争的底子还在,工业基础牢靠。尽管有英法的政策支持,如果德国没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也很难在几年时间建立起一支现代化的闪击战队伍。在这一时期,德国一方面有以古德里安和一大批从一战中成长起来的激进军官,他们都对一战打败不服气,加上闪击战理论与第三帝国的扩张理念相吻合,发动战争就有了基本的条件。另一方面,德国有几个世界闻名的工业工厂,为实现闪击战理论提供很好的武器研制平台。

  第三,占领区国家的资源整合。如果单方面仅就德国本身的实力去跟苏联比较,德国还不一定能胜过苏联。但德国占领西欧以后,仅法国提供的坦克和资源就够德国打一阵子,何况还有罗马尼亚等国家的资源配合,在总体资源利用上,苏联就没有德国有优势。

  所以,从这个层面看,单从资源整合和总体实力对比,苏德战争打响前,德国肯定是优于苏联,这也是德军敢于对苏联大国发动闪击战的重要支撑。

  02苏联次于德国,也有三个方面的不足。

  虽然苏德战争苏军打赢了,但付出了2700万人的惨重代价,70%的家庭都不完整,整个国家经济下降非常大,除军事实力增强外,其它方面苏联都要用很长时间才能修复。那么,在战争打响前,苏联为什么在总体实力上要弱于德国呢?这里面也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在起制约作用。

  一方面是苏联的国内外环境影响。由于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存在,西方阵营把它视为洪水猛兽予以抵制,国内又有许多反对声音没有统一,加上从老沙俄带来的一系列周边领土争端问题,导致苏联与周边国家几乎没有一个是友好的,所以,在德国闪击苏联之前,苏军已经与日本、芬兰和罗马尼亚等发生了小规模的战争,而刚刚建立起来的各加盟共和国也是面和心不和,对苏联的整体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另一方面,苏德战争打响前,苏联正在一门心思落实第三个五年计划。由于苏联当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一切都是按部就班,1938到1942年为苏联的第三个五年规划时期,按照这个计划安排,苏联也是重点从农业转向工业,重工业基地也是从西部向东部转移,在军事上也是军事工业刚刚起步,相比德国的闪击战,在作战武器的发展上明显落后于德军。

  第三个方面是斯大林对军队管理方面的失误。1938年苏军进行了史无前例的机构和人事改革,一大批有作战经验的指挥员遭到清洗,在作战思想指导上,苏军也从进攻转向了防御。尤其是1939年苏军经过与日本关东军和芬军的作战,暴露出一些问题,也对德军占领西欧有所警惕,但1940年的首长机关演习后,斯大林仍然对建设以坦克为主的机械化部队比较轻视,相反却对炮兵和空军给予了足够的关注。

  从这个层面讲,苏德战争爆发时,苏联并没有做好战争准备。除了自身一些人为因素制约外,还有基础工业比较薄弱,国内外环境也对苏联不利,作为总体实力对比来讲,德国反而有那么多的轴心国支持,不象苏联孤家寡人,如果没有丰富的资源支撑,想打赢德军的进攻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03苏德战争,德国实力强于苏联,为什么没有打赢呢?

  这个问题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归根到底还是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德国输在两线作战和保障预估不足上面。前面讲了,论工业生产能力,德国不仅本身有基础优势,还有占领国和轴心国的支持,想生产多少坦克和飞机大炮都不成问题,但关键的因素是这些装备都要喝油,而德国最缺的就是资源,这才是德国失败的最重要根源。而当初巴巴罗萨计划展开时,德军又把战争时间计划在三到五个月,没想到一仗打下来整整增加了十倍,这是德国始料未及的,所以,闪击战的缺陷问题德军是在没有总结出来的情况就盲目的展开,输了也怪不得别人。

  第二个原因就是苏联用血肉之躯和战斗精神打赢了战争。说苏德战争是二战最残酷的战争,一定没人会反对。仔细回顾下东线作战的历程就会发现,尽管苏军在莫斯科战役中打破了闪击战不可战胜的神话,但如果没有苏联军民付出那么大的代价,单靠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换来胜利几乎是不可能。所以,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战斗作风,迅速成长起来的装甲部队以及强大的战争动员机制成了苏军打赢的三大法宝。

  第三个原因就是同盟国的相互配合和支援。可以说,苏德战争中,苏军如果没有英美同盟国的增援,想打赢也很难,而从另一方面讲,如果英美不开辟第二战场,不在诺曼底登陆,德军也不会面临两线作战分散兵力,况且1943年开始,轴心国也开始分崩离析,德国的资源又被完全阻断,再强的工业基础也经不起盟军的远程打击。

  从上面分析看出,德国虽然是二战时期的第三强国,但也是外强中干,如果没有仆从国和轴心国的资源配合,他还不一定排到第三。所以,从战争开始到结束,一直都是经济基础决定军事打击能力,只是德军的闪击战对整个国家的综合能力占有资源太多,打到后来德国消耗不起,从一定程度上讲,苏军是用持久战和消耗战拖垮闪击战的。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二战苏德战争,为何打仗失利不能让严寒因素背锅?时间节点能错开

  二战巴格拉季昂行动,为何创新打法成苏军打赢法宝?3大秘密武器

  二战苏德战争,为何三路进攻战术没有错?围歼了300万苏军是证明

  二战苏德战争,为何作战本质是能源之战?3条油路都被堵死了

  责任编辑:

上一篇:战狼2再被蹭热度,低配版战狼2画虎不成,嘎子哥担任主演
下一篇:我的“女友”竟然有很多“男朋友”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