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建筑之美、藏品之珍、用品之精三方面,展现中国故宫的文化魅力
从物质角度来看,一方面,故宫博物院收藏了万千艺术珍品,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是“曾经存放过中国历史上最精致的心灵的证明”。另一方面,作为木质建筑的杰出范例,故宫建筑群本身也是古代建筑艺术的心血结晶。
从博物馆的价值来说,文物是立身之本,也是一个国家物质财富的象征,是一个民族思想、文化、艺术、科技成果的直接展示,是悠久历史浩浩汤汤的证据。紫禁城自1925年起正式从皇家私苑摇身一变成为公共博物馆。
故宫中珍藏的宝贝也不再是皇家私人收藏,而成为民族与国家的财产。博物馆的使命在于保存、研究文化的物质财富,传承文化的血脉。它的存在,是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知识的系统整理和直观呈现,也是学校教育的补充。
中国纪录片导演们不约而同地凸显了故宫作为博物馆的职能以及故宫及其藏品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成就。故宫纪录片承担了宣传教育、传承文化的现实功能。
本国观众可以通过纪录片对故宫收藏文物及宫殿本身的影像叙述,触摸到历史跳动的脉搏,感性地、直接地了解历史实物,感受到传承千古工匠精神。外国观众也可以通过直观的文明成果感受到中国的文化魅力。
拍摄年代较早的纪录片《中国宫殿与传说》,通过介绍近百座古代宫殿的艺术成就与历史传说,来向观众展现中国建筑之所以能与欧洲建筑与伊斯兰建筑并肩于世界的独特技艺与文化精髓。
其中,明清故宫是中国宫廷建筑的典型代表。其审美、制式与工艺都蕴含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代表着古代中国建筑的先进水平。该片具有非常典型的央视科教纪录片风格——解说先行,画面为辅。
解说词注重知识性与功能性,力图通过对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介绍展现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渊源。
同年,《故宫》打破了《中国宫殿与传说》所代表的科教纪录片传统,以更灵动的形式、更丰富的内涵、更具美感的画面来表达故宫。
《故宫》是由中央电视台携手故宫博物院联合摄制的十二集大型电视纪录片,是一部被誉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佳作。本片从故宫的建筑艺术、使用功能、馆藏珍宝和历史变迁四个方面,全面展示了故宫雄伟瑰丽、神秘沧桑的宫殿建筑与巧夺天工、历经传奇的珍贵文物。
总导演周兵曾经总结过《故宫》的主题和内容:“一.紫禁城的建筑及它的建造历史,也就是紫禁城怎么建起来的;它的设计理念、空间布局及建筑特点。它被分为二集来讲,第一集是《肇建紫禁城》,第二集是《盛世的屋脊》。
二.紫禁城的功能,就是紫禁城建成后,是如何使用的。它被分为三集来讲,第三集《礼仪天下》、第四集《指点江山》、第五集《家国之间》。
三.紫禁城里的国宝。它被分为四集来讲,第六集《故宫藏瓷》、第七集《故宫书画》、第八集《故宫藏玉》、第九集《宫廷西洋风》。
四.故宫博物院80年的历史。它被分为三集来讲,第十集《从皇宫到博物院》、第十一集《国宝大流迁》、第十二集《永远的故宫》。”可以说,本片兼顾了故宫的方方面面。
尤其第二集《盛世的屋脊》向观众展示了故宫建筑的规模、形制、结构、材料、设计、工艺、装饰等等,展现了故宫的艺术价值与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本集不仅仅是通过解说词的介绍与强调来展现故宫的建筑之美,还通过精美的画面来直观地向观众传达故宫建筑的艺术冲击力。
金碧辉煌的恢弘殿宇,绵延不尽的高高宫墙,夕阳照耀下的重重柱影,流云辉映下展翅欲飞的鸟兽雕塑,繁花掩映下的飞檐翘角,天地上下一白的角楼雪景……这些建筑在本片的镜头中宛若天上宫阙,呈现出别样的意境之美。
《故宫100》则是继《故宫》之后,央视针对年轻观众群体推出的微纪录片节目。本片共100集,每集时长仅6分钟。本片不求内容全面,一集只介绍一座故宫中的小建筑,于历史、现在、未来的交错视角中讲述发生在这个空间中的小故事,通过全方位的影像呈现为观众建构一个“触手可及”的故宫。
本片突破以往只重视内容的惯例,以极具现代感的拍摄方法,于古今交错的影像空间之中展现故宫的建筑之美,介绍故宫内部建筑的功能以及思想价值。
除宫殿之外,午门、角楼、护城河以及牌匾、日晷、瑞兽等小建筑、小设计,都成为了本片的主角,拥有独立的篇幅介绍。
故宫众多不向游客开放的区域如寝宫、书房、学堂、家庙、佛堂、道场等,建筑中易被忽略的部件如门钉、地砖、瓦片、廊柱、栏杆等,展现古人智慧的传统建筑设计规范如避雷、防火、排水、制冷等,这些细节都得以一一展现在观众面前。故宫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在镜头下都是艺术的结晶,背后都蕴藏着匠心与血汗。
本片对建筑本身给予了崇高的赞美,从细节处展现了传统技艺与文化观念的独特魅力。《世界遗产在中国》之《明清故宫》,除介绍其他纪录片已介绍过的建筑知识与讲究对称的建筑美学外,还从建筑工艺的角度细致介绍了故宫从兴建到后续多次维修的过程与成果。
片中还不无赞叹地表示明清故宫的建造完全展现和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工艺工序,即木作、瓦作、石作、扎材作、土作、油漆作、彩画作、糊裱作这“八大作”。
《中国古建筑》之《夕阳凝紫》则主要通过实拍景象、古代文献与CG动画,从更学术的角度回顾了古代王都的建筑史,讲述了故宫的建筑知识——选址、布局、形制、要素、典范等等。
从博物馆角度来说,藏品是一切业务活动的基础。众所周知,故宫的“宝物”众多。故宫现有藏品总量已达180余万件(套)这庞大的数字,足可见故宫的馆藏实力。
中国拍摄的众多故宫纪录片都热衷于罗列和展示故宫中丰富而珍贵的藏品,以凸显故宫的馆藏实力与艺术价值。
《故宫》第六到第九集着重介绍了故宫这座大房子里收藏的瓷器、书画、玉器、西洋藏品,足见当时国力之强盛。以瓷器为例,《故宫》的第六集通过一些与藏品有关的逸闻趣事,引出并细致介绍了故宫的珍贵馆藏瓷器,表明了帝王的喜好对官瓷发展的影响与贡献。
如帝王为博宠妃一笑的明成化斗彩三秋杯,让乾隆艳羡而求不得的唐代秘色瓷,永乐宣德年间采用郑和从西洋带回来的苏麻离青料烧制的永宣青花,康熙特设机构烧制的珐琅彩瓷器,审美风格被高度赞扬的雍正仿钧窑鼓钉洗,乾隆十分自得的粉彩镂空转心瓶等等。
故宫收藏的各代官窑瓷器代表着当时制瓷技艺的最高水平。除瓷器之外,本片也对故宫收藏的书画、玉器以及西洋的钟表、乐器、天文仪器等做了详细的背景介绍、逸闻讲述与细节展示。
《故宫》充分展现了故宫藏品的艺术成就,尽显书画的风流、珍玩的灵性,让观众不由得肃然起敬,民族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台北故宫》重点讲述了半个多世纪前,五千多箱故宫文物辗转迁入台湾的历史。
台北故宫中65万件艺术珍品,其中92%的文物来自于北京紫禁城的清宫遗存,多数为中国历代皇家收藏,是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国之瑰宝。该片通过介绍两座故宫的渊源与一代代人精心守护的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了两岸文化根源上的同一性。
本片的前七集回顾与追溯了故宫国宝迁往台湾的历史,后四集介绍了台北故宫承古开今的现状,中间的二十九集则重点介绍了台北故宫收藏的国宝。
虽然因为种种原因,剧组未能与台北故宫达成协议、进入博物馆内部进行拍摄,但仍通过早年间留存下来的文献资料与专家访谈对台北故宫收藏的书画作品、青铜礼器、官窑瓷器等进行了细致而全面地介绍。
其中,有被誉为国之重器的毛公鼎、西周散氏盘等,有展现翰墨风雅的《快雪时晴帖》《富春山居图》等,有号称云破天青的宋汝窑青瓷、被誉为瓷中繁花的宣德窑彩瓷,有被帝王收藏把玩的榄核小舟、翠玉白菜等等。
而这些令人惊叹的国之瑰宝都来源于故宫,是中华民族文化财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一片,从中国观众的视角切入,以标题中两大依托古代宫殿设立的博物馆为载体,讲述了东西方艺术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发展历程,展示了斐誉世界的中西艺术杰作。
该片不仅在空间上跨越了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希腊罗马以及古代中国,介绍了四大古老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还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各个时间节点上具有突出贡献的艺术成就,并进行中西的比较。
比如,第一集以中法同时期、同样爱好艺术的统治者乾隆与拿破仑为比较对象,展示了卢浮宫与故宫馆藏的体现统治者爱好并由其收藏的艺术品。
第二到第四集展现了两大博物馆中收藏的能代表古巴比伦、古埃、古希腊以及古代中国文明起源与特点的石刻、石碑、器皿、雕塑等文物,展现古老文字、图腾的、神话的魅力。
第五集到第十二集分别以帝王功业、宗教信仰、中西艺术家对比等主题,串联中西艺术发展的脉络,介绍中西著名的建筑、雕刻、绘画作品,表现中西艺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不断交流、相互渗透。
本片在向观众介绍西方艺术精品的同时,亦凸显了中国本土不遑多让的艺术魅力,表明双方在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艺术领域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除了代代流传、供帝王赏玩的前朝珍品与西洋贡品之外,中国的故宫纪录片还展示了皇室中人的日常生活用品,展现了宫廷生活中的人情味。《故宫》《故宫100》以及《我在故宫修文物》均向观众展示了帝王日常生活的一面。
这些反应宫廷生活的日常用品,有的极其奢华,有的意外的朴素,但都无一不具巧思,保证了皇室中人的生活品质与审美格调。
《我在故宫修文物》一片是首部展示文物修复技术与探访修复师日常工作的纪录片。该片重点记录了木器、漆器、陶瓷、青铜器、钟表、书画、镶嵌、织绣等工艺组的修复师们是如何对珍奇文物进行修复的。
详细展示了木雕佛像、乾隆御稿箱、宫廷御用乐器瑟、康熙32扇万寿屏风、刻有文化典故的十二件银器套杯、唐代三彩马、乾隆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黄花梨百宝嵌番人进宝图顶箱柜、出门见喜春图、乾隆生母金发塔、崇庆太后八十大寿喜宴图等十余件文物的修复过程、文物背后的典故经历以及修复师们的工作状态与心得感悟。
如乾隆的御稿箱、宫廷烤火笼、黄花梨百宝嵌番人进宝图顶箱柜等收藏品,是皇室中人在生活时实实在在地使用过的物品,而不仅仅是摆在案前赏玩。这类文物的价值与纯粹的收藏品还有些不一样。
其价值不仅在于其工艺水平,还在于其所包含的礼仪规制、经历典故以及使用者的个人习惯与审美情趣等等。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
- 韵府群玉
- 老年临终关怀护理集锦9篇
- 如何评价剧场版动画《和谐(harmony/ハーモニー)》原作:伊藤计划 ?
- 智人战胜尼人的决定性因素 是神灵崇拜与艺术品 在3万7千年前智人击败了远比自己强
- 沈阳参考消息(2017年1月11日)
- 密集架区密集架书库图书馆负一楼期刊阅览区中外文期刊图书馆一楼图书借阅区(A-H
- 费维光:脾胃病17方
- 土耳其身为伊斯兰国家,为什么允许“风俗产业”合法化?
- 高中教师教学反思
- 三观尽毁!90后公务员出轨50岁女上司,聊天言语暧昧,妻子怒举报
- 22应用心理学考研347 首师360有调剂院校吗?
- 铃木凉美女士,你仍期待同时收获怜爱与尊敬吗?
- 团建别墅 | 确认过眼神,是能疯一起的人!Boss,今年年会我们泡私家温
- 《归来》观后感
- 翻译伦理的重要性和译者荣辱观建设研究
-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国医大师名单!在北京看中医该找谁,这下全知道!
- 这些年爱过的同人文(BG)
- 荷兰深陷风俗业?日本都要甘拜下风,为何能稳坐世界顶尖位置!
- 戴安娜25年前私密录像首次解密:自述性生活,全英国都被炸懵逼了
- 原创上官婉儿为什么必须死,她做的这件事太无耻,李隆基忍无可忍
- 「医药速读社」Paxlovid临床失败 礼来斥巨资引进Kv1.3抑制剂
- 她是韩国性感女神,靠出演“三级片”走红,今41岁韵味不减当年!
- 电影市场有望点燃 好莱坞大片排队上映
- 评荐《传染病(Conta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