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春秋篇(6)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3-01-05
手机版

  一、神医“扁鹊”这个名字的来历

  扁鹊是春秋时期郑国人,后长期居住在齐国卢村,人们叫他卢医生。他是当时最著名的医生,姓秦名缓,字越人。因他医术精湛,不论走到哪里都给民众治疗疑难杂症,解除病人的痛苦,带给人们安康和快乐。因此时人把他比作像喜鹊那样能给人们带来喜讯,便尊称他为扁鹊。

  秦缓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刻苦钻研医学,他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医术高明的医生。既是在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到处战乱纷争的情况下,他仍然走南闯北为民众治病解难,赢得了人们普遍的欢迎和赞誉。

  扁鹊治病最善于用“望、闻、问、切”几种诊疗方法来判断病人的病情。司马迁在《史记》中详细记述了扁鹊治病的几个医案,其中一个是用脉诊法诊断治疗赵简子的病,一个是用望诊方法诊断齐桓公病。

  中国历史著作

  相传有一次,扁鹊去晋国正好碰见晋国上卿赵简子因繁忙的国事而累得昏倒在地,已经五天不省人事。其他大臣们有听说扁鹊此时正在附近给人治病,便立即派人把他请来给赵简子诊治。扁鹊来到后只是按了按赵简子的脉搏,就平静地说:国相没有什么病,只是由于过度劳累所致,不需要吃什么药,让他静养两天就会恢复健康的。果然,过了不到三天赵简子就醒过来了。这件事当时被传为佳话。

  还有一次,扁鹊来到齐国临淄,看到齐桓公和大臣们在宫外走动,他想看看齐桓公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便走过去。他上下大量了一番齐桓公,发现齐桓公气色不好,就断定齐桓公已经生病了,他直言不讳地对齐桓公说:大王你有病在皮肤,得治疗一下。齐桓公说他没有什么病。扁鹊见齐桓公不听劝告就离开了。

  过了五六天扁鹊再去看齐桓公,他仔细观察一番后对齐桓公说:大王你的病已经到了血脉,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加重的。齐桓公听了很生气,转身就走了。又过了几天扁鹊再次去见齐桓公,经过认真观察后,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您的病已经进入肠胃了,如果不治疗继续发展下去就没法救治了。齐桓公听了非常愤怒,齐桓公身边的人也附和着说:医生都为了显示他有本事,尽拿没有病的人说有病,对于真正有病的人他们倒是没有什么办法去治疗的。他们一边说一边离开了扁鹊。扁鹊也只好惋惜地走了。

  又过了几天以后,扁鹊特意前来看齐桓公,他只大量了一眼就急急忙忙转身走了。齐桓公心想,扁鹊每次见到他都说自己有病,可是今天看到我怎么一言不发就走了呢?他派人追上扁鹊问个究竟。扁鹊说:“病在皮肤,用汤熨的办法就可以治好。病进入血脉,用针灸的办法可以治好。病进入肠胃,用药剂可以治好。如今齐桓公的病已经进入骨髓了,是没有任何办法可以治好的,我只好躲开了。”果然没有过多久,齐桓公病倒了,派人到处找扁鹊,可是他不知去向了。不久齐桓公也就病死了。这两个医案充分说明扁鹊是一个把“望闻问切”运用到炉火纯青的高明医生。他确实可够得上“神医”这个称呼。

  古代人物画

  扁鹊不但善于把脉和望诊治病,他还擅长针灸、按摩和汤药治病。他把自己一生的实践经验做了总结,在诊断、病理等各方面对中国医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医学界历来把扁鹊尊为中国古代医学的祖师。称他是中国的医圣。

  二、扁鹊之死

  在春秋时期巫师盛行,他们常常用所谓的巫术为病人治病,使许多人耽误了治病的好机会而死亡。对此扁鹊对巫师们恨之入骨。扁鹊曾明确说过“六不治”,其中第一是不给巫师们治病,第二是对相信巫师的人不治病。

  有一次秦王生病了,请扁鹊来治病,可是秦国的太医李醖及其文武大臣都出来劝阻不让扁鹊治疗,他们说扁鹊会把秦王治成个失聪失明的人。扁鹊听了气愤地说:大王和我商量好了要我给他治病,现在又听信一帮小人胡言乱语,假如大王您用这样举棋不定的态度来治理国家,恐怕秦国过不了多久就会灭亡的。秦王见扁鹊这么生气,就决定让他给自己治病。经过扁鹊的医治,秦王的病不几天就好了,受到了秦王丰厚的赏赐和隆重的礼遇。

  中国历史

  这让秦王的太医等人心里十分不满,他心想,有扁鹊活在世上,说不定哪一天秦王会把他们这些人扫地出门。于是他恶向胆边生,秘密派人把扁鹊杀害了。可惜一代神医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惨死在那帮小人的屠刀下。

  扁鹊虽死,但他对中国医学的巨大贡献却永久流传下来了。历史记住了他,中华民族记住了他!他成了医生们非常崇拜的医学界圣贤。

  举报/反馈

上一篇:奇幻的、科幻的、恐怖的,做些不同的电影赏
下一篇:《传世怀旧版》测评:经典1.76版本2021再现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