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剧的文艺复兴:封神之作《想见你》到底有多好看?| 案例精选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3-01-05
手机版

  广东省新媒体与品牌传播创新应用重点实验室

  本期作者

  一只叫小白的猫

  本 期 关 键 词

  想见你 | 台剧复兴 | 植剧场

  昨晚,《想见你》迎来大结局,巧的是,韩剧《爱的迫降》也完美闭幕。没招架住全民追剧的热情,爱奇艺、韩剧TV、小米电视三联崩,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上周,因片源泄露,《想见你》大结局被盗版链接提前曝光,于是其原班人马紧急聚集,重新拍摄大结局彩蛋,也受到全网一致好评。

  

  截至昨日大结局,《想见你》豆瓣评分人数约24.8万人,评分高达9.2分,微博相关话题总阅读量近60亿。在台湾,这部剧的收视率也从开播时的0.54%攀升至1.83%,这个数字对偶像剧来说十分惊喜。

  从首播时期的追网盘资源,到内地买下版权后的每周更新必上热搜,再到大结局前夕该剧经历的“资源被盗”风波.......《想见你》可以说在内地市场完成了“高口碑、高热度”的双高转化。而男主角许广汉也凭借该剧走红内地市场,截至目前,其个人微博超话位列新星榜单NO.13,有望成为未来“陈柏霖”。

  

  “从它开始,台剧有了超越韩剧的可能。”在《想见你》的豆瓣评论区中,这条评论排在首页,收获的点赞数高达5418个。

  (剧情简介,内有部分剧透请谨慎观看)

  

  豆瓣9.2分被“封神”,《想见你》走红于“口碑”

  《想见你》在台湾内地播出首周,其收视率仅有0.54%,但随着“熬过三集就好看”、“第五集开始引入内地平台后”,《想见你》的口碑与声势突然逆袭。从剧集热度到歌曲翻红,再到剧中男演员出圈,《想见你》是如何做到“步步皆话题”的?

  

  1. 莫比乌斯环镶嵌着“宿命论”,剧情引人入胜

  虽然内容题材是较为常见的爱情故事和穿越元素,但《想见你》却以不断反转、错乱交织的逻辑线将观众绕进重重惊喜中。故事背景发生在1998年和2019年两个时空,凭借一台随声听、一首歌,男女主人公便可完成穿越,他们或在过去、或在未来,找寻到与自己长相一致、身份与灵魂却截然不同的一个人,“两个灵魂共用一个身份”。

  在“平行时空交错”的过程中,1998年的李子维遇到2019年的黄雨萱,而2019年的黄雨萱为了“去世的男友”王诠胜回到1998年,两人穿越时空的彼此暗恋是该剧情感走向的一大看点。嵌套其中的校园命案也是该剧发展的重要线索,随着线索一点点浮出水面,一步步牵引观众沉迷其中。

  

  除了剧情质量过硬,《想见你》之所以令观众感到好看,是由于其在梳理多条逻辑线时注重故事情节发展的因果,即故事的合理性。这也造就了这部剧的“烧脑”,使得观众必须做功课,观看时整理出一条信息量完整的故事线,从而推理出人物关系。

  

  家庭矛盾、校园暴力、情感纠葛、谋杀疑案被呈现在剧情之中,不管是莫比乌斯环,还是意有所指的语句,都成为后来观众津津乐道的细节。初看《想见你》以为是一部“翻版”的《我的少女时代》;往下看你会发现,它其实是《不能说的秘密》+《情书》;再往下看,你会发现它是《少年的你》、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这便是《想见你》能够走红于网络,并被网友“封神”的重要原因。

  2. 探索青少年自我认同,提升社会价值

  与无脑青春恋爱偶像剧不同,《想见你》的价值观设定在“探索青少年的自我认同”。

  成绩好但受人冷漠的陈韵如、因听力障碍被同龄欺负的莫俊杰、有着心理疾病的谢芝齐和“同性”取向的王诠胜......剧中每一个人物动机背后,对应的其实是家庭矛盾、校园谋杀、社会价值观所带来的无法趋同与异样感,这也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容易遇到的心理问题。

  

  而深究背后,这与原生家庭有脱不掉的强关系。陈韵如因父母重男轻女、弟弟对自己目无尊长而习惯于自卑自闭,没有朋友的她只能在学校天台绝望地想离开世界;黄雨萱虽然并无家庭镜头,但一句“爸爸每天都会问我喜不喜欢他”可见其家庭温馨,所以面对陌生大哥哥也能自信地说出“我觉得你喜欢的人跟我很像啊”;王诠胜的父亲对其关怀甚少,父爱的缺失也是造成他“同性恋”被欺负后选择跳海的重要原因。

  但原生家庭的痛我们无法改变,我们只有正视自己的价值,正确估定自己对世界的期望,才不会因为期望与失望之间的落差过大而心灰意冷。

  3. 热搜话题紧跟热度,社交口碑持续发酵

  据有关数据显示,《想见你》播放量为8000多万人次,微博上,#想见你#每周更新后都有多个相关话题登陆热搜榜。

  

  《想见你》引发的多种话题具备十足的趣味性和讨论度,而观众也自成多派,观看之后积极参与到相关讨论中。一方面,是根据剧中人物组成的“同情党”,与李子维、黄雨萱等角色共情,将#李子维太惨了#等热门话题推上热搜;另一方面,剧红歌也很红,作为剧中最重要的线索之一,《想见你》中的“插曲”《LAST DANCE》不仅刷爆朋友圈、QQ空间等社交平台,在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音频APP上,评论数也突破十万。

  在QQ音乐伍佰的主页里,《Last Dance》的热度超越了经典的《挪威的森林》,评论里全是关于剧集的讨论。伍佰本人也亲自在微博上回应“哈哈,我怎么这么厉害”,更充分运用歌词造成网络段子,表示“需要伍佰暂时将我的眼睛闭起来”。

  

  《想见你》的备受瞩目,也代表了当下观众在观剧时产生的圈层化,以及对于精品的渴求。大多数观众愿意接受“熬过3集就好看”的定律,静静等待拖沓的节奏走上正轨,开启男女主角的魂穿之路,从而转移豆瓣为这部剧打出高分。在圈层内的社交口碑持续发酵是助推其封神的重要外部因素。

  

  万物春回,台剧也要文艺复兴

  在《想见你》之前,台剧带给大家的印象还停留在2000年初期,《流星花园》《恶作剧之吻》《命中注定我爱你》曾一度风靡两岸,成为许多90后的青春记忆。然而直到2011年《我可能不会爱你》之后,台湾偶像剧便开始逐渐淡出大家视野,曾经的偶像小生阮经天也不得不在内地综艺节目上哭诉自己无戏可拍。

  2019年,《我们与恶的距离》《我们不能是朋友》和《想见你》相继以豆瓣高分和高讨论度的热剧姿态在内地播出。题材多样又现实、制作精致,台剧似乎摆脱了10年前偶像剧霸屏的态势,走入另一个阶段。

  1. 内容制胜,内核化的自我剖析与重组

  2001年至2011年是台剧的“黄金十年”,台湾偶像剧在内地风靡,催生了一代偶像明星。当年霸道总裁与“灰姑娘”的偶像剧套路屡试不爽,很多女性观众很吃这套,但剧情的程式化也加速了偶像剧的没落。

  

  从2015-2019年在豆瓣上广受好评的部分台剧来看,其题材和立意都开始变得有所不同。

  

  不难看出,题材广泛、元素大胆是如今台剧的一大亮点,也是其突出的剧本优势。根据白先勇小说改编的豆瓣9.2高分历史剧《一把青》讲述了内战时期国民党退守台湾的过程,原国民党飞行大队副队长的妻子沦为妓女换取前往台湾的船票;《我们与恶的距离》则是一部探讨新闻、律师和人权的职业剧,这种揭露现实阴暗面、深刻剖析人性的良心剧,则是因为得到政策的支持才能上线播出。

  

  宽松的政策环境给予台湾影视创作巨大的想象空间。除此之外,台湾当局也会对有需要的项目进行扶持,通过资金补贴帮助完成拍摄。这相应促使了近几年台剧在类型上的多元化,灵异、悬疑、恐怖、动作等类型题材均有不错的尝试,内核化的自我剖析与重组是台湾影视业得以复苏的重要原因。

  2. 拓展国际,接轨美国流体巨头盘活资金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台剧都面临资金不足的致命难题,幸好台剧迅速找到突围之之道,与HBO、Netflix、FOX等国际平台开展合作,既可以快速有效地解决资金问题,也可以提高华语剧在国际平台的影响力。

  较先打开局面的是HBO,2017年HBO与台湾共识合作了首部全中文剧集《通灵少女》,收视喜人,一举打破了此前《痞子英雄》维持了7年的收视纪录。《我们与恶的距离》也是与HBO的联合作品,《想见你》则是台湾中视电视台与FOX合作的首部之作。Netflix也于去年进军台湾市场,集结了本土优秀演员张孝全、贾静雯、王柏杰、范晓萱等人拍出了首部华语剧《罪梦者》。

  

  台湾影视与海外的合作其实是一个双赢战略。此前,史诗级美剧《权力的游戏》最终季自开播以来就话题不断,在多部热播国产剧中谋得一席,跻身全网热搜榜第五。眼看如此好的成绩,但出品方HBO却因为一直未能真正进入内地市场,而只能借力腾讯暗自神伤。从2015年开始,美国流媒体巨头们就纷纷开始积极开展亚洲地区业务,自制剧与买断剧不断,尤以台湾市场为主。

  据统计, HBO、Netflix、FOX福斯在台的计划剧就将近20部,加上韩国LINE TV剧,总共约20多部外资剧,而台剧年产量不过才40-50部,外资剧占了将近一半。一度萎缩的台剧市场,似乎正在被外来资金盘活。

  3. 影视自救,Q Place与植555电影网剧场人才培养

  除了在海外寻求帮助,在经历过长期的资金短缺、人才逃离无以为继之后,2014年台视作为台湾老三台(台视、中视、华视)之一,联合台湾知名导演王小棣,一起创造了包含青年演员培养和完整作品拍摄的一系列训练计划,称为Q Place计划和植剧场系列。从Q Place表演教室出来的演员就包括《想见你》的许光汉,以及在《我们与恶的距离》里饰演李大芝的陈妤。

  

  植剧场计划为人才提供了创作的舞台,被誉为“台湾电视戏剧一场温柔的革命”,自此,台剧进入多元类型化阶段。植剧场以孕育台湾戏剧良性生态为目标,最终确定了“爱情成长、惊悚推理、灵异恐怖、原著改编”四个主题,更邀请吴慷仁、杨丞琳、谢盈萱等高知名度演员为新人“抬轿”,诞生了《恋爱沙尘暴》《荼蘼》《天黑请闭眼》《五味八珍的岁月》《花甲男孩转大人》等高质量的剧集。

  “植剧场”在第52届金钟奖上仅凭四部单元剧就获得了24项大奖提名,创下同一制作单位史上入围数最高纪录。由此,台剧的内容不再仅仅局限在豪门情感、偶像爱情中,而是逐渐延伸至平凡人的生活,映射社会的现状。

  

  “植剧场”同时把一批有才华的导演、编剧推到台前,他们后来成为近几年精品台剧的中坚力量,这些人才的培养和传承是台剧再次爆发的基础,“植剧场”的系列作品不仅给台剧在内容上注入了新鲜元素,也推动着幕后制作的新发展。

  

  《想见你》的全民追剧热潮并不是偶然,台剧由上个十年的偶像剧辉煌时代,到近十年的沉寂,再到如今改头换面重新回到主流舞台,离不开创作者和制作者的共同努力。内容创新、政策支持、资金到位、人才就位,台剧的复兴正在步入进行时态。

  石云霞 | 文字

  李闪闪 | 编辑

  罗玉清 | 责任编辑

  END

上一篇:台湾厂商自制吃鸡游戏《CODE2040》实机演示 2020年发售
下一篇:2020年安徽成人高考高起专(大专)有哪些学校可以报名?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