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抄”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3-01-02
手机版

  我最奇怪的是那些被于正抄袭的编剧们都上哪了?难道个个都和我一样抱着“由他去吧”的心理听之任之?音乐界好歹还有个维权硬汉汪峰,影视圈的这帮人到底是不是太孙子了?

  易哲

  写稿经常遇上被人抄袭的事。通常昨天发的稿,第二天被人换了个标题改个导语什么的就成了别人的作品。比如去年一篇评“快男”的专题,隔天就被重庆某记者改了个标题,在导语里加了一句收视率就成了她的原创,并被挂在一些门户网站的头条位置。记得那天湖南卫视的朋友打电话给我,问我认不认识那发稿的谁谁谁,我说不认识啊,怎么了?对方说:“她今天在新浪上的那条稿抄了你那篇专题的80%的内容,还整得很极端,你不打算追究吗?”我说我哪有闲工夫去追究啊?况且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叫“天下文章一大抄”吗?由她去吧。

  更离谱的被抄袭还可以追溯到前年的时候,那时第二天早上《新快报》的内容在前一天的晚上就会更新在《新快报》的官方网站上,因此经常被一些流程相对较晚的外地报纸所克隆。经常前一天辛辛苦苦写的稿,第二天会同时出现在《新快报》和其他外地的报纸上。记得有一次,当天6点交完一篇人物专访,晚上10点的时候就有人打电话来跟我交涉稿件内容,电话中对方引用我稿子中的原文,居然一字不落!当场把我惊得手足无措。后来部门对此展开调查,但无疾而终,至今仍是个谜。好在那次之后,领导特意给官网打了招呼,以后延迟更新的时间,避免被抄,情况才大有好转。

  凌乱地说这些往事是因为突然对国内版权保护这方面的淡薄很有感触。比如前几天,领导想我采访一下热播剧《宫》的编剧于正,我当时就表现得很抗拒。因为在我看来,《宫》虽然是一部制作还不错的电视剧,但剧本的内容几乎70%来自于抄袭其他经典的作品。我为什么要去宣传一个抄袭者呢?

  在天涯社区,有网友专门开《“小天才”实则偷桥王,整理编剧于正的抄袭之路》这样的帖子来揭露他那轻而易举编出来的剧本。仔细一看,发现原来他除了《宫》,其他作品个个都有克隆其他人作品的嫌疑。《楚留香传奇》结局完全抄袭《火舞黄沙》、《大清后宫》抄袭《金枝欲孽》、《胭脂雪》抄袭《凤凰四重奏》、《锁清秋》抄袭《恨锁金瓶》、《贤妻良母》抄袭《溏心风暴之家好月圆》、《最后的格格》抄袭《末代皇孙》等等。很多于正的作品里,连原著的台词都原封不动地搬了过来,所以也就不奇怪为什么自2007年开始,于正突然开窍,每年都能推出两部甚至三部“原创作品”这么高产了。要知道丫这样已经很低调了,这么干,一年十部戏都是小意思。

  话说回来,我最奇怪的是那些被于正抄袭的编剧们都上哪了?难道个个都和我一样抱着“由他去吧”的心理听之任之?音乐界好歹还有个维权硬汉汪峰,影视圈的这帮人到底是不是太孙子了?亦或是是“于正”太多不堪同室操戈?难道我们国内的观众每年都要轮回着看不一样的面孔来演绎同样的桥段?真没意思!

  查看更多美图请进入娱乐幻灯图集  高清美图  图库首页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上一篇:“集合竞价”是A股唯一看穿主力意图的方式,从未失手,建议收藏
下一篇:世界影史上十大电影之最,你可知道哪些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