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地球知识局”公众号创始人:严肃科普也能“玩梗”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3-01-02
手机版

  文/金羊网记者 柳卓楠 实习生 安舒齐

  图/金羊网记者 梁喻

  从理工科硕士到新媒体人,从没有基础到历史、地理、管理样样精通,“地球知识局”公众号联合创始人田地心在2020新媒体行业南方峰会上分享了新媒体经验。其实,田地心还有个非常出名的笔名叫“猫斯图”。

  

  “地球知识局”公众号联合创始人

  理工科硕士转型为新媒体人

  “17年我还在德国留学的时候,‘地球知识局’创始人就找到我,当时我也有很强的表达欲,就加入了。”田地心表示自己原来是环境科学的硕士,没有系统学过社科知识。公众号所用到的经营管理、传播学、历史地理等知识,他都是现学的,在“摸爬滚打”中积累实战经验。

  从理工科转到社会科学,田地心认为自己还比较适应。“虽然我读的是工科,但我对数字不敏感。在学院读书时候,我是打辩论队的。”田地心说,“我个人能力的组合一直都是业内工科,户外社科,两边都比较平衡。”

  但从普通学生到带领团队,田地心也承担过很大压力。“团队到了10人以上,我不敢进公司。”田地心回忆说,“进公司之前,我都要到楼下吃碗面,然后坐着发半个小时呆,通过放空冥想来安抚自己。”田地心也通过各种渠道来学习管理学知识,包括找读MBA的同学要相关教材,向管理职位的朋友取经,“几个月后,我状态就慢慢调整过来。”

  轻松“玩梗”,科普好玩有内容

  “地球知识局”作为新榜公众号500强之一,阅读量日常做到十万加。田地心说质量是重点。“选题上,我们会关注最近的国际热点、城市热点,了解观众的兴趣。”田地心表示编辑会日常浏览新闻,寻找有意思的题材。在质量把控上,田地心要求编辑对同一信息进行多重搜索,并综合比对,选取其中正确的内容。

  如何把枯燥的地理知识变得有趣好玩,田地心提到“玩梗”是种常见的手法。“在电视剧康熙王朝,彼得大帝也出现过,康熙一挥手说‘你是皇帝,我也皇帝’。所以在介绍彼得大帝时,我们就截了这样的图。”这样的内容,不陌生还有趣。田地心表示科普虽然是严肃的内容,但“玩梗”可以把硬核的知识解构掉,软化成大家能看懂的内容。“玩梗过强也会让文章的深度变弱,我们偶尔玩一下,让观众会心一笑就行。”

  “我们一篇文章是3000字左右,如果不控制节奏的话,没人能读完。”田地心表示把控文章节奏很重要。在微信后台,“地球知识局”阅读完成度大概是20%。“对于长文章,这已经算比较高的数字。”田地心会在术语比较密集的一段话后,接一些有趣的解释,让观众既不感到累,也不会认为没内容。

  

  “地球知识局”公众号联合创始人

  立足微信矩阵,尝试媒体新形态

  “地球知识局”正在打造微信公众号矩阵,即从主号为核心,衍生出财经、国际旅游、国际新闻等小号,对内容进行深挖。“我希望矩阵号在行业内,可以做到腰部以上,完成高水平的自给自足。这样微信公众号的结构可以更稳健。”田地心表示在立足微信,稳定矩阵的基础上,“地球知识局”也会尝试其他业态,如视频、游戏等,满足不同群体对不同形态的需求。

  5G时代,新媒体形态也有新的发展趋势,如UGC短视频、游戏、互动影视等。田地心则比较喜欢科普直播,“5G信息传输密度更大,视频也不限于手机这个屏幕,我们可以带着大家实地参观,科普相关知识。”他还对知识游戏化很感兴趣,“历史题材改游戏太正常了,那我们能不能做一个带有科普性质的游戏,让用户跟着历史人物角色去体验?”

  “适当的点评和内容重新组织是有必要的,但一定要用科学的方法论去重组。”田地心也强调说“地球知识局”从不刻意输出观点,重点是在事实的呈现。

上一篇:上线不到两年,网易开放世界VR游戏《故土》宣布停运
下一篇:《重耳传》定黄金档 2017最大的古装励志剧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