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部高分的育儿纪录片,每一部都值得N刷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2-25
手机版

  原标题:6部高分的育儿纪录片,每一部都值得N刷

  大部分的家长,都是第一次做父母。

  没有经验储备,没有接受过科学育儿知识的培训指导,突然间我们就上岗了。

  以至于我们经常会感到困惑与焦虑,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这6部高分的纪录片,让我们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学习、去感悟。

  《生命·成长》

  

  这是一档教育类纪录片,邀请了教育学、心理学、生命工程学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教育的可能性。

  什么是好的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如何培养适应未来世界的孩子?父母又需要做什么?

  嘉宾纷纷从自己对教育的理解、践行出发,给出了自己的解读,听后让人打开思路。

  

  节目内容质量很高,很多内容值得细细品味。

  更是获得网友们的高度评价:没有一句废话,所有谈话都值得记录下来。

  《他乡的童年》

  

  这部纪录片走访了6个典型国家:芬兰、印度、日本、英国以及以色列,最后回到中国,为我们揭示了不同国家的教育理念及方式。

  探讨是中国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什么是好学校?怎样的教育才算是好教育?

  比如让很多人触动的芬兰,强调的是没有竞争的教育,关注的是孩子学习能力以及个人成长。

  

  在教育焦虑如此严重的今天,他乡的教育方式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迪。让我们思考什么是教育的本质,应该如何更好地尊重孩子、引导孩子。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一个共识,未来从来不只有一个样子。

  《你好未来人类》

  

  这场疫情使我们的教育发生了新的变化,当孩子们开始接触在线教育,科技带给我们的是利还是弊?

  这部纪录片历经16个月,聚焦“科技与教育”的关系,来到中国、美国、英国、以色列、肯尼亚这5个国家,探讨多元教育的未来趋势。

  全片围绕着一个问题:“我们正在用19世纪的体制,20世纪的知识,来教育21世纪的人才。”

  如何培养未来所需要的人才?未来教育要如何教、教什么、谁来教,也许这部纪录片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关键的7岁》

  

  这一部纪录片是澳洲一项万人的儿童纵向研究,跟踪了11个孩子1岁到7岁的成长,记录下每个孩子纵向的变化。

  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适应社会中的很多规则,个性也会向社会妥协。

  父母做了什么,老师做了什么,从而影响了孩子什么,这些都值得每位父母和教育人思考。

  《小小少年》

  

  这是一部关于“教育与兴趣”的纪录片,拍摄了6位痴迷于自然、科技、艺术、运动等不同领域,并天赋异禀的孩子,记录了他们与众不同的成长故事。

  比如在肉铺跳芭蕾的女孩、痴迷于机器人的少年组合、沉迷于昆虫的男孩……

  

  当一个孩子痴迷于一件事,会爆发出怎样的能量和创造力?不同家庭,面对孩子兴趣截然不同的态度,不同的亲子相处模式对成长的影响怎么样?

  片子没有将镜头局限在少年身上,对他们所处的环境、亲子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等都进行了探讨。

  《人生第一次》

  

  央视出品,必属精品,这部纪录片一度在B站飙到9.7高分。

  它记录了不同普通人一生中,那些意义重大的“第一次”。

  从孩子的出生、上学、上班、当兵、到结婚、买房、退休、养老,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也是我们的第一次。

  许多人都被这个小小男孩定义的“勇敢”触动到,去看了这部纪录片。

  

  每集都有打动人的地方,特别真实和温情。

  故事及镜头也捕捉得很好,让我们能看到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人的成长,也给观众留足思考空间。

  看完后不禁会感慨,人的一生,是那么漫长,又那么短暂。那些看似过不去的坎,其实都没有那么重要。

  责任编辑:

上一篇:为中国做出贡献的历史名人素材有哪些
下一篇:【党史课堂】《百炼成钢》第三十一集:一五计划;第三十二集:走自己的路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