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叫刘金凤》到《星汉灿烂》,我找到了古装剧“以倭代华”的真正原因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2-25
手机版

  原标题:从《我叫刘金凤》到《星汉灿烂》,我找到了古装剧“以倭代华”的真正原因

  文|令狐伯光

  同时除了《我叫刘金凤》之外,5日晚将要开播的《星汉灿烂》的宣传剧照里面,女主角赵露思服装背后的蝴蝶结的和服设计也引起了网友的争议(后面把剧照蝴蝶结p掉了)。

  国产古装剧为何“以倭代华”泛滥?答案比你们想象的还简单

  这个构图画面怎么弄,美术怎么做,服化道和场景怎么搭配等等。这些东西都做好后镜头应该怎么调度,演员怎么走位等等。这个前人挖掘,推动和奠定过后,后人继承,学习和发扬就行了。

  所以,

  国产古装剧为何“和风”泛滥?看到是港台服装设计的一定要注意了

  古装影视剧的道理和动画,游戏就是完全一样的,如果我们看国产古装影视剧是港台导演团队,哪怕港台文化精英参与就要注意了。港台近现代流行文化为何强,经济发展起来带来了市民文化繁荣,背后与大批民国文化精英前往港台是分不开的。这批文化精英的国学功底是很强的,比如香港三大才子的金庸、黄霑和刚去世的倪匡。

  同一代武侠片大导演胡金铨,《大醉侠》《龙门客栈》《侠女》《空山灵雨》等电影对于东方美学的贡献是宗师级别的;

  同时代还有开启阳刚美学的张彻,以及奇情派的楚原都是不错的。

  他们的下一代就是徐克等香港大导演,徐克的《倩女幽魂》《黄飞鸿》《青蛇》《断刀客》《新龙门客栈》就是继承前辈的传统文化美学,在技术和审美上又有进步,最终才达到香港古装片的巅峰。

  徐克的下一代是飞碟帽四部曲的李仁港,《关云长》的麦庄,《西游记》的郑保瑞,《血滴子》《武林怪兽》的刘伟强等等导演。他们的古装片别说传统文化了,美术服化道魔改,不中不洋更是比比皆是。

  对了,《我叫刘金凤》的服装造型师叫陈乐勤,担任过《楚乔传》《金玉良缘》《锦绣未央》《独孤皇后》等古装剧的造型师,著名香港服装设计师。这种港台文化精英北上对于国产古装剧“以倭代华”的处理,可以说比比皆是。

  从《我叫刘金凤》到《星汉灿烂》,为何国产古装剧“和风”泛滥

  此时肯定有人说难道内地没有吗?当然有的,《星汉灿烂》的服装设计师钟佳妮就是内地设计师,《风起陇西》导演团队也是内地的,黄薇还设计了《梦华录》呢。主要区别是两岸三地不同的历史环境、经济发展导致出现的问题不一样,不管是顶级文化精英还是现在的内地观众上面。

  如果说港台是呈线型的直接下降,那么内地是一个“V”字型。

  同时代大陆在传统文化美术方面情况要好得多,但因为经济发展不行,这个影视技术也不行,所以90年代初就请港台文化精英来指导,结果还发生《封神榜》听从港台文化精英的处理给做成罗马美术风格的。

  电影导演张艺谋“武侠三部曲”,有一种我虽然学习黑泽明但有自己文化坚持的感觉,

  像《大明王朝》《汉武大帝》《大秦帝国》等等(开始被影响了但有自己的东西)

  我认为原因就是文化产业快速商业化和工业化,与港台文化精英带来的生产模式结合,最终在文化商品生产上面形成了一种“势”。

  这就跟“抗日神剧”和2010年后的玛丽苏,磨皮抠图古装剧的情况一样。

  和风泛滥,“以倭代华”比比皆是?国产古装剧还有救吗?

  不过,

  ,港台那边不但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越来越差,甚至在表达上正好相反。

  比如正午阳光的《琅琊榜》《知否知否》《清平乐》,张永新的《军师联盟》,再到曹盾的《长安十二时辰》,路阳的《风起陇西》,杨阳导演的《梦华录》等等。

  比如《长安十二时辰》之前的唐朝古装剧以倭代华和胡编乱造十分严重,它之后唐朝古装剧是不是还原历史都上升了一大截,当然水平是另一个问题。

  另外《大明风华》《山河月明》的明朝古装剧也是一样,伴随后面的《两京十五日》《显微镜下的大明》等作品上线,我个人相信明朝古装剧审美还原也会提升一截。

  古装剧频繁出现“以倭代华”?不用悲观,因为古装剧这点越来越好了

  国产古装剧“以倭代华”明显就是历史遗留问题,

  说到底就是我们以前经济发展不行,没有建立成熟的哲学,美学叙事和技术文化文化工业体系。

  我们想要全面杜绝“以倭代华”的影响,

  责任编辑:

上一篇:今日组讯丨澳门回归20周年献礼《弯弯的大湾》、热血传奇抗战剧《齐鲁儿女》、都市爱
下一篇:ONELAN推出最新的4K 媒体播放器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