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第三性群体“海吉拉”:性别不是只有两种,还有别的可能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30
手机版

  前言

  随着人类文明史的发展,会不断涌现出各种新的事物。特别是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得信息越多,思想和观念也会越来越开放。但是这不代表大部分人能接受所有不同的“新事物”,比如性别。

  在如今大环境的文化圈里,各国在性别上一直都只有男女两种。这种约定俗成的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但是在南亚一直存在第三性群体。完全区别于传统观念,介于男女之间。这个群体被称做“海吉拉”。

  01 海吉拉神圣的宗教地位

  海吉拉最初源于南亚的印度,自古就存在。而且在印度教中,是非常神圣的存在,是印度教中主神湿婆和雪山女神,雌雄合体的存在,因而被称作海吉拉,在古代印度被视为最理想的性别。

  最初的海吉拉通常被定义为拥有男女两种性别的人,而且披上了神秘的宗教色彩。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就曾记载,海吉拉受到了罗摩的祝福,被认为是拥有神奇力量的人,虽然与常人不同,却拥有能给别人祝福的能力。所以在南亚人的婚礼上,经常会看到“海吉拉”的身影,为了给新人带去祝福。

  02 海吉拉在政治活动中发光发热

  后来海吉拉的定义,在南亚各个国家中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其中最普遍的就是指丧失男性功能的男子。就像中国古代的宦官。在古代印度,许多海吉拉在宫廷中,身居要职地位,是整个国家备受尊敬的人物。

  在巴基斯坦历史中,海吉拉群体曾经大量出现在,德里苏丹国及莫卧儿王朝,海吉拉为担任着守卫宫殿,日常行政等重要职位。为国家安稳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海吉拉的地位,在英国殖民者进入后,开始一落千丈。

  03海吉拉遭到打击和歧视

  18世纪中期,英国殖民者多次对印度发动侵略战争。直至将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附属殖民地。

  这对印度社会经济文化带来的影响,都是翻天覆地的。特别是海吉拉群体遭到严重打压。

  英国殖民者对于海吉拉群体的存在嗤之以鼻,非常歧视。歧视到直接颁布法令,公然将所有海吉拉视为罪犯,进行严厉打击。但是这并没有阻止这一古老群体的完全消亡,而是在黑暗的夹缝中,悄然而又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

  但是社会上对于海吉拉的认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方先进的理念冲击了印度居民的认知,人们发现海吉拉作为“神的使者”,并不能给他们带来任何好处。

  没有了神的加持,人们渐渐地视他们为耻辱,开始集体排斥和歧视海吉拉。

  社会环境的变化让他们的生活失去了支撑,海吉拉完全找不到工作,甚至没有了食物来源。

  只能生活在城市的灰色地带,成为最边缘的群体。社会地位非常卑贱。但是作为边缘人群,海吉拉依旧顽强地生活在黑暗的角落,并逐渐了有了自己的团体。

  英国殖民者统治印度地区一个多世纪,也导致了“海吉拉”这一词,被贯上了根深蒂固的歧视。

  后来所有大众不接受同性恋,异装癖等都被带上“海吉拉”的帽子。但其实这几者是有部分区别的。“海吉拉”主要还是指双性别人或者没有男性功能的男性。

  04海吉拉开始被社会重新接纳

  随着社会的进步,黑暗中的“海吉拉”,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人类学家塞丽娜·南达出版了著作《非男亦非女:印度海吉拉》,就曾经轰动一时,引起了人们对于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与反思,也启迪了人们对于性别多元的慎重思索。

  作为海吉拉发源地的印度,也开始重新接纳这一群体。2014年,印度最高法院终于颁布法令,承认海吉拉的地位,他们被归属为第三性别。这一举措不仅让海吉拉们得到了身份上的认同,而且得到了申请社会岗位的机会。

  目前南亚除了印度,其他国家也存在数量庞大的群体。但是不难想象,想要社会完全接纳他们的存在,还需要不少的时间。1995年海吉拉人沙芭,天生为两性。经常帮助穷人,深受贫民窟民众爱戴。人们纷纷要求她竞选市政官。

  但是在竞选现场,沙芭却迎来了一生以来最残忍的侮辱和嘲讽。同样的情况在印度还有不少。海吉拉群体想要渗透到社会上层,将是一条非常坎坷艰难的路。法令颁布容易,但是人们心中的偏见想要去除却很难。大家对于海吉拉这一群体怎么看?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

  参考文献

  《夹缝生存的“第三性”》

  《印度“海吉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即删除,非常感谢。

  举报/反馈

上一篇:《师兄总是要开花》正式杀青 另类甜宠完成沙雕进化
下一篇:第一章 月老宫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