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去做视频了,你还写稿讲故事,咋想的?”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2-17
手机版

  

  文 | 方园婧

  01

  大家好,我是显微故事的主理人方园婧。

  去年年初,我从媒体离职,和合伙人一起创业做了个公众号,显微故事。

  当时同行都问我,

  大家都开始转行做视频了,你怎么做起了图文?

  是的,我的大部分早年“下海”的朋友们大多转行做了视频号、或者自建了视频团队,但我还是毅然决然地搞老本行,做采访、写故事。

  原因很简单,我想听到更多人的声音、想去经历更多人的故事。

  我曾是个商业记者,采访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或感动、或唏嘘的人和事,但受制于各种原因,他们的声音常被时代的噪点所埋没。

  在媒体环境里,更多的关注会被自然地留给社会热点、行业领军人物,

  但这些小人物为什么不能被听到?

  我希望能有些地方,专门为他们而留。

  为显微故事撰稿的作者,也抱有相同的初衷。其中一个作者和我说过:

  “历史往往会被描述得极其宏大、波澜壮阔,但当你认真阅读每个篇章,会发现,这些无数个‘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才构成了时代的全貌”。

  显微故事,就是想记录这些看起来微小、但身处时代洪流中的每一个小人物。

  02

  在过去的2020年里,显微故事一共更新了168篇原创故事、涉及168个不同的社会群体和人物。

  我们从不刻意追逐热点,

  但却意外地记录下了2020年的每一个转折点。

  2020年1月份开始,疫情爆发、全国各地交通封闭,一时间社会停摆,但依然有一批人坚定“逆行”,牺牲个人利益只为换来更多人的安全。

  期间,显微故事共采访了20多个武汉居民、医护人员、志愿者、以及期待社会恢复正常运转的小微企业主,记录下了他们的平凡和伟大。

  4月,居家隔离、线上办公期间,行业也见证了直播的起飞、繁荣和自省。

  前后数月,我们分别采访了网红、MCN机构、主播经纪人和直播平台,还原了产业链里的灰色地带,也有幸看到了那些有社会责任感、追溯问题的平台内容审核员。

  再后来,乐视的退市、瑞幸风波、TikTok困局、因《三十而已》被人关注到的柜姐、炒鞋党、伪名媛、盲盒灰产……我们也都一一记录。

  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显微故事一共服务了30多个作者、接收过数百篇投稿,他们通过各种你所想象不到的渠道和方式:

  带来了78个不同职业的故事,其中包括:

  小三劝退师、鉴黄师、狱警、脱口秀演员、编剧、人口普查员、快递外卖骑手、儿科医生、核酸检测员、凶宅中介、殡仪馆工作者、电竞选手、货车司机、汽修师、奢侈品柜姐、灵媒、福利姬、主播网红、主播经纪人、灰产洗稿人、空姐、赌场荷官等……

  还带来了56个小众社会群体的真实口述故事,其中包括:

  杀猪盘亲历者、乐视股民、云南吃菌人、羊毛党、洪水亲历者、从中科院辞职的人、被家暴的女人们、小米米粉、买到烂尾楼的人、送外卖的女骑手、炒茶党、空气币操盘者、名媛培训班学员、参加过奇葩团建的人、饭圈站姐、养猪专业户、盲盒圈内人、全球社畜等……

  当收获了足够多的优质内容、同时跑通了内容生产链条后,显微故事

  从一周2更变成一周7更。

  我们也有了几乎每周创造一篇爆款的能力,过去一年我们一共创作了38篇全网阅读10万+爆款文章,这其中,20%的文章阅读量破百万。

  最受欢迎的一篇文章是《人到中年,我从中科院辞职了:年薪涨10倍,我能不心动吗?》,该文全网曝光量超过1亿,阅读量近千万。

  衣食住行,永远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

  这些爆款大多集中买房、家人健康、小众职业揭秘、教育、行业热点动态等相关内容。

  03

  看起来,显微故事似乎总能找到丰富的采访、层出不穷的新选题。

  为此常有同行问我:

  你们如何能够保证这些内容的日常更新?

  以及,你们到底赚钱吗?

  答案有且只有一个——好的内容模式,自己会运转,好的内容,市场自然会肯定其价值。

  创业一年,我非常感激在一开始就遇到这些有意思的作者,我们一直保持着朋友般的亲密关系。

  现在,大部分显微的选题不是我派下去的,

  而是作者自己带着故事来找到我的。

  我所能给予的,除了倾听、编辑,还有符合他们内容价值、高于行业标准的稿费。

  我在媒体从业8年,见过很多媒体对内容考核的绩效。

  为了稳定,他们大多会将创作量化,通过商业模式的推演、绩效考核等形式,保证平台内容的稳定输出。

  但这个做法,太折磨创作者了。

  创办显微故事,也有一份我小小的私心,我希望让所有写字的人,是真的为热爱文字而写作,而不是为了生活而写作。

  干了一年,经验不多,但唯一可以自我肯定的是,显微故事还算是成全了我的这份初心。

  此外,我也相信,好的内容永远会说话,它不仅来自大人物的经验输出,也来自于小人物的真实讲述。

  当然,这些优质内容也值得被匹配到相应的市场价值。

  目前显微故事已经服务过包括各互联网大厂在内的近40个品牌,成为他们值得信赖的内容服务供应商。

  在这些企业的合作中,我们也挖掘了各行各业有意思的人和故事,让显微故事的触角变得更深、维度更细腻。

  04

  我是一个不喜欢立Flag的人,对未来的一年,也不会刻意地追求什么。

  不过,有些变化是我能感受到的。

  很多作者在和显微故事合作期间,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了更多值得被细腻的笔触描绘的人物和故事,这些故事也值得被更精致的文字打磨。

  还有一些非专业作者,通过一年的写作锻炼后,也对文字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希望能长期、稳定地被培养、锻炼,写出让他们更有成就感的内容。

  这些变化已经发生了。

  关注显微故事的读者可能会发现,近期我们进行了改版,除了版面设计力求更加简洁、阅读体验更舒适以外,还从以往的口述群体故事拓展出了人物特写等形式。

  既是变化,也是进化。

  如果真的要定一个新年愿望,我希望这些改变之后,我们的读者能够在显微上收获更多有意思的故事、作者们也能在这里得到更好的成长和磨练。

  最后感慨一下,能找到一份既热爱、又能赚钱,还能让作者和读者们一起分享成果的事业……

  真爽!

  新年快乐!

  文末附上显微故事所有全网10万+文章

  13岁那年,父亲找了一个大我6岁的“后妈”

  伪装嫖客、做卧底,我是抖音“守夜人”

  为儿女做“老漂”:7人挤90平房子,到北京10年没出过家门

  被广场舞伴骗30万、和队友抢老头,我经历的广场舞风波

  “乳山海景房骗局”:定金不退、没住一天,面朝大海都是幻觉

  我上了两万元“名媛培训班”:口红10人涂,月入7000元

  90%的白血病可以治愈,但没有钱,我们就会变成剩下的10%

  做了16年狱警,我一眼就能看出职业罪犯

  怕溺水尸、24小时忍焚化高温、采访丧属,我们在殡仪馆工作

  云南新冠致死2人,吃菌致死12人,我们为什么爱吃菌

  我遭遇的“移民骗局”:专骗中国人,看房就被“软禁”

  揭秘“福利姬”:父母不管我、被男友PUA、只想赚快钱换取独立

  人到中年,我从中科院辞职了:年薪涨10倍,我能不心动吗?

  我在澳门做荷官:这行没有年轻人,每天“见证”暴富和倾家荡产

  卧虎藏龙的批发菜市场:20年买10套房,疫情期3个月赚130万

  把临期口红塞进盲盒、做“改娃师”年入百万,年轻人的钱有多好赚?

  为户口奋斗的年轻人:部门的上海领导歧视外地人,一直拖着不给办

  我在猫粮里拌桔梗粉、给幼猫喂催产药,只为了从你的“爱”里赚钱

  没户口,我花了1万买非洲“绿卡”,给孩子报50万一年的“贵族学校”

  举债买的婚房成了烂尾楼,孩子都上幼儿园了,我还没住进去

  找人做法、看风水、摆罗盘,我们如何卖凶宅?

  小城买房记:想在县城炒房赚深圳的首付,结果买到了“鬼城”

  放弃高考“打游戏”,别人25岁年入百万、我退役后回家修车

  我是现实版“王漫妮”:不是和同事“宫斗”,就是被中东客人当佣人使唤

  半年胖60斤、吃完去厕所吐、开播前都要吃药…吃播江湖不容易

  TikTok被传收购的那一晚,公司内部的民族主义情绪空前高涨

  我们毕业不上班:写稿、做up主、陪人打游戏,拒绝当“社畜”

  “福利姬”口述:父母不管我、被男友PUA、只想赚快钱换取独立

  活在恐慌之下的网店店主:每种货要刷单几千次 可能要补税上百万

  空姐迷失在2020:月收入1000元、停飞后去咖啡馆兼职、商务舱比经济舱拥挤

  我们是“羊毛党”:和电商平台“内鬼”勾结、把店主“薅”到关店

  直播造假揭秘:25元买到2万“人”围观,不刷量主播都活不下去

  被直播和短视频改变命运的小业主:炸油条的年收入都能七位数了

  为谁疯狂?为谁打赏?煤老板:约不到女明星,我就约女主播

  为了生计,我来到瑞幸打工:没想到比“黑煤窑”累多了

  乐视网股民口述:用《易经》推算乐视会触底反弹 一直没有抛掉

  直播圈内爆料:一晚上赚120万,为什么他们还在喊亏?

  4个月损失5000亿,他们等不到“报复性消费”

  END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显微故事。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

上一篇:2019年的战争片,我就服这15部
下一篇:“中国式大片”提振民族精神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