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为什么要发动太平洋战争?真正原因是什么?主要有三点!
导读:日本为什么要发动太平洋战争,真正原因是什么?其实日本这个国家还是要注意的,因为日本人有这么几个特点:记仇、好赌、势利、爱占便宜。
另外,日本是个大陆边上的岛国,这样的国家因为资源、发展的问题,一般都和大陆处不好关系,比如英国和欧洲大陆,就一直不好;
另一方面,他们是进入工业化在亚洲比较早,但与欧洲列强比起来,还是较晚的,他们想极力赶上列强,所以在国家前途的选择问题上,容易选择爆冲的做法。
刚刚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国力大振,结合一战后的形势,日本人悍然发动侵华战争,这严重影响了英美在华利益,结果招来英美的封锁与制裁,导致日本有可能丢掉近百年抢来的利益。
工业革命改变世界
发动太平洋战争,是日本当时国家特质的体现,更是日本为了保住利益的方法。日本发动战争前经过谨慎评估,结论是:最坏的结果也能保住开战前的利益。
以上种种,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真正原因。详细说说。
人的思维和环境密不可分,比如你在一间狭小的房子里,即使再智慧,想问题的高度都不会开阔到哪里去。国家也是一样,一个岛国,他们看世界的眼光也只能囿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也许有人拿英国来反驳,但我们要知道,英国在工业革命以后,走的是海洋发展的路子,那些英国当政者几乎走遍了世界,眼光开阔得很。比如丘吉尔,年轻时就到南非打过仗。
日本从来就是个非常“势利”的国家,他们在外交上就是秉持“事大主义”——谁最强,就跟谁后面混。日本人的“事大主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他超过这个“大”以后,会往死里收拾它。
就服比自己强的
明万历之前,日本对中原各种学习、进贡,但对朝鲜半岛则是各种侵略、控制。到万历年间,日本是丰臣秀吉掌握大势,他们觉得明朝不如想象的那样厉害。
在英国打败西班牙成为欧洲霸主的刺激下,他也想从朝鲜打进明朝,奠定自己亚洲霸主的地位。结果日本在朝鲜被明朝打得差点灭国,随后的几百年日本安分不少。
直到清朝末年,大清已经腐败不堪,西方列强不断侵扰,日本人的机会又来了,他们还是从朝鲜半岛开始,一步步实施“征服世界”的计划。
除了“事大”以外,记仇、好赌也是日本人不断向外发动战争的原因。1886年,北洋水师造访日本长崎,发生“长崎事件”,双方都有死伤。当时的日本实力明显不如清朝,所以他们忍下了,也记下了。
事件之后,日本从天皇开始,每天少吃一顿饭,节省开支建设海军;日本民间更是从孩子的教育开始,把“击沉定远”作为他们最大的战略目标。可以说,他们是从1886年就打定主意:一定要歼灭北洋水师。
日本人画的甲午海战
甲午海战,日本独吞辽东半岛,这让一样觊觎中国东北的沙俄抓狂,在“俄、德、法”三国的干涉下,日本不得不还回辽东半岛。
实际上,“三国干涉还辽”是日本打定主意消灭沙俄远东力量的开始,后来,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达到了目的。连着打败北洋水师和沙俄,日本在亚洲没有了对手,这时候美国看出了日本的威胁。
1907年,在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坚持下,他们派出16艘精锐战舰、7艘补给船组成的环球舰队来了个“环球航行”,为了让舰队更加醒目,美国海军故意把军舰都涂成醒目的白色,所以这支舰队又叫“大白舰队”。
大白舰队
1908年10月18日,大白舰队抵达日本横滨。日本人当然知道美国是在向自己示威,他们把想法压在心底,表面上对舰队热烈欢迎,把仪式搞得盛大而隆重;实际上日本海军这时候已经把美国列为头号敌人。
日本人是记仇的。甲午海战前,日本海军把北洋水师列为头号敌人;日俄战争前,日本海军前两名敌人的排序是沙俄远东舰队、美国太平洋舰队;日俄战争后,日本海军的敌人排序是:美国太平洋舰队、德国海军、法国海军。
因为德国、法国是当年“三国干涉还辽”的国家,美国是太平洋上对日本最大的威胁,也是太平洋实力最强的国家,还用“大白舰队”吓唬过日本。
日本人是“好赌”的,他们打甲午战争就有“赌”的成分,结果大清朝外强中干,日本赌赢了;打“日俄战争”,日本人更是在“赌”,结果沙俄已经是外强中干、摇摇欲坠,日本人又赌赢了。
太平洋战争,日本人还是“赌”,他们赌自己能通过袭击,一举击溃美国在太平洋的海上力量;他们在赌美国会忍下一口气,让日本得到二年以上的喘息机会。这一次,日本赌输了。
作为岛国,日本向外发展只能通过海上,早期,他们只和大陆相通,学习中国的一切,结合自身的特点加以改造,形成自己独有的文化。
到江户时代后期,随着欧洲海上强国荷兰人的到来,日本开始接触到西方文化,兴起了研究西方(荷兰)的“兰学”。
江户时代的兰学主要是关于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的学问,日本闭关锁国、对外国的排斥还是很严重的。
1853年6月,美国人佩里打开了日本国门,彻底结束日本的锁国政策,日本由原来单一的“兰学”转变为全面学习西方的“洋学”。这个学习包括制度、思想等方面。
通过学习,日本人对世界的认识彻底发生了改变:原来世界上不只是有个很厉害的中国、原来西方的荷兰不是最厉害的、原来美国也不是最牛逼的:尤其让他们佩服的是英国——同为岛国,人家就能做到“日不落”。
兰学是日本的显学
这时的日本把英国当做师傅,全方位向英国学习,尤其是建设海上霸权必须的海军,更是照着英国的样子来建设。他们买英国军舰、学英国造船、派人到英国留学,1902年干脆和英国结成“英日同盟”。
在太平洋,日本不断向南美移民,直到现在,日本人在秘鲁、阿根廷、巴西都有大量的后裔;这种移民一方面是国内人口的外移,另一方面也是日本政府从走出去的角度考虑,出政策支持的结果。特别是日本对夏威夷岛的移民,更是带着强烈的开疆拓土的“企图”。
1868年9月,日本的明治天皇继位,他这个名字还是取自中国《易经》中“圣人南面听天下,向明而治”的句子;为了推行维新,明治天皇在1867年发布了“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的《五条誓文》。
与“誓文”同时向全国发布的,还有明治天皇的亲笔诏书:朕与百官诸侯相誓,意欲继承列祖伟业,不问一身艰难,亲营四方,安抚汝等亿兆,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日本的野心很大
从这里,可以看出日本当时的强烈“企图”:像英国是大西洋霸主一样,日本要做太平洋霸主。
但在太平洋还有一个强大的美国,日本对夏威夷、菲律宾的想法都被美国提前一步占领所破灭。所以,太平洋战争在“记仇、好赌、要布国威于四方”的日本人那里,是迟早要打的战争。
日本打完日俄战争后,不但没有得到沙俄一分钱赔款,还背上了巨额的战争外债,国内到处是一副衰败的景象。
发布《五条誓言》的明治天皇不再牛逼,看着国内大量荒芜的农田,作诗感叹:男儿意志刚,纷纷踊跃上战场,国事应共当。留下庭院静无声,可怜孤老耕作忙。
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让日本获得宝贵的机会,他们趁着欧洲人打仗的机会,快速发展占领了欧洲的殖民地市场,使国内工业得到跃升发展,一举成为工业制造大国。
日本还利用和英国的同盟关系,到处抢占德国无力保护的海外领地,许多南太平洋的小岛就是这个时候被日本人占领的,中国的胶东半岛是德国的势力范围,也是这个时候被日本人夺去的。
日本工业在一战时发展迅速
在地中海和大西洋帮助德国打仗的时候,本来就不弱的日本海军在给英国运输、护航时,和德国的海军交过手,让他们信心大增:先进的海军不过如此。
这个时候,日本经济发展起来,海军一直比较强大,他们的信心高涨。
一战结束后,美国为了限制日本在太平洋的发展、抢回战前英美各国的在华利益、夺取海上制定规则的权利,在1921年11月牵头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因为主要是解决太平洋的问题,所以这次会议又叫“太平洋会议”。
顺便说一下,美国取得世界霸权是渐进式的:一战结束,他们通过“太平洋会议”,取得在太平洋的权力;二战时,通过与英国的谈判,签署“大西洋宪章”,取得大西洋霸权;二战结束时,通过“华盛顿布雷顿森林”会议,得到美元霸权。
华盛顿会议
在华盛顿会议上,最让日本人受不了的有四点:
1、关于中国山东半岛的《解决山东悬案的条约》及其附约;
2、关于日本要让出赤道以南占领岛屿、限制日本在赤道以北占领岛屿的《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
3、限制海军发展的《五国海军条约》,即《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4、解散了“英日同盟”。
日本虽然有很多不满与愤懑,但限于实力,更限于对美国技术、资源的依赖,只好暂时服从。
但他们的海军这时候已经做好了在太平洋与美国决一生死的准备,他们经过计算,制定了“渐减邀击”的“九段作战计划”,后来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的作战,基本就是以这个计划为指导的。
被誉为“史上蕞惊人的违约舰”——“最上级”重巡洋舰
日本在“华盛顿会议”后,并不管会议签订的条约,军舰该怎么造还是怎么造、侵略该怎么进行还是怎么进行。日本对华侵略一直在不断扩大,直到1937年全面侵华,叫嚣要“三个月灭亡大国”。
实际上,日本的做法让英美各国产生了严重的危机感,他们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已经在中国占有非常巨大的利益,当然不愿意日本独吞。所以,以美国为首,开始对日本进行限制。
但初期的限制也仅仅是警告、敏感技术的限制等,并没有断了日本维持战争的物资进口,矛盾也不是很深;日本侵华的很多物资都是从美国进口的。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加入德国、意大利轴心国阵营,这时候,美国、英国加大了对日本制裁的力度,日本支持战争的石油、钢铁、技术等都被禁运。
不但如此,美国还加大了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支援,让日本不能很快中国战场抽身。
在中国无法抽身是日本的苦恼
随着封锁、制裁的深入,日本在中国战场陷入不能自拔的地步,太平洋上的进口航线也受到英国、美国的威胁。
如果这种态势不能打破,日本不但会丢掉在太平洋的利益,连陆地上的利益也有丢掉的危险。到1941年,日本国内石油储量已经出现告警,再不解决海军就没法出海了。
日本也是在这个时候打算深度经营南太平洋,因为这里有石油,还有巨量的橡胶。当时的电气化刚刚开始,绝缘材料就是橡胶,如同今天的“芯片”一样,成为世界各国抢占的前沿高地。
经过精密的计算和大量的推演,结合日本一直以来对美国的愤恨、对称霸太平洋的向往,日本决定像“甲午海战”、“对马海战”一样,再赌一次“国运”:
用突袭的方式打掉美国太平洋舰队,一举打破当前处处受限的局面。
“不打就会输掉所有,打还有一线生机”,这是日本要赌一把的主要原因。
太平洋战争,从奇袭珍珠港开始
定下要打“太平洋战争”后,日本人的行动是果断而坚决的,他们在1941年12月7日突袭珍珠港;12月10日在马来亚海域击沉英国海军的旗舰“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
开弓没有回头箭,“太平洋战争”就这样打响了。站在日本人的角度,这是当然的选择,前面说的原因都是具体而真实的。
二战的开始,让这场战争更加显得必要和紧迫:再不打,不是日本在太平洋有没有角色的问题,而是在东亚都没有角色。
日本人也做了最坏的打算:输掉战争。
英国皇家海军的骄傲“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说沉就沉
但他们以为:即使输掉,美国的太平洋舰队也会受到重创,只要日本海军还保持一定的实力,美国就会和他们谈判的,这样日本起码能保持住战前的利益。
人算不如天算,美国太平洋舰队越打越大;而日本在“保持实力”的想法下打得缩手缩脚,结果实力没保住,还彻底输个精光。
后来日本用“一亿玉碎”吓唬美国,其实是想尽快拉美国谈判;谁知道“不讲武德”的美国扔下两个大炸弹······
日本何曾有过“武德”。
举报/反馈
上一篇:《玉楼春》火了二个人:一个是于正,再一个就是她
下一篇:《二十不惑》段振宇多次告白被拒的背后,让多少人又看清了爱情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
- 韵府群玉
- 老年临终关怀护理集锦9篇
- 如何评价剧场版动画《和谐(harmony/ハーモニー)》原作:伊藤计划 ?
- 智人战胜尼人的决定性因素 是神灵崇拜与艺术品 在3万7千年前智人击败了远比自己强
- 沈阳参考消息(2017年1月11日)
- 密集架区密集架书库图书馆负一楼期刊阅览区中外文期刊图书馆一楼图书借阅区(A-H
- 费维光:脾胃病17方
- 土耳其身为伊斯兰国家,为什么允许“风俗产业”合法化?
- 高中教师教学反思
- 三观尽毁!90后公务员出轨50岁女上司,聊天言语暧昧,妻子怒举报
- 22应用心理学考研347 首师360有调剂院校吗?
- 铃木凉美女士,你仍期待同时收获怜爱与尊敬吗?
- 团建别墅 | 确认过眼神,是能疯一起的人!Boss,今年年会我们泡私家温
- 《归来》观后感
- 翻译伦理的重要性和译者荣辱观建设研究
-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国医大师名单!在北京看中医该找谁,这下全知道!
- 这些年爱过的同人文(BG)
- 荷兰深陷风俗业?日本都要甘拜下风,为何能稳坐世界顶尖位置!
- 戴安娜25年前私密录像首次解密:自述性生活,全英国都被炸懵逼了
- 原创上官婉儿为什么必须死,她做的这件事太无耻,李隆基忍无可忍
- 「医药速读社」Paxlovid临床失败 礼来斥巨资引进Kv1.3抑制剂
- 她是韩国性感女神,靠出演“三级片”走红,今41岁韵味不减当年!
- 电影市场有望点燃 好莱坞大片排队上映
- 评荐《传染病(Conta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