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理想而任人宰割,委屈求全却走投无路,英雄无奈大打出手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2-11
手机版

  《水浒传》中杨志、林冲、鲁智深这三个人的经历内在上有严密的逻辑。

  都与理想有关。

  杨志是最有理想的人。

  他的理想是: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刀一枪,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

  杨志的理想大家都很好理解——这源于他的祖先,杨老令公杨业,杨家将的传统。

  这是个有根基的人。

  然而,他因有了这个理想,就不得不任人宰割。

  还是心甘情愿的。

  他一上场就带着一大挑子礼物。

  小说点明他奔走的方向是京城而不是边庭。

  他要通过行贿以图恢复旧职。

  社会黑暗,想为国效命,也要先拿钱来。

  最后,他的一担子钱财花完了,高太尉一句话就把他打发了。

  他不得不卖掉他祖传的宝刀。

  这个细节是有寓意的——恐怕一同卖掉的还有他祖传的理想。

  其实,杨志原来做过制使,也只是替皇帝去搜刮民脂民膏——监押花石纲。

  后来,杨志发配大名府,得得梁中书赏识,做了提辖使。

  也不是正当渠道,而且也没有为国效命,反倒成了梁中书的奴才,押送想生辰纲。

  这就是杨志的悲剧。

  想为国效命,却根本没有机会。

  正当渠道都钻都钻不进去,歪门邪道随时打开。

  做忠臣,不行!做奴才,随时!

  想效命国家,却是危害国家的道路上越跑越快!

  这不权权是杨志的悲剧,更是国家的悲剧。

  但却是昏君和奸臣们的喜剧。

  林冲的理想已经实现,他正在享受他的理想。

  林冲就想守着妻子,安安稳稳过日子。

  林冲出场是陪妻子到岳王庙烧香。这是一个非常家居化生活化的情节,非常准确地表现了林冲的暖男心理。

  然而,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高衙内来了,要霸占他的妻子。

  为了保住自己的理想,面对调戏妻子的高衙内,林冲放下了拳头;为了这个理想,林冲有限度的砸了陆谦的家;为了这个理想,林冲在野猪林差点丢命而依然不怒;为了这个理想,林冲忍辱负重在沧州服刑。

  最后,山神庙前陆谦等谈话使他清醒地认识到,这个理想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实现了。

  于是,绝望的林冲完全变了,他大开杀戒,杀差拔,杀富安,杀陆谦,杀得酣畅淋漓。这是因为他完全放下包袱,或者说他发现他所背负的沉重的包袱其实只是水中月,镜中花。

  从前期的委曲求全到山神庙痛下杀手,变化了的不是林冲的行为,本质是林冲的理想由执着到破灭。

  所以,林冲的遭遇不是性格决定的,是他的理想限制了他。

  他委曲求全的原因是“他想有个家,有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的温暖的家”。

  【旁白】追求理想的获得绝望,原有理想的两手空空。

  这还让人好好地过日子了吗?

  一般人会认为鲁达是无理想的,因为他的行为几乎都是偶发的。

  然而,分析鲁达的行事,我们不难发现,鲁达做事从来不为自己,都属于路见不平一声吼:打死郑屠户,是为了给别人唱歌的歌女;拳打小霸王,是为了借宿碰到的民女;大闹野猪林,是为了救相识不久的林冲;火并崔小艺,是为几个老和尚讨公道。

  总结这些事项,我们不难发现,鲁达的追求是很高的,他就是要扫尽天下不平事,在这个尘世实现人人平等。

  这接近于大同社会。

  这大约就是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吧。

  在作者的笔下,鲁达其实代表了一种做人的理想。

  鲁达自身并没有这种意识,他完全是出自天性。

  正因为出自天性,所以鲁达做起来自然而然,几乎是条件反射。

  这几近符合禅宗之所谓直指人心,显示了极高的对人的关心,这在佛学上是极高的境界。

  为什么作者要借五台山高僧之口,说明“我们都不如他,他将来终成正果”?

  为什么作者特意安排鲁达在杭州名寺像一个高僧一样圆寂?

  为什么作者给鲁达这么高的待遇?

  原因就是鲁达是作者的理想!

  也许,杨志和林冲提出的问题,鲁智深就是答案。

  扫尽人间不平事后,理想自然可能通过正常渠道实现。

  举报/反馈

上一篇:绿联DX4600搭建与使用分享,高性价比多功能NAS达成
下一篇:甄嬛传:端妃只是单纯地来给温宜庆生?没那么简单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