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所表达的婚姻观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2-10
手机版

  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傲慢与偏见》

  从古至今,爱情都是永恒的主题。它犹如黑暗中划过的一道闪电,劈刻在人的心间,引人遐想,令人沉迷。自然而然地,诞生了许许多多有关爱情题材的文学作品。而在这些作品中,《傲慢与偏见》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在经历过200多年的风雨检验后,她以其谐趣幽默的讽刺艺术,如同技工般精湛的语言处理,赢得了广大读者的交口称赞。作为世界文库中的一颗明珠。闪耀着熠熠的光辉。

  在这部经典的爱情作品里,作者利用对话式的语言艺术和戏剧化的喜剧处理,通过对文中男女婚姻婚姻的差异化对比,表达了作者自身对于爱情观和婚姻观的见解。

  首先,作者明确划分了婚姻的好坏标准。

  在奥斯丁看来不幸的婚姻大致有两种情况 :

  一种是像夏洛特和柯林斯那样,直接建立在经济基础上,把婚姻作为一场买卖。

  另一种是像迪丽亚和威克姆以及贝内特先生那样,纯粹建立在美貌和情欲的基础上。

  不幸的婚姻自然就会有不幸的结局。

  夏洛特本来也是一位聪明女子,但因为家里没有财产,人长得也不漂亮,到了27岁还是“老姑娘”一个,她之所以选择嫁给柯林斯,仅仅只是为了给自己找个归宿,能有一个确保自己不挨饿受冻的“保险箱”。 正如她所说的那样,她不是一位浪漫主义者,只想有个舒适的家。在不考虑性格,三观等各方面因素的情况下,她竟荒谬的认为以柯林斯的亲属关系和社会地位,她就能获得幸福,这种极为荒诞的婚姻观,在奥斯丁看来是不理智、不可取的。在一定程度上,这也反映了当时妇女的社会地位,有许许多多像夏洛特这样的女士,摆脱不了这种可悲的命运。

  而贝内特先生对于当年婚姻的错误选择,不仅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婚姻生活,也间接对日后家庭矛盾的频繁出现负有责任。正如文中所言 :

  父亲当年因为贪恋青春美貌,贪恋青春美貌通常赋予的表面上的善气迎人,娶了一位智力贫乏而又心胸狭窄的女人,致使结婚不久,他便终结了对她的一片真情。

  这种婚姻选择的结果很明显,后面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

  而 迪丽亚也因受母亲影响,成为了一位举止不检、放荡轻浮的少女,她因为贪恋美貌和感情冲动等缘故,不顾个人和家庭名声,跟随威克姆私奔,后来虽然经过达西帮助,两人苟合成亲。但基于情欲的婚姻是注定不长久的,婚后不久威克姆就“爱欲松弛”,恢复本性,经常去城里寻欢作乐,夜不归宿,迪丽亚只有躲在姐姐家里寻求安慰、慰藉。

  与之相反,伊丽莎白和姐姐简的婚姻,因为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之上,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插曲,甚至数次差点失败,但最终都获得了美满的结局。

  在伊丽莎白看来没有建立在相互爱恋基础上的婚姻是可怕的,婚姻是关系到终身幸福的大事,绝对不能轻率。在故事的前半部分,伊丽莎白因为起初的偏见,再到后面威克姆的挑拨离间,以及达西对于宾利和简的婚事的个人判断影响到姐姐简的婚姻幸福。这些加深了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偏见和憎恶,伊丽莎白也因此发誓此生绝不嫁给达西。但在后半部分,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深入,误会的逐渐消解,以及对达西个人认识的加深,最后伊丽莎白爱上了达西。到此已完全是由于真挚的爱情和对双方品格的尊重和爱慕而喜结连理,并且婚后两人恩爱愈深。

  这种美好结局,恰好是对 “建立在爱情上的婚姻 ”这种婚姻观的最好的肯定。

  除此之外,奥斯丁还向我们表明,婚姻不仅仅关系到个人幸福,还关系到家庭稳定和社会和谐。

  迪丽亚 私奔的丑事引起了全家人和亲友的恐慌,因为这不仅仅关系到迪丽亚的个人名声,处理不好的话,还会连累到亲朋好友,并直接影响到姐姐能否找到体面的归宿。后来经过达西的搭救,事情才得以挽回,没有对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

  纵观全文,奥斯丁通过《傲慢与偏见》中对于不同婚姻状况的对比,向我们展示了她心目中的幸福婚姻所必须具备的要素。

  举报/反馈

上一篇:小学生“网恋奔现”的照片火了,差距之大乐翻网友:太羞耻了
下一篇: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宣和遗事》是《水浒传》的蓝本之一?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