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妇人》中4姐妹“宣言”:主动选择人生,努力承受代价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2-10
手机版

  《小妇人》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讲述了19世纪美国新英格兰地区,一个普通家庭中四姐妹追寻人生意义与成长的故事,作者是美国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

  路易莎父亲一生沉迷于对理想的追求,以至无力担负家庭生活。维持生计的担子先是落到他的妻子身上,后来就由独立、进取的路易莎承担。

  然而,也正是从小受到身为作家、教师的父亲的影响,她很早就对写作产生了兴趣。路易莎15岁时写出第一部情节剧,21岁开始发表诗歌及小品。继《小妇人》之后,她又续写了《小男人》《乔的男孩子们》和小说《经验的故事》。

  

  《小妇人》一书中的许多故事,都取材于现实生活。书中四个姐妹按年龄大小,分别是梅格、乔、贝思、艾米。作为主人公的乔,就是以作者路易莎为原型,因此这也是一本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

  四姐妹的父亲马奇先生随军参战之后,是母亲一人独自承担着照顾家庭的重任。在不富裕的家境下,仍然带领女儿们去帮助更为困难的家庭。她慷慨无私、不趋附金钱权势、乐于助人的品格,引导四个不同女孩儿,收获了各自幸福的人生。

  01 自由与爱情不是对立面

  乔大大咧咧、有个性的样子显得与众不同,吸引了同样逃避舞会的劳里。大姐梅格因为扭伤脚不得不提前离场,这给了劳里一个送姐妹们回家的理由。就这样,他们成为了朋友。

  劳里大学毕业后,他向乔表白了。乔一向认为婚姻是束缚人生自由的枷锁,她也无法忍受自己为了家庭放弃写作。她的拒绝,让劳里伤心地出走欧洲。

  

  在那里,劳里遇见了陪同姑妈旅行的艾米。艾米对他自暴自弃的行径尽收眼底,多次痛心斥责。而劳里在艾米的画册中发现一张自己的画像,那是多年前大家一同游玩时画下的。原来,艾米一直喜欢劳里,只是劳里的眼中只有乔。

  

  后来,乔在贝思过世后,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这才意识到自己渴望被爱。当得知劳里从欧洲回来时,她准备接受这段感情。然而,却听到劳里却与艾米订婚的消息。她倍感震惊,却也默默地祝福两人。

  其实,她只是不喜欢“爱情就是女人的全部”这样的认知,她用抗拒爱情的方式来证明那句话是错误的。她活出了独立的人生,赢得抗争,却错过了那份美好的爱情。

  

  小说最后,她与追寻而来的佛列德成婚了。但在最初的版本中,乔与作者路易莎一样,都是终身未婚。只是出版商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要求她修改了结局。

  然而,无论结婚与否,乔的一生都过得幸福而有意义。因为,她早已明白追求爱情本身也是一种自由,自由并不妨碍追求爱情。

  02 朴实或富有也只是一种生活状态

  大姐梅格年轻时的梦想,就是住着有“仆人”的大房子,自己什么也不用干,因为她害怕贫穷的生活。可后来,她嫁给了贫穷的约翰,从生活中学会了成长、坚韧,并拥有了与丈夫开创事业的勇气。

  

  而梦想着嫁入上流社会的艾米,最后拒绝了更为富有的福瑞德的求婚,而选择了跟自己喜欢的劳里在一起。婚后,她也没有因为家庭而放弃一切,而是继续自己的艺术追求。

  就像马奇太太说:金钱是必要而且宝贵的东西,但我绝不希望你们把它看作是首要的东西或唯一的奋斗目标。

  人生中还有很多值得追求的东西存在,比如善良、才华、幸福、快乐等等。就像马奇太太对穷人的无私帮助,将善良和坚强的种子播撒在了每一个女儿的心中。尽管拮据的生活让她们渴望金钱,但她们却总能在选择中,坚持最有意义的那一个。

  

  所以,无论富有或是贫穷,那只是一种生活状态。物质生活的富足,会是锦上添花的存在;而物质匮乏,也可以成为激励人们不断努力拼搏的动力。财富本身没有好坏,不必因此炫耀高傲,更不需因此遮掩自卑。

  就如书中写到:才华和优雅如果掌握得有分寸,总在一个人的举止和谈吐中被人觉察到,但是无需宣示出来。正像不必把你的帽子、裙子和缎带一下都穿戴上,为的是让别人知道你拥有这些东西。

  03 她人的幸福也是我的喜悦

  贝思在家中,仿佛是力量极其微弱的一个存在,但她却最懂得体贴、关爱他人。马奇太太去照顾父亲期间,其他的姐妹们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忙。唯有她记得,继续去看望和帮助穷苦的人。

  

  她在空余时间还为邻居,也就是劳里的爷爷弹琴,以舒缓老人的思女之情,还亲手做了一双鞋子送给他。作为回礼,老人将家里的钢琴送给了贝思。

  她是天使一般的姑娘,在病重之时还在为她人着想。此时艾米正在欧洲旅行,她不希望因为自己的病情,影响到她的行程。在乔给她念书时,她却说,想听乔自己写的书。也正是有了艾米的鼓励,这才有了后来的《小妇人》。

  

  临死之时,她也不害怕,走得很平静。就如书中写到:

  世界上有很多个贝丝,腼腆文静,呆在角落里,直到需要时才挺身而出。她们开心地为别人活着,没人留意她们所作出的牺牲。最后,路上的小蟋蟀停止了甜美的歌唱,灿烂的阳光消逝,只留下了寂静和阴影。

  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人们从未停止追寻的脚步。为了爱情,为了自由,为了财富等等,你演绎自己的独特的一生,也赋予了自己人生独特的注脚。而我听过最好的答案,是复旦大学陈果老师说过的:

  就是有一天我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能像维特根斯坦一样,对身边的人说,告诉他们,我度过了幸福的一生。

  写在最后

  19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中的一个显著变革,就是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摆脱传统的家庭的束缚,逐渐投入到社会和政治生活中。

  路易莎的《小妇人》成名后,除了写作事业,还投身于“妇女选举”和“禁酒运动”。美国内战期间,她做过军队救护人员。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她注定不凡。

  

  作为路易莎的化身,乔独立、自主且极具抗争精神。她敢于对抗主流认知中关于婚姻对于女性的定义,勇敢的追求自我成长和有价值的人生。而《小妇人》也因其独特的魅力,激励着无数女性的成长。

  其实,无论是不是选择走进婚姻,人生都可以过得有价值。但最重要的是,能够承担得起一切选择的结果。

  主动选择人生,努力承受代价。

上一篇:宝藏动漫推荐: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
下一篇:他人即地狱,地狱在人间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