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东土历代祖师悟道传法偈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2-09
手机版

  

  

  

  【释迦牟尼文佛】

  佛示生于中天竺国,为净饭圣王之子。寻舍转轮圣王位出家,成无上道,转大法轮。其后七十九岁,垂般涅槃。乃以正法眼藏,付其高第弟子摩诃迦叶,并敕阿难,副二传化。复以金缕僧伽梨衣,令大迦叶转付当来补处弥勒佛。

  赞曰

  万德庄严一尘不立

  四十九年太煞狼藉

  末后拈花笑倒迦叶

  正法眼藏千圣不识

  至尊释迦牟尼佛传法之偈: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

  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印度初祖摩诃迦叶尊者】

  尊者,本摩竭陀国人,出婆罗门氏,其形金色。见佛出家,冀度诸有。佛于众中,称为第一。一日,佛于灵山会上,拈出一枝金色钵罗花示众。时大众默然,惟尊者破颜微笑。佛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复以金缕僧伽梨嘱曰:“转授当来慈氏佛。”尊者作礼曰:“恭依佛敕。”后尊者以法转付阿难,即持僧伽梨入鸡足山入定,以俟慈氏下生。

  赞曰

  破颜微笑醍醐毒药

  金襕袈裟何处安着

  传个甚么将错就错

  殃祸儿孙龟毛兔角

  至尊释迦牟尼佛传法之偈:

  法法本来法,无法无非法。

  何于一法中,有法有不法?

  

  【印度二祖阿难陀尊者】

  尊者。王舍城人。斛饭王子。佛之从弟也。多闻第一。一日问迦叶曰。师兄。世尊传金栏袈裟外。别传个甚么。迦叶召阿难。尊者应诺。迦叶曰。倒却门前刹竿着。后迦叶乃告尊者曰。我今年不久留。今将正法付嘱于汝。汝善守护。后尊者转付法于商那和修。于恒河中流入灭。涌身虚空。现十八变。入风奋迅三昧。分身四分。一奉忉利天。一奉娑竭罗龙宫。一奉毗舍离王。一奉阿阇世王。各各造宝塔供养。

  赞曰

  多闻总持慧性圆悟

  倒却刹竿两手分付

  难弟难兄是子是父

  虽然如此绘事后素

  西方二祖阿难尊者传法偈:

  本来付有法,付了言无法。

  各各须自悟,悟了无无法。

  

  【印度三祖商那和修尊者】

  尊者,摩突罗国人也,姓毗舍多,在胎六年,应瑞而生。后出家学仙道,居雪山。因阿难将入灭,时山河大地六种震动。尊者同五百仙人礼阿难足,而跪请曰:“我于长老,当证佛法,愿垂度脱。”阿难即变恒河为金地,为说大法曰:“昔如来以正法眼付大迦叶,转付于我,我今付汝。”尊者既得法,降二火龙,以建梵宫,转大法轮。后付法与优波多,即隐罽宾国象白山,现十八变火光三昧,用焚其身。

  赞曰

  应瑞而生转妙法轮

  五百仙众惟祖特尊

  无端一语印破面门

  降龙伏象道播乾坤

  三祖商那和修尊者传法偈:

  非法亦非心,无心亦无法。

  说是心法时,是法非心法。

  

  【印度四祖优婆毱多尊者】

  尊者,吒利国人也,姓首陀。年十七,投三祖出家。祖问:“汝年几何?”答曰:“十七。”祖曰:“汝身十七耶?性十七耶?”答曰:“师发已白,为发白耶?心白耶?”祖曰:“我发白,非心白也。”答曰:“我身十七,非性十七也。”祖知是法器,遂为落发受具。告之曰:“昔如来以无上法眼付嘱迦叶,展转相授,而至于我。我今付汝,勿令断绝。”尊者得法已,随方行化,魔宫震动,波旬愁怖。后得提多迦已,遂踊身虚空,呈十八变,复坐,跏趺而逝。

  赞曰

  身性十七有何交涉

  降伏波旬全凭渠力

  震动魔宫了无伦匹

  巍巍堂堂光舒化日

  四祖优波鞠多尊者传法偈:

  心自本来心,本心非有法。

  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

  

  【印度五祖提多迦尊者】

  尊者,摩伽陀国人也。生时,父梦金日照曜天地。长遇四祖,求出家。祖曰:“汝身出家,心出家耶?”答曰:“我求出家,非为身心。”祖曰:“不为身心,谁复出家?”答曰:“夫出家者,无我我故,即心不生灭。心不生灭,即是常道,诸佛亦然。心无形相,其体亦然。”祖曰:“汝当大悟,心自灵通。”即为剃度受具,付以大法。尊者得法已,行化至中印土,转付法与弥遮迦。乃踊身虚空,作十八变,火光三昧,自焚其身。

  赞曰

  心非生灭欲隐弥彰

  法非常道好肉剜疮

  梦中说梦家丑外扬

  火光三昧雪上加霜

  五祖提多迦尊者传法偈:

  通达本法心,无法无非法。

  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

  

  【印度六祖弥遮迦尊者】

  尊者,中印土人。初学仙法,因五祖至彼国,尊者瞻礼,曰:“昔与师同生梵天,我遇仙人授我仙法,师逢佛子修习禅那。自此,报分殊途,已经六劫。”祖曰:“支离累劫,诚哉不虚!今可舍邪归正,以入佛乘?”尊者曰:“今幸相遇,非宿缘耶?愿师慈悲,令我解脱。”祖即与剃度授具,付以大法。尊者得法已,游化至北天竺国,付法与婆须密。即入师子奋迅三昧,踊身高七多罗树,却复本座,化火自焚。

  赞曰

  一悟宿因脱尽知解

  归正舍邪两彩一赛

  师子奋迅是何三昧

  千古悠悠清风遍界

  六祖弥遮迦尊者传法偈:

  无心无可得,说得不名法。

  若了心非心,始解心心法。

  

  【印度七祖婆须密尊者】

  尊者,北天竺国人也。因六祖游化,见尊者手持酒器,逆而问曰:“师何方来?欲往何所?”祖曰:“从自心来,欲往无处。”尊者曰:“识我手中物否?”祖曰:“此是触器,而负净者。”尊者曰:“师识我否?”祖曰:“我即不识,识即非我。”后为披剃圆戒,付以大法。尊者得法已,行化至迦摩罗国,广兴佛事。后付法于佛陀难提,即入慈心三昧。复起,示众曰:“我所得法,而非有故。若识佛地,离有无故。”语已,还入三昧,示涅槃。

  赞曰

  云呈祥瑞金色晃烨

  手持触器归源路直

  现慈心相胶盆拈出

  说法示众胡饼呷汁

  七祖婆须蜜尊者传法偈:

  心同虚空界,示等虚空法。

  证得虚空时,无是无非法。

  

  【印度八祖佛陀难提尊者】

  尊者,迦摩罗国人也。顶有肉髻,辩才无碍。初见七祖论义,祖曰:“仁者!论即不义,义即不论。若拟论义,终非义论。”尊者知祖义胜,心即钦服,曰:“吾愿求道,沾甘露味。”祖遂与剃度授具,付以大法,偈曰:“心同虚空界,示等虚空法;证得虚空时,无是无非法。”尊者得法已,领众行化至提伽国,转付法于伏驮密多,即现神变,却复本座,端然示寂。尔时众建宝塔,葬其全身。

  赞曰

  论即非义一语便了

  廓彻灵源撒却珍宝

  甘露门开三更日杲

  今之古之清光皎皎

  八祖佛陀难提尊者传法偈:

  虚空无内外,心法亦如此。

  若了虚空故,是达真如理。

  

  【印度九祖伏驮密多尊者】

  尊者,提伽国人。年已五十,口未尝言,足未曾履。一日,见八祖所说:“真吾弟子!”尊者即起礼拜问曰:“父母非我亲,谁是最亲者?诸佛非我道,谁是最道者?”祖曰:“汝言与心亲,父母非可比;汝行与道合,诸佛心即是。”尊者闻偈已,便行七步。祖曰:“此子昔曾值佛发愿,虑父母难舍,故不言不履耳!”长者遂舍出家。祖乃剃落授具,付以大法。尊者得法已,至中印土行化,转付法于难生。即入灭尽三昧,而般涅槃。

  赞曰

  语未出口言满天下

  足未出户虚空遍跨

  九祖伏驮蜜多尊者传法偈:

  真理本无名,因名显真理。

  受得真实法,非真亦非伪。

  

  【印度十祖胁尊者】

  尊者,中印土人。因随父谒九祖,父曰:“此子处胎六十岁,因名难生。尝有仙谓,此儿非凡,当为法器。今遇尊者,可令出家。”祖即为落发授具。羯磨之际,祥光烛座,仍感舍利三七粒现前。自此精进忘疲,胁不至席,人遂号为胁尊者。后祖付以大法,尊者得法已,行化至华氏国,转付法于富那夜奢。即现神变,而入涅槃,化火自焚。四众各以衣裓盛舍利,随处建塔。

  赞曰

  胁不至席于道何切

  满座祥光冲破铁壁

  地摇六震眉横鼻直

  千古万古为人天则

  十祖胁尊者传法偈:

  真体自然真,因真说有理。

  领得真真法,无行亦无止。

  

  【印度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

  尊者,华氏国人。因十祖行化至其国,憩一树下。尊者适来,合掌前立。祖问:“汝从何来?”答曰:“我心非往。”祖曰:“汝何处住?”答曰:“我心非止。”祖曰:“汝不定耶?”答曰:“诸佛亦然。”祖曰:“汝非诸佛。”答曰:“诸佛亦非。”祖因说偈曰:“此地变金色,预知有圣至;当坐菩提树,觉华而成已。”祖知其意,即为剃落授具,因付以大法。尊者得法已,行化至波罗奈国,转付法于马鸣,即现神变,湛然圆寂。众建宝塔,閟其全身。

  赞曰

  诸佛亦非圣凡何立

  敷坐树下地现金色

  谈真实义人天罔测

  觉花一开高悬慧日

  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法偈:

  迷悟如隐显,明暗不相离。

  今付隐显法,非一亦非二。

  

  【印度十二祖马鸣大士】

  大士,波罗奈国人。谒十一祖,问曰:“我欲识佛,何者即是?”祖曰:“汝欲识佛,不识者是。”答曰:“佛既不识,焉知是乎?”祖曰:“既不识佛,焉知不是?”大士豁然省悟。祖为剃度,乃曰:“此人昔为毗舍利国王,运其神力,分身为蚕,国人得衣。后生中印土,马人悲恋,因号马鸣。如来记曰:‘吾灭后六百年,当有贤者,度人无量,继吾传化’,今正是时。”遂付以法。后得迦毗摩罗,即入龙奋迅三昧,挺身空中,如日轮相,然后示灭。

  赞曰

  宿运神力与裸者衣

  何者是佛如菜作齑

  恁么悟去正眼难窥

  远受记莂栽眼上眉

  十二祖马鸣尊者传法偈:

  隐显即本法,明暗元不二。

  今付悟了法,非取亦非离。

  

  【印度十三祖迦毗摩罗尊者】

  尊者,华氏国人。初为外道,通诸异论,有大神力。初见十二祖,作礼忏悔。祖问:“汝名谁?眷属多少?”尊者曰:“我名迦毗摩罗,有三千眷属。”祖曰:“尽汝神力,变化若何?”曰:“我化巨海,极为小事。”祖曰:“汝化性海得否?”曰:“何谓性海?我未尝知。”祖曰:“山河大地,皆依建立;三昧六通,由玆变现。”尊者闻言,与徒众俱求剃度。祖召五百罗汉,与授具戒,复以大法付之。得法已,游化至西印土,转付龙树。即现神变,化火焚身。

  赞曰

  唱出多端拍拍是令

  以心印心似镜照镜

  竭尽玄微顿超凡圣

  正眼看来钵盂安柄

  十三祖迦毗摩罗尊者法偈:

  非隐非显法,说是真实际。

  悟此隐显法,非愚亦非智。

  

  【印度十四祖龙树菩萨】

  尊者,西天竺国人。因十三祖行化至彼,龙树出迎曰:“深山孤寂,龙蟒所居;大德至尊,何枉神足?”祖曰:“吾非至尊,来访贤者。”龙树默念,祖知其意。龙树悔谢,祖即与度脱,及五百龙众俱,授具戒,付以大法。得法已,行化至南印土。彼国之人多信福业,祖为说佛性义,众闻,悉回初心。复于座,现身如满月轮。众中有迦那提婆曰:“此是尊者,现佛性体相,以示我等。”后付法于迦那提婆已,入月轮三昧,广现神变,凝然示寂。

  赞曰

  佛性之义非有无相

  现三昧轮珊瑚月上

  是克家儿不落趣向

  揭却双眉一锤两当

  十四祖龙树尊者传法偈:

  为明隐显法,方说解脱理。

  于法心不证,无瞋亦无喜。

  

  【印度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

  尊者,南天竺国人。初求福业,兼乐辩论。后谒龙树祖,祖知是智人,先遣侍者,以满钵水,置于座前。尊者见之,即以一针投之而进,欣然契会。祖即为说法,不起于座,现月轮相,唯闻其声,不见其形。尊者语众曰:“今此瑞者,师现佛性,表说法非声色也。”祖即为剃度,付以大法。尊者得法后,行化至迦毗罗国,转付罗睺罗多,即入奋迅三昧,放八光而归寂焉。

  赞曰

  佛祖巴鼻智者难谙

  钵水投针落二落三

  月轮三昧大地腥膻

  毕竟如何试着眼看

  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法偈:

  本对传法人,为说解脱理。

  于法实无证,无终亦无始。

  

  【印度十六祖罗睺罗多尊者】

  尊者,迦毗罗国人,父名梵摩净德。家有园树,生耳如菌,味甚美。唯净德与次子罗睺罗多得取而食,随取随长。因十五祖至其家,曰:“汝年八十一,此树不生耳。”净德闻,弥加叹服。且曰:“弟子衰老,不能事师,愿舍次子,随师出家。”祖曰:“昔如来记此子,当第二五百年,为大教主。今之相遇,盖符宿因。”即与剃度,执侍,后付以大法。得法已,行化至室罗筏城,转付与僧伽难提,即安座归寂。

  赞曰

  宿因既符玄机默契

  树大法幢弥天匝地

  二千年来斯宗绵继

  堪笑儿孙擎叉断臂

  十六祖罗侯罗多尊者法偈:

  于法实无证,不取亦不离。

  法非有无相,内外云何起?

  

  【印度十七祖僧伽难提尊者】

  尊者,室罗筏城宝庄王子也。七岁即厌世乐,愿请出家。一夕,至大岩石窟,晏寂其中。十六祖至彼,见安坐入定,祖俟之。三七日,方从定起。祖问:“汝身定耶?心定耶?”曰:“身心俱定。”祖曰:“身心俱定,何有出入?”曰:“虽有出入,不失定相。”祖诘之,尊者豁然,即求度脱。祖以右手擎钵,至梵宫取香饭,与尊者同食;尊者以右手,入金刚轮际,取甘露水,以琉璃器持至。祖付以大法。后至摩提国,得伽耶舍多,即右手攀树而化。

  赞曰

  弃舍王位晏坐石窟

  忽遇作家掀翻故物

  是娑罗王当面着贼

  击碎钵盂金河海阔

  十七祖僧伽难提尊者法偈:

  心地本无生,因地从缘起。

  缘种不相妨,华果亦复尔。

  

  【印度十八祖伽耶舍多尊者】

  尊者,摩提国人。十七祖至其国,见一童子持鉴造祖前,祖问:“汝几岁耶?”曰:“百岁。”祖曰:“汝年尚幼,何言百岁?”童曰:“我不会理,正百岁耳。”祖曰:“汝善机耶?”童曰:“佛言:若人生百岁,不会诸佛机;未若生一日,而得决了之。”时闻风吹殿铃声,祖问曰:“铃鸣耶?风鸣耶?”尊者曰:“非风铃鸣,我心鸣耳。”祖曰:“心复谁乎?”答曰:“俱寂静故。”祖曰:“善哉!善哉!”付以大法。尊者后得鸠摩罗多,即踊身虚空,现十八变,火光三昧,自焚其身。

  赞曰

  持鉴而来便与扑破

  非风非铃分明错过

  诸佛之机是个甚么

  得僧伽黎反遭玷污

  十八祖伽耶舍多尊者法偈:

  有种有心地,因缘能发萌。

  于缘不相碍,当生生不生。

  

  【印度十九祖鸠摩罗多尊者】

  尊者,大月氏国人。因十八祖至,尊者问曰:“是何徒众?”祖曰:“是佛弟子。”彼闻佛号,心神竦然,即时闭户。祖良久扣其门,尊者曰:“此舍无人。”祖曰:“答无者谁?”尊者闻语,知是异人,遂开关延接。祖曰:“昔世尊记曰:‘灭后一千年,有大士出现于月氏国,绍隆玄化。’今汝值我,应斯嘉运。”于是出家授具,付以大法。尊者得法已,后得阇夜多,即于座上,以指爪剺面,如红莲开,放大光明,照曜四众,而入寂灭。

  赞曰

  闻佛闭门且信一半

  此舍无人抱臧贼汉

  说法梵天煤里洗炭

  记莂将来慧命一线

  十九祖鸠摩罗多尊者法偈:

  性上本无生,为对求人说。

  于法既无得,何怀决不决。

  

  【印度二十祖阇夜多尊者】

  尊者,北天竺国人。闻十九祖语,顿释所疑。祖曰:“汝虽已信,而未明业从惑生,惑因识有,识依不觉,不觉依心。心本清净,无生灭、无造作、无报应、无胜负,寂寂然、灵灵然。汝若入此法门,可与诸佛同矣。一切善恶,有为无为,皆如梦幻。”尊者领旨,即求出家,受具。祖付以大法,得法已,至罗阅城,转付婆修盘头,即于座,奄然归寂。

  赞曰

  善恶二轮皎然不谬

  影响忽闻脱落窠臼

  法无生灭木鸡啼昼

  没量大人开眼漏逗

  二十祖阇夜多尊者传法偈:

  言不合无生,同于法界性。

  若能如是解,通达事理竟。

  

  【印度二十一祖婆修盘头尊者】

  尊者,罗阅城人。一食不卧,六时礼佛,为众所归。二十祖至彼,问其众曰:“此头陀能修梵行,可得佛道乎?”众曰:“我师精进,何故不可?”祖曰:“汝师与道远矣!”众曰:“尊者蕴何德行,而讥我师?”祖曰:“我不求道,亦不颠倒。我不礼佛,亦不轻慢。我不长坐,亦不懈怠。我不一食,亦不杂食。心无所希,名之曰道。”尊者闻已,发无漏智,祖乃付法。后至那提国,得摩拏罗,即踊身高半由旬,屹然而住。四众仰瞻虔请,复坐,跏趺而逝。

  赞曰

  无漏智通白日说梦

  玉蕴荆山珠含老蚌

  光透重重贤者不重

  继起慧灯天惊地动

  二十一祖婆修盘头尊者偈:

  泡幻同无碍,如何不了悟。

  达法在其中,非今亦非古。

  

  【印度二十二祖摩拏罗尊者】

  尊者,那提国常自在王之子也。年三十,会婆修祖至彼国。王问祖曰:“罗阅城土与此何异?”祖曰:“彼土曾有三佛出世,今王国有二师化导。”王曰:“二师者谁?”祖曰:“佛记第二五百年,有二神力大士,出家继圣。即王之次子摩拏罗,是其一也;吾虽德薄,敢当其一。”王曰:“诚如尊者所言,当舍此子作沙门。”祖曰:“善哉大王,能遵佛旨。”即与剃落授具,付以大法。尊者得法后,付鹤勒那,即跏趺奄化。

  赞曰

  王宫诞生不居尊贵

  闻师指示顿明宿慧

  泡影非真施大无畏

  体露堂堂千花万卉

  二十二祖摩蝗罗尊者法偈:

  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

  随流认得性,无喜复无忧。

  

  【印度二十三祖鹤勒那尊者】

  尊者,月氏国人。年二十二出家,常有鹤众相随。尊者问二十二祖曰:“以何方便,令彼解脱?”祖曰:“我有无上法宝,汝当听受,化未来际。”而说偈曰:“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时鹤众闻偈,飞鸣而去。尊者既得法,行化至中印土,转付师子,即现十八变而归寂。

  赞曰

  法说龙宫道服羽族

  指归其源顶门亚目

  得师子儿唱还乡曲

  月氏国中信香薰馥

  二十三祖鹤勒那尊者法偈:

  一法一切法,一切一法摄。

  吾身非有无,何分一切塔?

  

  【印度二十四祖师子尊者】

  尊者,中印土人。问二十三祖曰:“我欲求道,当用何心?”祖曰:“汝欲求道,无所用心。”曰:“既无用心,谁作佛事?”祖曰:“汝若有用,即非功德;汝若无作,即是佛事。”因付以大法。游化至罽宾国,转付法与婆舍斯多。后王秉剑至尊者所,问曰:“师得蕴空否?”曰:“已得蕴空。”王曰:“离生死否?”曰:“已离生死。”王曰:“既离生死,可施我头。”曰:“我身非有,何吝于头!”王即挥刃,断尊者首,白乳涌高数尺,王之右臂旋亦堕地。

  赞曰

  无心可用大用现前

  廓通佛理舍尽第筌

  按剑引颈海口难宣

  芦花白雪秋水长天

  二十四祖师子尊者传法偈:

  正说知见时,知见俱是心。

  当心即知见,知见即于今。

  

  【印度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

  尊者,罽宾国人。初,母梦得神剑,因而有孕。既诞,拳其左手。父引见师子祖,问其故,祖即以手接曰:“可还我珠。”尊者遽开手奉珠,遂舍出家。祖为剃度曰:“吾师密有悬记,罹难。正法眼藏,转付与汝。”得法后,潜隐山谷,国王天德,迎请供养。后王太子德胜即位,信外道法,致难尊者,出衣示之。王命焚衣,五色相鲜,薪尽如故,王即追悔,致礼。后付法衣于密多,即现神变,化火自焚。平地舍利,可高一尺。

  赞曰

  未出门墻玄珠已握

  传此信衣化被蒙族

  患难不侵火煅金昱

  胜王追悔法幢高卓

  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偈:

  圣人说知见,当境无是非。

  我今悟真性,无道亦无理。

  

  【印度二十六祖不如密多尊者】

  尊者,南印土天德王之次子。投婆舍祖出家,祖问曰:“汝欲出家,当为何事?”曰:“我若出家,不为俗事。”祖曰:“当为何事?”曰:“当为佛事。”祖付以大法。游化至东印土,彼王名坚固,奉外道师长爪梵志,即以幻法,化大山于尊者顶上。尊者指之,忽在彼众顶上。彼众怖惧,投祖。祖再指之,化山随灭。乃为王演法,俾趣真乘。后得般若多罗,即辞王曰:“吾化缘已终,当归寂灭。”即还本座,跏趺而逝。

  赞曰

  智慧宿培师其乃圣

  降彼群魔邪不胜正

  瑞兆有征王者信敬

  不动巍巍道山万仞

  二十六祖不如密多尊者偈:

  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

  应缘而化物,方便呼为智。

  

  【印度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

  尊者,东印土人。因国王与不如密多祖同车而出,尊者稽首于前,祖曰:“汝忆往事否?”答曰:“我念远劫中,与师同居,师演摩诃般若,我转甚深修多罗。今日之事,盖契昔因。”祖乃谓王曰:“此子非他,即大势至菩萨是也。”后南印土国王,一日请尊者,斋次,王问:“诸人尽转经,唯师为甚不转。”尊者曰:“贫道出息不随众缘,入息不居阴界。常转如是经,百千万亿卷,非但一卷两卷。”后转付菩提达摩,两手各放光明,化火自焚。

  赞曰

  远劫同居当面作窃

  是势至来彼此饶舌

  肘后悬符通明廓彻

  转如是经阳春白雪

  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偈:

  心地生诸种,因事复生理。

  果满菩提圆,华开世界起。

  

  【印度二十八

  祖菩提达摩祖师】

  祖师,南天竺香至王三子也,姓刹帝利。初王供养般若多罗,因试以宝珠。祖发明心地,般若遂付法。偈曰:“心地生诸种,因事复生理;果满菩提圆,花开世界起。”祖得法久之,念震旦缘熟,航海来梁。抵广,刺史萧昂,表闻武帝。乃诏见,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祖曰:“廓然无圣。”曰:“对朕者谁?”祖曰:“不识。”帝不契。祖由此渡江,涉魏,至嵩。少后得神光,授以大法。乃偕徒往禹门千圣寺,坐化,葬熊耳山。唐代宗谥“圆觉大师”,塔曰空观。

  赞曰

  震旦初来对朕不识

  窠臼掀翻敲空出血

  得断臂人熊峰路绝

  分髓分皮霜上加雪

  西天二十八祖、东土中华初祖菩提达摩祖师偈: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慧可大师

  (第二十九祖中华二祖)】

  二祖慧可大师,俗姓姬,虎牢(又作武牢,今河南成皋县西北)人。其父名寂,在慧可出生之前,每每担心无子,心想:“我家崇善,岂令无子?”于是便天天祈求诸佛菩萨保佑,希望能生个儿子,继承祖业。

  就这样虔诚地祈祷了一段时间,终于有一天黄昏,感应到佛光满室,不久慧可的母亲便怀孕了。为了感念佛恩,慧可出生后,父母便给他起名为“光”。

  慧可自幼志气不凡,为人旷达,博闻强记,广涉儒书,尤精《诗》、《易》,喜好游山玩水,而对持家立业不感兴趣。

  后来接触了佛典,深感“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于是便栖心佛理,超然物外,怡然自得,并产生了出家的念头。父母见其志气不可改移,便听许他出家。

  慧可禅师四十岁时前往少室山求法,在达摩祖师面壁的洞外静候,通宵达旦,丝毫不敢懈怠。一年腊月初九晚上,寒风刺骨,天降鹅毛大雪。慧可禅师仍久立不动,直至积雪没过了膝盖。

  这时,达磨祖师才慢慢地回过头来,看了他一眼,问道:“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

  慧可禅师流泪悲伤答道:“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

  达磨祖师道:“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

  为了表达自己求法的殷重与决心,慧可禅师暗中拿起锋利的刀子,“咔嚓”砍断了自己左臂,并把它放在祖师面前,鲜血瞬时染红了一地白雪。

  达摩祖师被慧可禅师的虔诚举动所感,知道他是个法器,于是就说:“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形,汝今断臂吾前,求亦可在。”

  达磨祖师于是将神光的名字改为慧可。慧可禅师问道:“诸佛法印,可得闻乎?”祖师道:“诸佛法印,匪(非)从人得。”

  慧可禅师听了很茫然,便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祖师回答道:“将心来,与汝安。”慧可禅师沉吟了好久,回答道:“觅心了不可得。”祖师于是回答道:“我与汝安心竟。”

  慧可禅师听了祖师的回答,当即豁然大悟,心怀踊跃。原来并没有一个实在的心可得,也没有一个实在的“不安”可安,安与不安,全是妄想。

  慧可禅师开悟后,继续留在达磨祖师的身边,时间长达六年之久(亦说九年),后继承了祖师的衣钵,成为禅宗的二祖。

  据史料记载,二祖慧可付法给三祖僧璨后,即前往邺都,韬光养晦,变易形仪,随宜说法,或入诸酒肆,或过于屠门,或习街谈,或随厮役,一音演畅,四众皈依,如是长达三十四年。

  灯录上记载,慧可禅师活了一百零七岁,寂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谥大祖禅师。

  二祖慧可大祖禅师传法偈:

  本来缘有地,因地种华生。

  本来无有种,华亦不曾生。

  

  【僧璨大师

  (第三十祖中华三祖)】

  三祖僧璨禅师,姓氏及籍贯均不详。史料只记载,他最初以白衣的身份拜谒了从北方前来舒州司空山(金安徽岳西县西南店前镇)避难的二祖慧可祖师,并得到祖师的点拨、印可和传法,成为禅宗的三祖。

  二祖付法完毕,即离开司空山,前往邺都酬债。僧璨禅师于是谨遵师旨,没有急于出来大肆弘扬祖师禅法,而是韬光养晦,往来于司空山和皖公山(今安徽潜山县西部)之间,过着一种隐修的生活,长达十余年。

  在这期间,僧璨禅师只有道信禅师一个弟子。据《楞伽师资记》记载,“璨禅师隐思(司)空山,萧然净坐,不出文记,秘不传法,唯僧道信,奉事粲十二年。”

  三祖僧璨大师寂于隋大业二年(606)。入寂前,僧璨禅师曾告诉大众云:“余人皆贵坐终,叹为奇异,余今立化,生死自由(别人都把坐着入灭看得很重,认为这样的走法稀有难得,我则不然,我今天要站着走,以示生死自由)”,说完,便用手攀着树枝,奄然而化。后谥“鉴智禅师”。

  三祖僧璨鉴智禅师传法偈:

  华种虽因地,从地种华生。

  若无人下种,华地尽无生。

  

  【道信大师

  (第三十一祖中华四祖)】

  四祖道信大师,俗姓司马,河内人(今河南沁阳县),生而超异,自幼即对大乘空宗诸解脱法门非常感兴趣,宛如宿习。

  道信禅师七岁出家。其剃度师戒行不清净,道信禅师曾多次劝谏,但是对方却听不进。没有办法,道信禅师只好洁身自好,私下地持守斋戒,时间长达五年之久,而他的老师竟然一点儿也不知道。

  后来,道信禅师听说舒州皖公山(今安徽潜山县)有二僧在隐修,便前往皈依。这二僧原来就是从北方前来避难的三祖僧璨大师和他的同学定禅师。

  在皖公山,道信禅师跟随三祖僧璨大师学习禅法。道信禅师开悟见性,当在这期间。

  道信禅师寂于永徽二年(651)闰九月初四日,春秋七十有二。临终前,将法衣付嘱给弘忍禅师,并垂诫门人说:”一切诸法,悉皆解脱。汝等各自护念,流化未来。”言讫,安坐而逝。后谥”大医禅师”。

  四祖道信大医禅师传法偈:

  华种有生性,因地华生生。

  大缘与信合,当生生不生。

  

  【弘忍大师

  (第三十二祖中华五祖)】

  五祖弘忍大师,俗姓周,蕲州黄梅人。弘忍禅师出家后,便住在双峰山,师事四祖。弘忍禅师性格内向,少言寡语,宽忍柔和。同学经常欺负他,他也不争辩,泰然处之。他白天混迹于大众中,干各种杂活儿,晚上则摄心打坐,通宵达旦,精进修行,经年累月,不曾懈怠。

  弘忍禅师的人品、精进和悟性,使他渐渐地成为同道们的学习楷模。道信禅师尚在人世的时候,就有很多人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亲近弘忍禅师,所谓“四方请益”,“月逾千计”。这一点令四祖非常高兴。

  于是,四祖经常给他开示顿悟之旨,不断地随机钳锤,使他的道行很快地进入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终于有一天,因缘成熟了,四祖把他的法衣传付给了弘忍禅师。弘忍禅师也就成了中土禅宗的五祖。

  弘忍禅师得法之后,不久开法于黄梅冯茂山,又称东山,手下有十位得意的弟子,包括神秀、慧能、智诜、老安、法如等,其中,又以慧能最为出色。据《楞伽师资记》记载,弘忍入寂于唐高宗咸亨五年(674)二月,春秋七十四。入灭前,他将祖衣传付给六祖慧能大师。

  五祖弘忍大满禅师传法偈: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惠能大师

  (第三十三祖中华六祖)】

  六祖惠能,俗姓卢,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父亲名行瑫,武德年间遭贬官,徙居到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

  贞观十二年(638)二月初八,惠能就出生在新州。

  惠能三岁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成人后,家境愈发贫寒,只能靠上山打柴和帮人做零活维持生计。

  惠能三十三岁时北上求法,先于宝林寺住三年,后遇智远禅师指点,去黄梅往谒五祖弘忍大师。五祖慧眼识其为法器,但行韬晦之略,只将其打发至碓坊舂米。

  一日,五祖要求弟子写偈上呈佛法见地。首座神秀作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惠能听闻后,知其未明心见性,也诵出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见后,令惠能半夜来到丈室,为他讲解《金刚经》。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慧能豁然大悟,一连以五个“何期”表达自己悟道时的惊喜和见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五祖终将顿教法门以及祖师衣钵传付给惠能,并嘱咐“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惠能遵师嘱,一路南行,韬光养晦十五年,终至岭南,在印宗法师座下剃度,开始了他辉煌的弘法生涯。

  在惠能禅师之前,禅宗一直是单传。自惠能禅师以后,禅宗很快在大江南北盛传开来。惠能禅师的弟子很多,据《坛经》记载,有一千多人。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法海、法达、智常、志彻、神会等。禅宗史上非常有影响的青原行思、南岳怀让和南阳慧忠等大禅师,也都是慧能禅师的法嗣。

  惠能禅师入寂于先天元年(712),春秋七十六。他生前的主要讲法,由弟子法海整理成书,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读到的《坛经》。在佛教史上,中土人的著述,被称之为经的,唯惠能禅师一人。

  六祖慧能大鉴禅师传法偈: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生。

  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

上一篇:北美票房:《冰雪奇缘2》票房扶摇直上
下一篇:艺文深圳 | 2021香港电影展映周,广深佛三地影展来了!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