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师这一职业的前身是什么?答案让人不寒而栗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2-09
手机版

  你推开店门,“师傅,理头发,前面稍微剪短点,要足够帅气哈!”Tony老师应声答道:“好嘞,包你满意。”一顿操作下来,你看着镜中的自己逐渐从一只威风凛凛的狮子变成了低眉顺眼的秋田犬,只能在座位上欲哭无泪:师傅,我不是让你剪短点吗?这就是你认为的短?当你正欲发牢骚时,如果了解完历史上理发师这一职业的前身是什么,你可能会把火气憋回去,因为答案让人不寒而栗。

  古语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古人对这一信条极为重视,甚至到了几近疯狂的地步,说的就是你——夏侯惇。不过,这一承袭了上千年的习惯,为何到清朝就发生了改变?这还得与一个人有关系。

  多尔衮,清太祖努尔哈赤第14子,在皇太极死后,曾以辅政王的身份襄助福临登上帝位。要说打下大清江山,多尔衮起码占据一大半功劳,但是他也把剃发易服这一落后习俗带入了中原。

  顺治元年四月二十二日,清军进入山海关,多尔衮开始推行剃发易服,并颁布相关诏令。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观念早已在汉民心中深深扎下了根,该诏令很快引起了众人的反感。众怒难犯,况且清军刚刚入关,政权尚未稳定,维稳才是当今最重要的事情,于是剃发易服的计划暂时被搁置一边,多尔衮第一次推行剃发易服失败。

  打败了农民军,消灭了南明政权,多尔衮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一半下来。现在不用再遮遮掩掩了,多尔衮终于撕下了伪善的面具,再次颁布剃发易服之命令。“各处文武军民,尽令剃发,若有不从,军法从事。”规定各地民众10内需完成剃发,而违抗的后果就不仅仅是下狱那么轻了,而是杀无赦。

  在此背景下,一种职业应运而生,他们或着一身长褂,脖挎汗巾,推着小车,插上一面小旗,写着诸如“奉旨剃发”的字眼,守在各交通要道,来人便将其按下坐住,剃发后才肯放其离去。若有抵抗者,剃发匠就会从抽屉中拿出大剃刀将其枭首,挂在旗杆上,达到杀鸡吓猴的效果。而且每个剃发匠的背后,往往有清军进行支持。

  多尔衮野蛮地推行剃发易服这一落后习俗,并未断绝汉民们对旧朝的念想。有人则假借“正月剃头死舅舅”这一说法,在那一段时间留发,表为“死舅”,实为“思旧”,怀念明朝。

  1911年,武昌城内的一声枪响,象征着清王朝最后时刻的到来。为了改变国人风貌,不少民众主动或被动剪去辫子。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剃头匠刽子手这一属性逐渐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理发师,负责设计顾客的发型。听完笔者这么一说,读者们应该知道理发师这一职业的前身是什么了吧?是否让你不寒而栗了?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一个人的武林》为什么成了“烂片”?三刷电影后,我找到了答案
下一篇:【红糖视频】清水河边绽芳华,我的青春有力量!今天来讲讲这位最美基层河湖卫士的故事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