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国产爱情电影《听说》,还记得你最开始在寻找什么吗?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2-09
手机版

  哈喽,大家好今天因为看短视频刷到一部很久以前看的电影《听说》,忍不住又去看了一遍。《听说》讲了一个平常的故事,却收获了极美好的观感。彭于晏是干干净净的大男孩模版,简单直白,眼神让人过目不忘。陈妍希纯净得像是那池水,执拗却安静。陈意涵大发妹子永远是乐观得让人心疼,甜美得一塌糊。

  《听说》这部电影正如题主所说,的确与众不同,这是当然,因为手语对白本身就能给观众带去不一样的观影效果,再加上台湾电影本身的制作水准,三位主演的精妙演技,不难让观众感觉到这是一部与众不同的励志爱情小清新电影。

  男主彭于晏也是我们常说的一个大家很喜欢的明星,也是说男粉丝比女粉丝还要多的一个人。我们对他的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自律。因为自律让他变得越来越优秀。三位主演彭于晏、陈意涵、陈妍希在电影中默默无声,一直用手语交流,而且要表达出剧中的各种情感和冲突,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深深地打动观众,表演的很棒很喜欢。不知道三位主演用了多长时间学习手语,也不知道他们的手语是否够专业,可他们却在用自己不擅长的表达方式来感动观众。我觉得他们是真诚的,他们想用自己的努力来唤醒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其实整部电影我最期待的是姐姐陈希妍和妹妹陈大发的对手戏! 这里不能再精彩,陈希妍让我看到的简直不是她,她几乎是拿生命在演这场戏,一场下来我对她有了十足的改观。 流畅的手语轰炸着我的视觉神经。 而俩人无声的对话却让我听出了声嘶力竭的感觉,不能再赞。 亲情万岁!

  长达6分钟的吵架戏份,将影片的情感推向了最高潮。这一段戏,没有任何有声对白,只有演员的肢体动作、表情、眼神,和一段舒缓的音乐来烘托角色内心激荡起伏的情感状态。而随着她们的争吵,观众的心情也在不断变化起伏。从一开始认为小朋不知好歹,而为秧秧感到不值,甚至是气愤。到后来的姐妹俩互相自责和开导。

  总结:因为现在国产的爱情电影真的是太多了,什么奇葩的题材都有。青春片泛滥已是国内电影市场一个不争的事实了,而大量青春片的导演也缺乏应有的能力与经验,往往在影片中打着青春的名号来些出轨、斗殴、堕胎的烂俗桥段,为此题材换来了不小的争议。

  电影虽说是为了宣传台湾听障奥运会而拍摄的,却没有陷入过度放大听障运动员而导致的纯粹为宣传而宣传的圈套。把对梦想的追求作为副线,并巧妙地将两个正常人误以为对方是听障患者后,通篇说哑语谈恋爱的故事作为影片主线,给了青春影片一个难得不落俗套的悬念设计。

  最后说一下整部电影导演思考的东西很多,考虑的很全面。中国现在很多残疾人士,他们的内心可能会因为不同的原因慢慢的变得扭曲。看完影片就会发现,很多残疾恰恰是因为社会没有提供好的适应条件,而导致这些人在很多方面处于劣势状态。倘若每栋大厦都有轮椅通道,其实残疾人的出行也会一样便利;倘若每个人都懂一点手语,恋爱与沟通其实完全够不上交流上的障碍。就像影片的结局,患有听障的姐姐也可以过着正常人的生活,而误以为对方听障的男女,也照样可以拥有一段美好的恋情。

  自白:今天又看了一遍,细细品味电影、品味自己的心情,大概明白了之前为什么感动,因为从电影里,我看到了自己的梦想:一个单纯的世界,一群单纯的人,一份单纯的亲情,一段单纯的爱情,一切都是那么简单又那么美好,美好的就像神话。屏幕里的他们找到幸福了,那么自然,屏幕外的我们……还在寻找,那么煎熬,甚至忘记了自己到底在寻找什么,也忘记了什么是幸福。

  。

  举报/反馈

上一篇:《南山的部长们》:一部韩国良心大片
下一篇:故事:30岁女子带儿子相亲,只点了两个菜,男人:以后就是一家人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