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环理论,找到你的人生主营业务,努力为之奋斗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2-09
手机版

  2019年9月17号,她忙着处理一个棘手的客户问题,开会讨论定方案,一轮下来,已经下午4点半了,那天的邮件还没有打开,她就在开会的会议室打开邮件,一封来自HR部门带着五颜六色的字体像耀眼的霓虹灯一样的邮件展现在她眼前:

  "亲爱的

  十一年前的今天,你加入了XX公司这个大家庭,或许你已经忘了今天这个重要的日子,没关系,其实我们都一直掂念在心。

  感谢4017个日夜的辛苦付出与不懈努力。

  ……"

  她眼睛一下子有点湿润模糊了,她已经忘了今天是在她在这家公司第十一个年头。

  ……

  十一年前,也是这个会议室,她白衣黑裙,手提着一个仿版的MINMIN白色手提袋,与老板进行最后的面试,

  "你原来工作的企业年销售额十个亿?"

  "是的"

  OK,明天来报道吧!

  之后的三年,从经理到高经经理,

  再三年从高级经理到总监,

  再三年从总监到总经理

  她一直以来的努力奋斗,让自己越来越热爱这个行业。

  自己在过程中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行业知识。

  在第二个三年时,她曾经产生过退意,因为高管斗争,让她看到各种丑陋的面孔……又迫于使命,最后还是度过了那个最难的日子,正是那期间她专心攻学业务,休息日基本是在图书馆里度过,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机会来的时候,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了,挡也挡不住。

  那个高高的皇冠之位,落到了她的头上……

  她的擅长得以发挥

  她为自己画了三个圆环……

  第一个圆环叫热爱

  第二个圆环叫擅长

  第三个圆环叫机会

  这三个环是她现在的自己,在这三个环交叉的地方,是她的人生愿景,就是她将来的自己。

  因为热爱

  热爱并不一定会成功,但不热爱就很难成功。

  "稻盛和夫说,努力把你现在的工作做好,也许你就能热爱起来。"

  世上所有甘之如饴的坚持,都是因为热爱。

  有些坚持,是因为你期待回报,计算过最终会得到。

  而有些坚持,是你从找到那个方向开始,就一直不管不顾,非做不可的事情。

  人只有在自己非常热爱的领域,才会灌注全部的激情,和长盛不衰的热情。

  大多数人一开始可能并不清楚自己到底热爱什么?热爱与喜欢、兴趣是不一样的。

  什么是热爱呢?

  有个心理学家叫斯腾伯格,他提出来一个爱情三角形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认为所有的爱情体验都是由激情、亲密和承诺三大要素所构成的,激情指一种情绪上的着迷,个人外表的和内在的魅力是影响激情的重要因素。亲密指的是两个人心理上互相喜欢的感觉,包括对爱人的赞赏、照顾爱人的愿望、自我的展露和内心的沟通。承诺主要指个人内心或口头对爱的预期,是爱情中最理性的成份。

  亲密是"温暖"的,激情是"热烈"的,而承诺是"冷静"的。

  借用他的完美的爱情的三个要素,来看看怎么发现热爱的事业。

  发现热爱的事业,你要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是不是很喜欢做这件事,做起来是不是很愉悦?我对做这件事是不是很有激情,迫不及待地想要做这件事?这件事如果让我做上一辈子,我愿不愿意?如果这三个问题,你都是肯定的回答,那这个事业,才是你热爱的事业。

  擅长什么?

  我们要做出类拔萃的人

  出类拔萃根据定义,就是统计学上的少数,不然就不叫出类拔萃了,有些经验是没法学的,有些经验则可以学习,让我们这些平庸的人,也可以变得好一点。

  擅长,本质上是一种『机会成本』,是经过比较、抉择后的考量,只是暂时性的。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

  所以擅长就是放弃了其他非天赋的东西,刻意投入大量的时间去练习。

  畅销书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他的著作《异类》中提出:一个叫做"一万小时定律"的概念,即任何人想要在某一领域取得成功或有所成就,就至少需要进行一万小时的学习和训练。

  一万个小时这说法,很有道理的,这对应的是擅长。

  擅长可以通过后天去练习得来,再经一万小时定律,就有可能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想找到自己擅长什么,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

  找到你的天赋在哪里?刻意投入。研究实践过的、比较典型的天赋优势测评法是MBTI测试。

  MBTI人格理论的基础是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先生关于心理类型的划分,后经一对母女Katharine Cook Briggs与Isabel Briggs Myers研究并加以发展。

  这种理论可以帮助解释为什么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事物感兴趣、擅长不同的工作、并且有时不能互相理解。这个工具已经在世界上运用了将近30年的时间,如果我们找不到自己的天赋所在,可以试试用MBTI找出天赋,最关键的还是刻意练习,没有一万小时,不能称其为擅长。

  机会在哪里?

  机会是个光溜溜的小孩

  如果有人错过机会,多半不是机会没有到来,而是因为等待机会者没有看见机会到来,而且机会过来时,没有一伸手就抓住它。 ——罗曼罗兰

  一个新生事物出现,只有5%的人知道时赶紧做,这就是机会,早就是先机;当有50%的人知道时,你做个消费者就行了;当超过50%时,你看都不用去看了。

  所以我们从来不乏机会,我们缺少的不是对机会的把握,而是在机会到来之前,你已经或者准备怎样身体力行去度过这段漫长的时光。

  那么机会在哪里?机会就在有人抱怨的地方。当有人抱怨时,机遇也同时存在。所以当听到别人埋怨时,我们就应该觉得兴奋,因为我们看到了机会,想想我可以为这做些什么。

  而机会本身,不管是理解为“时代的窗口”也好,还是“趋势”、“浪潮”也罢,都含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退一步说,也只有当我们具备足够强的"核心竞争力"的时候,才能通过机会本身创造稀缺性和价值。

  李嘉诚是这样描述机会的:

  任何一个机会都会经过四个阶段:看不起;看不见;看不懂;来不及……

  那个叫机会的小孩,在你看不起到来不及之间,就已经光溜溜的滑走了。

  个人的三环理论

  热爱、擅长、机会

  通过研究调查那些成功从优秀跨越到卓越的,吉姆·柯林斯根据刺猬理念提出了三环理念——他发现每个实现跨越的公司的努力寻找的并不是由随意的简单观念堆砌,而是对以下三环交叉部分的深刻理解:这个三环理论,是柯林斯发明用来讲企业如何从平庸到伟大。

  我们现在用这三个环来讲个人。一个人要从平庸到伟大,也要选择自己人生的主营业务,怎么选择呢?你也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的热爱是什么?我的擅长是什么?我的机会是什么?三环模型有三个互相交叉的环,分别是热爱、擅长和机会。这三个环是你现在的自己,在这三个环交叉的地方,是你的人生愿景,就是你将来的自己。

  三环中要以热爱优先,如果不热爱优先,有可能是没有发现热爱的东西,可以在擅长和机会中慢慢培养自己的热爱,生根发芽。

  热爱可以用喜欢,激情,做一辈子来不断检验,拷问自己的内心,找到自己的热爱也是自我成长,找寻真我的过程。

  所谓擅长和机会,那都是眼下的一个静态,只是状态存续的时长不同罢了,一旦发生变化,你将如何应对?这时候只有热爱,才能让你不舍得放弃,持续的跟进并保持热情。

  大家常说,要干一行爱一行,但真正做事的人知道,很多情况下是干一行怨一行,他们说现在工作流的汗,是当年脑子里进的水,可见如果没有热爱,没有可以长期坚持下去的动力,只要意志力稍不坚定就会放弃。

  三环模型是从柯林斯那里借来的用以个人发展上的,后来有机会问了柯林斯:如果热爱、擅长和机会这三个环只能选一个,你选哪一个?

  柯林斯的回答是:热爱。

  热爱、擅长和机会三环理论,让我们找到自己人生中的主营业务,从平凡到卓越。

  热爱在哪里,时间就用在那里,时间用在哪里,掌声就响在那里,掌声响在哪里,机会就站在那里。

  我是谁?

  我的主营业务是什么?

  一直的工作让她找到了没有发现的热爱,不断的加以练习,学习一万小时定律也成了专家,运用技能迁移,把习得的比较擅长的东西,等待时机,一旦机会来到,她就冲上去紧紧抱住

  人生的主营业务就是三环交汇处,那闪闪发光的将来的自己。

  而现实大多数的情况是:

  我不知道我热爱什么?我现阶段接触到的很多东西只有相对的热爱我热爱的东西其实我不擅长我热爱和擅长的东西其实很小众,没有很多机会去成就大众价值观的成功或伟大。现实的条件和生存的压力无法让我洒脱的追求自己的热爱,全然不顾其它。而这些问题的解答,已经在上面几则中描述过。

  所以真实的生活和理论其实不止一米的距离,但却不矛盾。人其实都应该有自己的热爱,这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只是加上时间的纬度,用擅长和机会来服务热爱,说白了,如同创业,先活下来,再去实现你的情怀。

  "我是谁"包括三个核心问题:我的热爱是什么?我的擅长是什么?我的机会是什么?问完这三个问题之后,你需要去发现有没有一个答案,可以同时回答这三个问题。这个答案,就是你的人生愿景。就是你的人生主营业务。

  举报/反馈

上一篇:黄海现身长着3个头的“海怪”,是地球未知生物还是外星球来客?
下一篇:夺冠2天《陪你很久》被赶下第一,搞噱头的烂片,内地观众不买账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