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的时候,曾经让人胆寒的15万锦衣卫,他们都去了哪里?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2-09
手机版

  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登极诏》

  这是李自成为崇祯皇帝写的一首诗,大致意思就是:崇祯是个好皇帝,奈何他手下的大臣结党谋私,一个忠于他的人都没有。

  相比于这些尸位素餐的大臣,此时,不免让人想到。曾经忠于皇帝的锦衣卫去哪了,要知道,在崇祯时期,锦衣卫一度发展到了15万人,这可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几十万农民军围攻北京城,崇祯皇帝向手下的大臣借钱,用于抵御农民军的进攻。奈何,有的大臣一毛不拔,有的只给几两银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自成不久后便打进了北京城。城破之后,崇祯皇帝来到了煤山之上,看着大明的万里河山,他说:“诸臣误我啊”。随后,崇祯帝便在煤山上吊自杀了。

  当时,王承恩是崇祯帝的贴身太监,看到皇帝驾崩之后,他也说了一句话:“忠贤在,何至于此”。而后,王承恩也吊死了。

  从崇祯皇帝与王承恩的这两句话来看,导致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魏忠贤或许是其一,但东林党则占据更大的因素。

  而北京城破之后,东林党人的下场也非常凄惨,他们的钱财不仅被李自成搜刮殆尽,就连性命也被他夺走了,真是“恶人自有恶人磨”!

  

  值得一提的是,在崇祯皇帝时期,他还有一股不可小觑的贴身力量,其人数足足高达15万人,这群人便是锦衣卫。

  众所周知,自洪武皇帝朱元璋成立大明朝后,锦衣卫就是皇帝身边最忠实的一群人。既然如此,李自成攻打北京城时,15万锦衣卫为何不出来保驾护航呢?

  其实,崇祯皇帝时期的锦衣卫,早已经不是洪武皇帝时期的锦衣卫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锦衣卫的忠诚也在发生着变化。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对禁卫军进行了改革,设立了十二个亲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锦衣卫,不仅要负责皇帝的衣食起居,还负责对百官的监察,集皇帝的宠爱于一身。

  当时,锦衣卫的权利非常之大,甚至可以直接“先斩后奏”。明朝初年,著名的蓝玉案、 郭恒案等,都有锦衣卫的身影在活动。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元璋也意识到了锦衣卫的害处,过度使用国家权力。不久之后,他便彻底废除了锦衣卫“刑法权”,这是锦衣卫第一次遭到重创。

  朱棣称帝之后,他再度启用锦衣卫,同时也恢复了锦衣卫的诸多权力。不过,这也算是锦衣卫最后的辉煌了,因为朱棣设立的“东厂”限制了它的发展。

  在正德年间,因为太监刘谨深得皇帝的宠爱,所以东厂的权力开始扩大。此时,锦衣卫早已是明日黄花,不得不依附于东厂而存。

  万历年间,锦衣卫、东厂虽然属于不同的两个组织,但是实际上锦衣卫已经是东厂的“下属”了,替东厂做尽坏事。

  天启年间更甚,当时魏忠贤把持着朝廷的大权,锦衣卫早已成为了东厂的走狗,从电影《绣春刀》中就可以看出一二。

  

  崇祯皇帝时期,或许是“厂、卫制度”给崇祯留下了很大的阴影,所以朱由检拨乱反正,锦衣卫、东厂的权力快速削减,东林党集团执掌国家大权。

  从上述的介绍来看,截止崇祯皇帝时期,锦衣卫早已不是皇帝的心腹之人。或许也正是这个原因吧,所以锦衣卫对皇帝的忠诚度也下降了许多,双方的关系也疏远了许多,一把手骆养性的表现更让崇祯伤透了心。

  李自成攻打北京城时,15万锦衣卫都去了哪里,“叛变”就是其中的一条路,其带头人正是锦衣卫总负责人骆养性。

  当时,北京城因为鼠疫的扩散,军队的战斗力非常低下。因此,崇祯皇帝下令让骆养性的锦衣卫入城救驾。

  可是,骆养性却没有听崇祯皇帝的诏令,还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推脱。最后,看着李自成攻破的紫禁城,崇祯皇帝死于煤山。

  

  事后,隔岸观火的骆养性,带领着自己的力量投靠了当时的闯王,额外还奉上了白银3万两。清军入关之后,骆养性又背叛了李自成,成为了清朝的官员。

  可以说,骆养性将“叛徒”二字展现淋漓尽致。不过,这也不能全怪骆养性,因为当时的锦衣卫早已不受皇帝的待见,正所谓:“君视民为草芥,民视君为仇寇”。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锦衣卫都叛变了,有那么两股小部队,还是将生命奉献给了老朱家的大明江山,死而后已。

  李若琏、孙光、刘应袭、梁清宏等人,也曾是锦衣卫中的重要人物,在李自成攻打北京城时,这些人为了保护大明江山,全都英勇就义了。

  其中,李若琏在与李自成的农民军对战的时候,自知不敌的情况下依然没有逃跑,还大声喊道:“死矣!即为今日之事;悲哉......”最后,他死在了崇文门下。

  

  除了李若琏之外,另一股为大明江山尽忠的锦衣卫则是马吉翔,《南疆逸史》有记载:“永明之有吉翔,犹福王之有士英矣。”

  简单来说,在北京城被攻破的时候,马吉翔带着一部分皇室贵族逃到了南方(广东一带),并且在那里建立了新的政权——南明。

  作为“开国功臣”,马吉翔自然是备受永历皇帝的宠爱,所以才有了那句话,而马吉翔也算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位锦衣卫指挥史了。

  不过,南明政权也没有存在多久。清朝政权稳定之后,他们便开始向南明发动了反击,最终马吉翔在 咒水之难时被杀,南明也宣告结束。

  

  总的来说,因为皇帝对锦衣卫的态度疏远,15万锦衣卫有一部分叛变了,另外一大部分要么战死,要么去了南明,其余部分人员不知所踪。

  当然,明朝虽然灭亡了,但锦衣卫的历史却没有结束。清朝时期,也曾一度设立锦衣卫,但效果并不是太好。曾经,缅甸、越南一带,也曾效仿大明朝的锦衣卫,也曾延续了很长的时间。

  举报/反馈

上一篇:这个曾经被王思聪评论被下降头的女明星又上热搜了
下一篇:房子住“烂”了才懂,甲醛“最怕”的并不是通风,用这招,甲醛“全跑光”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