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身妈妈清洁工,到畅销书作家,这位女佣活成了乘风破浪的姐姐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2-09
手机版

  01.穷人的本分

  “每当你要批评别人,要记住,世上不是每个人都有你这么好的条件。”

  ——菲茨杰拉德 《了不起的盖茨比》

  中途退学,单身妈妈,厕所清洁工。

  单看这几个关键词,都能想象到,这个女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斯蒂芬妮从女儿不到1岁时,就带着女儿在各个社会收容所生活。孩子的父亲拒绝支付抚养费,带着幼小又离不开人的女儿,斯蒂芬妮只能靠救济生活。

  

  救济,就意味着,身为一个靠其他纳税人供养的穷人,你要有穷人的自觉,尽到做穷人的本分。

  所谓穷人的本分,就是穷人应该努力保持与社会对他们的固有印象一致的形象;穷人的孩子不可以穿光鲜好看的衣服,穷人不可以用救济津贴购买生存必需之外的汽水饮料。一言以蔽之,只要你是领救济津贴的穷人,就不配体面的生活。

  这些情节出自斯蒂芬妮·兰德的畅销书《女佣的故事》。如果那些对穷人的要求只是作者为了吸引读者编造的故事该多好,可惜这不是故事。《女佣的故事》中的每个情节,都出自作者斯蒂芬妮的亲身经历。

  作为一位时刻为吃饭发愁的单身母亲,斯蒂芬妮总是活在担惊受怕中。

  她一边想要靠着微薄的收入给孩子提供尽可能正常的生活,一边要提防自己是不是“过于”铺张浪费,引来其他纳税人的不满声讨。

  即使“安安分分”地在超市买着最便宜的面包和牛奶,也会有人高声对使用救济津贴买单的斯蒂芬妮大声说“不用谢”,仿佛是那些人亲自为斯蒂芬妮买单了一样。

  不只于此,身为穷人,人们也会刻板地将贫穷与偷窃、贪便宜、邋遢、蠢笨、不够努力等刻板印象联系起来。

  斯蒂芬妮受聘去为富人打扫房间,有的雇主就会时不时地借故监督她的清洁工作。还故意把值钱的钻石项链摆在显眼的地方,似乎就等着斯蒂芬妮忍不住诱惑,偷走雇主的珠宝。

  

  这种阶层歧视与种族歧视无异。

  嘲讽斯蒂芬妮靠领救济津贴生活的人心中,也“本能”地忽略了斯蒂芬妮并不比他们这些纳税人少付出努力。她也需要长时间地蹲在厕所旁边,清理呕吐物与沉积的尿渍霉斑,还要靠服用大剂量布洛芬来对抗长时间带来的肌肉痛;同样8小时的工作,并不能换来与普通纳税人差不多的收入,所以她们尽管有工作,依然要领社会救济。

  穷不是斯蒂芬妮的选择,如果她在怀孕时,选择打掉孩子继续念大学,也许会有更好的生活。但她选择了成为母亲,即使是很艰难的单身母亲,她也依旧努力为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挣扎着。这种努力,凭什么被人看不起,又凭什么因为领了救济就被人指指点点呢?

  

  02.王子拯救公主的童话本身就是笑话

  斯蒂芬妮在打算去念大学的时候,发现自己怀孕了。她“好意”地想到不能剥夺男朋友做父亲的权利,于是打算放弃学业生下孩子,可男友根本不领情。在男友看来,孩子=抚养费,他并不愿意这个孩子买单。

  孩子出生后的9个月里,斯蒂芬妮因为男友家暴被迫住进社会收容所,此后开始了带着孩子居无定所的漂泊生活。她申请过保障用房,尽管条件相对不错,但压抑的环境却逼的同为单身妈妈的邻居服药自尽;她租住过永远潮湿逼仄的小房子,女儿因为房间里的霉菌耳疾反复发作,孩子的父亲却并不能为母女俩提供除了规定范围内的任何帮助。

  

  在斯蒂芬妮与前男友的关系中,前男友在其怀孕时想要打掉孩子;在孩子出生后,又因为需要支付孩子的抚养费对斯蒂芬妮大打出手;孩子稍稍长大些,还屡次威胁要从斯蒂芬妮身边夺走孩子(因为斯蒂芬妮长时间兼职,没有稳定的工作,而照顾孩子又无法拥有全职工作)。因此,斯蒂芬妮唯一能做的,就是逃离前男友的掌控范围。

  在离开前男友之后,斯蒂芬妮遇到了新的男朋友。新男友对斯蒂芬妮的女儿很好,但迫于生存,斯蒂芬妮不得不找一份工作时间不算长的清洁工的工作以补贴女儿的生活费。在并不富裕的新家中,斯蒂芬妮即使需要靠大剂量止疼药才能勉强去工作,却也不敢有一天的懈怠。没有收入的一天,她无法向新男友交代。

  

  穷不是原罪,但穷让因病休息和花费成为斯蒂芬妮心中无法克服的犯罪。如果斯蒂芬妮与新男友的家中,有稍微充足的钱可以让他们其中之一停下来喘口气,他们也许会真的会成为一家人。可无论是每日忙着农场工作的新男友,还是带着小女儿的斯蒂芬妮,他们谁都不敢停下来,停下来就意味着还不清下个月的账单,停下来也意味着挨饿。

  童话故事里,王子救了好心肠的灰姑娘;可现实生活里,被贫穷困住的女性除了靠自己的双手挣来口粮,并不会有从天而降的英雄拯救她们于水火之中。童话故事里,王子救公主本身就带着男性英雄主义的味道,呼吁着两性平权的当代,谁也不会是谁的救世主。能够让斯蒂芬妮和女儿摆脱困境的,只有斯蒂芬妮自己。

  

  03.一边被浪打倒,一边乘风破浪

  人们喜欢说,“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好像做了母亲,女性就会本能地变得所向披靡。

  新一期的《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中,白冰说,“生活就是要把你逼得离了谁都能活得好好的”,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选择人生的困难模式呢?

  《女佣的故事》里,斯蒂芬妮没有指望。父母有各自的生活,孩子的生父和新男友也无法给她女儿稳定的生活,她不可能永远靠在清洁公司打工的微薄收入养活越来越大的女儿,因此,斯蒂芬妮只能想办法赚更多的钱。

  

  她先是捡起了自己写作的爱好,在网上开设了自己博客。并将写作的技能应用于为自己发布独立接清洁工作的广告,同时,她还申请了半工半读的大学课程,以期在未来的2年后可以取得学士学位。就在斯蒂芬妮为自己和女儿未来做规划时,她也没有耽误自己的清洁工工作。日子并没有很快得到好转,直到2016年,她才因为收入过高失去了领取救济津贴的资格。

  生活会褒奖不断努力的人,努力的人也不会永远背运地靠领救济过活。

  作为自由职业者,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后,斯蒂芬妮首先不用再担心前男友会来抢走孩子的抚养权了;其次,《女佣的故事》出版后迅速成为畅销书,还被Netflix买下影视版权,同时也被奥巴马列为自己的必读书单。

  

  无数次筋疲力尽地回到家,闻着空气中发霉的味道,想到女儿的耳疾,想到下个月的房租,斯蒂芬妮被生活推着学习和提升自己。《女佣的故事》的成功,是对斯蒂芬妮努力的回报,也是那些凭一己之力抚养孩子的单身妈妈们的希望。

  斯蒂芬妮说,“光是养活自己,那不叫活着,我只想我的女儿有个家”,斯蒂芬妮所代表的单身妈妈们也许没有高学历,也没有稳定的工作,但她们靠着自己并不强壮的肩膀,为孩子也为自己撑起了一个家,这大概才是女性力量的无限可能吧。

  谁不是一边被生活的巨浪打倒,一边乘风破浪呢?

  妈妈们从来不是超人,他们也会被穷困和世俗的闲言碎语打倒,但她们哭过以后会继续跟生活死磕下去。因为她们除了是别人的妈妈,也是了不起的自己。

上一篇:男性的认知:抑郁=软弱?丨心理自助手册
下一篇:【我和我的祖国】 家乡小镇的变迁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