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蒙养正:作为父母你的格局如何?天才没有好的教育也是庸才。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2-09
手机版

  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而父母格局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天下之为父母者众,而仁者寡”,可见从古至今,家庭教育也都是一个让圣人重视和头疼的领域。那些爱孩子,重视教育的家长们,或者爱错了地方,或者只是口头禅,或者由于种种原因,而影响教育,如果大家都有孟母的精神,都是有心的家长,自己的孩子没有不成才的。

  试问一下爱孩子的父母,你肯为了孩子不打麻将吗,能为了孩子不吃喝玩乐吗,能为了孩子不离婚吗,能为力孩子不找小三情人吗。其实我就可以替你回答:不能,有种种原因,所以不能,而这些原因仍然是客观原因。

  一个人的一生成长,分成多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教育重点,也都有所不同,但是这些阶段,都是来自于最初的早期教育阶段。“童蒙养正”,这一思想总结自《易经》中的“蒙”卦,对应的恰恰是一个人的入门起步阶段,只有入门正了,基础才能打牢,以后才有了随意变化的可能。(至于“幼儿养性、少年养志、成年养德”只是现代人的顺口溜,这些不可能是分开养出来的,你分开养,一个都养不好)

  对于年轻的父母而言,大家并不清楚,什么是正?什么是偏?

  “正”,其实就是孩子最早的价值观,是贯穿他一生的追求。人的追求,无非三条:信仰、名望、实利,以谁为重,是价值观问题。

  家国情怀,着眼大千世界的英雄气概。从小就让孩子充满正义感、荣誉感、民族自豪感。军人家庭教会孩子尽忠报国,科研家庭教会孩子科教兴国,公务员家庭教会孩子为人服务依法治国,外交家庭教会孩子平等待人礼尚往来,知识分子家庭教会孩子学以致用,哪怕你只是一个充满了武侠情怀的街头流浪汉,在教导孩子“好男儿志在四方”。这一时刻,跟父母的职位权势无关,跟你用的经典无关,只跟父母的精神格局有关。这样教,教出来的男孩儿是人杰,女孩儿是大家闺秀。尊师重道,追求真理,开发智慧。从小热爱学习、积极进取,多方面提升自己。。

  开心自保,着眼于自身利益的平民气概。从小只追求孩子快乐自由、放任自流,时刻关注个体利益,对集体荣誉和勤奋耐劳嗤之以鼻,崇洋媚外,言必称欧美,行必效日韩,攀比抨击别人的勤奋和痴迷,对待人、事、物总想投机取巧,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天下第一的样子。此种父母,常见于除了利益没有更高追求的盲目崇洋者、眼高手低鸡毛蒜皮的小农民、互相攀比热衷吃喝玩乐的小市民、不愿受苦只想享乐的一些白领等。他们对教育的认识,基本就只是心灵鸡汤、机构广告等,对孩子的期待也只是快乐就好、随他而去的浅层追求,徒有父母之名而不行父母之事。不管穷养富养,教出来的好找,都是只知道傻玩的精神贫瘠者。

  中国的早教,最优秀的传统即为大正,孟母、岳母、朱子家训、钱氏家训、新中国的革命先烈们等,都是如此。

  读诵经典不等于童蒙养正,或者说读诵是养正的一部分,还要加上习劳与礼教,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依照弟子规去做,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整体素质,比如待人接物,待人接物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其内涵也是很宽的,比如处理各种人事关系的问题,遇到挫折困,面对苦各种压力怎么办,尤其是当今教育环境下的孩子,问题很多,弟子规看天下,行天下。这不是夸大其词。现在教育尤其缺乏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培养。有了这样的教育,孩子可以避免很多问题的出现。跳楼的,心理障碍的,抑郁症的。回放一下以往,哪有什么心理障碍,哪有什么抑郁症,哪有随随便便就跳楼的。需要说明的是,有了正确的教育,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

  经典读诵,读即朗读,诵即背诵,读诵的童子功是不能小视的。读诵的好处不仅仅是可以让人出口成章,博古通今,还有很多好处,比如增强记忆力,增加定力,提高学习能力,所以经典读诵是尤其重要的。弟子规可以培养行天下的能力,再加上读诵的功夫,将来很可能有大成就,这也是一种资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有人说,所有孩子都是天才,

  实话实说,天才没有好的教育也是庸才。

上一篇:《雪降花》丁海寅大时代下禁恋!温柔外表下的钢铁之心
下一篇:包贝尔翻拍8.8分韩国电影,14位女神很养眼,却被网友骂“开花”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