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1年一房东发现租客不对劲,公安顺藤摸瓜,抓住背21条命案悍匪
1991年11月下旬,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公安分局永丰乡派出所的一位民警,接待了一位辖区里的居民。
这位居民是一个房东,他来派出所主要是为了反映一个情况:自己出租屋里新来的租客不太对劲。
房东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主要是基于两点:
其一、新租户住进来不久后,由于下水道堵塞,房东前去疏通下水道。在清理粪便时,房东在其中发现了一颗黄澄澄的子弹。
在新租户来以前,出租屋里住的都是老人或者带孩子的女人,房东对这些人也比较熟悉,所以子弹很有可能就是新来租户不小心掉的。一个普通人,身上怎么会有子弹呢?
其二、房东发现子弹后,曾明里暗里观察新租户房间内的情况,无意间看见对方床底下有一双白色的“迪爱多纳”牌旅游鞋,还有一只棕色的密码箱。
最近武汉市的报纸上,正好刊载了一个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上面有一条正好写着“着白色‘迪爱多纳’牌旅游鞋”。而且报纸上也有犯罪嫌疑人的年龄、身高等信息,新租户也都符合。
永丰派出所民警接到房东举报后,当即将情况汇报给了武汉市公安局。武汉市公安局最近正在为了报纸上嫌疑犯的事情焦头烂额,接到汇报后,当即着手分析,判断这位新租户很有可能就是在逃的犯罪嫌疑人。
于是,武汉市公安局当即作出决定,顺藤摸瓜,开展对这位“不对劲”的新租户的紧急抓捕行动。
当晚9时左右,房东假装送东西敲开了新租户的房门,他的身后还静悄悄地跟着13位训练有素的民警。
当新租户打开房门的瞬间,13位民警一拥而上,将新租户牢牢控制了起来。
最终,民警从新租户的口袋中搜出了一把已经上膛的64式手枪。
经过鉴定,这把枪正是一年多前,市公安局被盗的手枪中的一支。也是近一年多让武汉市民人心惶惶的多起命案中,犯罪嫌疑人使用的凶器。
人赃俱获,被抓的新租户很快就供述了的情况:自己名叫张明高,正是被公安局通缉的在逃嫌犯,同时他还供述了其他3位主犯宋建廉、熊宗壁、彭毅。
而随着张明高的供述,让公安部门奋战了几个月昼夜的武汉大案慢慢浮出了水面。更让办案人员吃惊的是,张明高身上背负的人命,并不止警方掌握的那些,而是多达21条。
那么张明高到底是怎么走上犯罪道路的?这21位死者,和他又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竟会让他痛下杀手?被捕后,他又将迎来怎么样的结局?
一:多灾多难的成长经历
1963年,张明高出生在武汉一户贫困家庭。
出生后不久,张明高的父亲就因为与人开小机器作坊,被划分为走资产阶级道路,被抓捕接受教育。
在那个年代,一个人被划分为“走资派”,受影响的不止是他本人,家人同样会被人指指点点,张明高一家也不例外。
在父亲接受教育的这段时间,一家人的生活重担都压在了张明高母亲身上。母亲在一家民办工厂做工,收入并不高,但好歹一家人生活还能勉强维持。
但雪上加霜的是,在此期间母亲又患上了重病。养育家里嗷嗷待哺的几个孩子需要钱,看病也需要钱。一时间张明高家的生活举步维艰,为了生存,他只能和姐姐一起去菜市场捡别人不要的菜叶。
然而捡菜叶的人并不止张明高一家,因为年纪小,张明高和姐姐经常被欺负,这在小小年纪的张明高心里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好不容易,张明高到10岁时,父亲受教育结束被释放,随即进入工厂上班。眼看家里情况将有好转,但在这个时候,生病多年的张明高母亲却不幸去世。
而父亲在工厂的工作,也遇到了“意外情况”。父亲进了工厂后不久,和几位工友不小心弄坏了厂里的设备。事情发生后其他几位工友各种推卸,责任全被张明高父亲承担了。
工厂的设备,基本没有便宜的,家里又没有积蓄,张明高父亲只能一边继续上班一边慢慢还账。只是“天有不测风云”,还没等还清债务,张明高父亲就因病去世。
后来,张明高才知道,当年父亲被举报为“走资派”,其实就是他那些工友写的揭发材料,而且材料中大部分内容都是诬陷。这也让小小年纪的张明高,初次明白了成年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和人情冷暖。
只是生活还得继续,张明高只能强忍着失去父母的痛苦,挑起照顾一家人的重担。
此时的张明高也就只有15岁,想要在外面找到工作基本没有可能,于是他只能向父亲在世时做工的单位求助,希望能够顶替父亲的工作。
起初单位并不同意,但耐不住张明高软磨硬泡。最终单位只得答应张明高进厂,但是要从临时工开始做起。
直到11个月后,张明高才从临时工转为正式工。而期间的所有手续,都是这个年仅15岁的少年东奔西跑处理的,当然,其中免不了受到种种刁难和挖苦。这也让张明高心里种下了仇恨的种子。
如果只是在单位受人欺负,回到家以后邻里能够照拂一下张明高一家人,或许张明高还能感受到一丝安慰。但事实是,张明高父母去世后,邻里知道这家人没有大人,就没少欺负张明高姐弟几人。
当时张明高年纪尚小,也不敢和这些人发生冲突,只能默默承受,这也让他的性格发生了严重扭曲。
二:扭曲的性格让他走上不归路
尝遍人情冷暖的张明高,慢慢产生了一种厌世情绪。他开始盘算着找那些欺负过他和家里人的“坏人”报仇,让他们一个个付出代价。
而由于长久的压抑,已经性格扭曲的张明高想到的报仇方法,就是将那些人通通杀掉。
不过张明高也知道,以自己当时的心理素质,想要完成报仇计划,可能性不大。于是他就开始盘算先杀一些人,以此来锻炼自己。
但是怎么样杀人才能奏效呢?
张明高那时还没成年,加上从小吃不饱饭,身体素质也很一般,如果直接跟人动手,那他完全没有任何优势。
张明高思前想后,想到了自己的手艺。他当时在厂里是做车工工作,他就偷偷做了几把土铳,又用菱形螺钉加工了一些螺钉子弹。
准备好武器好,张明高就开始了自己的“杀人计划”。
1983年年底,张明高趁着夜黑风高,骑着自行车出了门。路上,他发现有一位中年人正在孤身赶路,于是他就骑着自行车悄悄靠近对方,趁着对方不注意,他掏出自己制作的土铳,对着中年人后脑就是一枪。
就这样,张明高杀害了犯罪生涯的第一位受害者。
张明高这一次杀人,主要有两个目的,一个就是练胆克服恐惧心理,另一个就是试验土铳的威力。所以他找上的这名受害者,完全就是随机的。这也让这起案件成了一桩悬案,直到他被抓捕交代后才破获。
然而,这次结果并没有让张明高满意。因为是第一次行凶,所以当时他很慌乱,也没有好好了解土铳的威力。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年间,张明高又先后多次向行人痛下杀手,导致3人死亡、3人重伤,1人轻伤。
从上面这几起案件中,我们不难看出,张明高此时的心性已经彻底扭曲变态。为了练胆和试验土铳威力,他竟然对互不相识的路人痛下杀手,这样的残忍和无情属实令人咋舌。
经过几年的“杀人练胆”,张明高觉得自己的胆量已经练得差不多了,土铳的威力也大致摸清了。于是他就准备将“报仇”这件大事提上日程,但盘算过后,他觉得要做大事没钱不行,所以他就想着先弄点钱再说。
1987年6月初,张明高趁着夜色闯进汉正街一间商铺,将其中值班的店员残忍杀害,抢劫人民币600余元,然后放了把火毁尸灭迹。
然而这次的收获只有600余元,显然不能让张明高满意。同时他也知道,这几年自己犯下的命案太多,已经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视。于是,考虑过后,张明高决定接下来暂时不杀人了,先以盗窃为主,搞点钱再说。
接下来一段时间,张明高伙同一位名叫陈济贤的闲散人员,先后盗窃了武汉市烟草公司、武汉长虹袜厂等多家企业,得到赃款3800余元,国库券3900余元。
在此期间,张明高觉得土铳的威力虽然不错,但效果并不是很好,尤其是打一枪需要换一颗子弹,很麻烦。如果想要完成自己的报仇计划,那么还需要更好的武器,最好就是制式手枪。
于是,在1989年年底和1990年年初,他分别潜入武汉市公安局鲍家巷派出所和汉中街派出所,盗取了54式手枪两把、64式手枪一把,子弹160余发,电警棍4根,人民币12200余元。
有了手枪后,张明高又开始和以前试验土铳一样,开始试新到手的制式手枪。1989年年底,第一次盗得手枪后,张明高就先后杀害了两个无辜的陌生人。
手枪的威力让张明高很是满意,正好自己当初犯案的风头也过去了,于是张明高又开始作案弄钱。
1990年4月中旬和5月中旬,张明高先后两次作案,杀害4位无辜市民,抢劫到两个密码箱。
三:从“单打独斗”到“团伙作案”
1990年以前,张明高一直都是单打独斗,唯一伙同的陈济贤也只是单纯的盗窃。但是慢慢地,张明高觉得单枪匹马干不成大事,于是就开始有意识地寻找能一起“干大事”的同伙。
首先被张明高收入麾下的,是他以前的同事宋建廉。
宋建廉在厂子上班的时候就是游手好闲,后来被单位开除。1990年年初,张明高发现宋建廉家中妻子即将生产,正是缺钱用的时候。于是张明高就激将宋建廉:“靠老婆养,活得不像个男子汉。只要你有雄心,一切都好办。”
宋建廉本就不务正业,老想着不劳而获,张明高这番话直接让他沦陷,甘愿成了张明高的同伙。
第二个被张明高收入麾下的,是他的小学同学熊宗壁。
1990年年初的时候,熊宗壁因为做生意亏本,正不知道该怎么办。张明高知道情况后,当即就找上熊宗壁,说:“没有钱,不要紧,有条捷径,只要你有胆子跟我干,保你财源滚滚。”
此时的熊宗壁正如热锅上的蚂蚁,张明高一番话直接给他指了条“明路”,熊宗壁没有多想,直接就入了伙。
三人团伙凑到一起后,他们就开始讨论搞钱的办法。对此,张明高自然是极有发言权:只有抢劫才是致富的捷径。
只是三人合计来合计去,发现缺一个了解本地情况的同伙。于是,熊宗壁顺势就推荐了狐朋狗友彭毅,彭毅能跟熊宗壁玩到一起,自然也不是什么好人,一听他们的打算,当即也入了伙。
就这样,张明高、宋建廉、熊宗壁、彭毅四人犯罪团伙正式成型。这其中,张明高、宋建廉、熊宗壁主要负责动手抢劫,彭毅则是负责摸查情况,提前规划好逃走路线。
接下来一段时间,张明高等人频频对当地的个体户出手,先后洗劫财物10万余元。一时间当地的个体户人人自危,唯恐自己遭遇不测。
然而,这些并没有让张明高有丝毫悔意和收手的打算。
四:最后的疯狂到落网
张明高的性格本就偏激,对于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他都能痛下杀手,对于那些“惹”到他的人,他更是毫无人性可言。
1991年大年三十晚上,各个地方都是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张明高当晚也出门闲逛。当他走到了武汉橡胶厂附近时,正好厂里的4位值班经警(经济警察”的简称,是大型、重要企业事业单位的一支武装守卫力量)在门口放鞭炮庆祝新年。
张明高本就性格敏感,正好自己从旁边走过的时候对方就放鞭炮,这是要炸他?于是张明高当即就破口大骂。
大过年的,4位经警本来高高兴兴放鞭炮,突然被人破口大骂,自然是气愤不已,也张口开始骂张明高。
骂来骂去,双方就扭打到了一块儿。张明高只有一个人,经警却有4位,双拳难敌四手,更何况此时是八手。
无奈之下,张明高只能灰溜溜地逃跑。不过逃跑前,他也放出狠话:“我要让你们舒服舒服的!”
因为只是一般的打架斗殴,所以即便张明高放了狠话,4位经警也没当回事。热闹过后几人就各自睡觉去了。
只是他们谁都不曾想到,今晚将会是他们人生中最后一个夜晚。
大年初一凌晨3点多,从住处拿来64手枪、绳索等作案工具的张明高,趁着夜色摸进了橡胶厂值班室。
此时4位经警已经睡下,张明高悄无声息地摸到其中一位经警身边,踢醒对方并用枪指着,将绳索扔下,说:“不许动,把自己的脚捆起来。”
这位经警眼看张明高手里有枪,一时间也是惧怕不已,只能按照他的吩咐行事。
接下来,张明高又按部就班,叫醒了另外两位经警,让他们也将自己捆了起来。
但是当他准备对第4位经警故技重施的时候,对方却没有屈服,而是竭力反抗。这让张明高气愤不已,当即就对着这位经警头部就是一枪。
其他3位经警见状,也开始挣扎。但此时的张明高已经杀红了眼,为了泄愤,他并没有选择开枪,而是掏出随身携带的刀具,残忍地将其他3位经警砍杀。
只因为一点小小的摩擦,张明高就残忍地杀害了4个人,此时的他其实已经是一个“披着人皮的恶魔”。
这件事后,张明高知道警方一定会严查。于是他又开始销声匿迹,大半年都没有再出手。
直到1991年11月初,张明高又一次按捺不住开始行凶。只是他没想到的是,这也为他落网埋下了伏笔。
1991年11月初,张明高踩点盯上了两个个体户刘民福、楼桂林。一天傍晚,他尾随两人到了家门口,趁着夜色,张明高对着拿着提包的刘民福就是一枪,随即夺过对方的提包就跑。
刘民福身边的楼桂林见此情况,赶忙追赶。张明高为了迅速逃离,对着楼桂林又是一枪。
就这样,张明高的手里再添两条人命。但那附近正好是居民区,两声枪响引起了附近住户的注意,很多群众见此情况开始主动追击张明高。
张明高举着枪大声咆哮,想要赶走追赶的人群。但在愤怒和正义感的驱使下,依旧有很多群众在继续追击。
张明高知道这样下去自己很难逃出去,于是对着追击的群众就是一枪,这一枪击中了一位年轻的小伙。
其他人见状,一时间也不敢再追,张明高趁此机会仓皇逃离现场。而被张明高击中的青年,救治无效身亡。
在大庭广众之下,发生这样的恶性案件,可谓是举国震惊,公安部当即下令限期破案。
武汉市公安局的刑警同志纷纷出动,开始搜集线索。因为张明高这次作案目击者众多,所以警方也很快勾勒出了他的体貌特征:
嫌犯男、年龄25至30岁……身高1.67至1.70米……着白色“迪爱多纳”牌旅游鞋。
而犯下弥天大罪的张明高,为了藏身,只能离开家,在外租住,深居简出。
有一天,他上厕所的时候,口袋里的子弹不慎掉进粪便中。他想着水冲几次就掉进下水道了,也就没有捡。
只是他没想到租房厕所里的下水道那段时间正好堵塞。
于是这就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五:罪有应得
张明高被捕后,很快就供出了同伙宋建廉、熊宗壁、彭毅等人。这些人很快就被缉拿归案。
经审理,张明高犯下的累累罪行也终于浮出水面:共计作案28起,直接杀死20人,间接杀死1人……
很快,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就对张明高等人做出了一审宣判:判处张明高、宋建廉、熊宗壁、彭毅4人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但是对于这个结果,4人却不服提出上诉。然而一条条人命摆在那里,一桩桩犯罪事实证据确凿,又岂容他们抵赖?1991年12月23日,二审结果维持原判。
1991年12月26日,张明高、宋建廉、熊宗壁、彭毅4人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
纵观张明高的犯罪生涯,正是应了那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朗朗乾坤,没有人能够逍遥法外。一旦触犯法律,终究逃不过正义的制裁!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
- 韵府群玉
- 老年临终关怀护理集锦9篇
- 如何评价剧场版动画《和谐(harmony/ハーモニー)》原作:伊藤计划 ?
- 智人战胜尼人的决定性因素 是神灵崇拜与艺术品 在3万7千年前智人击败了远比自己强
- 沈阳参考消息(2017年1月11日)
- 密集架区密集架书库图书馆负一楼期刊阅览区中外文期刊图书馆一楼图书借阅区(A-H
- 费维光:脾胃病17方
- 土耳其身为伊斯兰国家,为什么允许“风俗产业”合法化?
- 高中教师教学反思
- 三观尽毁!90后公务员出轨50岁女上司,聊天言语暧昧,妻子怒举报
- 22应用心理学考研347 首师360有调剂院校吗?
- 铃木凉美女士,你仍期待同时收获怜爱与尊敬吗?
- 团建别墅 | 确认过眼神,是能疯一起的人!Boss,今年年会我们泡私家温
- 《归来》观后感
- 翻译伦理的重要性和译者荣辱观建设研究
-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国医大师名单!在北京看中医该找谁,这下全知道!
- 这些年爱过的同人文(BG)
- 荷兰深陷风俗业?日本都要甘拜下风,为何能稳坐世界顶尖位置!
- 戴安娜25年前私密录像首次解密:自述性生活,全英国都被炸懵逼了
- 原创上官婉儿为什么必须死,她做的这件事太无耻,李隆基忍无可忍
- 「医药速读社」Paxlovid临床失败 礼来斥巨资引进Kv1.3抑制剂
- 她是韩国性感女神,靠出演“三级片”走红,今41岁韵味不减当年!
- 电影市场有望点燃 好莱坞大片排队上映
- 评荐《传染病(Conta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