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通胀浮现 冲击民生势所难免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10
手机版

  

  环球通胀加剧,美国最新消费者价格指数破六,升见近30 年新高,欧元区通胀率亦超过4% ;内地方面,上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升13.5%,香港是外向型经济,外围通胀严重,势将传导到香港。究竟香港的情况会如何?本刊记者采访学者及经济专家,他们表示,香港是高度开放经济体,外围粮油价格飈升,必定打击本地经济民生,不少市民已感受到食品涨价压力,稍后更要面对电费车费加价,港府不能因为近期经济数据相对良好,低估通胀危机。

  他们呼吁政府要提防通胀冲击民生。另外,他们还预期今次全球的通胀是长期性的,而且幅度偏高,冲击民生势所难免。

  通胀压力短期内料会增加

  港府于11月12日公布本地实质生产总值(GDP)在上季(第3季)按年增长5.4%,与月初公布的预估数字一致,今年全年实质GDP增长预测则修订至6.4%,接近原来5.5%至6.5%的预测范围上限。

  香港政府经济顾问欧锡熊认为,最新预测反映今年实质GDP仍将较2018年的水平低约2%。而通胀方面,他认为,随着经济复苏和进口价格上升,整体通胀压力在短期内料会增加,但基本消费物价通胀在今年余下时间应维持受控,今年基本消费物价通胀率预测,由原先1%,降至0.7%。

  他指出,随着全球经济活动进一步恢复,以及本地疫情稳定,香港经济复苏在第三季更形稳固。今年首3季合计,实质GDP按年增长7%。经季节调整后按季比较,实质GDP在第三季升0.1%。对外贸易方面,受惠于主要经济体持续复苏、区内贸易往来畅旺,整体货物出口上季按年增14.2%。服务输出按年升4.2%。内部经济方面,私人消费开支录得7.1%的按年实质增长。受惠于本地疫情稳定、劳工市场情况改善和消费券计划,与消费相关的活动在该季进一步恢复。撇除政府一次式纾缓措施效应,上季基本综合消费物价指数按年升1.1%,升幅高于第二季的0.3%。

  他表示,Delta变种病毒的威胁以及许多经济体出现供应瓶颈,令环球经济动力减慢,香港货物出口的增幅在今季料会放缓,且须关注通胀升温如何影响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方向,以及中美关系和地缘政治局势发展。

  而香港就业和收入情况改善以及消费券计划,在短期内应续支持与消费相关行业,只要疫情续受控,今季香港经济料会录得稳健按年增长。

  他更认为,若香港能恢复通关,料对明年经济增长有明显帮助,惟恢复通关的安排仍在商讨,料对今季经济影响不大。

  物流阻滞 加速通胀上升

  贸发局环球市场助理首席经济师陈永健表示,现时是11月中,全球需求处于旺季,价格出现紧张情况。由于香港很依赖出口及转口,产品运费贵了,自然令进口的衫裤鞋袜都贵了。

  

  物流阻滞,加速通胀升温(特区政府新闻处图片)

  他又说,现时物流阻塞有如人的血管阻塞一样,但整体的货柜实际上是能应付全球货运,而且是绰绰有余,只要疏通了就没有问题。不过,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运输时间准确度低,由亚太区运至欧美的准确度仅一度,即10只货柜只有1只准时,延误会造成涟漪效应,影响码头、货仓等,产品价格亦会因而拉高。

  但是,目前美国一些航运点已恢复24小时运作,随着更多国际船运的船期慢慢调整,相信涨价情况亦有所改善。除了一些半导体的需求较为紧张,其他商品如石油等相信升势未必会持续。对本港而言,通胀压力虽然存在,但相信整体仍然会保持温和。

  对抗今次通胀需长期作战

  浸会大学财务及决策学系副教授麦萃才表示,能源粮食价格急升 ,供应链问题非短期的事,今次通胀是长期作战。他又说,今次是全球供应链出问题,即使美国加息,也只能纾缓一小部分。

  

  衣服、食物样样贵,市民生活百上加斤(特区政府新闻处图片)

  麦萃才指出,目前油价及商品价格率先飙升,令生产成本大增,早前内地公布的消费物价指数(CPI)仍保持平稳,但工业生产指数(PPI)已经率先急升至26年新高,其他国家也有此情况。他认为,有关的工业生产成本,最终都会转嫁于消费者,届时CPI便会反映出来,故此,他认为目前只属通胀的初步阶段,而今次的通胀时期应该颇为漫长。

  至于美国加息的预期,麦萃才认为美国高负债下,实在难以加息。上世纪七十年代,油价大升引发过全球恶性通胀,逼使美国在八十年代,透过大幅加息应对,由于当时美债大都在外国投资者手上,美国可以利用加息推高美元,借“输出通胀”来压抑物价。但现在多国都在“去美元化”,美债大都在美国人手上,大幅加息只会增加其利息成本,以及进一步推高企业生产成本。

  麦萃才则预计,今次全球的通胀是长期性的,而且幅度偏高,但各国央行特别是联储局,未必会透过加息来压抑,而是会容忍高通胀,以免债务“爆煲”。中国则透过产业转型,来达到保增长的目标,好像今年推出压抑房价的政策,目的正是为了经济转型。

  记者问麦萃才香港的情况如何?他说,新冠疫情未止,经济往来活动尚未大幅恢复,全球通胀危机四起,香港电费、菜价等多项民生相关事项却迎来加价潮,香港通胀会维持很长时间。

  他说,香港对公用事业加价设有管制机制,电费上调并非出于赚钱目的,而是受全球燃料费上升影响;电力公司相当于代工,若不加价,电力公司将面临亏本,本质上更不利于电力稳定供应。而巴士加价源于同样原因,加价并非香港独有情况,全球都面临上调压力。

  

  香港两间电力公司宣布受燃料加价影响,将于明年起上调电费,图为踏石角电厂(特区政府新闻处图片)

  麦萃才又认为,从科学的角度,加价是否合理需视乎经济数据。目前香港最新失业率正下跌中,预示着经济正在转好,在经济转好时,根据公平公正法规调整费用无可厚非。

  麦萃才引用综合消费物价指数数据指,水电煤只占公用事业大约3%至4%之间,就算电费等加价,预计整体拉动通胀率上升约0.2%,他预计香港明年通胀率上升至1.5%至2%水平,按照欧美水平,通货膨胀尚且温和,但不排除香港未来通胀率会像美国一样有逆转情况。此外,麦萃才提醒,香港通胀率不仅有能源带动,也会受到入口货价影响,若港元及美金继续贬值,香港大部分货物继续由内地输入,人民币升值会拉动通胀。

  大新银行高级经济师温嘉炜表示,本地消费及投资可望续推动内需改善,而外需的不确定性相对较大,因多个主要经济体仍面对疫情挑战,商品价格和货运成本高企均可能不利出口表现,通胀高企增加成熟市场经济收紧货币政策的迫切性,而内地经济有放缓压力,严格的防疫措施以及限电、节能等政策可能拖累内地对香港出口的需求。

  

  通胀猛于虎,贫穷老人更凄凉(特区政府新闻处图片)

  通胀将是明年环球经济最大不确定因素,香港要有应对准备。虽然本港通胀率最近只有1.4%,跟内地水平相若,可是市民已开始感受到粮价上涨,随着明年电费、巴士及港铁加价,本地通胀压力将进一步上升。全球经济放缓,明年本港经济增长,很难像今年般有望达到6%的亮丽水平,政府必须居安思危,以免被高通胀杀个措手不及。

  (文/本刊记者 何洁霞)

上一篇:告别单身:如何正确地表白?
下一篇:扫黑风暴:高明远的3个女人,他最爱的是贺芸,而麦佳是最特别的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