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乘“风”而上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10
手机版

  随着“双碳经济“的兴起,新能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刚刚结束不久的北京冬奥又将人们的视线聚焦到氢能汽车。在氢能产业爆发的初期,一家来自宁波的企业信远工业集团颇为引人注目,它是氢燃料电池的全球标杆企业、加拿大巴拉德的中国战略合作伙伴,也是国内三大燃料电池生产企业的战略供应商。记者近日对信远工业的总裁陈波进行了独家专访。

  翻开陈波的履历,发现他的大部分职业经历跟新能源并无关系。陈波曾经作过十年记者,其中有五年驻外。回国后,他先后在两家全球500强外资企业工作。2011年,陈波进入当时还很低调的本土民企复星集团,一干就是十年,先是负责集团的全球品牌市场拓展,后来参与组建复星旅游文化集团并推动旅文集团在香港上市。去年才加入信远,转到新能源行业。

  对这样的职业跨度,陈波表示,他是希望顺势而为,抓住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机会。陈波认为,美国上世纪90年代之所有在科技领域全面赶超日本,就是克林顿开放了用于军事国防的互联网技术,让雅虎、微软、谷歌、推特等一大批美国互联网企业冲到世界科技之颠。中国过去四十年的快速发展是宋代以来从未出现的。所谓“时势造英雄”,顺势而为,就能成就一番事业。雷军说要成为“风口的猪”,陈波在过去的几段职业经历中赶上了一个又一个的风口。

  从外企到民企

  2010年前后,商务部和发改委出台多个鼓励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的政策,揭开民企出海的序幕。曾在海外学习工作八年的陈波敏感地意识到“全球化”给民企带的机遇。2011年初,当复星伸来橄榄枝时,陈波还在法国家乐福集团,负责中国区的公关事务。虽然当年复星的“腔调”远不能和如日中天的世界500强家乐福相比,但陈波看到了两个趋势,一是民企全球化发展的潜力,二是刚刚兴起的电商对传统零售业的冲击,并毅然辞去家乐福的工作,加盟复星。

  陈波说,十年前,复星在海外完全没有品牌知名度,他当时通过谷歌搜索复星的英文名称Fosun,得到的结束是零。从最初投资法国地中海俱乐部开始,复星在海外市场的局面逐渐打开,并在短短几年内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全球化发展的标杆。

  2017年,复星基本完成全球布局,与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品牌知名度也日趋成熟,“中国巴菲特”的品牌形象让复星在全球投资界独树一帜。此间,复星多次获得国际和全国的品牌大奖,包括中国最佳全球品牌奖、品牌中国最高奖项“华谱奖”、影响中国 2012 年度品牌贡献奖等。作为时任集团品牌市场部的总经理,陈波在复星的品牌全球化拓展中功不可没。

  

  图1:陈波和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右一)参加全球投资人会议

  内部转岗 进入旅游业

  正当陈波带领的品牌市场团队迎来高光时刻,他却跟集团董事会提出,希望“下沉”到刚刚成立不久的二级子公司旅游文化集团。不少团队成员对此颇感吃惊,但陈波认为,任何业务的发展都有阶段性。经过七年的努力,复星已经打造出一个强大的全球化投资品牌,集团品牌部从原来的五、六个人发展到三十多人。陈波预感到,品牌的职能定位将被调整,年度海外品牌活动等项目可能会被裁减。另一方面,中国的旅游业进入爆发增长的前夜,旅游业收入已经占GDP11%。此时,复星将之前投资的旅游资产剥离出来,成立旅文集团,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机遇。

  虽然是集团内部转岗,但也存在着机会成本。陈波在总部有钱有人,到了旅文集团后,虽位居副总裁之位,但就是个光杆司令,也没有明确的预算。很多具体的工作需要自己动手,甚至包括报销发票这样的琐事,颇有些创业的感觉。经过一年的努力,复星旅文在香港成功上市,并在两年后进入“中国旅游20强”的名列,跻身全球最大的休闲旅游度假集团之一。

  

  图2:陈波代表复星旅文与法国地中海俱乐部签约(左三为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右一为地中海全球CEO亨利德斯坦)

  应对疫情 踏足房地产

  2019年,中国的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休闲度假旅游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就在“新晋旅游旗舰”复星旅文准备展翅高飞时,一场前空的新冠疫情将全球旅游业打到冰点。复星旅文的业务有70%来自海外,瞬间停摆的海外业务让公司决定把重点转至国内。旅文当时在国内有三个重点项目,主要是度假房产的销售。陈波主动请樱去丽江,负责丽江旅游项目的销售。

  陈波此前从没有涉足房地产,此时要操盘一个百亿旅游地产的销售项目,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据陈波介绍,他之所以想尝试这个项目,除了疫情所迫外,还有一点个人的洞察。传统住宿是刚需项目,销售半径通常不超过五公里;而旅游度假房产的客户来自北上广等高收入地区,销售的关键在客户定位和营销手段。陈波此前在复星总部还有一个职务叫“集团重大活动小组组长”,策划组织过大大小小各类活动,手上也掌握了大把企业家和社群的资源,这就是陈波未来的主要客源。一年时间内,没有卖过房子的陈波成为项目的销售冠军,销售的楼盘中有一大半是他的业绩。

  拥抱“双碳” 逐浪新能源

  2020年,中国向全世界庄重承诺,将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由此掀起的新能源革命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描绘了新的蓝图,也是未来几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确定性”。

  2021年初春的一个下午,宁波信远工业集团董事长袁奕琳在上海跟老朋友陈波喝下午茶,并介绍了公司目前的业务。信远是一家近30年历史的民营企业,在石墨行业小有名气。当袁董事长讲到公司准备进军氢燃料电池产业时,顿时引起了陈波的兴趣。陈波此前负责复星的全球CSR战略,多次接触UNDP、大自然基金会等国际环保组织,并参与发起复星在欧洲的公益项目Protechting,对环保问题有着高度的敏感性。

  经过一定的了解,陈波看到了信远的发展机会,并决定加盟信远。入职不久后,陈波主导了信远与氢能源全球行业龙头巴拉德的合作签约,并与国内三大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为了加快信远的发展,抓住新能源的风口,陈波启动了集团的上市进程。记者采访陈波时,他已经入职信远整整一年。他说自己还是新能源行业的新兵,但对这个行业的前景非常看好。

  据介绍,新能源包括两个赛道,其中一个是锂电池,现在已经非常成熟;另一个是氢燃料电池,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氢燃料电池的动力来自电堆,相当于燃油车的发动机。电堆的三大核心部件之一是双极板,目前有两个技术路线,一是金属双极板,二是石墨双极板。前者的全球领导企业是日本丰田,后者的标杆就是加拿大的巴拉德。迄今,信远已经成为巴拉德的中国独家供应商,并与国内石墨双极板的龙头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成为行业的一批黑马。

  不久前闭幕的北京冬奥提供了全球最大的氢燃料电池车的示范场景,标志着中国氢能产业进入历史的新阶段。陈波介绍,参与冬奥的两家氢燃料电池制造商都是信远的合作伙伴。氢能产业的序幕刚刚开启,相信陈波所在的信远集团将为他成就一段新的梦想。

  举报/反馈

上一篇: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看点:哪吒的母亲让人感动落泪
下一篇:《法证先锋5》开拍在即,TVB急召佘诗曼回巢救急?监制也另换他人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