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易|那些年的北京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08
手机版

  今天看到了郑州富士康的很多工人拎着包走在回家路上的视频,深深震撼了我。都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长大的未来就是这个样子么?想想 08 年刚来北京的我,不也和他们一样都是一个背井离乡打工人么?

  

  我刚来北京的落脚地是一个叫「菊园东站」的地方。现在很多人已经不知道这个地方,但是 08 年的时候,这个地方特别的有名,和它齐名的两个地方是「树村」和「唐家岭」。树村,据说曾是摇滚圣地,中国摇滚乌托邦。唐家岭更有名,曾经有一本书《蚁族》写的就是这里。都是传说中的北漂、蚁族聚集地。

  房租便宜,生活成本低,吃喝玩乐设施齐全

  交通便利,离嘉华大厦、华联和软件园特别的近。

  如果你工作在软件园,那么下了班去嘉华大厦,上地华联

  如果你工作在五道口、中关村、人大这里有公交车直达

  这个地方离「上地地铁站」公交三站地,距离也能接受

  旁边还有个树村郊野公园,可以去溜达下。

  交通便利、房租便宜、生活方便,所以这里聚集着大量的北漂一族,也包括我。菊园东站都是各种各样的自建房,一般都冠上「xx公寓」「xx之家」的大名。房子的条件不是很好,胜在便宜。当然也有贵的,想太贵的话,也不会来这里。月租周租甚至日租都可以,来了肯定有你住的地。一个单间月租 300-500,开通网络外加 40,网线自己买。其它的费用就没了。从公寓出来的路两边都是各种各样的商店、饭店,还有一些网吧、台球厅。200米之内能满足一个人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

  菊园东站再往里走有一个荒废的小公园,周边很多的人都在里边卖农副产品,成了附近特别有名的集市,20块钱的皮尔卡丹30块钱的阿迪王,在这里不用多少钱就让你可以穿着得体。

  这里有一个「北京八维研修学院」,一到放学很多学生妹也来菊园东站这边逛。主要是这里边吃喝玩乐啥都有。尤其是有几个特别大的网吧,KTV,和台球厅。简单的娱乐花不了几个钱。那个时候想去网吧,是要带着身份证的。据说当时曾经有一些职业的电子竞技队员在这边的网吧打路人赛,我是从来没遇到过。

  每天这里车水马龙,南来的北往的,形形色色的人熙来攘往。这不是一个可以「讲究」的地,但是可以成为很多人来北京的起点和根据地。500块钱一个月的生活成本,大多数人都能接受。

  后来菊园东站拆了,很多人去了西北旺,去了唐家岭;再后来唐家岭拆了,把人们都赶到了史各庄,赶到了沙河。现在北漂的人落脚都到哪里了?「马连洼北路1号院」当时1000块钱两室一厅的房子现在已经6500一个月了。房租涨了6倍多,每个人的工资又涨了多少?

  吃和穿都是丰俭由人,可选项很多。想吃的便宜,10-20元一餐管饱的地方很多,30就能吃得很好。我们在中关村附近午饭也都不到30元。

  刚来的时候去哪里还都是公交车和地铁。公交车和地铁都是固定票价。2块钱北京一日游,上车随便坐,真的太便宜了。最关键的是不用安检,出入站都很方便,那种嗖的一下就出入站了。

  那个时候很少打车。一是贵,二是不方便。路旁招手很多不停车,停了看你去的地方近不划算的不拉,去的地方远没有返程的不拉,总之出租车可挑肥拣瘦了。那个时候,我们需要去产检,站在寒冷的风中拦出租车真是太艰难了,半个小时拦不下一辆车。一场打车大战后,让人们知道了网约车。再之后出门打车就挑网约车了。感谢网约车帮我们度过一段艰难的日子。

  我老家离北京不远,100多公里。所以基本上我们每两周回老家一趟。一开始还是坐城际大巴回去,要么去「四惠东长途汽车站」要么去「六里桥长途汽车站」。去这两个地方都不是很方便,一个在东边挨着北京站,一个在西边挨着北京西站。尤其是六里桥长途汽车站,因为挨着北京西火车站,每逢节假日人多得不行。2011年京沪高铁全线正式通车之后,我就很少坐大巴回去了。4号线直达北京南,然后坐20分钟动铁就到我们市了。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好几年。

  有了孩子之后每次出行一个人抱着孩子,一个人拎着箱子很不方便,于是买了自己的小车。那个时候还是很方便,一个小时就能到家,一个小时就能回来。可惜好景不长,北京开始限行限号,进京不但要有安全检查还有进京证检查。那个时候进京证还不能网上申请,只能去进京检查站申请。谁也不住在进京检查站附近啊,所以当时催生了一门代办进京证的生意。有的人专门每天去检查站替别人申请进京证。每次50。

  其实五环内限行一开始对我影响不大。居住在五环外,工作地点也在五环外,我很少进五环内去逛荡。自己车技不行,里边也堵车,谁没事进去添堵啊。五环主路早7点到晚8点不让外地牌照走,大不了我早起点晚回来点不就得了。感觉政策还照顾了我们这些打工的,没有完全封死我们打工之路。后来五环摄像头越来越多,五环走不了了。改成了早上六环晚上五环,真是太苦逼了,早上7点出发,晚上8点后走五环,想早点回来只能六环。

  后来进京证开始限制次数了,每年12次。我去,这个影响太大了,再也不能像往常一样想回老家就回老家了,上班更不能开了,每次想回去都要看看进京证还有几次。我的车就很少开了。

  这么多年下来,住的地方从五环开始一步步往外迁移,越住越远,现在已经住在靠近六环的地方了;出行从2块地铁和公交随便坐,到现在出门2块起,从随便进出站到现在安检核酸测体温;有个外地车牌的车也就是去医院应急时候用用,平时多数时间路边放着,真是很久没爬山也没过河,更别提带它去蒙古国了。

  今年进京证次数还有,但是再也不敢出去了,出去了回来大人孩子居家七天,大人不能上班孩子不能上课,影响真的太大了。

  疫情三年,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不知道以后三天两检会不会成为一个成语。

  举报/反馈

上一篇:斗破:为什么斗破苍穹第一季的评分这么低,和现在又差在哪里?
下一篇:28年前这部“神级”翻拍,林青霞与张国荣强强联手,至今无人超越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