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再读《水浒传》,我才发现宋江原来那么出色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08
手机版

  在《水浒传》里面,宋江的仗义疏财是出了名的,到处给人撒钱,与人方便,整个就一散财童子。

  

  "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

  但是宋江并不是柴进那样的大财主,他只是一介小吏之身,收入水平一般,他哪儿的那么多钱?

  宋江上梁山之前,在郓城县当过押司。所谓押司,其实就是文书,主要负责经办案牍等事,日常就是整理案卷,做一些文秘之类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职务属于县衙自组办公系统,没有朝廷的正式编制,是不收朝廷俸禄的,薪水都是县衙里面出。

  

  有些朋友可能不了解,古代“官吏”其实是官和吏两大类人,官和吏的待遇地位其实是有着明显区别的。古代的官,乃是朝廷正统编制,需要朝廷委任职务,发放俸禄。

  最为重要的是,官员是有品阶的。即便是最低的九品官儿,那至少也是个县丞,掌管着百里之地。放到现在,最低也是一个正科级干部。所以在古代当官,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事情。

  至于吏职,那就是存在于官员系统之下了。毕竟官员精力有限,对于地方上的管理需要人手辅助。比如案卷整理、督征赋税、承办狱讼等等事务,当官的肯定忙不过来,也不会亲手去做。但是文书总得有人抄啊,档案总得有人管啊,钱谷总得有人收啊。

  

  所以在每个地方官府,都会招募一些人,负责当地的日常行政事务。而这些人是没有朝廷编制的,其待遇和安排,基本上都是官府自己负责。所以,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官府雇用的长工。

  在古代王朝的行政体系里面,就地位而言,官是梁柱,吏是瓦砾;就只能而言,官是虎狼,吏为爪牙。简单来讲,吏就是负责跑腿干活的,而官则是指挥干活的。

  宋江其实就是这么一个小吏,俸禄自然也不会太高。当然了,毕竟是公职人员,背后有着朝廷当靠山,宋江利用职务之便,搞点灰色收入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这个收应该不会太多,毕竟小说中的宋江人品还行,又讲义气,不是什么奸恶小人。像那种存心不良,报团欺上瞒下为自己牟取私利的事情,他应该做不出来。不然这“孝义黑三郎”的外号,也戴不到他头上去。

  

  所以,你让宋江拿着自己的血汗钱去仗义疏财,且不说他愿不愿意,关键是钱不够。

  事实上,相比于工作收入,宋江的财富更多还是来自于家产。书中对于宋江的家庭背景有过一定的交代:

  上有父亲在堂,母亲早丧;下有一个兄弟,唤做铁扇子宋清,自和他父亲宋太公在村中务农,守些田园过活。

  表面上看,宋江他们家似乎只是农民,但实际上却是地主,而且田地应该不算小。宋代租佃制盛行,守着田园过活的地主,将自家田地租给佃户,收取租税。

  此外,从书中对于宋太公的描述来看,这个人颇有能力。比如当初宋江犯了事,官府派人去庄上擒拿宋江,宋太公立即安排酒食银两犒赏公人。而宋江第一次出逃后和发配江州前,宋太公也都事先花钱疏通关系打点。

  

  宋太公行事如此懂规矩,而且还能拿得出钱财为儿子打点。宋太公能做到这些,说明家里还是有点资本的。

  再还有宋江刺配江州时,曾在穆家庄上住过,他看到穆太公晚上巡视庄园,对公人说过这样一句话:

  “这太公和我父亲一般,件件都要自来照管”。

  都知道没遮拦穆弘家里很有钱,他乃是江州揭阳镇富户,穆家庄更是当地有名的庄子,外地人若想在揭阳谋生,必须去庄上拜会。宋江敢当着人把自家老爹搬出来和穆太公相提并论,显然是对自己父亲有着一定的自信。

  

  最后还有一点,宋江这个押司虽然是无品小吏,但大小也是一个公职人员。在郓城县,能够坐到这个位置的,定然是有点背景势力,普通人哪有那资格?

  所以,宋江家境应该是比较不错的。这也是为何当初闫婆惜嫁给宋江,她老娘经常念叨,说什么金银珠宝,吃穿不愁。显然是嫁入豪门,傍上了大款。

  不过话说回来,宋江家里就算再有钱,顶多也就一郓城富户。而且宋江外号叫孝义黑三郎,凡事以孝为先。如果他要是把自己老爹的棺材本拿出来,四处与人方便,估计宋太公得气死。

  所以,总的来说,宋江其实并不是很有钱。所以别看宋江表面上是散财童子,到处撒钱。但其实他撒的钱并不多,都是些小恩小惠。比如送给武松是10两银子,送给薛永是5两银子,送给李逵最多,是50两银子。

  

  当然了,这些钱加起来也不少了,不过相比于柴进的手笔,显然就小气多了。柴进有地产,有家业,财富称不上富可敌国,至少也算富甲一方。而在仗义疏财方面,柴进家大业大,自然也是要阔绰许多。当初武松在柴进家避难,住了一年多。吃柴进的,喝柴进的,临行还送金银,送衣服,花费远不止10两银子。

  但是,如果要论江湖名望,宋公明哥哥可不比柴大官人差。没办法,这就是投资能力,宋江虽然钱不多,但是他却很会花钱,能将自己有限的财富利用得恰到好处,实现价值最大化。

  宋江的外号叫“及时雨”,什么意思?就是田地大旱,眼看颗粒无收的时候,他给下了一场雨。这就好比你身边有一个人,你家突然着火,他晚上请你到他家睡觉。你钱包被偷了没法回家,他给你路费。这样的人你能不念他的好吗?

  

  比如阎婆惜无钱葬父,弱女子举步维艰,宋江出现了,帮她葬父,给她衣食。薛永在街头卖武,无人赏识,宋江给他撒钱,还夸他身手了得。态度摆得很低,没有半点施舍的意思。

  这其实就是一个救急不救穷的道理,宋江在给阎婆惜和薛永撒钱的时候,刚好是他们最为落魄的时候,正好需要钱。所谓锦上添花远不如雪中送炭,在别人陷入困境时施以援手,往往是最有价值的,也更容易得到称赞。

  当然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还是武松,当初他在柴进庄上白吃白住一年多,却丝毫没有感激之意。不但不领情,还动不动就耍酒疯,更动不动就要出手打人。然而宋江仅仅只是送了他10两银子,武松却心服口服。

  

  因为宋江是在用心撒钱,而柴进却像是在施舍。对于朋友,宋江是用心去经营,他付出的不仅是金钱还有全力助人的心意,柴荣则把仗义疏财当成一种玩乐,一副高高在上的嘴脸找一个无聊打发时间的小乐子。

  当初在柴进庄上,武松虽然吃喝不愁,但是过得却很憋屈。因为咱们的柴大官人并没有将武松当作朋友,表面看似热情,实则有种居高临下的味道,只是当做养在庄上的门客打手,双方有着地位差距。

  而且柴进就是在专门养人,你来了之后别人也会来,一来二去自然会冷落了你,本来的感激也化为了怨言。差不多就是升米恩,斗米仇这样一个意思。

  

  而宋江则不一样,他是完全把武松当朋友对待的,毫无施舍之意。当初武松卧病在床,他亲自为武松熬药,并服侍武松吃药,甚至于宋江还曾和武松共榻而眠。后来武松回清河县,宋江不仅撒钱,还送了武松一程再送一程,送出十几里远。

  对于武松而言,他感激的是宋江的嘘寒问暖,十里相送,至于那10两银子是小事,完全不值一提。毕竟当初他连打虎的赏钱都不放在眼里,要知道那是1000贯啊。

  纵观小说中宋江的仗义疏财,虽说每次撒的钱都不多,但是却总是能周人之急,扶人之困。可以说是撒得恰到好处,撒得人心里舒坦,能在人最需要的时候给候伸出援手。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对于那群寻求帮助的人来说,宋江就像是那及时的春雨一般,滋润了他们的心灵。这样的手段,自然要比柴大官人的施舍更容易收买人心,建立名望。

  

  当宋江的名望建立起来之后,其实收入也就多了。毕竟他在给人撒钱的同时,也会得到一些资助。比如宋江从孔家庄走的时候,孔太公给宋江拿了五十两银子;离开穆氏兄弟的庄上,穆氏兄弟给了宋江一盘金银;离开清风山时,王英等三个头领,也送了宋江一些金银珠宝。

  或许宋江受到的资助不如他支出的多,但是配合自身的一些正常收入,加上并不算太阔绰的出手,实现收支平衡应该不算太困难。

  最为关键的是,宋江利用这些钱,达到了收买人心的目的。仅仅10两银子,就让武松对他心服口服;5两银子,便换得薛勇为其冲锋陷阵。甚至于他只用了20两银子,就得到了李逵的一条命。

  

  许多人都纳闷,宋江一个郓城县刀笔小吏,为何能成为英名播天下的豪杰。而在梁山好汉中,宋江武艺平平,智谋普通,资历也只能算是一般,怎么就能坐上第一把交椅?

  答案其实就在这里!

  

上一篇:日本皇室规则让人窒息,难怪真子公主不要八百万嫁妆也要逃离这里
下一篇:朴叙俊新角色是个特立独行直男,女主画饼金智媛?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