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的物品消失,父母请允许孩子悲伤,而不是指责他的脆弱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08
手机版

  楼下的小女孩西西哭得很伤心,她的小猫咪不见了。

  其实那是一只黄毛流浪猫,西西经常在楼下看到它,并喂它东西吃,就把小猫当成自己的宠物了。

  一连几天,小猫没有出现,西西着急了。

  “我的小猫不见了。”西西哭得很伤心。

  “它也许贪玩,跑出去了,玩够了就回来了。”妈妈安慰西西。

  西西不为所动,依旧哭个不停。

  “别哭了,我给你买一只黄色小猫好吗?”妈妈耐心地劝西西。

  “不,我就要我的黄毛。”西西很固执。

  下班后,妈妈特地从宠物市场买了一只黄色小猫回家。

  “宝贝快来看,我给你买什么了!”

  “这不是黄毛,我不要。”西西看了一眼小猫,眼泪又流出来了。

  妈妈的好脾气被磨完了,她冲西西发了火。“不就是一只小猫吗?别哭了成吗?我买的这只也挺可爱的啊。”

  “可我就要我的黄毛。”西西说完又哭了起来。

  看着哭得伤心的西西,妈妈既无奈,又心疼。她搂着西西,不明白孩子怎么这么不讲道理,不就是一只小猫吗,走了就走了,有必要一直哭闹吗?

  妈妈甚至想把小猫的玩具扔掉,西西哭得更伤心了。

  晚饭时,西西也是闷闷不乐,没吃多少东西。

  妈妈觉得不能向孩子妥协,就没理西西。她有些担忧,觉得西西太脆弱了,为了一只小猫不吃不喝的,以后遇到困难可怎么办呢?

  西西妈发愁地问我们,孩子为了一只小猫难过得要死,她该怎样安慰孩子呢?

  她的心情我理解,记得我家凌宝小时候,丢失了玩具,难过不已时,我也安慰过、指责过、批评过她,觉得不就是一个玩具吗,有必要那么难过那么不依不饶吗?

  后来我才渐渐改变了态度。

  孩子们的小心灵是脆弱的、敏感的,别说是陪伴了他们很久的动物了,哪怕是一件衣服、一个玩具、一本书丢失了,他们都会难过很久。

  所以,当我们指责孩子脆弱时,是不妥的。如果孩子因此而被责骂,他们原本柔软的心会变得坚硬,善良的心也有可能变得冷酷。

  他们不明白,自己失去了心爱的伙伴,不应该难过吗?为什么父母不理解,还指责他?

  孩子喜欢的物品消失,父母请允许孩子悲伤,而不是指责他的脆弱。

  心理学家李雪说,我们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试图解决对方的情绪。

  比如孩子失去了心爱的小狗,哭着对妈妈说,我好想念小狗。这时,焦虑的父母也许会安慰孩子,不要太伤心了,我们再买一只。

  妈妈这样回应,只会让孩子更伤心,因为孩子对小狗的爱,没有被妈妈看到。

  妈妈不如默默地陪伴孩子,或者告诉孩子,妈妈看到了你的悲伤,理解你的难过。

  孩子的情绪被妈妈看到,他就能完整地体验“失去”的感受,变得平静自然。

  再然后,孩子可能会主动提出解决方案,比如,再买一只小狗。那时,父母再采取行动也不迟。

  所以,当孩子失去心爱的东西时,请允许他难过,允许他情绪不佳,允许他发泄出来。

  生活中,太多的父母为了帮助孩子走出失去心爱之物的悲伤中,采取转移孩子注意力的方法。比如上面的西西妈妈,第一时间买了一只黄色的小猫,想安慰孩子。

  但西西不接受,仍然哭喊着要自己原来的小猫。

  在孩子心里,并不是着急需要一个代替品,而是他失去了与他朝夕相伴的伙伴,悲伤的情绪涌上心头,他一时接受不了,需要有人理解他的悲伤。

  所以,当孩子失去心爱的东西时,父母请允许孩子悲伤,不要强迫孩子,更不要指责他的脆弱。

  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理解他的悲伤,看到他的伤心。

  轻轻的一个拥抱,或者温柔地为孩子擦去泪水,孩子就会知道,父母在意他的感受,懂得他的悲伤。

  通过这样的引导,孩子会明白,悲伤是人类的一种正常情绪,我们要正视它,而不是试图消灭它。

  当然,当孩子走出悲伤,就能变得更加坚强。

  希望我们都能做理解孩子的父母,共勉。

  举报/反馈

上一篇:《哪吒之魔童降世》4天破9亿 我们终将成为自己的英雄
下一篇:明日之后 红衣小姑娘芒蒂是大BOSS实锤了,新宣传视频莫名喜感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