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你最关心的2016高考语文作文题来了!有关市场规范与诚信

栏目:健康教育  时间:2022-12-10
手机版

  

  6月7日上午9点

  2016年高考语文开考

  2016年高考语文作文是一篇材料作文

  上午十一点零五分,记者在盐道街中学考点,根据走出考场的学生叙述,得知2016年四川高考作文为:

  某人推出花茶新工艺,但很快被模仿,市场上出现了不少假冒伪劣,他担心会破坏这一市场。于是公开工艺流程、并制定行业标准。最终规范了市场,自己也成了致富带头人。

  要求学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作为奋战考生在考场上奋战的第一科

  语文作文最引人关注

  关于高考作文,你还记得多少?

  1951年,第一篇面世的高考作文是《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地工作》,在此后的几十年,四川高考语文一直采用全国卷。直到2006年,四川取得高考作文自主命题权,至今已走过十年。今年四川高考,语文使用全国卷,四川自己命题的作文将成为历史。

  我们为精心你搜集了1951年至2015年高考作文题目。小伙伴们,快来回顾一下!

  

  

  

  作文命题的3个“分水岭”

  其实,历年来的高考作文题往往是那个年代的缩影。

  1950年实行统一地区高校联合招生。

  1951年,以全国大行政区范围统一招生。也正是在这一年,出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篇高考作文——《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工作》。

  1952年高校招生首次规定,实行全国统招考试,新中国高考制度正式形成,高考作文进入直接命题阶段。

  上世纪80年代的作文题多为议论文,命题形式也出现了创新。

  1983年高考作文题第一次出现了漫画,这幅题为“这里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的漫画描绘了一个人挖井,挖了很多次,都在快接近水面的时候放弃。这道题的出现,让众多考生措手不及。

  

  上世纪90年代高考

  1999年高考作文命题进入又一个分水岭。这道作文题以科学家对记忆移植进行研究的事例作为材料,要求考生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题写一篇文体不限的作文,标志着高考作文进入到话题作文时代。

  2010年左右随着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兴起,高考作文题引发了全民关注,甚至有些题目取材于微博热点。互联网时代下,人们对信息获取的渠道更为多元,学生的知识面大大拓宽,也对高考作文命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你的高考记忆停留在哪年?

  还记得当年高考作文题吗?

  

  再次祝愿各位考生

  旗开得胜

  微政通:编辑|席圣 校对|戚燕

  文章来源:华西都市报

上一篇:54.4%的小学生参与 胶州城区23所小学全面开展校内托管
下一篇:5年汇集数千万孩子 “凯叔讲故事”开启教育新大门